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理解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原理- 掌握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和改良中的作用- 能够分析和解释与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生物实例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遗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2. 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机制3. 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和改良中的作用4. 与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生物实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与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生物实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探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课件、生物实验装置、生物实例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视觉观察来加深对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预导入通过问答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回顾遗传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与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理论讲授首先,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遗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生物实例进行说明和解释。

其次,讲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基因重组在遗传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3. 生物实验和观察设计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以加深对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

例如,通过观察果蝇的突变种群,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遗传突变的特点和效果。

4. 学生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邀请各小组代表就所学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

通过互动讨论,加深对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个人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来评价每个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1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即有DNA,且能增殖的生物,就能进行DNA复制,就 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遗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的原因
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
外因
物理因素 各种射线(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砷、苯、煤焦油等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癌基因
内因 (自发):DNA分子复制偶尔错误
有性 生殖
②隐性纯合子 P杂交→F1自交→F2选种
③双杂合子 P杂交
无性 生殖
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如土豆、地瓜等
动物的杂交育种 P杂交→F1自由交配→选种→测交→保种
例: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能否培育 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例题:一群黑色(野生型)小鼠中产生一只白色(突变型)小鼠。 请设计实验判断该突变型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实验思路:选取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预期结果:a.若后代全为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隐性;
b.若后代全为突变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 c.若后代既有突变型又有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细胞癌变
5. 细胞癌变的内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前者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后者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细胞DNA分子上本来就有的 a. 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_正__常__的__生___长__和__增__殖___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
旦_突__变___或__过__量__表___达__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增添或缺失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则仅影响个别氨基酸,其他的不受影响
注意:基因突变发生在DNA中的位置 发生在DNA分子上的基因部分(如图:R、S、N、O),DNA的非基因 片段(基因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课件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课件最大的特点是提供链接,便于调用,生动直观。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课件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精选篇120__—20__学年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

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

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1.复习时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

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

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

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

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

从20__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2.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

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

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3.严格把关、精选习题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

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2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2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原因。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增添或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②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思维拓展1.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间,但对于细胞分裂过程来说,(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的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

同样,复制时均可突变。

2.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表现形式,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称为基因突变,且链结构,在传递过程中更易发生突变。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探究示例2中,正确的是变式训练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题组三应用提升10.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专题学案23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自主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1.GAA GUA判一判 能。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在显微镜下是可以观察到的,而基因突变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因而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替换 缺失 基因结构 3.物理 生物 DNA 分子复制4.DNA 复制 5.(2)不定向性 各个时期 (3)低频性 (4)多害少利性 6.新基因 生物变异 生物进化 二、1.有性生殖 重新组合 2.(1)非等位基因 (2)非姐妹染色单体 3.(1)生物多样性 (2)生物变异 生物的进化想一想 兄弟姐妹间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体系构建(尝试用合适的方式构建本部分的知识体系)
疑难反馈
(查找本部分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并记录整理生活中的奇趣现象)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对绿色的虎皮鹦鹉生的四只后代颜色迥异,它们的毛色分别是绿色、蓝色、黄色、白色,请问这四只鹦鹉的变异特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结合前面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2.你能举出已发生了基因突变,但生物性状却没有改变的实例吗?请准确叙述可能的原因。
(二)基因重组
人们都说,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请仔细阅读课本,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请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说明了基因重组在丰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什么意义?
探究点二:我们所熟悉的昌乐西瓜有的是无籽的,试想一下是怎么得来的。请用图示画出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思考:三倍体西瓜种子长在几倍体母本上?
探究点三:根据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让植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二)染色体变异
有一种遗传病叫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痴呆”,患者智力低下,发育缓慢,这种病是由于23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结合该病特点查阅读本回答下列问题。
1.自己翻阅读本,理解并掌握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和三体的概念。
2.你能区别右图中的细胞代表的生物属于几倍体吗?
NO.17基因突变掌握基因突变、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能利用可遗传变异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2.小组合作、大胆质疑,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法区分不同的变异类型。
3.激情投入,享受成长的快乐;感悟大自然中生物变异的无限奥妙。
【使用说明】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3. 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难点: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教科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玉米种子;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

3.探究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了解基因突变是如何发生的。

4.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可能带来的优势和劣势。

5.展示案例:通过展示一些基因突变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或书籍查找一些基因突变的例子,并写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者:————————————————————————————————日期: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自身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异常(2)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3)镰刀型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但杂合子对抗疟疾有一定的疗效。

基因治疗是根本的方法。

3、基因突变的概念(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2)突变三种情况中影响相对较小的是碱基对的替换①氨基酸的密码子有多个可能经突变后控制决定的仍是同一个氨基酸②基因突变发生在不编码氨基酸的DNA片段上如:突变在内含子或非编码区部分③也可能是基因有选择性表达而在某些细胞中没得到表达。

④显性纯合子突变成杂合子(AA→Aa)⑤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因为在间期DNA复制解旋使DNA成单链结构不稳定。

①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②原核生物(分裂生殖);③病毒(增殖)。

(4)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A→a或a →A),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内部结构,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的变化.(5)突变后的基因遗传问题①基因突变发生在配子中可能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教学设计与基因重组的概念介绍本节课主要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两种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发生内在或外在的改变,而基因重组则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

这两种变异都对生物性状产生重要影响,是遗传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

它的原因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导突变,其中自然突变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突变,而诱导突变则是人为干预导致的突变。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进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基因重组的本质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

它是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对物种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的来源包括交叉互换和染色体非均等交换等多种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采用结合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

同时,可以尝试概念教学,通过图示和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识图、画图和判断、推理等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高考题的实战演练,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两个知识点展开,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同时,教师还通过高考题的实战演练,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考纲要求和复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活动1:根据导学案的基因突变知识框架雏形,各组同学阅读课本相应的内容进行构建和完善“基因突变”的知识网络。

A组完成基因突变的概念,B组完成基因突变的原因,C组完成基因突变的特点,D组完成基因突变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活动采用合作研究策略,旨在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

(完整)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轮复习教案

(完整)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轮复习教案
例2.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 1 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 4 个碱基对
C .缺失 3 个碱基对 D .缺失 4 个碱基对
例3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⑵、类型.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⑶结果: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其等位基因.基因数目未变.
①对生物的影响: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改变,原因?
②少数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改变,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思考:分情况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影响?细胞癌变的原因?
例1、见附表: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教案
课 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 时
1课时
授课人
课 型
复 习
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概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2、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能够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4、能够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不同类型
总结基因突变意义。
学生思考,深入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学生归纳比较总结

高三年级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___________个核苷酸组 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 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____等特点。 答案:
环境
可遗传的
问题思考 (1)环境中的诱因可分为几大类? (2)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3)基因突变有什么意义?
考点一
考点二
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
基因突变的特点
(1) 普遍性 (2)低频型 (3)多害少利性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5)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基因突变的意义
考点一
考点二
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
对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因素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
条件
的相互作用

适用 范围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基 所有生物均可发生(包括病
因遗传(通常也适用于基 毒),具有普遍性
因工程)
发生 很小(常有“罕见”“稀有”“偶 概率 尔”等说法)
非常大(正常发生)
不影响其表现型。 ①肽链没有变化 ②肽链中改变了一个氨基酸 ③肽链中改 变了多个氨基酸 ④肽链变长,增加了若干个氨基酸 ⑤肽 链变短,减少了若干个氨基酸.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问题4:各小组讨论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 疾病以及检测方法
考点一
考点二
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
考点一
考点二

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1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2第五章生物的三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大部分内容。

变异是进化的前提,变异是育种的原理,将三部分内容放到一个单元中体现了知识间的有机结合。

2.考情分析(1)考试力度:占分比重相对较大,尤其是有关育种的题目。

(2)考查内容①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实质与区别。

②遗传病的类型、判断与概率计算。

③变异与育种、基因工程的联系。

④基因频率的求解。

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3)考查形式①多数考点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②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作物育种与变异的联系。

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以可遗传变异类型为线索,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与不同育种方式的联系。

②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为线索,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机联系在一起。

(2)复习方法①列表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

②列表并结合图解掌握不同的育种方法。

③图示复习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步骤。

④列表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诱发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亚硝酸、碱基类似物属于化学因素。

4. 突变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5)多害少利性: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

5. 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
一、教学目标
1、讲解清楚基因突变的概念
2、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阐明基因突变的原因
3、分析癌变的原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二、课型:高三一轮复习课,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和意义
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
向学生展示DAN的结构图,介绍基因的结构,然后提问。

1、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边看课本边讨论,组织语言,分析问题。

(老师提示学生研读新课本81页基因突变的概念)
老师总结: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DNA中的基因片段则属于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非基因片段就不属于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性状一定改变吗?(老师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性状不变的情形)
学生答:基因突变性状不一定改变
老师总结:
3、基因突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老师提示学生用课本81页下面最后一句话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不一定。

若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有些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4、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几种?
学生(参考新课本82):三种,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

老师:下列两个实例分别属于哪一种情况?
举例①皱粒豌豆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异常,活性大大降低淀粉合成受阻,含量降低,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举例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形态呈镰刀状,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学生答:例①属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例②属于碱基对的替换。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师提问: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几种,提示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出发,分组讨论,举例并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83页)老师总结: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教师展示:4个幻灯片,引导探究:残翅果蝇 .短腿安康羊.白
化病病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图片。

教师提示:人、动物及植物都能发生突变,生物普遍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第一个特点是什么?
教师展示:(PPT)经过诱变的种子和老鼠,观察颜色。

教师提示:能固定突变颜色吗?说明什么特点?
教师展示:(PPT)各种生物的突变频率。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展示:(PPT)各种基因突变的图片。

教师提示:基因突变是有害的还是有利的?
教师总结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
最后关于随机性的联系高考提示学生:随机性指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如果是一个细胞的话,主要发生分裂间期(基因在复制的时候容易出现序列的错误,因此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

)(四)、突变的意义
①提示学生刚刚讲的特点中的不定向性说明基因突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答(参考课本83):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所有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有什
么意义呢?
学生答: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教师提示:诱变育种可以创造生物新品种,这就属于这个物种
的进化,所以基因突变的意义是?
学生答: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五)、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
老师布置任务:观察“思考·讨论”中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图,
思考结肠癌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和功能观,描述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学生(阅读新教材82页):从基因的角度看,结肠癌的发生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

老师提问:那些因素会导致癌症患病率提高?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远离致癌因子。

(引导学生将癌症和基因突变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形成真爱生命的观念,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学生小组交流:癌变的原因与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一样。

讨论身边存在的致癌因子。

(参考PPT)
(六)、课堂小结
请四名同学上黑板画本节课小结框架图(给学生三分钟,主要写书本节课上的主要内容的基本树状图,老师花一分钟点评。

)(七)、巩固提高
花五分钟,PPT展示几道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1.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是有区别的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最初原始材料
答案 A
2.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

据图判断( )
A.此细胞含有4个DNA分子
B.此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Dd
C.此细胞发生的一定是显性突变
D.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 D
3.(2016·天津,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
序列
链霉素与
核糖体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
-K-P-…
能0 突变型
…-P-R
-K-P-…
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 A
(八)、作业布置配套的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概念解读三个不一定)
2、基因突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3、基因突变的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④有害性⑤不定向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
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