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社会学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
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
这一学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2、社会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看待社会现象。
是探讨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了个人在既定社会环境下的选择、个人企图改变现行社会环境的行动、以及社会环境的演变等。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是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
3、嵌入概念embededness
“嵌入(embededness)”这个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在《大转变》中提出来的。
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在最明显的层次上,嵌入状态意味着劳动力和土地尚未商品化,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浑然一体。
劳动力是人的生命、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自己和家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涵义。
也就是说,人的劳动是同他的整个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嵌入状态的第一个层面。
土地的经济功能也是与它满足人的需要的其他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包括劳动在内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与自然紧密联系成一体的,这是嵌入状态的第二层面。
嵌入状态的第三个层面可以从第一个层面引申出来。
既然劳动不仅仅有经济义涵而且有社会和文化义涵,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是交织在“诸如亲属关系、邻里关系、职业关系和信仰关系”等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因为这些意涵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发、体现出来。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百度)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道路及设施均为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5、外部性externality(百度)
外部性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6、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论。
主要包括:
1、加尔文教的命定论(荣耀上帝):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
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他无法获得对上帝这种判决的了解,因为采取任何世俗的手段都无法窥知天意。
这种教义的逻辑结论便是,基督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遵从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
于是,紧张的从事世俗活动,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
2、路德的天职观(calling):“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
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3、清教的禁欲主义(加尔文教的入世的禁欲主义):清教把劳动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把浪费时间视为最大的罪恶。
认为只有才可增添上帝的荣耀。
劳动既是人生的目的,也是禁欲的途径。
7、资本主义精神
1、惜时守信,谦恭
2、精于职业,精于赚钱,勤奋,节俭
3、开拓与冒险,理性与计算,职业与成功,创新
韦伯认为:“贪得无厌决不等于资本主义,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
相反,资本主义到是可以等同于节制,或至少等同于合理缓和这种不合理的冲动。
”资本主义无疑是与追求利润有着一致性的,但这是建立在合理的进行计算与(形式上)和平营利机会上的。
真正的资本主义经营依靠的是企业中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
8、企业社会责任(SA8000)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新标准,已作为第三方认证的准则。
其宗旨是为了保护人类基本权益,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SA8000将社会价值引入组织实践,为公司提供了社会责任规范,在保障有关各方的权益和辅助管理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9、《经济与社会》
德·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全书两卷,1921~1922年出版。
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发行,阎克文译。
韦伯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
首先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以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作了详细阐释,统称为社会学的基础。
然后分别又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思想。
他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古今东西方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以理论化为方向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韦伯社会学的根基建立在理解人的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上,通过对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类型比较和系统分析,达到对特定文明本质的理解和解释。
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出版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并不一致,虽然有把它视为社会学甚至是社会科学“杰出巨著”的,但是对书中各部分内容的评价差异很大。
10、《权力与繁荣》
(美)奥尔森著,苏长和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5-4-1
简介:这是奥尔森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在书中奥尔森主要探讨了政治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谋略回答“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贫穷”这样的问题。
他的著作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经济学领域,波及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他在书中提出
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是分析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沿性概念,并且为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演变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
政府本身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正一反的两重作用,要使政府起到促进作用,就必须从政府的激励机制出发,建立一个能给予共同利益最大决策权的政治体制。
奥尔森的模型简明、严格,他的分析犀利,充满睿智。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的著作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经济学领域,波及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11、《货币哲学》
作者: [德] 西美尔(1900)译者: 陈戎女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出版年: 2002-6
《货币哲学》是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
全书分为分析卷和综合卷两大部分,分析卷从社会生活入手剖析货币的本质,剖析产生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所满足的需求,综合卷则反之,综合考察货币对整体的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建立的西美尔独特的世界图景。
《货币哲学》是西美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国内学术界认为,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恰恰弥补了马克思在人的哲学的不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力补充。
二、简答
1、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的差别
经济交换是“经济人”以理性的方式比较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与收益计算,并以最大化效用作为交换的原则。
人们可以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里同他人进行交易或交换;在市场中人们是自由的并能获取必要的信息;人们能够考虑到所有的潜在选择并理性的选择能使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策略;他们能够权衡成本和物质收益并做出最有利的行为。
因此,理性、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完全信息是经济交换的主要特征。
(3分)社会交换是生活于其中的行动者,总是受到酬赏或效用的需要的驱使而彼此交换资源并形成了社会中的基本关系。
在社会交换中,理性与非理性的情感、社会网络结构与经济行动结构等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2分)
2、交换类型与经济类型
波拉尼根据经济一体化形式的不同把经济划分为三种类型: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交换经济,并提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模式对应了不同的交换过程。
(1分)(一)“互惠经济”是指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动交换的基础,其交换目的是非物质的、非盈利性的,其压倒一切的动机是为了完成社会责任,这种制度在原始社会中较为常见。
社会(2分)
(二)“再分配经济”的交换形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结合,“自上而下”指的是由这个社会中心机构(如头人或政府)以施恩的方式给社会中的民众分配一定的“赏
赐”,而“自下而上”的过程就是由社会中的民众向头人或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物品或劳动。
这种制度常见于政治组织较发达的、社会分层鲜明的社会中(如古代帝国)。
(2分)
(三)“市场交换”动机里以物质为最高目标,交换过程以物品和劳动供求关系为基础,
属于西方式的契约与利益最大化类型。
(2分)
波拉尼提出在所有社会都可以发现这三种交换类型的痕迹,只是在不同时期会有一个经
济模式作为主导的形式而存在着。
这三种类型说明西方文明社会中的“市场交换”形式并非
人类交换行为的唯一模式,而是与人类历史特定阶段相对应的一种模式。
(1分)
3、社会资本的测量
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
本相对应的理论概念。
微观社会资本被界定为行动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嵌入其中的情
感、信任、规则等。
宏观社会资本则被界定为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
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普遍信任、权威关系以及合作的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本的构
成包含三个方面:镶嵌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或组织摄取这些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有
目的的行动个人或组织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资源。
因此,对社会资本的测量就可以从三个方
面进行,即:结构(镶嵌性),机会(可摄取性)和行动导向(运用)。
(4分)
关于镶嵌性结构,通俗而言可以理解为结构性的关系网络所蕴含的资源,它的测量是
直接度量关系人的财富、权力或地位特征。
(2分)
关于可摄取性机会,简言之就是群体或个人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
其中对群体社会资本
的测量有时被简化为度量某些对群体规范的形成、群体决策的制定、群体行动有重要影响的
群体成员的个人能力。
(2分)
关于运用和动员,主要遵循两种测量策略。
一是把镶嵌在社会网中的资源视为核心要素,
测量指标有:资源的范围、最大可能资源、资源的多样性、平均或典型资源的构成、关系人
的职业、权威、部门等。
二是用网络位置测量社会资本,具体的指标如:结构洞、亲密度、
紧密度、互动和互惠性等。
(2分)
(具体测量的指标可以有较大差异,只要能说明社会资本的广度与强度即可)
1、试用人际关系矩阵表和人际关系结构图来表示某一社会组织内部人员的社会资本状况。
(一)现假设有八个人(ABCDEFGH)组成了一个群体。
测试者要求被测者对群体中其他
人情感关系根据五点量表(表一)进行评价,然后制成一张8*8行列表,将被测者的姓名和
选择情况填入表内,该表就是该群体的人际关系矩阵(表二)。
(1分)
表一:五点量表(2分)
-2 -1 0 1 2
很讨厌讨厌无所谓喜欢很喜欢
人际关系矩阵可以使研究者对所测群体的人际关系一目了然,从中可以找出访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佼佼者与受排斥者。
如表二所示,总计栏内为被选择者所得的分数之和,标志着该人的人际关系状况,表中B的分数最高,说明他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最好。
D的分数最低,说明其人际关系最差。
(2分)
(二)人际关系结构图,又称社交关系结构图。
它是利用一套特定的符号来代表各种选择关系(如图一),然后,将人际关系测试结果用这些符号绘制成图,以表示该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如图二)。
图二就是利用上面矩阵的测试结果以人际关系结构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分)
图一:人际关系图形表示符号(1分)
实线箭头表示选择或好感曲线箭头表示排斥、不选择或无好感
图二:人际关系结构图(3分)
从上图可清楚地看出,该群体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结构,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关系多于排斥关系,且排斥关系主要集中在DH两人身上,另外该群体还存在着由ABC三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B处于被拥戴的地位。
(1分)
4、社会资本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具有工具性,对个体、组织、地区或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如下:(2分)
微观社会资本的功效:
1)社会资本可以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
2)社会资本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规范人们的行为;
3)社会资本对个人职业的获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社会资本对个人的升职和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5)社会资本能够提高个人的影响力和效力;
6)社会资本对获取风险投资和资金非常重要;
宏观社会资本的功效:维持经济秩序;降低经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
(3分)
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2分)
1)从某种社会环境可获得社会资本的人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规则的限制,并阻止他做
出各种变革和创新;
2)容易形成社会封闭,妨碍社会流动;
3)个体易对社会资本信赖太大,对群体规范盲目服从,个人自由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4)不利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自下而上,妨碍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
5、家庭类型和消费行为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作为一个消费单位,家庭有其自身的需要。
家庭不仅影响个人生活方式,个人消费行为也受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
家庭一般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特殊家庭四类。
家庭类型不同,消费行为也不同。
(2分)核心家庭是由父母或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也包括自愿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
由于这类家庭的成员较为年轻,夫妻双方一般都有收入,它就比较有能力购买自己需要或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储蓄较少注重享乐,讲究商品的形式与包装。
如果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往往主宰家庭消费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2分)
主干家庭是由已婚夫妇与其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展。
这类家庭的成员组成复杂,需要多样化,参与消费决策的人数多,在家庭消费计划上的储蓄和负储蓄变化小于核心家庭。
(2分)
联合家庭是由两个或更多核心家庭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的人更多,结构也更复杂。
年龄大、代际层次高的消费者拥有较大的消费决策权,消费决策所需时间比较长,家庭成员内部易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
(2分)
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断代家庭等由于家庭的结构特殊,它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很独特的特征。
例如,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消费量在全家消费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较大。
(2分)
6、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各自消费特征。
作为一个消费单位,与个人相似,家庭也有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过程,其消费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根据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的年龄、家庭成员的工作状况、子女的人数等因素,家庭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家庭在消费需要和消费行为方面的特征也是不同的。
(4分)
1)单身阶段:家庭消费主要是个人消费,有个性、好冲动、时尚流行,重视商品的社会属性,攀比、炫耀性最强;(1分)
2)新婚阶段:消费多用于组成家庭所需的费用,消费时间集中、消费量大,也有一定的冲动性和随意性;(1分)
3)育儿阶段:家庭负担加重,儿童消费如玩具、文化教育用品增加明显;(1分)
4)成长阶段:家庭收入开始达到高峰,消费倾向于子女教育消费,家庭的储蓄会增加。
开始更换过去的家庭耐用品。
讲究经济实惠,消费行为渐趋理智;(1分)
5)空巢阶段: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费趋于适度,比较节俭,消费习惯性强;(1分)6)独居阶段:更多的是服务性消费,医疗消费提高,其他消费减少。
(1分)
7、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
命题一:(在一个各种社会资源都稀缺的社会生活中)经济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的利益是经济人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命题二:经济人理性的。
命题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一种经济动物,或说是“经济人”,这种人以经济利益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
在一个各种社会资源都缺乏的社会生活中,经济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的利益是经济人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他根据最大化的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利用自己精确的计算来确定合适的行动方案。
(2分)这种假设包括如下三个要素:
(1)行动主体。
行动主体的偏好与利益是独立于其他行动者的。
在经济体系是由无数个这样类似于互不联系的原子化的个体所组成的。
他们是自利和理性的。
(1分)(2)行动目标。
行动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增加个人的效用。
(1分)(3)行动决策的原则。
行动的决策遵循理性选择与最大化原则,行动方案的选择是理性的,行动者在行动前会进行精密的计算,并理性地选择那种能够使自己利益与效用最大化的行动手段。
(1分)
但是,作为经济学核心假设的“经济人”假设存在重大局限性。
“经济人假设”过滤和抽象掉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诸多社会性特征,使得“原子化”的经济人只能成为一种逻辑符号。
(2分)这种简单化模型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学未能解释偏好是如何出现的,个人的偏好被作为外生变量,被视为“给定”的,这种看法实际上忽视了经济行动者作为人的特性。
其实在行动中,个人偏好是不断被修正被创造的。
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对某一产品的偏好是在长期的消费活动中慢慢建构起来的。
(1分)
其次,经济学假定,驱使人们展开经济行动的动机主要与利益刺激有关,事实上,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权力身份地位他人的赞许等也是经济生活参与者所追求的目标。
例如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信任,有时在驱使个人行动的仅仅是这种信任,而不是经济利益本身。
(1分)
最后,经济学有关决策最大化与理性选择原则的观点有其局限所在。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行动者信息缺乏,逻辑思路不够清晰,行动者对目标—手段之间的关系无法作出清楚的认识。
所以,理性选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分)
从方法论层面上看,经济学将处于社会整体联系中的经济现象单独抽离出来加以抽象研究,把经济学变成一门抽象的、超历史的和演绎性的科学,在获得严格的“科学逻辑”的同时牺牲了其现实性。
(2分)
从逻辑性上讲,从整体而言,经济学并未真正形成一种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相反,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及攻讦不断。
尤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并未能如其自诩的那样为现实经济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与预测。
(2分)
8、经济社会学的核心观点及理论假设
在经济社会学的产生和兴起过程中,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在研究内容和主题上达成了共识,并由此形成了经济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嵌入”(embeddedness)和“经济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y)(2分)正如经济社会学家斯维德伯格和格兰诺维特指出的那样,虽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其共同的基本观点无非是三个:
(1)经济主体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
经济社会学审察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这样一个前提: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活动者本身仍然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的行动也首先是一种社会行动。
(2分)
(2)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
换句话说,经济行动是受社会所限定的,它嵌入于持续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中。
这种观点强调通过个人、群体的具体互动关系来分析经济生活。
(2分)
(3)经济制度是社会建构。
社会、政治、市场、技术和传统等历史条件都是经济制度得以如此建构的背景。
(2分)
三、论述
1、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2、中国经济奇迹的经济社会学解读
3、经济学的局限即经济社会学对其的超越
但是,作为经济学核心假设的“经济人”假设存在重大局限性。
“经济人假设”过滤和抽象掉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诸多社会性特征,使得“原子化”的经济人只能成为一种逻辑符号。
(2分)这种简单化模型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学未能解释偏好是如何出现的,个人的偏好被作为外生变量,被视为“给定”的,这种看法实际上忽视了经济行动者作为人的特性。
其实在行动中,个人偏好是不断被修正被创造的。
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对某一产品的偏好是在长期的消费活动中慢慢建构起来的。
(1分)
其次,经济学假定,驱使人们展开经济行动的动机主要与利益刺激有关,事实上,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权力身份地位他人的赞许等也是经济生活参与者所追求的目标。
例如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信任,有时在驱使个人行动的仅仅是这种信任,而不是经济利益本身。
(1分)
最后,经济学有关决策最大化与理性选择原则的观点有其局限所在。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行动者信息缺乏,逻辑思路不够清晰,行动者对目标—手段之间的关系无法作出清楚的认识。
所以,理性选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分)
从方法论层面上看,经济学将处于社会整体联系中的经济现象单独抽离出来加以抽象研究,把经济学变成一门抽象的、超历史的和演绎性的科学,在获得严格的“科学逻辑”的同时牺牲了其现实性。
(2分)
从逻辑性上讲,从整体而言,经济学并未真正形成一种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相反,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及攻讦不断。
尤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并未能如其自诩的那样为现实经济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与预测。
(2分)
(2)经济社会学的批判简史
应当承认,自从单生之日至今,社会学对经济学的局限性有着非常自觉的认识与批评。
孔德就批评当时的自由派经济学家是形而上学者,犯了把经济现象从整体的社会现象中分裂开来加以研究的错误。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准则》中批评经济学家只是研究一些他们自己头脑中虚构出来的经济概念。
社会学家马克思则更无情批判庸俗经济学家种种缺陷,并建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社会学大师韦伯则直接把经济行为看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从更加广泛的角度研究了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问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具有经济学背景的社会学家帕森斯与其学生斯梅尔塞批判了经济学未能适当地处理经济得以发生的非经济条件问题,并发展出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理论以重新建构社会与经济的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兴的新经济社会学则针对新古典的一些模型和新制度经济学继续发难,对一些核心的经济问题如企业、合同和市场等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详细研究,并发展出诸如“嵌入”、“网络分析”等有力的分析工具,为研究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