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
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
![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0f7f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f.png)
猪场批次化生产具有工业化特征,母猪批次化生产由“批次分娩”发展而来,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从而实现猪场生长猪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
非洲猪瘟暴发后,随着散养户退出和规模猪场急剧扩张,传统的连续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生猪产业发展需求,高效、安全、可控的“批次化生产”理念得到养猪人的认可,并在生猪养殖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批次化生产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套完整、高效、可控的技术体系,涉及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时输精及同步分娩等繁殖调控技术。
目前,根据批次化生产所采用的繁殖调控技术种类和数量,形成以定时输精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式母猪批次化生产”和“简约式母猪批次化生产”两种类型。
1 批次化生产模式基于批次生产时间间隔不同,批次化生产模式主要分为1周批、2周批、3周批、4周批、5周批等整母猪批次化生产及管理新技术秦玉圣,庞明月,蔡家宝,白佳桦,刘 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BAIC05-202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30218)作者简介:秦玉圣,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调控*通信作者:刘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调控周批次和9 d 、11 d 、18 d 、36 d 等非整周批次。
不同生产模式各具不同优势,但均可有效阻断疫病在不同批次猪只间的交叉感染,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猪只免疫水平、营养状态和出栏的整齐度。
2 批次化生产新技术批次化生产的核心是母猪定时输精技术,随着对批次化生产效率的要求提高,定时输精精准性随之升高,文章总结盘点批次化生产定时输精技术主要环节的新进展,为高效精准批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1 发情周期同步化烯丙孕素是批次化生产的主要激素之一,饲喂烯丙孕素可抑制母猪卵泡发育从而抑制发情,停止饲喂后解除了对卵泡发育的抑制作用,卵泡启动生长,该激素被广泛地用于定时输精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
21天批次化生产技术与操作规范
![21天批次化生产技术与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2d91cd1cc175527072208ff.png)
二、21天批次生产设计思路
1、“7批次”+“6+2”栏舍设计 : 21天批次生产,猪群共分为7个批次; 6组定位栏,2组产房设计。
2、生产周期 妊娠时间114天(分娩差异时间3-4天),哺乳时间25-28天,发情时
间5-7天,合计约146天。 3、产房轮转周期
提前4天上产床,哺乳时间25-28天,冲栏消毒时间3天,栏舍干燥时 间7天,合计42天。
16
补充后母猪的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
➢ 饲料标准:① 5月龄以前使用育肥料自由采食,体重达70kg左右;② 5-
6.5月龄限制饲养,饲喂含矿物质、维生的丰富的后备母猪料(或空怀料), 日给料2kg日增重500g左右;③ 6.5-7.5月龄加大吸量2.53-kg/天), 促 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④ 催情补饲,在配种前10-14天加喂至3.03.5kg/天, 保持初配背膘18-20mm。
4
➢2、栏位需求 产床:253*2=506个 定位栏:2000-253=1747个。
PS2000分场配种舍:
八单元(大 栏)20个栏 位 18头
四单元(大 栏)
七单元(对应3组) 三单元(对应6组)
六单元(对应2组) 五单元(对应1、7组 )
过道 二单元(对应5组) 一单元(对应4组)
定位栏每单元285个 一分场分娩舍: B(1.3.5.7.组)产床253 套
6
5.第一批次断奶发情日期与第8批次配种计划日期是否重叠 吻合。
6. 补充其他相关列项:如分娩日期,转群日期,断奶日期 ,空栏日期及仔猪上市日期等。 7、 制定引种、淘汰计划;
220天龄 ≤引种日龄+距计划配种日期天数≥ 240天龄 8、 批次生产执行后,任务执行计划信息绝对不能有变动 , 杜绝生产瘫痪。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a85e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6.png)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要点1.环境设计和管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前提是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必须建立合适的饲养场地,确保供水、通风、照明等设施满足母猪的需求。
同时,要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
2.母猪选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的母猪品种进行选配,以提高生产性能。
在选配时应考虑母猪的生产性能、遗传背景、遗传缺陷等因素,选择优质母猪进行繁殖。
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育种间隔,避免连续配种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3.配种管理:配种是母猪批次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母猪的性发育情况和排卵期,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可以采用自然配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确保配种的成功率。
此外,要进行配种记录,及时记录母猪的配种时间和配种公猪的相关信息。
4.妊娠管理:母猪进入妊娠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要注意饲养和管理妊娠母猪的饲料营养,保证其身体健康和健康胎仔的发育。
同时,要进行妊娠检查,及时排除受孕失败或异常妊娠的母猪,以保证健康胎仔的出生。
5.分娩和断奶:母猪进入产仔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分娩和断奶管理。
在分娩前应做好产房的准备,确保母猪的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分娩后,要及时对新生仔猪进行断脐处理、保暖和护理。
在断奶时要注意逐渐减少仔猪对母猪的依赖程度,合理调整饲喂方式和饲喂量。
6.猪群管理:母猪批次化生产中,必须合理划分猪群,根据母猪的生产周期进行分批管理。
每批猪群的规模要适中,以便保证饲养管理的效果和管理人员的操作便利。
同时,要进行猪群的血统登记和健康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措施。
7.数据记录和分析:母猪批次化生产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便了解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要记录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以及仔猪的成长发育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8.疾病防控:母猪批次化生产中,要注意对猪群的疾病防控。
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控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测,确保猪群的健康。
母猪产房批次流程
![母猪产房批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5471d14b35eefdc9d3337f.png)
产房批次流程——夏津产房是母猪场断奶猪数量和质量的保障,学习产房的日常工作流程有助于新员工快速熟悉产房运转和提前了解产房需要的基本技能。
我公司产房工作的运营周期为30天左右,主要围绕母猪和仔猪展开工作,基本流程为:一、栋舍清理和冲洗1.栋舍清理:冲洗栋舍之前需要将①舍内的药品等回收,②大猪和小猪饲料清理干净用袋子装起来(用来饲喂淘汰猪),③摘烤灯,将烤灯线缠绕起来,用卫可水清洗消毒,④仔猪料槽统一收集,统一刷洗,⑤关闭烤灯插座盒,切断电源,⑥对单元内的扫把、铲子等物品进行清洗,单元内物品需要经过消毒后才能拿出去,⑦摘除单元内连续温度记录仪,⑧调整环控器设置和报警设置。
2.栋舍冲洗:提前2小时打开喷淋浸泡,栋舍的冲洗主要是冲洗舍内产床、地面、地沟(及时放正地沟塞子)、双开门、小猪垫、小料槽和窗台等表面肉眼可见的粪便和废料,(将水管插入透明料管内侧冲洗,防止后期堵料)冲洗干净后,对料线等不能直接冲洗的地方用消毒水擦拭干净。
特别需要注意冲洗漏粪板时,要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进行冲洗,保证漏粪板缝隙间不能有可见粪便,对于冲洗不下来的地方,使用钢丝球刷洗。
冲洗结束后,冲栏工需要自检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由主管检查,并填写冲栏检查表,在消毒前要对单元内水嘴逐一检查,保证母猪水嘴流速在2.5-4L/min,并且不漏水。
检查结束后在冲栏检查表右上方写明“水嘴已检查”字样。
二、栋舍消毒1.栋舍消毒是保证舍内环境卫生和降低舍内有害微生物密度的最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我场采取的消毒方式为安灭杀消毒加卫可消毒的消毒模式,消毒前将烤灯挂起,不插电。
①安灭杀消毒:安灭杀的主要成分为15%戊二醛+10%COCO专利季胺盐消毒剂(醛类)。
主要通过对微生物细胞表面或蛋白内部的交联作用来达到广谱、高效和速效的杀菌作用,醛基和蛋白质的氨基(-NH2)、亚氨基(-HN)、巯基(-SH)等活性基发生加成反应,作用于外层胞膜改变细胞通透性,破坏酶系统,抑制DNA、RNA复制,使菌体蛋白质破坏而杀死微生物。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5dcb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9.png)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一、引言母猪批次化生产是现代养殖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管理,使母猪的生产周期和配种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流程。
二、前期准备1.选购优质种猪:种猪的品种、血统、遗传背景等都会影响后代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因此选购优质种猪是关键。
2.建立标准化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完善的设施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3.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饲养计划应根据母猪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需求量制定,避免浪费或营养不足。
三、配种前期管理1.体检:对母猪进行全面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若存在问题需及时治疗。
2.营养调整:根据母猪生理周期及其需要量进行营养调整,保证营养均衡。
3.环境调整:为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合理。
四、配种1.选择优质公猪:公猪的品种、血统、遗传背景等同样重要,应选购优质公猪。
2.确定配种时间:根据母猪生理周期,精确控制配种时间。
3.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
五、妊娠期管理1.营养调整:根据妊娠期不同阶段的需要量进行营养调整,保证母猪及其胎儿健康。
2.体检: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预防接种:按规定时间对母猪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六、产前准备1.建立产房:为母猪建立舒适安全的产房,保证其顺利分娩。
2.准备必要设施和器材:如剖腹产器械、消毒液等。
3.随时关注母猪的情况:在分娩前及时观察母猪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七、产后管理1.对产仔进行清点和记录:清点产仔数量、性别等信息,并记录在册。
2.营养调整:根据母猪哺乳需要量进行营养调整,保证母猪及其仔猪健康。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产房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4.对仔猪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按规定时间对仔猪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八、断奶期管理1.逐渐断奶: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引导仔猪适应自主进食。
猪场四周节律批次化生产的管理
![猪场四周节律批次化生产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a8e4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5c.png)
生产管理PRODUCING AND MANAGEMENT猪场四周节律批次化生产的管理刘纪玉,刘 斌,孟凡伟(环山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50011)最近一段时间,母猪场的多周节律批次生产因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已成为各大养猪相关会议、网站的一大热门话题,特别是相关产品厂家加大推广力度,甚至邀请部分外方专家前来助阵。
然而,仔细认真与相关厂家的人员沟通你会发现,部分技术老师的观点做法还停留在理论推算或推广阶段,也许他本人并未参与实践中周节律的生产管理;由此,给一些想转换生产模式的人带来一些阻碍。
笔者所管理的猪场中也有四周节律生产模式和五周节律生产模式的母猪场,目前生产成绩良好,今天简要谈谈我们在做四周节律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做法。
所谓多周节律批次化生产,就是将原先每天、每周或者不定期有配种、分娩、断奶,以及断奶后的仔猪连续饲养的生产模式改为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且集中地进行配种、分娩、断奶。
断奶仔猪批次内数量大、日龄差距小,不同批次间日龄差距大,批次分明,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
通过多周节律批次化生产可以将不同的工作集中在某段时间内完成,并且间隔分明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一些疾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四周节律批次生产即生产周期间隔为四周,以四周为一个循环周期集中处理不同的工作。
那么想要做好四周节律生产就要解决后备母猪入群的问题、断奶母猪集中发情的问题、配种后返情、空怀、流产母猪再入群问题、工作集中期技术措施及人员安排问题等。
1 后备母猪入群的问题因为四周节律批次生产要求母猪以及后备母猪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发情才可以配种,发情不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再好再稳定也无法参与配种,那么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调整后备母猪的发情时间,使其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发情参与配种。
目前市场上有好几种发情周期调节物(为了避免误导或者宣传之嫌,在此不说厂家具体名称),不同类别略有差异,常用的后备母猪管理措施见表1。
假设第1周进行配种,那么下一次配种日期在第5周,在第1周配种结束时对将于下一批次参与配种的后备猪根据下一次发情周次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发情周次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则后备母猪会最大量的在第5周发情参与第5周的周次配种。
母猪批次管理技术方案
![母猪批次管理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7801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d.png)
5
后备母猪 配种定位
栏数
怀孕舍定 位栏数
6.25%经产母猪数
90%基础 90%基础母猪 母猪数 数
5.0%经产母猪 6.25%经产母猪数 数
100%基础母猪 数
100%基础母猪数
分娩率×基础 母猪数÷
2
每单元产房周 转为36天 (24+8+4)
90%基础母猪 数
不同批次化方式的优缺点
1周批
3周批
PMSG的剂量对一胎母猪当胎产仔影响
组别 对照组 800 IU PMSG 1000 IU PMSG
头数 11 24 21
总产仔数 12.27±0.81 11.88±0.74 11.67±0.70
合格仔数 11.55±0.87 10.96±0.82 10.90±0.61
800IU PMSG对一胎母猪配种利用的影响
(197/197)
(109/112)
(176/180)
(166/176)
受胎率(%)
87.31±0.03
88.39±0.05
0.4
81.11±0.04
77.27±0.04
0.16
分娩率(%)
(172/197) 85.78±0.03 (169/197)
(99/112) 88.39±0.05 (99/112)
二、批次化生产的组织
1、一周批次
• 以500头基础母猪,年产1万头商品猪; • 每周28头母猪配种,保证24头母猪分娩; • 哺乳仔猪21-25天断奶; • 保育仔猪4-5周; • 分娩舍:24个产栏/间,6间产房; • 保育舍:6周舍,每周转出保育猪230-240头。
母猪批次生产的分群
1周批
发情期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2dd82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e.png)
工艺方法——猪批次化生产模式工艺简介猪批次化生产模式是借鉴早期的工业化批次式生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转变为猪等畜禽批次生产模式。
此模式利用了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将生产阶段或日龄在同一批次的猪只圈养在一起,又同一批次转群或出栏,使猪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及上市日龄等)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做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散播得到阻断。
猪群生产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有生产阶段虽处在同一猪场内,但实施批次化生产,不同批次猪只不混养,每栋猪舍或每个单元饲养一批猪只,视猪场规模可采取1周、2周、3周或5周一个批次生产,各栋猪舍或各单元间严格执行隔离防疫措施。
不同生产阶段(如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肥育等分段方式)的猪只各自处于不同的猪舍或单元内,而且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可以阻断疫病在猪只间的水平感染。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所采用的分点式饲养模式,更能够做到批次化和全进全出式生产,使养猪的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控制点1、母猪发情配种控制点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如果饲养管理和处置不当,就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发情配种;相反,如果发情配种失控,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两者都会影响到批次化生产目标的实现。
因此,母猪的发情配种是最重要的关键控制点,这就需要提前做好配种目标生产计划。
关于后备母猪的利用,本周配种工作结束后,根据这一批次配种数的多少,可以预测20周后这批次的猪群到底需要多少后备猪来补充,并提前做好后备猪的引种或选留计划。
在后备猪配种前3周,采用同期发情措施处理后备母猪,以满足周的批次配种计划。
2、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决定每一批次母猪群数量,也关系到整场在养母猪群数量,不同批次的分娩舍间应该有明显隔离饲养措施。
此外,需要安排好至少12周的分娩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产房的周转,以及下游保育的栏舍周转。
3、分娩率的及时调整不同猪场的配种分娩率不尽相同,冬夏季的成绩也会有所差异。
母猪批次生产是咋回事,怎样操作,需要注意些啥事?
![母猪批次生产是咋回事,怎样操作,需要注意些啥事?](https://img.taocdn.com/s3/m/2d8a3d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4.png)
母猪批次生产是咋回事,怎样操作,需要注意些啥事?批次生产是许多大型猪场正在采用的一种模式,而且反响很好。
就是便于管理,节省人力。
批次生产,就是将原有连续生产管理模式每天都有断乳、配种及分娩的工作,改为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作,间隔分明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传播得到阻断。
猪舍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有生产阶段虽处在同一猪场内,但实施批次生产,不同批次猪只绝不混养,每栋猪舍即是一批猪只,可视猪场规模可改为1周、2周、3周一个批次生产,各栋猪舍间严格执行隔离防疫措施。
不同生产阶段,种母猪、分婉哺乳、保育、生长育肥等猪只各自处于不同的猪舍内,能得到很好的管理。
批次生产的优点在下面1、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批次间猪只不混养有效防止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为什么传统猪场猪病会越来越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包括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
拿饲养管理来说,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同一栋猪舍冬季低温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夏季高温高湿容易中暑。
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往往会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产房母子2、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批次生产可以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和连续饲养模式比较,可以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量,猪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死亡率及用药成本皆有显著的改进。
3、节省员工工作时间和降低种绪成本批次生产将每天或每周都需要执行的配种,分晚等重要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节省了员工工作时间,提高猪场管理效率。
让日常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和可预知性。
计划生产使得工作量相对集中,可以降低人事成本。
娩完毕,大批母猪同时分娩,批次生产每批次最好控制在3天内全部生产完毕。
寄养也比较容易,怀孕母猪已经有2头生产后,使用前列腺素,使其同一段时间生产。
断奶后大批次配种,必须使用人工授精技术,精源不够可以外部购买安全精源。
4、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猪的疾病危害降低,猪的生长速度,消化吸收,只需要少量食物转换成免疫物质,蛋白质可以完全消化吸收,猪的抵抗力大大加强,从而达到了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猪场批次化生产操作流程
![猪场批次化生产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8d36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2.png)
猪场批次化生产操作流程
答案:
猪场批次化生产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子宫炎症控制。
这包括产程监控、产后卫生处理、清宫处理、长
效消炎和三级评估。
2.集中筛查。
对母猪进行异常四段式筛查,包括后备母猪在情期管
理中的筛查、断奶当天在产房的筛查、超期猪在断奶后的筛查、妊娠舍在平常巡栏孕检后的筛查。
3.短期优饲。
这包括营养优、环境优和管理优,如调整母猪的膘情
和健康状况。
4.合理使用公猪。
在母猪断奶后第二天和后备母猪停药后第二天诱
情,确保每头母猪和公猪的诱情时间接触超过30秒。
5.精液检查。
对每批次精液、每头公猪精液、每个包装内精液和冰
箱每层精液进行抽检,以评估精液活力。
6.适时输精。
最佳配种时间以静立反射为标准。
7.规范配种操作。
运用常规仿生七字诀和深部流水线式输精。
8.强化异常母猪管理。
原则是早发现、早记录、早处理。
9.数据分析改进。
做好标记系统表、批次分析表、清单式检查表、
改进措施分工推进表等的分析、改进。
以上步骤构成了猪场批次化生产操作的基本流程,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后备母猪批次化入群与繁殖管理关键技术
![后备母猪批次化入群与繁殖管理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a471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4.png)
批次化生产源于20世纪80年代,欧洲最早使用时是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管理措施,包括批次化配种、产仔和销售等。
随后,由于猪蓝耳病(PRRS )、猪流行性腹泻(PED )等病的流行,北美等国家也逐步采用批次化生产作为猪群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1],我国从2017年起也掀起了批次化生产管理的热潮。
批次化生产在减少场内猪群流动、降低物料入场频次、物料批次洗消入场、人员批次休假、猪只转群/全进全出以及疾病净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方式,非常适合当前我国面临非洲猪瘟严重威胁情况下的猪场管理[2]。
批次化生产是基于母猪的生理规律并结合猪场的栏舍配置,经过合理规划,在一定生物技术的支持下,使母猪按照既定的生产计划进行配种、分娩、断奶等流程,以达到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
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猪场可通过批次化生产模式加强生物安全,提升综合抵抗力,加之近期猪价快速下滑,猪场更需要通过优化母猪群,淘汰生产性能落后的母猪,尤其是在非洲猪瘟暴发后引入的大量的三元甚至四元母猪,批次补入高产、优质、繁殖性能高的后备母猪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猪场成本。
后备母猪高效批次入群与猪群健康、后备母猪管理、激素使用、正确诱情、查情与配种等息息相关。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后备母猪批次化入群的关键点,梳理出各关键点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广大生猪养殖企业实施批次化管理提供一套可供参考与借鉴的解决方案。
1猪群健康管理后备猪是猪场的新生力量,其生产水平和健康决定其一生的贡献,也决定猪场的生产成绩。
其中健康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首要条件,主要包括:1.1构建科学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体系猪场应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如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收稿日期:2023-02-16作者简介:刘涛,男,1971年生,兽医师。
后备母猪批次化入群与繁殖管理关键技术刘涛1,杨辉2,胡丽萍31.湖北省仙桃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湖北仙桃433000;2.湖北省仙桃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仙桃433000;3.湖北省仙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仙桃433000摘要后备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是规模化养殖场批次化生产管理的关键,本文从猪群健康管理、标准化饲养管理、母猪批次化生产与管理流程、烯丙孕素的有效使用、查情与配种管理以及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批次化入群与繁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套完整的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解决后备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猪场生产效率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猪场内部资料!批次化生产全套方案,操作流程和细则都有!
![猪场内部资料!批次化生产全套方案,操作流程和细则都有!](https://img.taocdn.com/s3/m/3373d93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3.png)
猪场基本情况
某猪场目前存栏生产母猪约804头
其栏舍基本数据如下:
定位栏:6间:100+98+98+96+204+174=770栏;另有大栏1间可存栏70头;合计可用栏位840个;
产床:16床/单元*2单元/栋*4栋+40(24+20)床/栋*1栋+48(24+24)床/栋*1栋+12床/单元*5单元/栋*1栋,共280个产床;
若以2.3胎每头母猪计,则需要994头母猪--定位栏不足;
若以2.4胎每头母猪计,则需要953头母猪--使用大栏补充,可以运转;
B 考虑猪场定位栏情况,存栏950头母猪比较合适:
以950头生产母猪计,年产胎次初设为2.3胎次,猪场母猪全年分娩950*2.3=2185窝,周均分娩42头,考虑生产波动,产房栏舍可以充足保障待产母猪转入。
A 将产房分为6部分:每部分床位数分别为:48、44、48、48、44、48,具体图解如下:
产房后期周批次生产,每周转入一组母猪,以44头为基准;
B 保育舍按450头断奶仔猪分群,全进全出模式生产,保育舍需简单改造,改造后栏舍可以保障6批断奶猪使用,即理论上为6周断奶母猪使用,如能保证保育猪保育饲养6周(42天)后转出,保育舍洗消空栏一周,即需要新建或改建出1间保育舍(存栏450/舍),如保育需要7周(49天),则仍需要新建或改建2间保育舍(存栏450头/舍);
前期如当批生产安排母猪数高于此数字较多时,需调整断奶母猪头数以使生产逐步均衡;
高温季节或后备母猪补充数量较多的批次分娩率会有所降低,建议多配种1-2头,保证产房的充分利用;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生产技术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8dc7dc67ec102de3bd89be.png)
6.25%经产母猪数
90%基础母猪 90%基础母
数
猪数
5.0%经产母 猪数
100%基础母 猪数
6.25%经产母 猪数
100%基础母 猪数
不同批次后备补充、配种分娩计划表 ---3周批(500头规模)
断奶 主动 配种 配种 怀孕 返情数 配种 怀孕 后备 配种 怀孕 分娩 后备
数 淘汰 数 分娩 数 (含后 分娩 数 补充 分娩 数 目标 母猪
(197/197) (109/112)
(176/180) (166/176)
受胎率(%) 87.31±0.03 88.39±0.05
0.4
81.11±0.04 77.27±0.04 0.16
(172/197) (99/112)
(146/180) (136/176)
分娩率(%) 85.78±0.03 88.39±0.05 0.12 74.44±0.05 71.02±0.03 0.32
(169/197) (99/112)
(134/180) (125/176)
注:同一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a、b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A、B表示差异极显著(P <0.01),下同
定时输精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本实验室未发表)
A场
B场
试验组
对照组
P值
试验组
对照组
P值
分娩母猪(头)
169
组别 总数 配种头 妊娠头 配种分娩 利用率 非生产天数
数
数 率(%) (%) /怀孕母猪
A场对照 530 265
231
87.55 43.87
18.4
A场定输 317 317
228
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
![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e81ba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d.png)
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一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德国的批次化管理是比较适合我国养猪生产的,但是中国养殖规模和疫病情况复杂,中国养猪如何进行批次化生产,围绕这个问题,将为大家提供一个批次化生产的新思路。
1、概念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的规模,分群病按计划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
那么,什么算是批次化,批次化的成功一定有重要的标志:第一,作为一个生产部门,所以年产胎数一定要可控,根据理论分析测算,95~100是要做到的。
第二,由于我国疾病防控的压力较大,这与母猪年更新率可控是有很大关系的,那么在我们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我觉得更新率控制在35%~45%更好。
第三,从免疫合格率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控制怀孕母猪日龄,也也要控制仔猪日龄,这样母源抗体水平更一致,免疫效果就更好,免疫合格率可能会更高。
第四,从生产可控性来说就是生产要均衡,尤其是夏季配种的母猪生产波动也不明显,也就是说每一批基本上控制在100胎以内,这才叫真正的批次。
2、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类型2.1法国式(包括丹麦、台湾、加拿大、美国)从生物技术控制这个角度来说,它更简单,后备母猪采用稀丙孕素饲喂法,性周期同步化,配种时间一般是五天或者一周,经产母猪采用统一断奶法,性周期也同步化,而德式的就不是说五天配种,过了这几天怎么办?关键是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是否跟得上法式批次化的步伐,这是个很关键的内容。
法式批次化的必备条件:1.保证后备和经产母猪各阶段营养,保证低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2.满足母猪生理需要的良好环境调控设施,3.各阶段后备和经产母猪精细化管理,4.严格控制配种后备母猪的质量,220日龄无性周期的母猪淘汰。
法式批次化要求两个新周期的后备母猪进入到稀丙孕素的饲喂程序,这对我们的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个要求就是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所有这些措施要保证断奶七天的发情一定要高,尤其是夏季一定要保证90%的返情率和88%的配种分娩率。
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需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精准补充与前期管理!
![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需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精准补充与前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41d3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b.png)
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需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精准补充与前期管理!后备大多母猪在养猪生产中非常主要,养殖场需要用它以年更新率40-60%左右替换低生产操控性母猪,以调控猪群胎龄结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等等,因此,可以说后备母猪直接社会财富关系着养殖场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从批次化生产中概述母猪精细补充与前期管理两方面后备后备母猪的精准补充。
1、批次化生产管理后备猪引种更新方案: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需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精准补充与前期管理!2、后备母猪前期管理及精准补充批次化生产中,在保证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引入高生产潜力的后备母猪,尽可能的减少后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目前业内尚未后备母猪非生产天数计算标准,有的从250日龄开始计算非生产天数(个别猪场可能更早)。
为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在管理强调的是后备母猪精细化管理。
3、后备母猪精准式补充优势后备分析a、减少每次补充需要准备的后备猪头数;b、缩短福卢猪入群日龄(缩短非生产天数);c、后期减少后期因为发情不理想导致大日龄博热县母猪淘汰数;d、计划性引入。
1、初情期的建立后备母猪在加强引进管理大力推广的基础上,需要重点对待的是每批次中无初情期的后备(大约占批次的20至30%)。
可在第180-200日龄的时候,对还无初情期的母猪注射血促性素1000-1500单位建立预同期(提前24h溴化亚注射一支氯第七位醇钠效果更好),以增强后期饲喂烯丙孕素进行发情同步化效果。
2、出现异常后备猪定时输精程序常后备并常母猪进行定时输精程序时需要注意事项:a、日龄与体重;b、220-240日龄进行发情同步化(饲喂烯丙孕素18天),适当限饲控管生长速度,体重控制在120-130kg;c、情期的建立:虽然定时斜颌技术对于期中无情期的后备猪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最好还是无常期记录;d、烯丙孕素饲喂:关键点是在喂料前饲喂;抬头主动咬枪;定时定量定人(5ml/天*头);e、优饲与限饲:后备猪在100kg前自由采食,100kg后转入巴克夏猪舍定位栏,按正常饲喂的80%限饲,控制生长速度,并开始诱情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
引言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养猪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选配、饲养和繁殖管理,实现母猪高效生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流程和相关管理措施。
选配母猪的要求
1.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种猪作为母猪;
2.选取外貌良好、乳头数适中的母猪,确保后代乳汁分泌量高;
3.选用生产性能指标好的品种,如生产数量多、生长速度快等。
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1.提供干净、宽敞、通风良好的舍室,确保母猪的生活环境舒适;
2.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天气对母猪的影响;
3.母猪的栏位应设计合理,方便饲养人员进行观察和管理。
饲料供给
1.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生产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3.定期检查饲喂设备和饲料存储条件,确保饲料质量。
饮水管理
1.提供新鲜、清洁的饮用水,确保母猪的水源充足;
2.定期检查饮水设备,清洗和消毒,预防水源污染;
3.注意母猪的饮水量,及时调整水的供给量。
繁殖管理
发情检测
1.观察母猪的行为和食欲变化,了解其发情状态;
2.使用配备的发情监测设备,如发情带、发情仪等;
3.进行人工检查,观察母猪是否有发情反应,如站立不肯躺下等。
配种操作
1.确定母猪的发情状态,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
2.将种猪引入母猪舍室,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
3.控制配种次数和间隔,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
妊娠管理
1.配种后,及时记录配种日期,计算妊娠天数;
2.为妊娠母猪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补给;
3.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了解母猪的身体状况。
分娩护理
1.准备分娩舍室,保持清洁和安静;
2.观察母猪的分娩情况,及时记录产仔数量和状况;
3.协助分娩过程中的困难,如胎位不正、难产等。
产仔后护理
1.清理和消毒产仔环境,保持干燥和整洁;
2.确保产仔的保暖和营养摄入,预防疾病;
3.定期进行产仔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断奶和保育
断奶管理
1.确定适当的断奶时间,一般为21-28天龄;
2.逐渐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引导仔猪开始饮食转换;
3.观察仔猪的饮食和生长情况,调整饲喂策略。
保育饲养
1.设计合理的保育舍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提供适当的饲料,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
3.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放养和出栏
放养与饲养环境
1.制定合理的放养计划,确保母猪充分活动;
2.提供适宜的放养环境,包括放养区域和栏位设施;
3.定期进行放养区域能力建设和设备维护。
出栏管理
1.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确定出栏时间;
2.对即将出栏的母猪进行体检,确保健康状况良好;
3.进行适当的屠宰和加工,准备市场上市。
结论
母猪批次化生产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饲养、繁殖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选配、科学的饲养和繁殖管理措施,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
通过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面掌握和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母猪的繁殖潜力,实现批次化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