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法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评分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7647dc25bd64783e09122bf4.png)
3
12
6
6
与病人沟通顺畅,语言交流恰当。
每缺一项扣一分
总分
100
4.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7
9
9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9
9
9
抢救意识到位,止血时间不超过4分钟,超过4分钟者,扣2分,超过5分钟者,不再评分。
配合熟练,总时间不超过9分钟,超过9分钟者,扣2分,超过10分钟者,不再评分。
②迅速充分暴露伤口,以便准确判断伤情。
③受伤部位禁止用水冲洗,不要涂以任何药物。
④尽可能先用无菌敷料或洁净的手帕、毛巾等覆盖伤口,再行包扎。
⑤避免在受伤部位或坐卧时受压的部位打结。
⑥包扎松紧适度,以免滑脱或压迫局部,从而造成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损伤。四肢损伤应尽量暴露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0分
1.迅速充分暴露伤口,认真检查、准确判断伤情及出血情况。
及时止血。
(1)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如为单人操作,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外伤止血包扎评分
![外伤止血包扎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ed043233524de518974b7daa.png)
一、急救止血技术评分标准三、双人法成人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观评分表满分40分双人法成人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客观评分表四、右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比赛评分标准赣州市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项目操作流程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单人项目:医生操作,护士配合)(一)着装整齐,戴好手套。
(二)医生、护士人员同时入场,举手示意,考官发出指令计时开始。
(三)评估现场环境并报告。
(按上、下、左、右顺序)(四)医生表明身份,安慰患者,告知急救的目的,护士开始准备物品,备好后至患者身旁。
(五)医生检查伤员并报告伤情:口述:患者头顶部有一约4㎝的头皮裂伤,有前臂中段掌侧面有一4×6㎝的软组织挫裂伤口,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三)医生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并嘱护士继续指压止血法,抬高患肢两分钟,医生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血运。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五)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嘱护士按压,医生取三角巾帽式包扎。
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急救止血操作及评分标准
![急救止血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de79250066f5335a812115.png)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加压包 扎止血
作
三角巾 悬吊
急救止血操作及评分标准(2013-7)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3号操作,4号扮演伤员;伤员面朝观众,3号站在伤员右侧)
1、评估周围环境,进入现场 2、认真检查伤情及出血情况(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准备工作 3、检查伤员的同时立即给予指压止血,抬高患肢2分钟 4、指压止血部位、方法正确,效果确实(以患肢桡动脉搏动消失为标准) 5、物品准备充足(毛巾1条、旋压式止血带1根、标记卡1个;灭菌镊子及止血钳各一把、大纱布2块、弹力绷带1轴、胶布1卷、三角
1、打开无菌包,检查伤口,用无菌镊子去除创面的异物 2、用止血钳取出纱布,展平并置于伤口处,纱布应完全覆盖伤口 3、用弹力绷带以螺旋形包扎法进行包扎,两端应超出伤口边缘至少2厘米 4、弹力绷带加压均匀、适度 5、绷带无脱落 操 6、用胶布固定弹力绷带 1、打开三角巾包装,取出三角巾,去除内置的敷料 2、展开三角巾,置于健侧胸部,底边和躯干平行 3、上端越过健侧肩部,三角巾顶角朝向伤肢肘部 4、伤臂屈曲90度,置于三角巾中部 5、三角巾下端绕过伤臂反折越过伤侧肩部,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 6、再将三角巾顶角折回,和两底角打结固定 整体质量 2、在8分钟内完成(计时从评判长宣布比赛开始至伤员三角巾悬吊完成)扣分:用时8-10分钟扣2分;超过10分钟 扣5分。
巾1块) 分值 得分
1 1 1 1 2 1 1 1 1 1 1
1、将毛巾叠成宽窄合适的衬垫置于伤肢上臂的上1/3处 2、取出止血带,打开自粘带,将止血带置于毛巾上,旋棒朝向操作者 操 止血带 止血 作 3、将自粘带穿过摩擦带扣,拉紧自粘带并反向粘紧,但不要越过卡槽 4、转动旋棒直到出血停止,将旋棒置于卡槽中 5、自粘带越过卡槽保护旋棒,粘住固定搭扣 6、用时间标记卡准确记录时间,将卡片置于伤肢明显处
止血法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止血法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d52fe95f0e7cd1852536c7.png)
注意事项
1.条件允许前提下,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在紧急状况下,现场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可临时作为止血物品。
2.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时,敷料要厚,压力要适当,包扎范围应大,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使用止血带止血应注意:(1)不必缚扎过紧,以能止住出血为度(2)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且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放松时可用指压法压迫动脉止血或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止血;(3)放松止血带时不可过急过快,防止机体突然血流增加,影响血液重新分布,引起血压下降。
在停用止血带之前,要先输液或输血,补充有效血容量,打开伤口前,先准备好止血用器材,再松开止血带。
如仍有出血,改用钳夹血管结扎止血;(4)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有显著标记,并注明启用时间,优先转送;(5)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充当止血带。
4.指压止血法是应急措施,因四肢动脉有侧支循环,故其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因此,应根据现场情况适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止血评分标准
![止血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26311c10a6f524ccbf85d5.png)
有异物存留伤口包扎
头顶偏右有4.0cm
头皮裂伤伤口,伤
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
外露3.0cm。
检查并报告伤情
3
敷料放置正确、适度
3
正确制保护圈
3
,圈高度足够
3
放圈位置正确
3
头部三角巾帽式包扎规范
3
松紧适度
3
不能包压耳廓
2
不能压迫异物
2
平结。
2
整体质量
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5
整体操作在规定的4分30秒内完成(计时从评判长宣布比赛开始至操作完毕)。每超过5秒(含5秒之内)扣1分
3
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
3
右手指导伤员指压止血正确
3
上止血带部位垫衬垫
3
上止血带部位正确
3
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
3
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
3
填写标记卡
3
报告止血部位、时间
3
加压包扎止血
敷料选择合适
3
无菌原则取敷料
4
创面覆盖完整
3
扎绷带方法正确
4
加压均匀、适度
4
绷带卷无脱落
2
包扎平整美观
2
敷料无外露
2
前臂悬吊正确
急救止血技术评分标准
抽签代号考场号成绩
项目
题目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准备
戴手套
1
环顾四周评佶环境安全并报告
1
表明身份
0.5
安慰患者
0.5
物品准备齐全
准备时间在20秒内
1
止血带止血法
最新【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最终资料
![最新【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最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b7ced1cc22bcd126ff0cbe.png)
精品文档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单位得分使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 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 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 2/3段)垫衬垫,扎止血 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桡动脉搏动消失,中央喷射性出血 停止。
要求内容全(1分),声音响亮(1分)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要 求用弹力绷带螺旋包扎),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 80 一 85 度(大手挂),三角巾要求打平结,肩部打结处垫衬垫, 以防皮肤受损。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 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 )覆盖在创面上。
再用 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 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 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肩部打结处垫衬垫, 要求边做边口述衬垫目的: 防止皮肤 损伤(1分) 小指指端外露(1分)操 作 过程 70分检查止血效果(扪 远端动脉搏动) (2.5 分)止血带部位衬垫 (2.5 分) 标示卡记录上止血 带的部位及时间。
(5分)止血带绑扎部位正 确(5分) 松紧度均匀适度(3 分) 检查伤口( 2分) 无菌操作及伤口覆 盖(5分) 持绷带手法正确, 由肢体远心端向近 心端螺旋包扎,方 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 (2.5 分)包扎完毕整体效果 及敷料有无外露(2.5 分) 三角巾悬吊上肢80 一 85度(2分) 大手挂方法正确(2 分)锁骨上窝处打结(1 分)平结手法正确(2 分)肩部打结处垫衬垫2。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评分标准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8d5e0883c4bb4cf7ecd15a.png)
安慰患者
0.5
检查并报告伤情
3
开口敷料2,方纱2
2
动脉止血带1
绷带1
三角巾4
纸片1
笔1Βιβλιοθήκη 弧形针1在托盘上摆放整齐(以上物品缺一种扣0.25分)
20秒内完成准备物品完成(超时全扣)
1
止血带
止血法
(24分)
一只手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
3
用另一只左四指压迫肱动脉止血
3
上止血带部位用三角巾作衬垫,平整
2
项目
题目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标准分
实得分
三角巾悬吊
(3分)
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头顶偏左有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厘米
三角巾摆放正确
1
前臂悬吊角度正确(80—85度)
0.5
三角巾两个底角在伤侧锁骨上窝打平结
0.5
顶角紧裹肘关节
0.5
检查肢端血液循环
0.5
有异物存留伤口包扎
(30分)
无菌原则取敷料
3
选择敷料合适
3
敷料放置正确、适度
3
制作保护圈正确
3
圈高度足够,中间孔大小合适
3
放圈位置正确
3
头部三角巾帽式包扎规范
3
松紧适度
3
不能包压眼睛和耳廓
2
不能压迫异物
2
在前额打平结
2
整体质量
(10分)
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1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评分标准
单位:姓名:得分:指导老师:
项目
题目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7f71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9.png)
标记及记录观察符合要求
4
了解伤员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处理
4
伤员卧位及处理符合要求,正确及时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伤员伤情变化
2
合计
100
4
环境:安全
4
体位:根据伤员受伤部位不同给予相应体位
4
评估伤员伤情是否适宜操作5伤者体位适宜,抬高伤肢
4
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处用无菌敷料(棉 垫)等为衬垫缠绕肢体
6
橡皮止血带、绞紧止血法、卡是止血带、充气 止血带(选取一项)止血方法正确
4
操作
流程
质量
标准
60分
选择用物符合要求
4
操作符合要求
10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实际
得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20分
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危重伤员应观察复苏是否 有效等情况。
正确评估需要止血伤口的局部情况,确定止血 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评估伤员心理状况。
6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 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2
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压力适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出血停止,止血 带最松状态为宜)
6
做好标识
5
观察肢端血循环、记录
5
每隔0. 5—1小时放松一次
放松时用指压法临时止血,每次松开2〜3分钟
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带
5
不可在同一平面上反复缚扎
2
松解(备好药品和止血用器材等)并记录
4
终末
质量
标准
20分
止血方法正确,选择用物符合要求,操 作熟练符合要求,正确使用就便材料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de01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e.png)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一、评估环境和安全1.确保自身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眼镜。
2.评估现场是否安全,如果存在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和受伤者。
二、评估伤口严重程度1.检查伤口的深度和长度。
2.观察出血的程度和速度。
3.观察伤口是否有异物。
三、采取初步控制措施1.让伤者保持平卧位,并提高伤者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量和压力。
2.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在伤口上,直到止血。
四、直接压迫止血1.戴上手套,并找到干净的纱布或绷带。
2.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在出血处,以施加足够的压力来控制出血。
3.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用手指或手掌覆盖在纱布或绷带上,再施加压力。
4.坚持压迫至少10到15分钟,以确保出血已停止。
五、使用压力包扎止血1.如果伤口较大或主动脉出血时,应使用压力包扎。
2.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在伤口上。
3.加压固定纱布,并用胶带或绷带将纱布固定住。
4.注意不要扎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六、使用止血药物1.止血药物可用于帮助止血,并加快伤口愈合。
2.选用适合的止血药物,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3.利用止血药物前,要先清洁伤口,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
七、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救治2.在等待救援到来之前,继续压迫伤口,并保持伤者的安全和舒适。
八、记录相关信息1.在急救过程中,记录伤者的姓名、地址、伤口情况、使用的止血措施和时间。
2.准确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更好地了解伤者的状况。
以上是急救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急救止血时,务必保持冷静,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另外,这只是一份简要的流程指南,实际救护操作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急救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建议参加急救培训并定期更新急救知识,以确保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急救止血技术比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急救止血技术比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0051637e21af45b307a856.png)
急救止血技术比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评估环境1.术者戴手套入场,面向评委,报告:“**号参加急救止血技术考核,请指示!”;得到评委同意后,回答:“是!”;即可开始进行正式操作。
2.术者做评估环境动作,确定环境安全,并表述台词:“周围环境安全”3.术者走向病人,表明身份,同时初步判断伤情;台词:“您好!我是医生,为您急救,不要紧张,请您配合!”(二)检查伤情1术者检查并判断伤者伤情,并描述;台词:“病人右前臂中段掌面8×10㎝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无骨折,无异物!”2初步处理右前臂中段损伤出血;术者左手指压肱动脉,右手提伤者手腕抬高患肢两分钟;表述台词:“第一:指压肱动脉,抬高患肢两分钟止血!3.术者检查伤者头部伤情,并描述伤情;台词:“头顶偏右4㎝头皮裂伤,内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4.术者判断伤情完毕,请伤者协助止血;术者指导伤者用左手拇指压迫肱动脉处,并抬高患肢;台词:“好!请您协助止血,拇指压紧,抬高!”5.术者伤情判断、初步处理后,开始进行相关物品准备;均妥善放于治疗盘内;台词:“三角巾四块”;“止血带”;“笔、标记牌”;“剪刀、敷料”;“弹力绷带各1、纱布两块”;(三)止血1.术者将物品盘妥放于治疗车上;取衬垫垫于伤者右上臂上1 /3处;左手固定衬垫;右手取止血带固定衬垫,并适当加压;加压后表述台词:“中央喷射性出血停止”2.止血带加压止血后,术者告知伤者:“好!您的手可以松开了!”用笔在记录牌上记录止血带结扎的部位和时间;将记录牌固定于伤者所扎止血带明显处;报告止血部位及时间。
台词:“止血部位:右上臂上三分之一处;止血时间11时30分”(四)包扎1.术者取敷料,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将敷料覆盖于创面上,并以右手协助固定,请伤者协助固定敷料;台词:“请您扶一下”2.术者取绑带先在敷料远端环形包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绑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固定,敷料不能有外露。
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02ad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0.png)
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止血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止血技术的正确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并探讨评分标准的制定。
一、局部止血技术1. 直接压迫止血法直接应用手指或压迫器对出血部位施加直接持续的机械压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舒适位置;c) 用纱布、敷料等覆盖伤口,然后用手指或压迫器施加持续均匀的压力;d) 确保伤口已经完全止血后,做好包扎和绷带固定。
2. 提升止血法利用重力原理,通过提升出血部位实现止血。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舒适位置;c) 高举患肢,注意手法温和,确保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d) 患者平躺并保持舒适,直至出血停止;e) 出血完全停止后,做好包扎和绷带固定。
二、局部止血技术的评分标准对于局部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有必要制定评分标准以便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规范性: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有序、安全;2. 动作技巧:操作者使用技巧是否娴熟、得心应手;3. 结果评估:止血是否彻底、有效;4. 术后处理:包扎和绷带固定是否正确、稳妥;5. 患者舒适度: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三、综合止血技术除局部止血技术外,还存在一些综合止血技术,适用于较为严重或难以处理的出血情况。
操作流程如下:1. 结扎止血法利用细线或缝线将出血血管结扎(订线结扎法),以阻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的目的。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手术台,并进行必要地区域消毒;c) 找准出血血管位置后,用细线或缝线进行结扎;d) 结扎完毕后,确保出血彻底停止;e) 做好包扎和伤口处理。
2. 血管介入手术利用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技术,经导管插入体内进行血管修复或闭塞,实现止血。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af5e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8.png)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关键信息项:1、适用范围2、操作准备3、止血方法选择4、操作步骤5、注意事项6、后续处理1、适用范围11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创伤导致的出血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切割伤、擦伤、刺伤、撕裂伤等。
12 适用于现场急救、医疗机构的初步处理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救助。
2、操作准备21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伤者和施救者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22 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如干净的纱布、绷带、止血带(如有)、消毒药水等。
23 施救者应洗净双手,佩戴手套(如有)以防止交叉感染。
3、止血方法选择31 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大多数外出血情况。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持续用力,直至出血停止。
32 加压包扎止血法: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基础上,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包扎,增加压力,巩固止血效果。
33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且其他方法无法止血时。
使用止血带时应记录使用时间,每隔 40 60 分钟放松 1 2 分钟。
4、操作步骤41 直接压迫止血法操作步骤411 迅速找到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覆盖在伤口上。
412 用手掌或手指用力按压,保持压力稳定,不要频繁移动或松开。
413 观察出血情况,若出血减少但未停止,可增加按压的力量。
42 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步骤421 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基础上,用绷带或三角巾从伤口的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包扎。
422 包扎时要松紧适度,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
423 包扎完毕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如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和感觉。
43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步骤431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如橡皮管、布条等。
432 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侧),将止血带绕肢体 2 3 圈,并打一个活结。
433 用一根短棒或铅笔穿过活结,旋转短棒绞紧止血带,直到出血停止。
434 在止血带上标明使用时间,并将时间告知后续的救援人员。
5、注意事项51 不要在伤口内填塞异物,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急救止血技术比赛流程及评分标准课件
![急救止血技术比赛流程及评分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01b0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d.png)
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
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参赛者 停止操作。
统计分数
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统计分数 ,确定获奖名单。
颁奖仪式
颁发奖杯和证书,表彰获奖者 。
02
评分标准
止血技术评分
止血器材准备
评估选手对止血器材的选择和使 用是否正确。
止血操作
评估选手的操作步骤、止血效果和 时间。
03
比赛规则
参赛人员规则
参赛人员需年满18岁 ,具备基本的急救知 识和技能。
参赛人员需遵守比赛 规则,不得作弊或违 反比赛规定。
参赛人员需具备良好 的身体素质和手眼协 调能力。
比赛场地规则
比赛场地需具备基本的急救设 备和器材,如止血带、纱布等 。
比赛场地需符合卫生和安全要 求,确保参赛人员安全。
止血技术的原理
止血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压迫、堵塞和冷却等方式,使血管闭合,从而减少出血 。
止血器材介绍
止血器材的种类和用途
止血器材包括止血带、止血纱布、止 血粉等,不同种类的止血器材适用于 不同的出血情况。
止血器材的使用方法
使用止血器材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使用止血带时 需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 血液循环。
失误案例分析
参赛者未能正确掌握止血器材 的使用方法,导致操作时间过
长或止血效果不佳。
参赛者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运用止血技术,处理不同类型 的出血情况,导致出血量控制
不住或操作过于复杂。
参赛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动作 不熟练、不准确或失误,导致 操作失败或受伤。
参赛者未能与其他队员有效地 协作,导致止血任务未能完成 或效果不佳。
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计 时员开始计时。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fc3452312b3169a451a432.png)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如为单人操作,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五)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二、急救止血技术竞赛评分标准。
止血包扎流程、评分标准
![止血包扎流程、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f8ec38b52acfc789ebc97d.png)
一、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流程:
①上止血带前,先将患肢抬高2-3分钟以增加回心血量;
②止血带位置: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中上1/3处,
手指在指根部;
③绕扎止血带:在上止血带处放棉垫,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缠绕肢体2-3周,松紧
程度以控制出血,远端表浅动脉触摸不到为宜,橡皮管末端紧压在另一端下。
④在标记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部位。
⑤每间隔30-40分钟放松止血带1次,每次放松止血带时间为1-3分钟,期间注意观察
伤肢末梢循环,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住出血动脉的近端。
二、绷带包扎法操作流程:
①绷带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四肢非关节部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然后用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端螺旋形缠绕,直至将创面敷料完全包扎在内,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末端用胶布固定。
②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关节、手部、肩部等部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然后用绷带呈8字形围绕关节部位包扎缠绕直至将伤口完全包扎覆盖,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末端用胶布固定。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评分细则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评分细则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之欧阳与创编
![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之欧阳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70f734a1f01dc281e43af01a.png)
止血包扎操乍程序及评分标准考主编号:是分:评委签名:止血包扎操乍流程:伤看病惰概连:伤看右前臂中股掌面有~8xl0cm大小软组织缺损洌面,广迄涿血,中兴有喷射性曲血,买顶偏右有约4.0cm买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全属舁移剌入颅內,外露约2.0cm。
伤看救护时体辰:坐辰准备用扬:三角巾.弹力绷带、无菌辅料.止血带、卡岸.笔等(〜)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养扳告昇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二)认真检直伤员伤惰及岀血情况C口述儿(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曲血葵角面岀血凶猛,云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重止血致菓(扪运瑞动豚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郃辰及时间。
茨用止血带宅前,指导伤员用罐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年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宫2分钟,指导伤灵用逐肢协助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郃區(上肢在上臂上1/3股,下肢在大腿上2/3股)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勻、适度,叹刚阻止动豚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郃辰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钦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角面养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养检重止血效o螺症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乍要点:首先检章伤口,排除舁扬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救料按无菌操乍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葢在创面上。
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运蘇环行扎两圈便其牢阖,然后螺症彤向上包扎,蚕二圏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宅二便绷带卷辺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统—圈,在伤肢外侧固定。
包扎完军敦料不能有外露。
(五)有舁移的伤口:不能拔除舁牛多,先固定舁杨,再迸行包扎。
买部有舁牛多的伤口包扎操年要点:先检重伤口及舁移情况,用适为的敷料覆葢舁移周围,用三角巾制乍庆保护圈,cm形保护圈要未宫度超辽舁牛多,弄有一定的硬度儿阖定舁杨,再进行三角巾赠玩包扎。
三角巾帽武:包扎操年要点:伤a覆葢敦料,除去眼険及买饰,将三角巾底迄向內摺超数雇米,置于眉弓上方和买顶,将三角巾两疏经耳上方注后收,在枕下交炙,再统回前额中夹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迄內,。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止血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止血](https://img.taocdn.com/s3/m/9f5d591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f.png)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止血(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合作能力。
2.了解判断出血部位、性质、出血量。
3.评估现场适合止血的物品及条件。
(二)操作要点1.四肢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将无菌敷料加压覆盖于伤口上控制出血,同时抬高患肢以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观察血供情况。
2.头、面、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应采用按压止血法,将手指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表浅动脉,用力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
3.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在伤口的近心端将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加衬垫后进行结扎,上臂结扎止血带在1/2处,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大腿结扎在大腿根处,标记结扎日期、时间和部位。
4.血管断端喷血应采用结扎止血法,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止血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
2.指导患者配合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条件允许前提下,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在紧急状态下,现场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可临时作为止血用物。
2.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时,敷料要厚,压力要适当,包扎范围应大,若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此法。
3.止血带松紧度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止血带要做出显著标记(如红色布条),并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结扎时间>1h,应每30min放松1次,每次30~60s;松解时,可用按压法止血。
4.止血带止血法不适用于前臂及小腿部位的止血。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绷带、布带等代替,但不应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物代替。
5.按压止血法属于应急措施,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止血评分标准(1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1.条件允许前提下,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在紧急状况下,现场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可临时作为止血物品。
2.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时,敷料要厚,压力要适当,包扎范围应大,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使用止血带止血应注意:(1)不必缚扎过紧,以能止住出血为度(2)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且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放松时可用指压法压迫动脉止血或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止血;(3)放松止血带时不可过急过快,防止机体突然血流增加,影响血液重新分布,引起血压下降。
在停用止血带之前,要先输液或输血,补充有效血容量,打开伤口前,先准备好止血用器材,再松开止血带。
如仍有出血,改用钳夹血管结扎止血;(4)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有显著标记,并注明启用时间,优先转送;(5)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充当止血带。
4.指压止血法是应急措施,因四肢动脉有侧支循环,故其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因此,应根据现场情况适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