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土壤的筛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筛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不同粒径土壤的筛分过程,分析土壤颗粒组成。
3. 为后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筛分是土壤物理分析中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分离土壤中的不同粒径颗粒。
实验原理基于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在筛选过程中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
通过分析筛分后的土壤颗粒组成,可以了解土壤质地、结构等物理性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分析筛(孔径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1mm)、天平、烧杯、毛刷、滴定管等。
2. 实验样品:风干、过筛后的土壤样品。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风干、过筛后的土壤样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均匀。
2. 筛分:将样品平铺在孔径为2mm的分析筛上,用毛刷轻轻刷动,使土壤颗粒通过筛孔。
将筛下的土壤颗粒收集于另一个烧杯中。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1mm、0.5mm、0.25mm、0.1mm的分析筛进行筛分,收集筛下的土壤颗粒。
4. 称重:用天平称量各筛分级别土壤样品的质量。
5. 计算土壤颗粒组成:根据各筛分级别土壤样品的质量,计算土壤颗粒组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颗粒组成:根据实验结果,土壤颗粒组成如下:- 2mm筛分级别:占土壤总质量的20%- 1mm筛分级别:占土壤总质量的30%- 0.5mm筛分级别:占土壤总质量的25%- 0.25mm筛分级别:占土壤总质量的15%- 0.1mm筛分级别:占土壤总质量的10%2. 分析与讨论:(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实验样品中大于2mm的土壤颗粒含量较高,说明该土壤质地较粗。
(2)随着筛孔孔径的减小,土壤颗粒含量逐渐降低,符合土壤颗粒分布的一般规律。
(3)土壤质地对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等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结果可为后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六、实验总结本次土壤筛分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土壤筛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样品质地较粗,为后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砂筛分试验报告
砂筛分试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研究和确定砂的颗粒分布和筛选过程中的一些性质,进一步了解砂的颗粒组成,为土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实验原理砂筛分试验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砂料进行筛分,根据筛网上通过的砂料质量与总质量的比例,来确定不同粒径级配的砂的颗粒分布情况。
实验中常用的筛网孔径主要有0.075mm、0.15mm、0.3mm、0.6mm、1.18mm、2.36mm、4.75mm、9.5mm等。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准备好,包括标准筛网、砂样、筛分器等。
2.样品准备:将砂样进行干燥处理,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混合。
3.筛选操作:将砂样放入筛分器中,运行设备将砂料进行筛选,获取不同粒径的砂料。
4.分析结果:将不同筛分粒径的砂料质量记录下来,并计算每个粒径级配的百分比。
实验数据记录下表为砂筛分试验结果的数据记录:筛孔尺寸(mm)质量(g)百分比(%)0.075 100 5.00.15 200 10.00.3 400 20.00.6 500 25.01.18 800 40.02.36 100 5.04.75 0 0.09.5 0 0.0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砂的颗粒分布曲线图,如下图所示:砂的颗粒分布曲线图砂的颗粒分布曲线图从砂的颗粒分布曲线图可以看出,砂样主要以0.3mm至1.18mm之间的颗粒为主,占总质量的60%以上,其中以0.6mm颗粒占比最高,达到25.0%。
0.075mm以下的细小颗粒占比较低。
同时,筛孔尺寸为4.75mm和9.5mm的筛网上没有通过的砂料,说明砂样中没有大于4.75mm的颗粒。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砂样的粒径级配情况,这对于土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的工程环境中,对砂的颗粒分布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论通过砂筛分试验,我们获得了砂样的颗粒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砂样的颗粒分布以0.075mm至1.18mm的粒径为主。
石子筛分实验报告结论
石子筛分实验报告结论石子筛分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土工试验,用于确定石子的颗粒分布情况,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以不同直径的石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仪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筛上和筛下的石子样品,然后进行称量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石子颗粒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石子的颗粒分布情况符合一定的规律。
随着筛孔直径的增大,筛上的石子样品的质量逐渐减小,而筛下的石子样品的质量逐渐增大。
这表明,石子的颗粒分布呈现逐渐变细的趋势。
这与我们对石子的常识认知相符,大颗粒的石子更容易被筛上,而小颗粒的石子则更容易被筛下。
2. 石子颗粒分布曲线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石子颗粒分布曲线。
分布曲线的横坐标表示筛孔的直径,而纵坐标表示筛上和筛下的石子样品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结果显示,石子颗粒分布曲线呈现典型的“正态分布”状。
这也符合我们对石子颗粒分布的认知,即筛孔直径逐渐增大时,筛上和筛下的样品质量百分比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缓。
3. 石子筛分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石子筛分效果与筛孔直径密切相关。
筛孔直径越小,筛上的样品质量越多,筛下的样品质量越少。
这意味着,当我们需要获得较细颗粒的石子时,应选择较小的筛孔;而需要较粗颗粒的石子时,可以选择较大的筛孔。
石子筛分效果的合理选择,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石子筛分方法的优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首先,石子筛分过程中要保证筛孔的清洁,避免石子颗粒堵塞筛孔从而影响筛分效果。
其次,对于不同直径的石子,应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筛分,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分布情况。
最后,在进行分析时,应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以减小误差并提高可靠性。
综上所述,石子筛分实验结果显示了石子颗粒分布的特点,并给出了石子筛分效果和方法的一些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合理选择石子,并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
然而,本次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实验样本数量有限,未考虑其他因素对筛分效果的影响等。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通过对粗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了解其粒度组成及分布情况,以评估其工程应用价值。
试验方法:
1.选取一定量的粗集料样本并将其清洗干净。
2.将样品加入筛分机器,并按照标准程序启动筛分机。
3.根据不同级别要求,将被筛分的颗粒分为不同尺寸级别进行筛分。
4.将通过筛分的颗粒按顺序进行称重并记录其重量。
5.按照颗粒分级记录其占总颗粒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并画出粒度分布曲线。
试验结果:
经过筛分试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级别(mm)重量(g)百分比 (%)
20 75.6 8.7
16 98.1 11.3
14 138.2 15.9
10 248.9 28.6
5 253.3 29.2
0.075 14.9 1.7
总计866 100
通过上表数据和计算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粒径(mm) 百分比(%)
20.0 8.7
16.0 20.0
14.0 35.9
10.0 64.5
5.0 93.7
0.075 95.4
结论:
1. 根据试验结果,该粗集料全部通过0.075mm的筛网,因此可以作为道路基层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
2. 从粒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该粗集料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3. 通过颗粒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粒径在5-10mm之间的颗粒含量较高,因此应注意加强对石灰质颗粒的筛分和清洗。
4. 观察试验过程,筛分机的筛孔和筛网要求要加强排水,以避免积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 该粗集料质量优异,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等领域。
砂筛分实验及数据表格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筛分实验及数据表格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时间砂的筛分试验1.1主要仪器与设备:1)方孔筛一套(孔径为4.75mm 、2.36mm 、1.18mm 、0.60mm 、0.30mm 、0.15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
2)天平:称取1000 g、感量1 g;3)摇筛机:4) 烘箱:(105±5)℃5) 浅盘、毛刷等。
1.2实验步骤:将试样缩分至1100 g,置于烘箱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筛除大于950mm 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 筛孔筛) 上;盖上盖后,用手摇动套筛,筛分时间为5min 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中,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过筛,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2)仲裁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 r =A 300式中:m r ——在一个筛上的剩余量;d ——筛孔尺寸(mm);A ——筛的面积(mm2) 。
如果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超过了上式的计算值,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
(3)分别称取各筛筛余量(精确至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砂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须要重新进行试验。
1.3实验结果计算:1)分计筛余量、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细度模数(精确至0.1)该砂为中砂筛分曲线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最后的累计筛(筛孔尺寸小于0.15mm )余量达到99.6%.(最后所有筛子和底盘的试样质量=500*99.6%=498试样质量损失小,减少了误差,. 主要是因为我们这组,在摇砂之前我们把每个尺寸的筛子称量了,摇砂后再把每个筛子和筛子里面砂一起称量,再计算。
砂子筛分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砂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砂子的质量,本实验通过对砂子进行筛分试验,以测定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的砂子配比。
2. 分析砂子的粗细程度,判断其适用性。
3. 掌握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三、实验原理砂子筛分实验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砂子进行筛选,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各粒级含量,从而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筛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筛余率、通过率、细度模数等。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筛分试验筛一套(孔径分别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37.5mm、50.0mm)、天平、烘箱、托盘、摇筛机等。
2. 材料:砂子试样。
五、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砂子试样过筛,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
若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先用水洗。
2. 烘干试样: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3. 称取试样: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
4. 摇筛: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5. 筛分: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时为止。
6. 记录数据:记录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筛余率、通过率等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子颗粒级配: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子颗粒级配曲线,计算各粒级含量。
2. 砂子粗细程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细度模数,判断砂子的粗细程度。
3. 分析结果:根据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评价其适用性。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2. 实验结果表明,本批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相关工程。
砂的筛分试验报告
砂的筛分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对砂的筛分进行测试,以了解砂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工程建设和材料选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原理。
砂的筛分试验是通过筛分装置对砂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孔尺寸,将砂样分为不同粒径的颗粒,再通过称重和计算,得出各个粒径的含量百分比。
三、试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试验所需的筛分装置和砂样准备妥当,确保筛网整洁无损。
2. 筛分操作,将砂样放入筛分装置,启动振动器进行筛分,直至筛分结束。
3. 称重记录,将各筛网下方的容器取下,称重记录各个筛孔中的砂样质量。
4. 计算分析,根据称重记录,计算各个筛孔中砂样的质量百分比。
四、试验结果。
经过筛分试验,得出以下结果:筛孔直径为5mm的筛网下方砂样质量为30g,占总质量的15%;筛孔直径为3mm的筛网下方砂样质量为50g,占总质量的25%;筛孔直径为2mm的筛网下方砂样质量为60g,占总质量的30%;筛孔直径为1mm的筛网下方砂样质量为40g,占总质量的20%;筛孔直径为0.5mm的筛网下方砂样质量为20g,占总质量的10%。
五、试验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可知,砂样主要分布在2mm和3mm的筛孔中,占总质量的55%,符合工程建设中对砂的颗粒分布要求。
同时,砂样在0.5mm以下的细颗粒含量较低,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六、试验结论。
通过本次砂的筛分试验,得出砂样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工程建设和材料选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议在工程中合理利用砂样的颗粒分布特点,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工程质量。
七、试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筛分试验前,需对筛分装置和砂样进行充分准备,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2. 在称重和记录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在筛分结束后,需对筛分装置和砂样进行清洁和保养,以便下次试验使用。
八、参考文献。
[1] GB/T 14684-2011 筛分试验方法。
[2] 《土工试验方法规程》。
以上为砂的筛分试验报告内容,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筛分效率的实验报告
筛分效率的实验报告1. 引言筛分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颗粒物料分离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筛分效率是评价筛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筛分过程中颗粒的分离程度和分布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料进行筛分实验,研究不同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为筛分过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2.1 实验设备和试剂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筛分仪、筛网、天平等。
本实验使用的试剂为:不同颗粒物料样品。
2.2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颗粒物料样品,将其分别编号,并记录其初始质量。
2. 将筛网安装在筛分仪上,调整筛分仪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3. 将待筛分的样品放入筛分仪上部,并启动筛分仪。
4. 经过一段时间的筛分,关闭筛分仪,将筛下颗粒物料收集起来。
5. 对筛下的颗粒物料进行质量测定,记录下质量。
6. 重复步骤3-5,直至筛分结束。
3. 实验结果3.1 筛分效率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通过调整筛分仪的振动频率,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筛下质量和筛分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振动频率(Hz) 筛下质量(g) 筛分效率(%)10 35 7020 45 9030 42 8440 38 7650 30 60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筛下质量逐渐增大,筛分效率也随之提高。
当振动频率为10 Hz时,筛分效率为70%;当振动频率为50 Hz时,筛分效率降低到60%。
说明振动频率对筛分效率有一定影响,增加振动频率可以提高筛分效率。
3.2 筛分效率与筛网孔径的关系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筛网,我们得到了不同孔径下的筛下质量和筛分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筛网孔径(mm) 筛下质量(g) 筛分效率(%)2 40 803 32 644 36 725 47 946 50 100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筛网孔径的增大,筛下质量逐渐减小,筛分效率也随之降低。
当筛网孔径为2 mm时,筛分效率为80%;当筛网孔径为6 mm时,筛分效率达到100%。
说明筛网孔径对筛分效率有显著影响,减小筛网孔径可以提高筛分效率。
物料筛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筛分实验,了解不同粒径的物料在筛选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掌握筛分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分析筛选效果,为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筛分是利用物料粒度大小不同,通过筛选设备使物料分级的方法。
根据筛分原理,物料在筛选过程中,大颗粒物料通过筛孔,小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从而达到分级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设备:标准筛分机、振动筛、量筒、天平、筛网等。
2. 实验原料:粒径分别为1mm、2mm、3mm、4mm、5mm的混合物料。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原料,将混合物料均匀放入量筒中,测量总质量。
2. 将筛网固定在振动筛上,启动振动筛,将混合物料倒入筛网中。
3. 待物料筛选完成后,收集筛下物料和筛上物料,分别称量质量。
4. 重复步骤2-3,进行多次筛选,记录不同粒径物料的筛选结果。
5. 计算各粒径物料的筛选效率,分析筛选效果。
五、实验数据1. 实验原料总质量:100g2. 各粒径物料筛选结果:| 粒径(mm) | 筛下物料质量(g) | 筛上物料质量(g) | 筛分效率(%)|| -------- | -------------- | -------------- | -------- || 1 | 20 | 80 | 80 || 2 | 40 | 60 | 40 || 3 | 60 | 40 | 60 || 4 | 80 | 20 | 80 || 5 | 100 | 0 | 100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粒径的增大,筛选效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大颗粒物料在筛选过程中更容易通过筛孔,而小颗粒物料则容易堵塞筛孔,导致筛选效率下降。
2. 在本实验中,粒径为5mm的物料筛选效率最高,达到100%,说明振动筛对大颗粒物料的筛选效果较好。
3. 粒径为1mm的物料筛选效率最低,为80%,说明筛分设备对细小颗粒物料的筛选效果有待提高。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筛分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不同粒径物料在筛选过程中的分布情况。
砂筛分析检测实验报告
砂筛分析检测实验报告砂筛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颗粒分析方法,用于确定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广泛应用于土壤力学、土壤工程、水泥混凝土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砂筛分析方法对一种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布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砂筛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布分析,确定其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并了解土壤颗粒组成及颗粒级配情况,为后续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实验原理砂筛分析是利用一系列标准孔径的砂筛将土壤样品进行分级分离,然后根据每个筛孔的通过情况,计算出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
常用的砂筛分析方法有湿筛法和干筛法,本实验采用的是湿筛法。
3. 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经过干燥、破碎和均匀搅拌后,取大约100g的样品进行实验。
(2) 称重筛网:将不同孔径的筛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放置在砂筛装置上,并记录每个筛网的重量。
(3) 湿筛:将准备好的土壤样品倒入装有盖子的砂筛装置中,盖上盖子,将其放入筛衣试验机中,启动机器进行筛分。
(4) 捡筛:筛分结束后,取下每个筛网,用刷子或镊子将每个筛网上的颗粒清理干净,同时注意收集下方的颗粒,防止颗粒损失。
(5) 称重:将每个筛网和底部的颗粒分别称重,记录下来。
(6) 计算:根据每个筛孔中的颗粒质量和筛网的重量,计算出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并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筛孔的颗粒质量和筛网重量数据,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每个筛孔中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
绘制颗粒级配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壤样品中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分布情况。
根据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判断土壤的粒径大小和分布范围,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5. 实验误差与改进砂筛分析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操作和样品制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增加重复实验次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颗粒的破损和混合污染,以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焦炭筛分试验报告模板
焦炭筛分试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焦炭样品进行筛分试验,分析焦炭的粒度分布情况,为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二、实验原理焦炭筛分试验采用一定标准的试验筛进行筛分,通常采用梯级筛分法。
在进行焦炭筛分试验时,需准备筛、机、料三部分,其中,筛是实验中的核心部件,机是筛分过程中的支撑装置,料则是进行筛分的焦炭样品。
三、实验步骤1. 筛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试验筛和机接好,放置于平稳的水平台面上;•分别称取5g焦炭样品,放置于试验筛中;2. 开始筛分试验•开启筛分机,将其调整至适当的筛分频率;•等待约10分钟后停止筛分机,记录各筛孔内的焦炭重量,并计算出各筛孔的筛分率;•依次使用上一筛余料进行下一次筛分试验,直到所有筛子的孔径均小于焦炭颗粒的最小尺寸。
3. 实验结果的处理•将实验结果用Excel表格记录下来,并通过直方图的形式呈现,以便分析焦炭的粒度分布情况。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筛网孔径/mm 质量/g 筛分率/%5.60 1.32 26.43.35 1.08 21.62.00 0.81 16.21.18 0.68 13.60.63 0.47 9.40.21 0.29 5.80.00 0.39 7.8由实验结果可知,焦炭的筛分率随孔径的减小而降低,且筛分率最高的为5.60 mm孔径的筛子。
另外,焦炭的粒度分布相对于标准要求较为均匀,适合生产和应用。
五、实验结论通过焦炭筛分试验得到实验结果,发现焦炭的筛分率随孔径的减小而降低,且筛分率最高的为5.60 mm孔径的筛子。
焦炭的粒度分布相对于标准要求较为均匀,适合生产和应用。
经过这次实验,为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筛沙子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筛分原理及筛分设备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筛分过程中不同筛孔尺寸对沙子粒度分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筛分是利用筛分设备将物料按照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筛分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筛网、筛框、传动装置等。
筛分过程中,物料在筛网上受到振动,较大粒度的物料落在筛网下方,而较小粒度的物料则通过筛网。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筛分设备:振动筛2. 沙子样品:粗沙、中沙、细沙3. 筛网:不同孔径的筛网4. 量筒:100ml5. 电子秤:精度为0.01g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不同粒度的沙子样品分别称取100g。
2. 将筛网依次放置在筛框上,确保筛网与筛框之间无间隙。
3. 打开振动筛电源,使筛分设备开始工作。
4. 将沙子样品倒入振动筛的进口,待筛分结束后,收集筛上和筛下的沙子样品。
5. 使用量筒分别量取筛上和筛下的沙子样品,记录其质量。
6. 重复步骤3-5,分别使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粗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30g- 筛下质量:70g- 粗沙筛分效率:70%2. 中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50g- 筛下质量:50g- 中沙筛分效率:50%3. 细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70g- 筛下质量:30g- 细沙筛分效率:30%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筛分效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筛网孔径越小,通过筛网的沙子粒度越小,筛分难度越大。
2. 粗沙、中沙、细沙的筛分效率依次降低,这与沙子样品的粒度分布有关。
粗沙粒度较大,筛分难度较低;细沙粒度较小,筛分难度较高。
3. 筛分过程中,筛网孔径的选择对沙子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需要筛分的粒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筛网孔径对沙子粒度分布的影响。
2. 筛分过程中,筛网孔径的选择对筛分效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
土壤筛分实验报告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筛分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土壤筛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习使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土壤粒度分析。
4. 分析土壤粒度组成,了解土壤质地特征。
二、实验原理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度的矿物颗粒组成。
土壤筛分实验是通过将土壤样品过筛,分离出不同粒度的土粒,以分析土壤质地的一种方法。
根据筛分结果,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沙、粉砂和黏粒含量,从而判断土壤的质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筛子(孔径分别为2mm、0.5mm、0.25mm、0.075mm)、天平、烧杯、毛刷、滤纸、蒸馏水、烘干箱等。
2.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样品充分混合均匀,选取适量样品放入烧杯中,记录样品质量。
2. 筛分过程:(1)将土壤样品放入2mm孔径的筛子中,进行粗筛,筛出大于2mm的土粒;(2)将粗筛后的样品放入0.5mm孔径的筛子中,进行中筛,筛出0.5mm~2mm的土粒;(3)将中筛后的样品放入0.25mm孔径的筛子中,进行细筛,筛出0.25mm~0.5mm的土粒;(4)将细筛后的样品放入0.075mm孔径的筛子中,进行微筛,筛出0.075mm以下的土粒。
3. 计算各粒级土壤质量百分比。
4. 将筛出的各粒级土粒分别放入烧杯中,称量质量,计算各粒级土壤质量百分比。
5. 将筛出的各粒级土粒放入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计算各粒级土壤质量百分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土壤样品质量:50g(2)各粒级土壤质量百分比:- 大于2mm土粒:10%- 0.5mm~2mm土粒:30%- 0.25mm~0.5mm土粒:40%- 0.075mm以下土粒:20%2.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该土壤样品以粉砂和黏粒为主,质地偏细。
沙粒含量较低,表明土壤结构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土壤筛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了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的关系。
砂石筛分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分析其粗细程度,评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
通过对砂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可以了解其颗粒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混凝土配制、路面铺设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砂石筛分试验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对试样进行筛选,从而得到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质量分数。
根据筛分结果,可以绘制出筛分曲线,分析颗粒级配,并计算出相关参数,如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烘箱- 摇筛机- 托盘天平- 标准筛(孔径分别为2mm、4mm、6mm、10mm、20mm、40mm、60mm、80mm、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 筛分底盘- 筛分试样2. 材料:- 砂石试样- 烘干剂四、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 按照规定取样,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1规定的数量。
- 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冷却至室温后,用四分法缩分至表1规定的数量。
2. 筛分试验:- 将烘干后的试样置于标准筛的最上层筛子上。
-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中,摇筛约10分钟。
- 取下套筛,按照筛孔大小顺序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
- 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计算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1g。
- 根据筛余量,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
- 绘制筛分曲线,分析颗粒级配。
- 计算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筛分曲线:- 通过绘制筛分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情况。
2. 颗粒级配分析:- 根据筛分曲线,可以判断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是否合理。
3. 参数计算:- 有效粒径:D10 = 2.5mm- 不均匀系数:Cu = 2.3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砂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分析了其颗粒级配情况,得出了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等参数。
实验报告绘制筛分曲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筛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筛分曲线的绘制方法;3. 分析不同筛分条件下颗粒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原理筛分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颗粒物料分析手段,通过将物料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子,将物料分离成若干个粒级,从而得到物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筛分曲线则是描述物料粒度分布规律的图形,它能够直观地反映物料粒度的分布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筛分仪器:标准筛一套(孔径分别为1mm、2mm、4mm、6mm、10mm、20mm、40mm、60mm、80mm、100mm、120mm、150mm各一个,筛底和筛盖各一个);2. 仪器:摇筛机、托盘天平、烘箱、浅盘、毛刷等;3. 样品:砂、石子等颗粒物料。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样品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00g的试样两份,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 筛分实验:将烘干后的试样准确称取500g,置于按孔径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
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 记录筛余量: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1g。
4. 绘制筛分曲线:以筛孔孔径为横坐标,对应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筛分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筛分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记录的筛余量,绘制筛分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筛分曲线2. 筛分曲线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2mm~40mm之间,其中20mm~40mm的粒度占比最大;(2)筛分曲线呈单峰分布,说明样品的粒度分布较为集中;(3)通过计算筛分曲线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可以得到样品的有效粒径d10、d30、d60等参数,从而了解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筛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筛分曲线的绘制,并分析了不同筛分条件下颗粒的分布规律。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篇一:筛分法测定颗粒物粒径分布筛分法测定沙粒粒径及粒径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沙粒粒径(粒度)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2)掌握沙粒粒径(粒度)曲线绘制方法及其优缺点;(3)通过沙粒粒径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
(4)通过沙粒粒径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沙粒起动、跃移质、蠕移质与悬移质的比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毛乌素沙地风成沙日照海岸沙地沙黄泛平原风成沙。
(2)仪器土壤筛1套、电子天平1台、培养皿1个或称量纸1张;记录纸、方格纸各一份。
三、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风干的毛乌素沙地风成沙、日照海岸沙地沙、黄泛平原风成沙各50g。
(2)选取1mm、0.5mm、0.25mm、0.125mm、0.063mm和0.05mm的土壤筛1套(含顶盖与底盘),将称重后的沙粒分别放入土壤筛套筛中。
(3)两手均匀用力,振荡土壤筛10分钟,打开顶盖,分别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级筛子上的沙粒重,作为两个粒径间的沙粒重。
(4)将所称量的各粒径间的重量列入表中,并依次计算各粒径沙量占总重量(50g)的重量百分比。
(5)按各粒径间的重量百分比及累积百分比分别绘制沙粒粒径直方图(梯级频率粒配图)和累积频率粒配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列表分析各粒径间沙粒的重量百分比;(2)绘制沙粒粒径直方图(梯级频率粒配图)和累积频率粒配曲线。
(3)比较分析不同来源的沙粒粒径间的差异。
篇二:筛分过滤实验报告筛分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天然河砂的颗粒级配。
(2)绘制筛分级配曲线,求d0、d80、K80。
(3)按设计要求对上述河砂进行再筛选。
二、实验原理滤料级配是指将不同大小粒径的滤料按一定比例加以组合,以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
滤料是带棱角的颗粒,其粒径是指把滤料颗粒包围在内的球体直径(这是一个假想直径)。
在生产中简单的筛分方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滤料试样,选取合适的粒径级配。
筛分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测定沙子的颗粒级配并计算细度模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逐级震筛法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标准筛(孔径边长为4.75 ,2.36,1.18,0.6,0.3,0.15mm ),天平,烘箱,摇筛机,浅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1) 称取烘干试样500g(2) 将试样倒入标准筛中,其顺序由大到小(3)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然后手摇30s ,再逐层摇筛,将筛下的放入下一层,循环。
(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实验结果(1)计算分计筛余率:以各号筛筛余量占筛分试样总质量百分率表示,精确至0.1%。
%100⨯=snn m m a 式中——n a 、n m ——150μm 、300μm 、600μm 、1.18mm 、2.36mm 、4.75mm 及9.50mm 各个筛上的筛余量(g )及相应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2)计算各个筛上的累计筛余率nA:累计未通过某号筛的颗粒质量占筛分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如各号筛的筛余量同筛底的剩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实验。
(3)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式中µf——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砂样取样数量500 克。
X 该砂样属于中砂,11654321005)(AAAAAAAµ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引言:
筛分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料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可以了解物料的粒度分布,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
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试验,探究不同物料在筛网上的筛分行为,并分析其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目的:
1. 了解筛分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筛分试验的操作技巧;
3. 分析不同物料的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仪器与试剂:
1. 筛分机:用于将物料进行筛分,常见的有振动筛和摇床筛;
2. 筛网: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筛网;
3. 物料样品:本实验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包括砂子、石子和
粉状物料。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筛分机和筛网进行清洗,确保无杂质残留。
2. 取样:将每种物料样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取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筛分:将取样后的物料样品均匀撒在筛网上,然后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
4. 分析: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称重,并记录下每个筛孔中的物料质量。
5. 统计: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每个筛孔中物料的累积质量和累积百分比。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物料A(砂子)的筛分结果:
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1.18 20 20 20
0.6 35 55 55
0.3 40 95 95
0.15 25 120 120
0.075 10 130 130
物料B(石子)的筛分结果:
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19 50 50 50
9.5 80 130 130
4.75 70 200 200
2.36 30 230 230
1.18 10 240 240
物料C(粉状物料)的筛分结果:
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0.3 15 15 15
0.15 20 35 35
0.075 30 65 65
0.038 40 105 105
0.019 15 120 120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物料A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粒径主要集中在0.6 mm至0.15 mm之间。
2. 物料B的粒度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粒径主要分布在9.5 mm至2.36 mm之间。
3. 物料C的粒度分布较为广泛,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 mm至0.038 mm之间。
结论:
通过本次筛分试验,我们了解了筛分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筛分试验
的操作技巧。
通过对不同物料的筛分试验,我们分析了它们的粒度分布特征,
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筛分试验在材料工程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该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
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