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指南: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
脑卒中院前急救制度
脑卒中院前急救制度根据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卒中的救治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及早判别卒中并送往医院有重要意义。
除对公众进行卒中教育外,对院前急救人员(包括调度员)的培训尤为重要,主要内容包括:卒中的识别、院前急救诊疗常规、操作规范、时间指标等方面。
一、调度员:卒中识别、优先派车、电话指导多个国内外指南均建议调度员在受理电话时使用适合自身的标准化卒中识别工具,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一旦怀疑诊断卒中,应采用最高级别的优先派车。
(1)识别工具:常见的识别工具有CPSS、LAPSS、FAST。
(2)优先派车:优先派车时,尽可能选择接受过心脑血管急症规范化培训、掌握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急救医生;救护车应装备快速血糖仪、心电监护仪、复苏器材、氧气、急救药品、车载通讯设备(可进行院前告知)。
(3)电话指导:调度员或急救医生可以在急救车组到达现场前电话安抚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自救。
二、目标时间各院前医疗机构可制定符合自身的卒中相关目标时间。
(1)派车时间<2min。
派车时间:接到呼叫电话到选择并派出急救车组的时间。
(2)出车时间<2min。
出车时间:急救车组接到派遣指令到救护车出发等时间。
(3)平均反应时间尽可能<20min。
平均反应时间:接到呼叫电话到急救车组到达现场的时间。
(4)平均现场时间尽可能<15min。
平均现场时间:到达现场到开始转运的现场救治时间(不包括解救、搬抬过程)。
三、急救车组:卒中识别、院前救治、合理转运(1)卒中的识别: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卒中的可能: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疼、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院前急救人员应注意鉴别非血管性病因(脑外伤、中毒、血糖异常,以及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病变如肝性昏迷、肾性昏迷及肺性脑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01 概述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
据统计,中国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4.8/10万人,发病率为246.8/10万人,病死率为114.8/10万人。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
由于我国群众对该疾病早期识别认知度低、院前救治能力不足、院内急诊延误等导致AIS救治延迟以及溶栓率较低,我国在发病3h内到达急诊科的AIS患者只有21.5%,适合溶栓治疗者仅12.6%,而进行了溶栓治疗的患者只有2.4%;从患者进入急诊科到接受溶栓药物治疗的间隔时间平均是116min,较发达国家显著延长。
因此,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率仍不理想,形势严峻。
AIS救治可以分为3个阶段:院前、急诊、住院治疗。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管理指南》中将卒中急救流程概括为8D生存链:Detection(发现)、Dispatch(派遣)、Delivery(转运)、Door(到院)、Data(检查资料)、Decision (临床决策)、Drug(药物治疗)、Disposition(安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脑卒中治疗教育工程的概念,强调应该将院前、急诊、住院治疗有机地联系起来。
本共识着重于前两个部分的内容,以期优化我国AIS急诊急救的流程、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02 卒中急救系统建设2.1 急救人员培训院前正确识别卒中有利于后续现场急救和转运、缩短发病至治疗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提高再灌注率。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进行院前急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标准,以确保患者在发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院前急救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院前急救的主要目标是尽快识别脑卒中患者,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减少脑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原则:院前急救的原则是“快、准、稳”,即迅速反应、准确识别、稳定病情,确保患者在转运至医院前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二、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步骤1. 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突然视力模糊或失明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可能,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2. 拨打急救电话:在识别脑卒中症状后,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并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3. 给予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部稍微抬高;-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呕吐,将头部转向一侧,以防窒息;-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确认脑卒中类型: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
这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5.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急救人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意识水平、肢体运动、语言能力等。
这有助于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专科医院。
6.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脑卒中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急救人员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如溶栓药物、抗凝血药物等,以减少脑损伤。
7.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
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是由一组脑卒中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建议。
该共识旨在提高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概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其常见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造成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
诊断准则脑卒中的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确保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根据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脑卒中的诊断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收集2. 体检和神经系统评估3.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扫描或MRI)4.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动脉血气检查等)治疗策略脑卒中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根据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以下治疗策略被推荐使用:1. 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以恢复脑血流。
2. 血管内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如大血管闭塞或动脉瘤破裂等,血管内治疗被推荐作为治疗选择。
3. 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应始终得到重视,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康复等。
预防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推荐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慢性疾病。
2. 饮食健康,减少高盐、高脂和高糖饮食的摄入。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 积极锻炼,保持适度体力活动。
5.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潜在的脑血管病变风险因素。
脑卒中诊治专家共识(新)提供了一份系统化、专业化的脑卒中诊断和治疗指南,希望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急,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标准,包括病情判断、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病情判断1. 观察症状:脑卒中常表现为突发的头痛、眩晕、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可能是脑卒中,进行院前急救。
2. 采集病史:询问患者或陪同者有关病史,特别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是否有过脑卒中家族史。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急救措施。
二、急救步骤1. 拨打急救电话:在怀疑患者可能是脑卒中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急救中心,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所在位置。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采取适当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如头后仰、下颌提拉等。
3. 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4. 保持体温稳定: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应采取措施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如覆盖被子或敷热毛巾等。
5. 保持安静环境:将患者转移到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嘈杂声和刺激。
6. 不给予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给予患者口服药物,以免影响后续医院的治疗。
7. 不要移动患者:除非患者面临危险,如火灾、坍塌等,否则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8. 协助急救人员: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提供准确的病情描述和相关信息,协助急救人员进行院前急救。
三、注意事项1. 心理安抚: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心理安抚和支持。
2. 定期复查: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再次发作。
3. 家庭教育:对于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提醒他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者阻塞引起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氧、坏死和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的标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面部、手臂或者腿部一侧麻木或者无力、蓦地浮现的视力含糊或者丧失、蓦地浮现的言语难点或者理解难点、蓦地浮现的平衡和协调问题。
如果患者浮现以上症状之一或者多个,应当即将怀疑脑卒中并进行院前急救。
2. 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正在发生脑卒中,应即将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通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状况和所在的位置。
提供准确的信息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反应。
3. 维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将患者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头部稍微抬高。
松开患者的紧身衣物,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如果患者呕吐,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4. 不要赋予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要赋予患者口服药物,包括止痛药和抗凝药物。
这是因为在脑卒中发作期间,赋予口服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并发症。
5.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
记录这些数据可以匡助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6. 保持通气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可能会浮现呼吸难点或者窒息的情况,因此需要确保患者的通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浮现呼吸住手,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7. 不要挪移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要试图挪移脑卒中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wei)险的环境中。
挪移患者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或者并发症。
8. 提供情况信息给急救人员:当急救人员到达时,向他们提供患者的详细情况,包括病史、过去的药物使用情况和任何其他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院前急救诊疗指导建议规范
脑卒中院前急救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目前国内外脑卒中院前急救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 果。
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高脑卒中院前急救的诊疗水平、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提高患者满意 度是仍需面临的挑战。
02
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
评估与诊断
初步评估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疑似脑卒中病例 。
病例二
患者李女士,突发脑梗塞,紧急送至医院后,通过溶栓治疗和康复训练,基 本恢复正常生活。
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王先生,因脑卒中送至医院途中延误,导致病情加重,虽经积极治疗仍未能 挽回,因护理不当导致并发症出现,影响了康复效 果。
典型案例讨论与启示
典型案例一
特点
快速准确评估病情、早期识别卒中症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降低院前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脑卒中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1 2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疾病,院前 急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节约医疗资源
脑卒中患者入院前的及时救治可以减少并发症 和后遗症的发生,节约后续医疗资源。
特殊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流变学、基 因检测等。
04
脑卒中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脑卒中院前急救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
评估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 可重复性
2
评估指标应涵盖院前急救全过程,包括患者发 病到转运至医院
3
评估指标应包括急救时间、急救流程、急救效 果等多个方面
脑卒中院前急救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与方法
建立完善的脑卒中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体系,明确 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在脑卒中发生时,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措施,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1.1 注意面部表情:脑卒中患者的面部表情可能出现不对称,一侧口角下垂。
1.2 观察言语: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无法言语的情况。
1.3 检查肢体活动: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活动可能出现不协调或无法活动的情况。
二、紧急呼叫急救电话2.1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患者症状。
2.2 提供准确地址:在接通急救电话后,应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2.3 保持电话畅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保持电话畅通,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
三、保持患者安全和舒适3.1 保持通风:将患者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患者窒息。
3.2 保持体位: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保持头部稍微侧向,避免患者呕吐时窒息。
3.3 松开衣物:解开患者的领口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避免患者受到额外的约束。
四、监测患者症状变化4.1 观察呼吸: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通畅。
4.2 检查心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情况。
4.3 记录症状: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瞳孔大小、意识清醒程度等情况。
五、配合急救人员救治5.1 配合急救人员: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积极配合其救治工作,提供患者病史和症状信息。
5.2 遵从医嘱: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协助患者接受急救处理,不擅自行动。
5.3 保持冷静: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慌乱,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结语: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是一项重要的救治工作,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了解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脑卒中院前急救制度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以下是脑卒中院前急救制度的一般流程:
1. 识别症状:公众需要被教育,使他们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歪斜、言语困难、肢体无力或麻木、视力突然丧失或模糊等。
2. 紧急呼叫:一旦发现可能是脑卒中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911),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症状描述。
3. 急救人员出发:急救人员接到呼叫后立即出发,前往患者所在地点。
4. 现场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检查生命体征、确认症状、了解病史等。
5. 急救处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急救人员可能进行一系列紧急处理,如提供氧气、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抬高头部等。
6. 通知医院:急救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立即通知最近的医院准备接收患者,并提供相关的病史和急救措施。
7. 转运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接收能力,急救人员安全地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急诊科或脑卒中中心。
8. 院内急救: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将进行更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包括进行CT扫描、进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等。
9. 家属沟通: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沟通,提供相关的情况和建议,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整个脑卒中院前急救制度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高效执行,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最合适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损害。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常发生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院前急救步骤:1. 辨认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意识丧失、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卒中,应立即进行院前急救。
2.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调度员患者症状和所在位置。
急救人员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快速派遣救护车前往现场。
3. 保持患者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可以轻轻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5. 保持体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略微侧向,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6. 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禁止进食或饮水,以防止误吸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7. 监测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
及时记录这些数据,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提供给他们。
二、注意事项:1. 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要给脑卒中患者随意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2. 不要移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如火灾或交通事故现场,否则不要随意移动患者。
移动患者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3. 不要给患者喂水: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禁止进食或饮水。
喂水可能导致误吸,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4. 尽量保持患者安静: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5. 注意时间:脑卒中的急救时间窗口为4.5小时,即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最佳。
因此,及早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脑功能损害。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因此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标准流程1.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疑似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国内的120急救电话。
在通话中,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的描述和发病时间等。
同时,告知急救中心患者疑似脑卒中,以便急救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2. 保持患者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和刺激,以减少脑卒中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3. 观察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记录这些数据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措施。
4. 给予氧气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缺氧的情况,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可以给予患者吸氧,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减少脑损伤的程度。
5. 保持通畅呼吸道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咽喉肌肉麻痹等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
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偏向一侧的姿势,避免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6. 定位脑卒中类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急救人员可以初步判断脑卒中的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这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治疗和转运决策。
7. 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和高血糖都可能引起脑功能障碍,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应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8. 快速转运至医院在完成以上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的体位,避免剧烈晃动和颠簸,以免加重脑损伤。
二、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注意事项1. 早期识别症状脑卒中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麻木或偏瘫,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突发性头痛等。
公众应该学会识别这些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脑卒中的症状识别及院前急救
02
30-40%
缺 血 性
04
蛛网膜下腔出血
VS
06
脑血栓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脑血管病分类
CONTENT
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 ¾不同程度劳动丧失 15-30% 全国每年直接间接花费200亿
每年发生中风120-150万
高发病率
109.7-217/10万
高死亡率
40%重残
高复发率
城市死因首位
高致残率
10%卧床不起
01
(10%)脑叶出血:症状较轻,死亡较少,
02
较轻的意识障碍,偏瘫,失语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01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02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引起。
03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院前急救
5
大量静脉输液 脑卒中
4
过度降低血压
2
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
5
既往病史
3
症状开始时间
6
近期用药史 脑卒中
1
院前急救
4
近期患病史
短暂性缺血性脑卒中(TIA)
定义:由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以反复发作的局灶性和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点的一种脑血管病。约占同期缺血性脑血管病7%--45%,有20%--40%的病人在数年内发展成脑梗死。
高治疗费用
高血压病史
1
糖尿病
2
吸烟史
3
高血脂(主要是高胆固醇血症)
4
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
5
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早期症状及院前急救的相关指南
02
分类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 窄。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管病变。
吸烟
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栓形成风 险。
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 脂蛋白降低。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突然出现的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视力模糊或丧失。
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眩晕、头痛或意识障碍。
患者就医。
培训公众进行初步急救措施
公众在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公众可以采取一些初步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呼 吸道通畅、避免患者摔倒或受伤等。
公众还应学会心肺复苏等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患者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进行 急救。
05
预防与降低脑卒中风险
02
脑卒中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及时识别脑卒中
01
脑卒中早期症状
02
识别方法
脑卒中早期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 ,及时识别这些症状有助于尽早采取急救措施。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特别是突然出现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 症状,以及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高危因素,有助 于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
预后改善
早期救治能够减轻脑损伤,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03
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
初步评估与识别
评估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 嗜睡等。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 中高危因素。
检查肢体活动
观察患者是否有偏瘫、肢体无力等症状 。
识别脑卒中预警症状
如突发眩晕、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或无 力等。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非常重要,因为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或其他合格的救援人员提供的紧急救护措施。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院前急救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细胞的死亡和损伤。
以下是脑卒中的院前急救的标准步骤和措施:1. 辨认症状: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麻木或偏瘫,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丧失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的丧失视力或双眼视力模糊,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等。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并采取紧急措施。
2. 呼叫急救: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告知急救中心病情和地址等信息。
急救中心将会派遣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3. 给予急救人员必要的信息:当急救人员到达时,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例如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是否有过往的脑卒中病史,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急救人员做出正确的处理和判断。
4. 维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的情况,急救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 保持患者平卧位:脑卒中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稍微抬高。
这有助于减少脑水肿和颅内压力,提供更好的脑血液供应。
6. 监测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后续的急救措施。
7. 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脑卒中患者应禁止进食或饮水。
这是因为进食或饮水可能导致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8. 尽可能快速送往医院:急救人员应尽快将脑卒中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最好是有脑卒中专科的医院。
及早就医可以减少脑损伤的程度。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突发性脑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院前急救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流程和标准操作。
一、院前急救流程1. 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面部、手臂或者腿部无力或者麻木、语言难点、视力含糊、失去平衡或者协调能力等。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即将考虑脑卒中可能,并启动院前急救程序。
2. 拨打急救电话:在识别脑卒中症状后,即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并告知病情和所在位置。
急救电话会为您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支持。
3. 赋予急救指导:急救电话接通后,急救人员会为您提供具体的院前急救指导,包括稳定患者的呼吸和循环、保持舒适、避免进食等。
4. 确保通畅呼吸道:如果患者有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5. 保持患者平卧:将患者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保持头部稍微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6. 松开紧身衣物:解开患者的领带、扣子或者紧身衣物,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7.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
8. 安抚患者:保持与患者的交流,安抚其情绪,让其保持镇静。
二、标准操作1. 院前急救人员的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应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应急药物使用等。
他们应熟悉脑卒中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并能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
2. 快速反应:院前急救人员应迅速反应,尽快赶到现场,并在抵达后即将开始急救措施。
3. 评估患者病情:院前急救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反应等。
4. 呼吸支持:如果患者有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院前急救人员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者到达医院。
5. 循环支持:院前急救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脉搏和血压,并根据需要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一、脑卒中的现场识别:1.让患者微笑一下。
如果患者笑的时候面部不对称,一侧不能笑,提示患者患脑卒中,是面瘫的标志。
2.患者双手平举保持10秒钟,如果10秒钟内一侧肢体突然坠落,提示是肢体偏瘫。
3。
患者说一句非常难说的话,这句话对于很多正常人也不太好说.如果说时有困难或者是找不着词,意味着失语,就是有语言障碍.三者任何一个异常都可能是脑卒中.二、脑卒中的现场处理:1.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患者昏迷或者通气不足或者是窒息,建议在急救医生的帮助下做插管。
2。
保证整个呼吸换气的足够,氧饱和度要保持在90%以上,通气保持正常.3。
进入医院之前最好开放静脉通道,如果患者脑卒中,最好开放的是肘正中静脉,不要随便开放静脉通道。
因为进入急诊室之后,神经科大夫可能需要行头颅增强CT检查.检查现场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应给患者做心电图,测量血压,并做记录,测血糖,排除低血糖性昏迷。
维持患者血压不能太低,保持在90/60mg以上.三、脑卒中的转运:转运中应该做的:1。
记录脑卒中发生的时间、进展、先驱因素。
2.作出立即转运的决定。
3。
通知脑卒中单元/急诊室的接诊小组。
提示在准备转运中第一个应该做的,是非常明确记录脑卒中发病时间,这对于医院的急诊科大夫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因为脑卒中的溶栓时间窗目前只有3个小时,所以你记录的发病时间决定后续是否要启动溶栓治疗.第二要决定立即转运。
立即转运的时候,提醒急救车的人员电话通知一下转运医院的急诊科大夫.转运中注意:1.对可疑者务必优先转运。
因为脑卒中的治疗时间较短,需尽快转运。
2。
不可镇静。
如果患者烦躁,不可以使用任何镇静剂,因为镇静剂影响到医院后医生对意识的判定,会给后续治疗产生很多麻烦。
3。
不可轻易降压治疗.在脑卒中的第一周之内尽可能不要用降压药,除非患者有极特殊情况或者平均动脉压超过105mg,否则不要施降压药.4。
尽快转移到卒中中心.不应该将患者转到没有脑卒中中心的医院内。
卒中的院前识别及处理
病史采集
①症状开始时间, 若于睡眠中起病, 应以最后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②近期患病史、既往病史③近期用药史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MRI
实验室检查
①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②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③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④PT、INR、APTT⑤血氧饱和度等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
相对禁忌症1. 轻型非致残性卒中2. 症状迅速改善的卒中3. 惊厥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4. 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5. 近2周内严重外伤(未伤及头颅)6. 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7. 孕产妇8. 痴呆9. 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10. 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 mm)11. 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12. 使用违禁药物13. 类卒中以下适用于3~4.5 h14. 使用抗凝药物,INR≤1.7,PT≤15s15. 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最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201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中,40~64岁的中年人群占近50% ,而在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中年人群占比 高达60%多。脑卒中已对我国中年人特别是劳动力 人群形成了严重威胁。
最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我国现存卒中患者750万,每年新增250万,是导致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残 和致死疾病的病因。
血栓性路中風:血栓堵塞了腦動底,使血流無法 通過,造成腦缺血、缺氧,造成 偏瘫,及肢體、語言障礙 ·
出血性路中屈:酸生于腦血管破裂時(見腦血管上 側破裂状) ,血液渗入腦室,造成 面内高壓,危及生命,瘾後很差 ·
腦中風的雨種成因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非常敏感·脑血流中断30秒即发生脑代谢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 ,超过5分钟即可造成脑组织梗死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妄静状 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 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 织对血液供应的依赖性很强,对缺氧 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 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辨膜,静 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 案,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 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通过致密的血 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 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 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 即左右两条颈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 脉系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 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统,10-20% 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指南: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重,防控形势严峻;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最佳卒中医疗救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的卒中防治水平近年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然存在院前延误时间相对较长、溶栓救治率较低等不足,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卒中防治特点制定适合中国的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
鉴于此,借鉴欧美指南,并回顾近年来该领域的循证证据与研究进展,制定本共识,以帮助急救工作者和临床医生进一步明确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处置的流程与规范,更好地为患者得到后续合适与及时的院内救治打好基础,改善患者预后。
1背景1.1 脑血管病疾病负担重,防控形势严峻卒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多数西方国家卒中是继冠心病和癌症后排名第三的居民死亡原因。
在中国,30年来卒中负担同样逐渐加重,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110万卒中相关死亡,此外还有1110万卒中幸存与后遗症患者;同时,近年来卒中已高居全国居民死因首位。
2013年的数据表明全国33个省份中脑血管疾病作为第一死亡原因的高达27个。
1.2 卒中救治具有时间依赖性,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的重要环节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可以说“时间就是大脑”。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院前延误导致AIS患者不能在时间窗内到达可开展溶栓治疗的医疗机构是造成AIS救治慢、救治少以及溶栓率低下最重要的原因。
AIS院前延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学因素、临床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等因素。
院前延误在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尽管近年来我国卒中救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据2012年一项包括全国37个城市6102例卒中患者的大型调查研究表明,我国AIS院前延迟时间的中位数仍高达15h(时间范围为2.8-51h)。
对于AIS患者,在发病4.5h内进行溶栓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卒中患者3h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率仅为1.6%,相比美国的7.0%仍有很大距离。
201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管理指南》中将卒中急救流程概括为8D生存链,包括Detection(发现)、Dispatch(派遣)、Delivery(转运)、Door(到院)、Data(检查资料)、Decision(临床决策)、Drug (药物治疗)、Disposition(安置),8D生存链环环紧扣,任何环节发生延误,都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中处于早期院前阶段的Detection(发现)、Dispatch(派遣)、Delivery(转运)更是影响卒中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
研究证实通过EMS转运患者可减少院前院内时间延误,增加实施溶栓和进入卒中单元的可能。
2卒中救治公众宣传教育及院前专业培训2.1 卒中公众意识与健康教育由患者及公众引起的院前延误主要体现在对卒中症状认识匮乏和未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高效的卒中急救链实施始于对卒中发病的有效识别。
在美国卒中患者中,了解自己出现的症状是卒中引起的不足50%;而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对主要的卒中警报征象“口角歪斜、肢体麻木、瘫痪、语言障碍、严重头痛”单项知晓率约为70%,全项知晓率仅为3%-16%,而其中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发生能够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的患者比例则更为低下。
多项研究证实持续强化公众对卒中认知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卒中症状的有效识别,缩短患者发病后到达医院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
因此,开展持续有效的卒中相关认知公众健康教育极为必要和紧迫。
卒中公众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卒中早期表现,发生疑似卒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及了解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性和时间紧迫性。
教育对象不仅应包括卒中高危人群,也应当包括其家人、照料者和公共服务人员。
大众传播媒体是公众获得卒中信息的最有效途径。
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板、宣传册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血脂异常、吸烟、年龄等)和主要症状;并树立正确的卒中急救意识。
2007年美国提出的面臂语言试验(face arm speech test,FAST),被迅速推广至28个国家和地区,有效降低了卒中病死率,但其在中国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2016年国内学者提出适合中国人群卒中快速识别工具“中风1-2-0”。
即指: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手臂,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有以上任何突发症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该策略简单明了、通俗易记,有助于帮助公众迅速识别脑卒中以及即刻行动(就医)。
推荐意见:(1)推荐对公众进行卒中健康教育。
(2)推荐采用中风1-2-0等识别工具教育患者或其他公众及时识别早期卒中症状,知晓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紧迫性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2 加强急救人员卒中急救规范的培训EMS急救效率和质量是影响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加强相关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是提高卒中院前急救能力的必要前提。
EMS急救人员需熟知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急救流程规范。
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应能够避免由于诸如卒中认识不足、不了解AIS、再灌注治疗时间窗,没有将疑似卒中患者作为优先处理对象和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等造成的时间延误。
卒中的院前正确识别有利于加快后续急救环节的反应、合适的现场处置和转运分流、缩短早期再灌注时间和提高再灌注治疗率。
未能识别卒中可导致治疗延迟;相反,过度诊断卒中则会对卒中中心造成过度负担。
院前卒中评估工具(如CPSS、LAPSS和FAST)可以有效帮助EMS人员提高卒中识别效率,而院前急救人员不能有效应用评估工具则可能造成超过50%的卒中患者没有被正确识别。
因此,有必要对EMS急救人员(包括调度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以达到对院前卒中评估量表的正确掌握和应用,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快速有效识别和评估卒中患者。
卒中院前急救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和时间指标也是急救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熟练的掌握诊疗规范应作为每个急救人员通过培训的重要考核指标。
最后,对卒中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样需要反复进行,持续强化遵循最新的卒中推荐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培训将提高EMS人员卒中认知素质及处置能力,也是缩短治疗延误、提高卒中救治质量的重要保障。
推荐意见:为提高卒中急救的效率和质量,推荐对全体急救人员(包括调度)实施卒中教育培训。
3卒中院前急救规范3.1 呼叫受理与优先派车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涉及到卒中院前处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拨打急救电话120、急救医疗系统的响应、派遣、现场诊疗处置和转运及与接诊医院的衔接。
EMS调度员是卒中院前急救的第一个环节,在接到急救电话时,应能够根据呼救方提供的信息和症状体征描述尽可能迅速识别疑似卒中患者。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和欧洲卒中组织(ESO)的指南均建议调度员在呼叫受理中使用适合自身系统的标准化卒中识别工具,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表1)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优先调度与派遣是卒中急救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瑞典一项纳入942例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优先派遣显著缩短患者从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使卒中患者溶栓率从10%提高到24%。
一旦怀疑诊断卒中,应采用最高级别的优先派车。
EMS调度员应尽可能就近派出符合心脑血管病急救要求的救护车,在可及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接受过心脑血管急症规范处置的培训、掌握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急救医生;以及装备有快速血糖仪、心电监护仪、复苏器材、氧气.急救药品和车载通讯设备的救护车。
同时,EMS调度员或急救医生可以在急救车组到达现场前电话安抚并指导家人或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自救措施,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推荐意见:(1)EMS调度应使用如CPSS等标准化工具迅速识别疑似卒中患者,从而加快EMS的反应。
(2)对疑似卒中患者尽可能优先就近派遣符合心脑血管病急救要求的救护车及急救人员。
(3)调度员或急救医生可以在急救车组到达现场前电话安抚并指导家人或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自救措施。
3.2 EMS快速反应与目标时间应根据当地的人口地理情况、急救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可及性设定尽可能快速的卒中反应目标时间。
本共识推荐下列EMS快速反应目标时间,以减少院前延误,提高卒中患者接受早期治疗的比例。
需要指出,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及不同地区间差异,制定统一的EMS快速反应时间标准的时机尚不成熟,本共识推荐的下列各项目标时间仅作为评价EMS运行状况的指标和参数参考。
①派车时间(EMS接听呼叫电话到选择并派出急救车组的时间)<>②出车时间(急救车组接到派遣指令到救护车出发)<>③平均EMS反应时间(EMS接听呼叫电话到配备有合适装备和急救人员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尽可能<>④平均现场时间(指急救人员转运患者之前在现场诊治患者的时间,不包含解救、搬抬转运过程)尽可能<>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地区,建议多渠道加大对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投入,优化急救流程管理,以加快EMS反应,尽可能减少卒中患者的院前延误。
推荐意见:(1)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人口地理情况、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可及性设定尽可能快速的卒中反应目标时间。
(2)结合当地情况,急救人员应尽可能遵循各时段时间限制。
3.3 现场正确评估,使用评估工具EMS调度员在快速识别疑似卒中患者和优先派遣中起到重要作用,而EMS急救人员现场证实并迅速准确识别急性卒中患者也同样重要。
后续适当的现场治疗、安全快速转运至合适的医疗机构、院前院内有效衔接都基于EMS现场救治人员对卒中患者的现场有效识别。
研究表明EMS提供正确的卒中识别,将显著缩短转运时间、发病至入院时间以及入院至治疗时间等。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国外已开发了多个有效的院前卒中筛查工具,如CPSS、FAST、洛杉矶院前卒中量表(LAPSS)、可以帮助EMS人员现场准确快速地识别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