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ppt课件
文章题目
《蝈蝈》
《萤火虫》 《倒飞的鸟》
运用说明方法 相关句子
《猫头鹰》
9
情感升华: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 《
》,喜欢
的理由是 —————— —————— 。
10
《生死胡杨》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胡杨独特的形象,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 —————— ——————
《植物气象员》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 植物能够《树木怎样过冬》介绍了树木过冬的 — ————— 等方法,激励我们去探究它们的奥秘。
11
完成练习
———— 一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或段落是————————————, 从中我感受到了————————。
12
学以致用
以“含羞草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要求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13
3
《生死胡杨》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胡杨独特的形象,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 —————— ——————
《植物气象员》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 植物能够《树木怎样过冬》介绍了树木过冬的 — ————— 等方法,激励我们去探究它们的奥秘。
4
读课文填表
文章题目
运用说明方法 相关句子
《植物也有喜怒哀 乐》
植物气象员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植物能够树木怎样过冬介绍了树木过冬的一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
北海小学 贝秉聪
1
阅读丛书 《生死胡杨》、《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植物气象员》、《树木怎样过冬》
2
1、快速读文
2、小组合作探究: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介绍了植的 —————— —————— 等情感,让我们走进了神奇的植 物世界。 《植物气象员》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 物能够 —————— 的作用,说明了植物与人 类生活关系密切。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价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六、教学内容1. 继续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方法1.1 群文阅读的意义解释群文阅读的概念强调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讨论群文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作用1.2 群文阅读的方法介绍常用的群文阅读方法,如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联结阅读等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群文进行阅读分享有效的群文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笔记、讨论等第二章:群文阅读的实施步骤2.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学生的群文材料设计阅读任务和问题准备阅读材料和辅助工具2.2 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阅读材料2.3 总结与反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第三章: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3.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确定群文阅读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阅读技能3.2 设计阅读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阅读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3.3 选择合适的群文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群文材料确保群文材料的质量和难度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第四章:群文阅读的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群文阅读评价标准,包括阅读理解、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等方面明确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客观4.2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4.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第五章:群文阅读案例分析5.1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群文阅读案例,展示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5.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阅读效果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5.3 教学启示基于案例分析,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策略,促进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建峰小学:李再刚【本组说明】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中逐渐长大的。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会看病》记叙一位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教学这几篇课文将让学生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细心品读必将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同步阅读教材:《母爱,我一生的感动》节选自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组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盘点”、“交流平台”、“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思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思乡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

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
1/30/2019
感谢您,
生 我 、养 我 、 育 我 的
妈妈 爸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父母的爱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父母的爱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五单元教案《父母的爱》执教者:龙池小学蒲世勇【本组单元说明】本单元在语文教材中选有4篇课文,本次群文选用原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另外选用三篇课外阅读文本《坏爸爸、臭爸爸、好爸爸》、《拦军车的母牛》、《感恩》。

这些文章围绕“父母的爱”来组织此次群文阅读活动:在慈母的鼓励和严父的批评中,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坏爸爸向好爸爸的转身,只需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母牛受尽鞕打抗争得来的三斤水,只为干渴的小牛能喝个饱;三个黑人孩子每日必做的功课却是在饭前写感谢信。

所有阅读选段均以“爱”字贯穿全文,展示了父母的爱的不同表现形式,无处不体现出“爱”这个主题,课文内容均以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体会到:爱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发现爱的赤子之心,同时如何回报爱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编写本教案。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选用三篇课外阅读文本《坏爸爸、臭爸爸、好爸爸》、《拦军车的母牛》、《感恩》。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理解献出自己的爱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尽快适应高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家是温暖的港湾,父亲是伟岸的大山,挺直了我人生的高度,母亲是溪流,包容了我的自私。

儿行千里岂止母担忧,父亲鬓角的白发,叫我如何报答。

步步走来,尽是沧桑,母亲的微笑无不在我的身边。

(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2、前几天,老师观看了央视朗读者节目,聆听了斯琴高娃老师朗读的贾平凹所著的《写给母亲》,不禁潸然泪下,犹记得高娃老师最后一段话,你们很幸运,父母都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多关爱他们吧。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群文阅读

文本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

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修改建议
主题回顾一、回顾快速学习的方法:学生讲说教师给与
纠正:
阅读概览二、学习提示
1.请同学们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认真默读一
下七篇文章,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完成学习单。

2.自主学习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丛书文章学习单:
《一个国家的诚信》
1、请你讲一下这个故事。

2、读了此文,你有何感受?
《一名记者的奇迹》
1、这名记者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挫折?
2、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此类问题吗?说
说你的故事吧
《纸条上的命运》
1、文斯面对别人的打击,他是怎么做的?
2、面对别人的打击,你会怎么做?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
1.读了文章,你怎么理解天使?文中的天
使指哪些人?
2.生活中你遇到过天使或当过天使吗?举
例说说。

《黑木炭白衬衫》
1.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
话的理解。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
1.文中的雅姐是怎样让小星星变好的?
2.从文中你得到了什么
《闪光的礼物》
1.读完文章,谈谈你对“闪光的礼物”的
理解。

2.文中的“我”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们懂得了()的道理;
《悲伤的朋友》
《悲伤的朋友》这篇文章告诉当悲伤和不幸
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你想对遭遇不幸人
说些什么()。

你能用怎样的实
际行动帮助他们,我是这样做的
(),我是这样做的
(),我是这样做的
()
《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颗果子,叫作信任》
告诉我们要珍视()的友谊,和朋
友()交往。

《感动过后》
认真读文,请你为文中的人物设计颁奖词。

《我相信》
1、说一说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你还了解关于李嘉诚的那些故事?
《上帝的谈话》、《诺言》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诺言》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与朋友相处最重要
的是什么?你喜欢送什么礼物给朋友?
主题拓展小练笔《友谊最珍贵》《感谢》《我信任
你》任选一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生活是一本书》中《一个国家的诚信》,《一名记者的奇迹》,《纸条上的命
运》,《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黑木炭白衬衫》、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闪光的礼物》
教学目标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展示七篇文章精彩内容,让学生领悟每篇文章中蕴
含的深刻道理。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一组我爱阅读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一组我爱阅读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例如,在教授《开国大典》一文时,可以讲解文章的叙事手法和描写技巧,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和构思。
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例如,在教授“我爱阅读”单元时,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文章,让学生分析其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3.创设互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教授“我爱阅读”单元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二)问题导向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授《草原》一文时,可以提问:“作者为何用‘风吹草低现牛羊’来形容草原?”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3.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教授“我爱阅读”单元时,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作者为什么喜欢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教授《草原》一文后,可以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教授“我爱阅读”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推荐,并说明推荐的理由。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例如,在教授《草原》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反思:“我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年级群文阅读选文借物抒情表乡愁

五年级群文阅读选文借物抒情表乡愁

五年级群文阅读选文借物抒情表乡愁五年级议题:借物抒情表乡愁文本分析: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是游子思乡怀乡的作品。

我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从“思乡”这一主题中选择了“借物抒情表乡愁”这一议题组织文本材料进行群文教学。

三篇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点:由某种事物引发乡愁。

选择余光中的《乡愁》是作为文本内容和主题的升华。

让学生感受家乡美,进而热爱家乡、眷念家乡的同时掌握借物抒情的方法。

家乡的桥郑莹①纯朴的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②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足迹,洒落串串汗珠。

那是乡亲为了追求多彩的希望,在兑现美好的遐想。

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

③因而,我稚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yì]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④我在飘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弓样的小桥。

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⑤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⑥三十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⑦啊!小桥呢?它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

哦,雄浑的大桥敞开胸怀,汽车的呼啸、摩托的笛音、自行车的叮铃,合奏着进行交响乐;南来的钢筋、花布,北往的柑橙、家禽,绘出交流欢悦图……⑧啊!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富裕的声音。

时代的春风,美好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岁月拉开了!⑨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荡起甜美的浪花。

我仰望一碧蓝天,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啊,我梦中的桥!六月槐花香阮华君①看见街上有人摆摊兜售“洋槐蜜”,我不由得想起故乡山村里的那些洋槐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
父母之爱
本节课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我选了三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教学中,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在线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中心主题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享孩子课后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教具准备:notebook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讲述父母之爱的故事,引导发现,引出主题──父母之爱。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爱的海洋,一起感受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二、阅读概览
1.(过渡):课前我们阅读了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

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

可以读一读,再讨论。

这几篇写父母之爱的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我们对“父母之爱”又有了一些认识和感受。

这几篇文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父母之爱。

说说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伟大
《慈母情深》慈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激励
三、交流提升
大家在阅读这三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有一些地方打动了你,才让你喜欢上这些文章,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地震中的父与子》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了不起”是什么意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
(3)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事奇迹的结局,但是,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

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深受感动。

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

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

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

2.《慈母情深》慈祥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

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下面,我们再共同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2)对于同一首诗,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呢?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3)巴迪听了父亲的话是什么心情?,几年后的巴迪呢?
同学们,其实咱们和巴迪一样,也是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成长的。

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表扬或者受到过批评。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就把这些事,和同学交流一下。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往往有许多许多的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它却总是凝聚着父母无限的爱!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汇成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们,让它伴随着你们幸福成长吧!
父母之爱
父爱是什么
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
父爱温暖如骄阳,宽广似江海!
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呵护,是激励
母爱是商量,是尊重,
母爱是宽容,是小心翼翼。

母爱是牵挂,是无休止地牵挂!
母爱是博大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父母的爱,深远而流长,像泉;父母的爱,博大而精深,像海;父母的爱是一支神笔,
写出了人间多少的动人篇章?
课后反思: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几篇课文的异同,学会了作者写人的表达方法,使学生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