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能活几天,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湖北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湖北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3f5a108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8.png)
湖北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1、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有关部门对2020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过预测,预测结果为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比如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重流行风险。
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实际,推行达标用药应急控害。
2、防治时间(1)稻飞虱:该害虫是水稻虫害的主要类型,可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中褐飞虱危害最大,一般可以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
(2)二化螟:该害虫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和破口抽穗2个时期,水稻分蘖期发生危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等,穗期发生危害会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3)三化螟:该害虫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一般可以在秧田期、分蘖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开始防治。
(4)纹枯病:该病害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以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
(5)稻瘟病:该病害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
(6)稻曲病、穗腐病:这两种病害一般可以在破口前7-10天(10%的水稻剑叶的叶枕与倒二叶的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7)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施药预防。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1、稻飞虱:当虫量大于500头/百丛时,可选用吡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
2、二化螟:枯心病要在丛枯鞘率超过10%时及时喷洒药剂,虫伤株要在卵盛孵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1次,具体用药时间为螟卵孵化高峰后5-7天。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1abee4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1.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危害叶片,繁殖能力强,一般一年可爆发2~3代,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死亡。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一、发生特点1. 发生特点水稻稻飞虱具有口器锐利、吸食力强、繁殖快、冬季不死、寿命短、易迁移、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发生期多在水稻分蘖期,虫口刺激,导致植株叶片发生黄化、枯黄、叶片干枯、形成条纹等症状而影响稻株的正常生长。
损失严重的田地,叶片会变成紫黑色。
2. 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气温、湿度、营养等因素有关,若发生时气温在20℃以上、空气湿度低、水稻生长条件差,尤其是缺乏氮素时极易发生严重的爆发。
此外,水稻稻飞虱的传播也极为迅速,不仅可以沿着风向传播,也可以通过水路、偷渡作物等方式扩散。
二、防治措施1. 机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间,可以采用人工拍打、高压水冲击等方式,将稻飞虱冲洗掉或拍打致死,同时要及时清场,清除稻飞虱产卵的地方,减少稻飞虱危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有一些昆虫对稻飞虱有天然的控制作用,例如:蝗虎、蚂蚁、潜蝇、蜻蜓等昆虫不仅可食稻飞虱,还可将它们的卵、幼虫和成虫作为食物进行侵蚀,有效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3. 化学防治针对大面积爆发的稻飞虱,可以使用特效杀虫剂如多菌灵、嘧菌酯、吡虫啉等进行保护性喷雾。
不过,应注意控制剂量,遵循严格的安全使用标准。
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利用白僵菌,肺形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进行稻飞虱的防治。
4. 种植抗性品种要想控制稻飞虱,选用抗性品种是另一种有效的途径。
个别米种如AROZ系、新龙系等被认为在抗性方面表现较好,尽管它们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叶片黄化和干枯,但危害率仍远远低于其他品种。
总的来说,针对水稻稻飞虱,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使我们舒适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危害带来的损失。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32339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f.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水稻稻飞虱属于半翅目昆虫,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稻谷汲吸植物汁液为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苗期和拔节期发生较为严重,这两个时期是水稻稻飞虱的危害高峰期。
水稻稻飞虱喜欢在植株的下部或者中部汲吸植物汁液,导致水稻生长不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水稻死亡。
水稻稻飞虱还会分泌一种叫做“稻飞虱素”的物质,会诱导水稻产生褐飞虱素,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卷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水稻减产。
水稻稻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来为生,造成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
特别是在水稻的苗期和拔节期,水稻植株生长迅速,如果受到稻飞虱的危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的生长不良,长势减弱。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水稻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病毒病害,使得水稻遭受病毒病害的风险增加。
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几种方式。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在水稻生产中,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放入水稻田中,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一些寄生性昆虫对水稻稻飞虱的幼虫和蛹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一些对水稻稻飞虱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水稻稻飞虱。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水稻稻飞虱防治的农药,可以通过喷洒或者灌溉的方式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d66b3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b.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具有吸汁口器,对水稻植株的吸食会导致茎秆、叶片变黄、萎缩,严重时会死亡。
此外,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1. 稻飞虱的生活习性稻飞虱的寿命大约为25天左右,可每天产卵2~3千个。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和幼虫都以水稻植株的汁液为食,主要聚集在水稻植株的叶背面和叶鞘内,钻进叶鞘内发育和繁殖。
幼虫和成虫对阴湿环境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水稻田中间或稍阴处。
2. 稻飞虱的危害特点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会导致叶片、茎秆变黄、萎缩,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2)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会给水稻产生更大的危害。
(3)稻飞虱密度过多,会对吸收光照、养分分配、水分平衡,甚至影响水稻的花药发育、授粉和结实等产生影响。
(4)稻飞虱种群的爆发,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3.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方法(1)建立有机体系加强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栽培的整体环境。
选择纯露种、优质种子;在种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减轻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2)建立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引入昆虫、红蜘蛛等天敌,对稻飞虱进行有效压制。
(3)加强田间管理和监测增加稻飞虱的监测,学会辨认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提高田间施肥技术、科学灌溉,减少腐殖质流失与物质代谢不足的情况。
(4)杀虫剂防治为有效防治稻飞虱,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使用杀虫剂也会造成其他敌害生物的死亡,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为了控制稻飞虱的危害,采用综合防治的全面治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并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对于稻飞虱的早期发现和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田间氨氮、硬度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灌砂、灌水、施肥等过多的农业操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4b2d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9.png)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断株、死穗和减产等方面。
稻飞虱寄生于稻根部位,吸食水稻体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稻飞虱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断株:稻飞虱大量寄生在水稻体内,会破坏水稻的根系,导致水稻根系薄弱,植株容易折断。
2. 死穗:稻飞虱吸食水稻体液后,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易发生死穗现象,影响水稻的粒重和产量。
3. 减产:稻飞虱寄生在水稻体内,会导致叶片萎缩、黄化,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天敌金花虫、红蜘蛛和寄生蜂等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 环境调控:合理调控水田的水位和气温,创建适宜生长和繁殖稻飞虱的环境。
水稻的田间管理要做到及时除草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稻飞虱的孳生地。
3.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稻飞虱的优质稻种进行种植,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
抗虫品种能够减少稻飞虱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农药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和使用剂量,注意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使用规定。
要注意农药的数量和频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 种植间套灌溉:利用间套灌溉技术,将水稻田相邻的水田灌溉水轮流循环利用,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和传播。
利用间套灌溉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aa122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1.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bcef3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9.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危害范围很广,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及早发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1.1 环境条件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以湿润的环境为宜。
高温、高湿、强光、肥力较低的水稻田特别容易滋生稻飞虱。
一年中,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的6月至9月。
1.2 危害方式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
它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卷曲、枯黄;二是分泌蜜露,导致叶片被覆盖并发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三是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黄矮病病毒,给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1.3 繁殖能力水稻稻飞虱的繁殖速度极快,雌虫寿命约20-25天,能产卵约200粒。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飞虱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严重危害水稻田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瓢虫、蚜虫食蚜瓢虫、蚜蚁等。
在水稻田中合理配置这些天敌,促使它们自然捕食稻飞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2物理防治在水稻田里栽种辣椒、葱、大蒜等辛辣植物,可以驱避稻飞虱的入侵。
也可以在水稻田四周植栽乌蓼、芦苇等植物,制造天敌栖息地,促进天敌捕食稻飞虱。
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洒杀虫剂。
及时发现稻飞虱危害后,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控制。
常用的有氧化乐果、噻虫胺、多菌灵等,要注意按照厂家说明使用,小心使用剂量,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2)化学混剂。
可以将杀虫剂与粘附剂、增效剂相混合,在使用时会更加均匀和持久,提高农药的防效。
(3)化学调制释放剂。
可以将杀虫剂和释放剂配制成气雾剂、颗粒剂等形式,通过化学媒介安全、有针对性地释放杀虫剂。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16f15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7.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1. 气候因素:水稻稻飞虱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30℃,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水稻稻飞虱的发生较为严重。
2. 环境因素:水稻稻飞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多数分布在水稻的上部,例如叶片的背面、叶柄等位置。
而生长期较长的水稻,特别是秧米,则是水稻稻飞虱幼虫的主要食物源,这也是水稻稻飞虱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3. 水稻种植结构:在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地区,水稻稻飞虱易于发生大规模的爆发,因为连片种植容易形成虫源。
二、水稻稻飞虱的危害特点1. 吸食植物汁液:水稻稻飞虱以水稻的嫩叶、嫩茎等为食,吸食植物汁液,使水稻叶片出现黄斑、枯折、叶片卷曲等现象。
2. 传播病毒: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的还常常携带稻瘟病毒、黄矮病毒等病毒,通过叮咬传播给植株,造成水稻病毒病的流行。
3. 形成“虫害三重底”: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过程中,还会分泌一种称为“透明质酸”的高分子物质,使水稻叶片上的露珠不易蒸发,为黑胃蜂等其他有益昆虫提供生存条件。
1. 春季发生规律:在春季,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天气逐渐转暖,水稻稻飞虱开始大规模孵化,成虫飞行能力增强,易形成大规模的迁飞和散布。
2. 夏季发生规律:在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水稻生长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卵和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由于水稻叶面积增大,又会加强水稻稻飞虱的繁殖能力。
3. 秋季发生规律: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水稻生长逐渐减缓,水稻稻飞虱也会相应减少繁殖和迁飞,但是已经大规模爆发的水稻稻飞虱在秋季还会持续危害水稻田地。
四、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自然天敌或培育有益昆虫等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在水稻田地中种植苏丹草、薹草等能够为黑胃蜂等天敌提供生存栖息地的植物,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8c8dc2bd64783e08122b1c.png)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作者:张乾牛郑春秀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4期张乾牛郑春秀稻飞虱是我国以及很多亚洲国家水稻栽培中常见的虫害问题,是影响水稻品质的重要害虫之一,近些年我国多个水稻种植区持续爆发稻飞虱问题,造成我国水稻大面积减产,科学做好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安全,促进粮食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进行论述,了解稻飞虱的危害症状以及稻飞虱的发病原因,基于此对于水稻稻飞虱的科学防治给予科学的指导建议,保证水稻种植的安全高产。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病症状和特点稻飞虱会携带诸多病菌,通过汲取稻汁来进行自身的营养供给,将病毒传播给水稻植株,水稻稻飞虱危害水稻植株会使其出现棕褐色斑点,导致水稻植株枯萎,造成水稻大面积倒伏。
水稻稻飞虱常发生于水稻插秧到秋收之前的各个阶段,早稻的栽培在5-6月份是稻飞虱的高发期,晚稻的栽培8-9月份是稻飞虱的高发期,稻飞虱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范围大,给水稻的品质带来巨大损害。
二、水稻稻飞虱的发病原因1、迁入虫害的影响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来迁入虫害的影响,导致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稻飞虱的侵害,早稻的种植,在6月份稻飞虱开始形成和扩散,晚稻的种植8月份还是初步形成幼虫,其损害水稻的植株,影响水稻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2、气候因素的影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够稳定所导致的,每年9月份温度会比较高,气候湿热,为稻飞虱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导致稻飞虱的大规模扩大,3、生产模式的影响在我国各个水稻的种植区域,大多都是家庭生产的模式,水稻的种植比较独立和分散,在水稻稻飞虱的防治过程中,各个农户对于农药种类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对于稻飞虱防治方法也不统一,极大的影响了水稻稻飞虱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三、水稻稻飞虱的危害水稻稻飞虱是一种迁徙性的虫害,对于水稻的破坏性极大,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个水稻稻飞虱的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水稻稻飞虱的虫体比较小,寄居在水稻茎部和穗部,吸取水稻汁当中的营养成分,并且分泌毒液,影响水稻茎秆的生长和发育,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水稻植株枯死,并且水稻稻飞虱的扩散速度极快,很容易导致水稻稻田大规模的遭受虫害,受侵害的稻穗也会出现空粒和瘪粒的问题,极大降低了水稻种植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358d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6.png)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非常严重,会导致水稻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水稻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需对其危害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解。
一、稻飞虱的危害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 sucking pests,其取食方式是针吸式,通过刺入植物叶片并抽吸汁液来取得营养。
女虫可以产下多达300只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会在植物组织内进行掠食性捕食,并在水稻叶片上形成大片暗绿色斑点。
长期的咬吸会导致水稻叶片上的大量萎黄斑点,大面积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此外,稻飞虱还会传播多种病毒病害,例如白叶枯病、纹枯病和黄叶病等。
这些病害会使得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极大的干扰,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 防治措施(1)化学防治:可以查看当地的官方文件和相关防治手册,选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雾。
喷雾时间通常在稻田出现虫害后不久进行,喷药浓度根据当地的虫害情况及预防经验确定。
(2)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和成虫的天然敌对者进行生物防治。
例如:放置稻飞虱天敌蜘蛛、可牺牲生物及其它天敌,号召天敌加入稳定解决稻飞虱问题的队伍。
(3)物理防治:如果稻飞虱数量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可以选择电热枪、挥拂、甩打等物理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通过机械手段将稻飞虱直接除掉。
(4)农艺防治:采取改变种植时间、调节水分、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变水稻种植的生态环境和生长习性,从而减轻稻飞虱的危害。
2. 病虫联防在进行稻飞虱防治的同时,也要进行病害的防治,这两个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水稻的生长发育。
在病虫联防时,要根据不同的病虫类型和发病程度,选择不同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改善土壤环境、合理施肥、定期病虫害例行监测等。
总之,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害虫,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们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艺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有效地保障水稻的生长发育。
同时,针对不同的病虫类型和发病程度,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病虫联防。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490dc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b.png)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的危害较大。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身体呈纺锤形,身长约为2-3毫米。
稻飞虱以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会造成水稻叶片上的白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叶片萎缩、干枯甚至死亡。
稻飞虱还是水稻黄矮病和白叶枯病的主要媒介,会将病毒通过其吸食的叶汁传播给健康的水稻植株,加速病害的传播。
对于水稻农田来说,稻飞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直接危害:稻飞虱通过吸食水稻的汁液,会导致水稻叶片上出现大片的白色斑点,严重时整片叶片会出现枯黄、干枯现象,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 间接危害:稻飞虱是水稻黄矮病和白叶枯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其吸食叶汁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的水稻植株,加速病害的传播速度,导致水稻大面积患病,减产甚至死亡。
3. 经济危害: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水稻减产,给农民的经济收益带来很大的损失。
针对稻飞虱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可以种植吸引稻飞虱天敌的作物,比如农田边缘种植一些花卉植物,吸引蜜蜂等天敌来捕食稻飞虱。
还可以利用稻飞虱的天敌寄生蜂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可以利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使用时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避免农田间的连片种植:可以使农田间保持一定的隔离距离,避免稻飞虱从一个农田传播到另一个农田。
4. 进行合理农事措施: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稻飞虱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合理管理水田水域,确保水体清洁,减少稻飞虱的滋生环境。
5. 坚持轮作种植:通过合理的轮作,减少连作造成的土壤病虫害积累,降低稻飞虱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较大,但我们通过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危害。
大家在农田管理中也要加强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e65788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b.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主要营养方式,易导致水稻叶片弱化和造成水稻的生长发育障碍,严重时会引起水稻产量降低。
因此,进行稻飞虱的防治非常重要。
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2毫米。
它通常在水稻的生长季节里,从春末开始,逐渐多发,到夏末秋初达到高峰期。
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比较大,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伤害水稻叶片:稻飞虱在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水稻叶片失绿、萎缩、卷缩或变白等现象;2.减缓水稻生长速度:稻飞虱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故而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迟缓,影响产量;3.易诱导病菌感染:稻飞虱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水稻叶片表面出现创口,创口为病菌进入水稻体内提供了方便,更容易引起水稻病害的发生。
二、防治方法1.灭虫剂防治灭虫剂防治是一种常见的稻飞虱防治方法,但是在使用灭虫剂的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选用适当的灭虫剂:在防治稻飞虱时,应选择针对该害虫有效的灭虫剂。
在选择灭虫剂时,要根据使用对象、用药期、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2)正确使用灭虫剂:每个灭虫剂都有一个使用说明书,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不可随意更换剂量或方法。
(3)合理使用灭虫剂:灭虫剂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施药的时间和方法,要根据虫情重要程度、药剂有效期和营养生长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药效的最大化、药害的最小化。
(4)防止药害:灭虫剂使用后,种植者需要留意水稻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生长情况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也是一种可行的稻飞虱防治方案。
如搭建一些亲水性强的器材,如色带、灯具、沙箱等,将稻飞虱引导至害虫收集器当中,然后进行灭虫处理。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稻飞虱防治方案。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敌能够控制害虫的繁殖并对其造成损害。
如在防治稻飞虱中常常使用的石蜡蚊子、蓟马、草蛉、小蜂等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4f81e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3.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取食水稻叶片汁液为食,会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危害。
下面将从稻飞虱的发生和防治两方面进行介绍。
稻飞虱主要在稻田中发生,一般从春季开始出现,到夏季虫口数量最多。
它以水稻叶片汁液为食,会通过吸汁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倒伏、凋落等情况。
稻飞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每年繁殖2-3代,且每代数量都会逐渐增多。
当稻飞虱数量过多时,会造成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严重减产。
要有效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对其发生规律有所了解。
稻飞虱主要从外地迁入,一般为南方或外界有稻飞虱的地区。
种植水稻的田间环境也会影响其发生情况,如高温、高湿、干旱等条件都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选用针对稻飞虱的农药,可选择灭飞虱或灭卵两个阶段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灭卵阶段防治的效果更好,可减少稻飞虱的繁殖数量。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稻田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要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除了化学防治外,农民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
引入稻飞虱的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也可以利用陷阱、防护网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有效地减少稻飞虱的入侵。
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防治稻飞虱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及时排灌、种植抗虫稻种、合理施肥等,都可以增强水稻的抗虫能力,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对其发生与防治的了解对于保护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降低其危害程度,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98cd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3.png)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巨大。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直翅目昆虫,它主要以水稻的汁液为食,通过吸食叶片汁液造成水稻叶片黄化、枯黄、卷曲、凋落,并且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导致黑霉病的发生。
由于水稻稻飞虱的危害较大,所以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非常重要。
1. 叶片受害:稻飞虱主要通过吸取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上出现白斑、黄斑,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叶片开始逐渐变黄、枯黄并卷曲,最终导致叶片凋落。
由于稻飞虱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导致黑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减少。
2. 茎秆受害:稻飞虱在茎秆上也会取食,导致茎秆上出现黄斑、褐斑,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茎秆折断,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3. 传播病毒:稻飞虱还是水稻黄斑病毒(RDV)的传播媒介,会通过叮咬传播黄斑病毒,使得水稻感染黄斑病毒,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症状,影响光合作用,减缓生长,进而导致减产。
1.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的天敌对稻飞虱进行控制,比如瓢虫、蚜虫小蜂等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在水稻田间增加这些天敌的数量,对于控制稻飞虱有较好的效果。
2.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常用的农药有杀螟杀虫脒、杀螟杀虫脯等。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3. 技术防治:合理的田间管理和农艺措施也可以对稻飞虱进行有效的防治。
比如选择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和时期、保持水田的清洁、加强田间通风等。
4. 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也是一种比较安全、环保的方式,比如使用病毒杀虫剂、菌病杀虫剂等,能够对稻飞虱进行有效的控制。
5. 抗性育种:通过培育具有稻飞虱抗性的水稻品种,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水稻稻飞虱对于水稻的危害较大,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至关重要。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46a11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a.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斑、焦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成为了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防治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和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水稻稻飞虱,又称为稻虱、稻蝗,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它主要以吸取水稻叶片的汁液为生,引起水稻叶片出现黄化、枯焦等症状。
其卵、若虫和成虫均能吸食水稻叶片和茎部的汁液,导致叶片上出现黄斑、枯焦、叶龄提前变老、减产和死苗等现象。
还有些稻飞虱会叮咬稻根部,造成根系上的伤害,使植株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由于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会给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及早发现和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是非常重要的。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控制的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捕食动物和寄生性真菌等。
一些天敌和捕食动物如蚜虫寄生蜂、瓢虫等对水稻稻飞虱具有一定的天敌作用,可通过放蜂或增加瓢虫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一些寄生性真菌如白僵菌、蚧壳菌等也可以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增加天敌和捕食动物的数量,引入寄生性真菌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而且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不良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控制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螨剂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使用化学农药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并且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避免因为接触农药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使用化学农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小、对环境友好的农药进行使用。
而且要定期更换农药,防止虫害对农药产生抵抗性,导致农药失效。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72b51d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0.png)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1、发生时期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初期,大约是6月下旬至8月中旬,也就是稻株4-10叶时期。
2、危害(1)叶片损伤:稻飞虱主要以口器抽取叶片汁液为食,长期吸食会导致叶片变黄、萎缩甚至死亡。
严重时会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水稻的产量。
(2)病害传播:稻飞虱还会带毒害菌,比如稻瘟病、褐飞虱病等病害,会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1、农业措施(1)良种选育:选用抗虫力强、抗病力强的优质品种进行栽培,可有效降低稻飞虱的发生率,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栽植健康苗,保持田间卫生,减少杂草生长,及时清理虫蛀的秸秆等,可以有效预防稻飞虱的发生。
(3)适时施肥:合理施肥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抗虫抗病能力都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进行科学施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自身免疫能力,从而减少患病几率。
2、物理防治(1)轻度捕捉:用一些以光、黄色或白色为特征的卡板或黄色水桶等,或架设带有粘着剂的板条等对虫害进行捕捉,可有效吸引和减少害虫密度。
(2)高温处理:利用稻飞虱对高温敏感的特性,可采用高温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防治,如在白天对受虫危害的水稻进行高温蒸煮处理。
(1)化学防治:化学药剂治虫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虫害防治方式,但它在防治稻飞虱时常常存在副作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利,而且也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选择环境友好、化学成分温和的药剂进行治虫。
(2)生物防治:在防治水稻稻飞虱时,可利用寄生物、天敌、异种调制、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天敌蜘蛛等,进行稻飞虱的生物防治。
三、结语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长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
在进行防治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案,结合目前的科技手段和农业措施,综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方式进行防治。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eca2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b.png)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摘要】稻飞虱是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给稻田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稻飞虱,本文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在防治技术选择上,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综合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是常用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生物防治则是一种环保友好的选择,可以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则是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需要结合多种手段,灵活应用,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保障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本文旨在探讨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为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东北地区、稻飞虱、防治技术、生物特性、选择、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措施、结论1. 引言1.1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东北地区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给水稻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各地农业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的防治工作,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防治技术。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喷洒农药来杀灭稻飞虱,有效控制虫害发生。
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综合防治措施则是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不断完善,为稻米的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
2. 正文2.1 稻飞虱的生物特性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部。
它们倾向于在水稻生长期间聚集,通过吸食水稻的汁液来获取营养。
稻飞虱的生物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特征:稻飞虱体长约2-3mm,呈长圆形,体色通常为黄绿色或淡绿色。
其身体表面有细微的纵纹和环纹,使其在叶片上难以被发现。
2.寿命和繁殖力:稻飞虱寿命较短,一般为7-14天。
水稻发生飞虱病虫害如何防治
![水稻发生飞虱病虫害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a686f1b0975f46526d3e1f1.png)
水稻发生飞虱病虫害如何防治
水稻飞虱是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那么,水稻发生飞虱病虫害如何防治?这里就给水稻种植户介绍一下水稻发生飞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稻飞虱主要发生在东北南部地区,有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等三种,其中白背飞虱危害最重。
稻飞虱以成虫及若虫集中在稻株基部,吸取茎叶汁液,发生严重时可蔓延到植株的顶部。
受害稻株生长停滞、枯死,穗粒发黑,易倒伏。
雌虫划破叶鞘、叶肋产卵,产卵处呈赤褐色条斑。
稻飞虱6月末至7月初迁入本田,以后发生三代,以7月末至8月上中旬的第二代发生较重。
在6-7月雨量充沛时,7月上旬短翅型白背飞虱数量增多。
8月上旬突然干旱常预示白背飞虱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喷粉。
1.5%甲基1605、2%杀螟松粉、2%倍硫磷粉、1.5%乐果粉喷粉,每亩药量4-5斤。
2.喷雾。
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 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150斤。
3.施用颗粒剂。
用3%甲胺磷颗粒剂,每亩用量3斤,与50斤细土混拌均匀后撒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稻飞虱能活几天,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稻飞虱能活3-6天左右。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为我国三种常见
的危害水稻的飞虱,以褐飞虱发生和危害最严峻,白背飞虱次之。
褐飞
虱的食性单一,成虫对生长嫩绿的水稻有明显趋性,在自然状况下只取
食水稻、一般野生稻,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在孕穗期植株上吸食量
最大。
一、稻飞虱能活几天
1、稻飞虱能活3-6天左右。
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
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其中以褐飞虱发生和危害最严峻,白背飞虱次之。
2、褐飞虱食性单一,在自然状况下只取食水稻和一般野生稻;白背
飞虱主要为害水稻,兼食野生稻、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早熟
禾、高粱等;灰飞虱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等禾本
科植物。
3、褐飞虱成虫对生长嫩绿的水稻有明显趋性,长翅成虫有明显趋光
性。
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在孕穗期植株上吸食量最大。
在生长季节20多天就可繁殖1代,正常条件下每雌平均产卵200-700粒。
二、稻飞虱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1、稻飞虱一般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为害。
稻
飞虱有刺吸式口器,可以通过口器吸食水稻的汁液,从而干扰植株光
合产物的安排,导致其根部猎取养分较小,还加速了叶片的年轻。
稻
株下部还有可能消失变黑、腐烂发臭、倒伏、枯死等现象。
2、对于稻飞虱,可以在若虫发生高峰期可以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
粉剂1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也可以使用5%氟虫腈胶悬剂30-4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留
意施药时田间要有5厘米左右的水层,同时避开在高温天气正午时施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