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入手,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

五、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意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强调课程(学科)的育人价值;基于知识的教学,强调知识和知识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练习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六、说教学过程

小学阶段,模型思想无处不在,而本课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运算律的表象特征,还应关注运算律的内涵和教学价值。所以在教学运算律时,要让学生亲历建模的一般过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1、第一板块问题情境---准备模型:

本节课先从植树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计算人数和植树面积两个数学问题,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在抽象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辅以点子图以及面积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理解等式两边相等的合理性。

2、第二板块建立模型:主要分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对这两组等式的结构进行分析,从以上具有相同特点的2个问题中抽象出它们的具体特征和内在关联,如:“对比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为开展准确的建模提供必要的准备。明晰特征和关联后接着提问:“像这样结构的2个算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是不是换个数字成立呢?”作出假设。

第二层次:举例验证,一个规律的成立必须要有众多量的积累才能说明规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这是规律总结和定义成立的必要学习环节。本部分教学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具体结构特征后开始仿写相似结构的等式,学生上台板演、同桌口头分享等方式提供大量例子,适时追问: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在此揭示乘法分配律内涵的关键是乘法的意义,至此,对于规律的认知从外在的结构形式上升到内涵本质的理解,并从乘法意义角度解释之前几组等式成立的合理性,深化对于分配律内涵的理解,两边都是求相同的几个几,所以每个等式的两边相等。此外本节为不完全归纳,大量的举例证明外,还需找反例来说明正确性。所以继续追问:能写出反例吗?从意义的角度证明找不到反例从而说明规律成立的正确性。

第三层次:建立模型,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一层次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观察这一类结构的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引导学生聚焦算式、观察运算特点,感受等值变形,建立了清晰的乘法分配律雏形,接下来学生互动:用自己的方式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同桌听一听,尝试着用文字总结一下吗?初步发现了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适时追问:现在

仿写?能写完吗?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去表达乘法分配律,体现字母的简洁性,并从乘法意义的角度去解释合理性,接下来出示变式字母表达式,学生补充完整,对比两个不同形式的字母表达式,概括出,形式不同,意义相同,都是求相同的几个几。从而再次深化对于分配律内涵意义的深层理解,从关注外在的形到注重理解规律内在的神。最后介绍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出示动画,加深学习效果。

3、第三板块解释应用分以下两层进行:

第一层次:整体构架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质相通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架构,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内在的知识结构;为此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之前见过乘法分配律吗?以初学乘法、长方形周长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丰富分配律的背景;第二个问题:区分比较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这样,就使学生建立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实现了“从直观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深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完善了知识体系。

第二层次:创设有梯度的习题,巩固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第一部分基础练习,注重形式表达的认知与强化,适度拓展到减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部分抓住典型错误,加深对运算律含义的理解;第三部分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追问:哪种方法更简便?同时结合之前的实例对比,体现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与价值,

分析无论顺着拆、逆着合都简便,主要依据数据特点决定。最后融入思政教育,升华课堂。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的社会责任感。七、教学反思

思所得:本节课教学中,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渗透了数形结合、建模思想。让数学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原有经验。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加之渗透思政教育,同时快乐学数学。突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思所失:1、由于对学生不够熟悉,在有些问题设置上学生参与度不够广;2、在练习部分设计上还太拘礼于课本,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应用的灵活度考察,还需进一步思考。

思创新: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不断摸索实践。今后,还应多听、多看、多吸收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能与各位专家、老师共研、共讨、共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