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6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张成福 公共管理学 考研状元笔记,考研参考书笔记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2013年包揽北大、人大、北师大、矿大、地大、北林、湖大、川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北航行管最高分为育明2008年马同学428分(本科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精编版笔记张成福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关键词语: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新公共管理、P途径的公共管理、B途径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政府治理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的出现,是伴随着对传统行政学典范的挑战而来的。
在实践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再造推动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风行全球。
这股改革浪潮以及伴随而生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极大地扩充和丰富了公共管理的理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及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机能与策略。
作为一门学科,它以公共管理者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既重视公共管理的外在环境,又重视内在的管理;公共管理者重视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性。
目前,公共管理的研究有两种主要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简称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简称B途径)。
两种途径的研究有不同的差别。
新公共管理是当代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代名词。
它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为其理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
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相似性,但也有本质差异。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圣才出品】
第14章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14.1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性质、重要性及困难1.责任的性质与意涵(1)公共管理责任的性质公共管理责任是公民对政府的良好期待,属于国家责任的一种,既不是孤立的单纯道德意义上的,也不是完全法律意义上的,而是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国家、政府和人民利益关系。
公共管理责任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伦理。
公共管理责任可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
(2)公共管理责任的内涵①回应。
指公共组织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不仅包括“回应”民众先前表达的需求,更应洞识先机,以前瞻主动的行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②弹性。
指政府所面对的是公众,而不同人的需求、认知与偏好不可能完全相同。
政策的规划和执行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因素,不可死板。
③胜任能力。
指行政行为必须谨慎,不能草率,必须考虑后果,不能顾前不顾后。
政府的行为必须有效率、有效能。
④正当法律程序。
指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而不是恣意而治。
⑤负责。
指当行政人员或政府机关有违法、失职的事情发生时,必须要有人对此负起责任。
⑥廉洁。
一方面是指政府要坦白公开,即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某些阶段要公开,接受外界的监督;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府的公共管理者不能利用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2.责任与民主政治(1)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为了大众而设立,需要对大众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也是责任政治。
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主制度的根本便是责任。
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委托—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责任系统,其中公民同意某些人作为其代表行使统治权和管理权,但前提是公民的利益得到满足,政府不得滥用职权以及行为者能够承担责任。
(2)责任是抑制公共部门权力的增长,维护民主的保障机制。
公共部门的权力持续增长,当这些特性发展过度时会造成政府的擅权跋扈,严重危害到民主政治的前途。
要维护民主,则需要在授予政府多少权力,课以相等的责任,抑制公共部门权力的增长。
(完整版)黎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黎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公共管理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①早期人类社会:19世纪末以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名称出现的公共管理,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勃兴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所代表的严格的公共管理。
②与群体需求相关的(个体需求相关的)事务、产品、部门、领域,称为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公共部门、公共领域(私人事务、私人产品、私人部门、私人领域).对公共管理而言:管理者:公共管理是“公共人”的行为,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首先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的部门;管理对象:即公共事务体现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并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国防、治安、社会管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等,因而受到社会成员特别的关注.管理过程:公共管理涉及公共权力的占有和使用,因此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特别重要。
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1、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2、私部门活动核心是利润,是全部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管理部门是为保护和增进与社会存在与发展休戚相关、私人部门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而建立的。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1、公共管理活动本质上是国家活动,有明显垄断、强制特点,处理公共和私人利益关系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否则会出现公共利益的缺失;2、公共利益优先性通过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体现。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是某范围内唯一权威中心,需使用强制力规范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有垄断性,公共管理过程有强制性;3、私人利益间的平等性使私部门与外部的关系体现为公共权威引导下的平等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私部门管理体现出在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双重制约下的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的关系.(三)制衡性与自主性1、公共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其职责代表的公共利益可能存在不一致,导致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民主宪政国家制度框架制衡、割裂公共管理的权威,确保更好的增进公共利益。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伦理【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11.1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伦理概述1.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1)伦理伦理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伦理是社会的产物,根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伦理具有广泛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
伦理体系的内容主要有:①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即普通公民要遵循的公德。
这是社会公民人人都应当遵循的最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
②作为特殊领域的伦理,比较集中地表现于职业伦理方面。
指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责任、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伦理。
(2)公共管理伦理①公共管理伦理是指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②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
a.公共管理主体是社会化角色,具有合乎公共管理行为规范所要求的权利能力,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就是这种能力;b.公共管理主体具有接受伦理约束的特殊必要,这是由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巨大影响力决定的;c.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只有具备履行公共管理义务和承担公共管理责任行为能力的主体,才能成为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
③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a.主体不同。
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为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个人伦理的主体为个人。
b.影响不同。
个人伦理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实际受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而公共管理伦理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其一举一动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关系甚大。
c.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
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起作用;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起作用外,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 郑家昊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郑家昊考研笔记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公共组织和社会组织运作及其管理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运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特点包括:政府和公共组织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公共组织对社会资源和公共利益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方面。
2. 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职能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职能包括资源配置、决策执行、公共服务等方面。
3. 公共管理的规范原则公共管理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原则,包括透明性、效率性、公平性、法治性等。
三、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1.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化和经营性管理的思路,提倡政府和公共组织引入市场机制,注重效率和绩效。
2. 公共价值理论公共管理学还涉及公共价值理论,即政府和公共组织应当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实现社会公共价值。
3. 行政管理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方法主要包括制度分析、政策评估、绩效管理、利益协商等方法。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和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公共领导和决策等方面。
当前热点问题包括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效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五、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价值公共管理学发展趋势包括多元化、国际化和科学化。
公共管理学的应用价值包括相关领域的实践指导和政策建议。
公共管理学在政府、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过学习和总结,我对公共管理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将继续从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方面深入研究,为将来服务于公共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管理“管理”在字面上的涵义:管辖和处理张立荣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中管理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组织和控制,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公共管理西方学者在“管理”之前加上“公共”的意义在于: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参与性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目的是提供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知识学陈振明(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技能说张成福(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实践说张康之上述定义包括7个要点:第一,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部门。
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第四,公共管理的方向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五,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效化。
第六,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第七,公共管理已经的实质,在于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
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公共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学科背景:它是在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局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代表性理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及韦伯的科层制第二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理论: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代表性理论:巴纳德的系统管理理论以及罗森茨韦克和卡斯特的权变理论公共行政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框架、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等方面。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完美版)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其他学者对概念的理解不需要看)“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名词解释+简答)(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3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按特征分纯公共物品: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按形态分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按范围地域分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简答,非常重要)(1(2(1为目的(2(3(4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管理“管理”在字面上的涵义:管辖和处理张立荣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中管理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组织和控制,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公共管理西方学者在“管理”之前加上“公共”的意义在于: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参与性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目的是提供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知识学陈振明(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技能说张成福(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实践说张康之上述定义包括7个要点:第一,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部门。
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第四,公共管理的方向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五,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效化。
第六,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第七,公共管理已经的实质,在于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
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公共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学科背景:它是在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局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代表性理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及韦伯的科层制第二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理论: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代表性理论:巴纳德的系统管理理论以及罗森茨韦克和卡斯特的权变理论公共行政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框架、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等方面。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1、什么是公共管理?(P4)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有哪几种研究途径?(P9)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 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异同?主要表现在(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5)政府与市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方面的不同。
4、行政学者古德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P55、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P17——18 6.新公共管理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什么?(1)企业管理技术的运用;(2)服务与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介。
共同特征则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7.1900年,行政学者古德诺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8、简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特征。
P17 9.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10、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11、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之研究》,标志着行政学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2、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1、什么是公共管理者?(P32)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真题
第1章变革的时代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1)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相继陷入了滞胀困境,政府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随之爆发,为化解政府合法性危机、维护社会稳定,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对其政府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改革。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公共行政开始向公共管理转变。
(2)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统治地位,并且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如今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
在许多国家,公共部门的运作已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由于许多国家面临着严峻的金融和社会问题,因而改革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普遍需要良好的政府管理。
(3)采纳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意味着公共部门组织、管理和治理的新范式的出现。
在经历多年的改革之后,改革的焦点已经从狭隘的管理改革转向了领导、治理、协作与合产、网络、精细化的财政改革等。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1)在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下,正式的官僚体系中完全不需要领导。
同时,传统的行政模式对于外部关注不足。
而公共管理要求社区以各种方式参与管理。
(2)公共行政官员强调遵守规则,执行他人(理论上是政治领导人)的指令,把过程和程序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仅仅对结果的产出间接地负责。
但是,公共管理者要为结果的实现承担个人责任。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具体可参见“行政与管理的区别”相关内容。
3.公共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公共管理以及各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完全占统治地位。
其许多方面都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而且,早期那种对经济学偏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仍在发展的领域,仍然处在不断的争论之中。
尽管公共管理新的形态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典范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且将不再回归。
二、行政与管理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1)从语义上看,行政是一种执行行为,即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或者对执行、应用或行为进行指导或监督,词义上的本质在于进行服务、进行治理。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课后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 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Approach,简称B 途径)。
(一)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1.背景: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 世纪70 年代,在70 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1)P 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 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 郑家昊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郑家昊考研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论1.1 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政策、实施计划、监督执行和评估效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
1.2 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具有政府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它不同于企业管理,其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盈利。
公共管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1.3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对于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2.1 政府管理功能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其管理功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监督等方面。
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2.2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其制定与实施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公共政策的科学、民主和有效实施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
2.3 绩效管理与评估绩效管理是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益。
评估则是对公共管理措施和政策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3.1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后期提出的公共管理思潮,主张借鉴市场机制,加强绩效导向,提高政府效率和责任。
其代表性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伙伴理论等。
3.2 公共治理公共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与社会、市场等各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倡导多元治理、共同治理和民主治理。
3.3 网络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新趋势,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协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
第四章: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4.1 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公共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政府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管考研知识点总结
公管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公共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公共管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二、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的定义与性质,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的职能和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的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公共组织的变革和改进。
三、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概念和特征,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公共政策的改进和调整,公共政策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四、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工作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五、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原则,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和管理模式,公共服务的质量评价和改进手段,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六、公共财政与预算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公共财政的管理和监督,公共财政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对象,社会治理的机制和作用,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备考公共管理学考研时,考生首先应该明确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了解其历史和发展,了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以及公共管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此外,考生还应该熟悉公共组织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危机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财政与预算以及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多做一些历年考研真题,并结合教材和资料进行辅助阅读,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考试之前,考生还应该多做一些模拟题和模拟考试,以便提升考试应试能力。
总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知识点的掌握对考生的考研复习至关重要,考生需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运用,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与范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和分析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管理原则和方法,为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政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公共管理学的范畴包括:1.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与决策的活动。
其特点是公共性、目标多元与约束多元、创新复杂、参与主体多样、社会责任强烈和公民主导等。
2.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一种主要依赖于政府权力资源进行管理和运作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政府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非政府组织是指由社会自发组织而成,与政府没有法定关系的公共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和国际组织等。
3.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策学、组织学、决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中,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学科,它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技术、过程与制度等内容。
4.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公共管理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差异、理论创新的特点、实践经验的借鉴和交流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对于促进公共管理学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管理科学的形成、行政学的兴起、公共管理学的确立等阶段,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管理科学的形成管理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它起源于19世纪的管理实践,包括管理概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内容。
在管理科学的形成过程中,管理学家如泰勒、福特、梅约尔等提出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旨在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实现社会目标。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管理的理论、方法、原则以及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的管理,还包括民间组织和市场机制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理论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涵盖了管理学、行政学等方面。
其中,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运用和效率,公共治理注重多元治理结构和民间参与,公共选择理论重在分析政府决策背后的理性选择。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实践及挑战公共管理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行政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领导与管理的结合、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与竞争等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以及跨国组织的兴起也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模式和手段的改变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适应。
第四章: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公共管理将继续受到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深入了解各种公共管理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断创新和实践,为推动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不仅涵盖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还关注了社会组织、市场机制等多种管理方式。
研究生成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只有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要点一
要点二
公共政策分析
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公共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数字政府
研究数字政府的发展趋势、作用和挑战,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要点三
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04
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财政的概念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公共财政的特点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点: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方式,通过再分配手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核心。
公共治理的概念与特点
当前,我国的公共服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供需不平衡、服务质量不高等。同时,在治理方面也存在监管不力、协调不力等问题。
公共服务与治理的现状
公共服务与治理的问题主要包括供需矛盾、服务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等。其中,供需矛盾是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需求多样化,供给不足和浪费现象并存。此外,服务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服务质量和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监管不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公共财政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
公共财政管理的现状
尽管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财政政策不够协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一、学科概述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新兴学科,主要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和理论。
它旨在揭示公共管理的本质、规律和价值,为公共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1、公共政策: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环节。
2、公共组织:探讨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运行和管理等问题,包括组织的设立、运作、监督和改革等。
3、公共领导:研究领导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包括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危机管理等。
4、公共财政:分析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包括预算制定、执行、审计和监督等。
5、公共服务:探讨公共服务的提供、评估和改进,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
三、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现实问题:结合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深入剖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3、跨学科学习: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4、案例分析:学习并分析经典的公共管理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四、学习价值1、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提高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共管理学,一个看似高深却又充满着实用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公共机构、公共资源等公共领域的管理原则、方法和实践。
这门学科的魅力在于其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公共领域的复杂性,并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深入学习公共管理学之前,我一直对公共管理感到困惑。
在我看来,公共管理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
然而,当我开始深入研究这个领域,我逐渐发现了其背后的真相: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理论,而是一种实践,一种对公共领域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策略。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是丰富的,它涵盖了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再到评估的整个过程。
这些理论既包括了对公共领域的基本认识,也包括了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公共领域的全面理解,而且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然而,公共管理学并非只是理论,它更是一种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公共管理的身影。
例如,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和运作等等。
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实践的体现。
它们需要我们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学习公共管理学,让我对公共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公共领域并非是抽象和遥远的,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决策,还是社区的服务管理,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因此,学习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为了理解这些现象,更是为了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为解决现实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公共管理学笔记》这本书让我对公共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对公共领域的理解和实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公共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认识到了公共管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相信,《公共管理学笔记》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理论知识,而更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它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理解、去实践。
我期待着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日,著名学者彭吉象教授的《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这份笔记以其详尽的内容和精心的整理,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学者的好评。
然而,这份笔记的背后,却是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彭吉象教授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也是国内艺术学领域的知名专家。
他长期致力于艺术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成果丰硕,深受学界和学生的尊敬。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发现学生们对于艺术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决定编写一份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实用的考研核心笔记。
这份笔记耗费了彭吉象教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不仅对笔记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完善,还就其中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讲解和说明。
这份笔记不仅覆盖了艺术学概论的全部知识点,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理论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就在彭吉象教授完成这份笔记的最后一刻,他突然病倒住院。
经过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
在病床上,彭吉象教授依然牵挂着他的学生和笔记。
他在病榻上忍受着病痛,一字一句地对笔记进行了最后的审定。
这份笔记最终在考研前夕得以印刷,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复习资料。
然而,彭吉象教授却因为病情恶化,不幸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世让整个学界为之震惊和悲痛,但他的精神和遗愿却永远留在了这份笔记之中。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更是一份情感的传承和记忆的载体。
它记录了彭吉象教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也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著名学者的敬仰和怀念。
在考研的道路上,这份笔记成为了考生们的一盏明灯。
他们从中汲取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彭吉象教授的精神力量。
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考试而学习,更是在为追求真理和学术而学习。
彭吉象教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教诲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他的家人、朋友和学生将永远怀念他,并将他的遗愿继续传承下去。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和知识已经变得无处不在。
然而,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却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它不仅仅是一份笔记,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传承的象征。
让我们向彭吉象教授致敬,感谢他为学术界和学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他的精神和遗愿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为追求真理和学术而不懈努力。
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公共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我整理了一本《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这本笔记是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理解,对公共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
它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包含了我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通过笔记,我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率,同时也方便日后的复习和查阅。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这些知识不仅是公务员考试必备的素质,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我逐渐认识到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将知识点归纳和整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这种自我反思和学习方法对我备考公务员考试和日后的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是我备考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的一份重要资料,也是我学习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整理笔记,我不仅掌握了公共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相信,这本笔记将会成为我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同海洋中的瑰宝,而学习则成为了探索这些瑰宝的唯一途径。
对于众多考研学子来说,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无疑是一本重要的指南。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我们特地整理了这份呕血版的考研核心笔记。
一、背景介绍彭吉象教授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资深教授,他在艺术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所著的《艺术学概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从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到艺术鉴赏、艺术发展史等,为考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深入剖析1、艺术本质: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重点整理了关于艺术本质的各种观点,包括再现论、表现论、实用论等,帮助考生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2、艺术创作:这部分详细介绍了艺术创作的流程、方法以及艺术家的心理特征等,有助于考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3、艺术作品:针对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艺术风格、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使考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4、艺术鉴赏:此部分内容涵盖了艺术鉴赏的基本流程、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有助于考生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技巧。
5、艺术发展史:梳理了中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流派、风格及代表人物,为考生了解艺术历史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三、特色亮点1、结构清晰:笔记按照书的章节顺序进行整理,方便考生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复习。
2、内容详实:涵盖了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以及作者的观点和例证。
3、图表直观: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图示,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4、实战性强: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使考生能够迅速掌握考试重点和命题规律。
四、我们的承诺我们承诺,这份呕血整理的《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将始终伴随着每一位考研学子,成为你们成功路上的得力助手。
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份笔记,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
五、结语祝愿所有考研学子在彭吉象教授的《艺术学概论》指引下,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起在这场知识的盛宴中,勇敢地探索、耕耘、收获!一、引言在艺术类研究生的考试中,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一直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这本书以其深度和广度,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艺术的各种基本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概论》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对该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和解释。
二、艺术与社会1、艺术的定义:王宏建将艺术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种观点强调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艺术在文化生活中的角色。
2、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相互影响,一方面,艺术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另一方面,艺术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艺术与文化1、文化的定义:王宏建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包含了人们的行为、信仰、价值观和知识等各个方面。
2、艺术与文化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四、艺术的种类与特征1、艺术的种类:根据表现方式和目的的不同,艺术可以分为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多种形式。
2、艺术的特征: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但它们都共享了一些基本的特征,如创造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等。
五、艺术创作与接受1、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新,将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2、艺术接受:艺术接受是观众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意义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