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型授课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篇)教学目标1、熟悉12个字,会写7个生字、词。
2、能娴熟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问的新授阶段1、呈现新教学内容(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2)教师叙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教师在旁订正错误;指出留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教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
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学生先书空7个生字、词。
请两位学生板书。
教师订正错误之处。
供应记忆策略:往:“住”字再加“丿”常:底下是“巾”字(4)运用生字、词特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非常、很、极)用“特别”这个词造句。
教师提示:教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快乐。
二、稳固与检测依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掰”“抱”“扔”“摘”“扛”“捧”;学生表演这六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准时订正)学生做习题,校对。
三、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缘由学问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头新授课教学(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日我们就来答复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争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其次自然段之后,发觉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问:为什么?大家争论一下。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2
小学语文微型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大意。
(3)学会课文中的一种写作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课文朗读: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大意。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写作训练: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难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的学习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解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4. 朗读练习: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手法。
5. 写作训练: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课文朗读能力、写作手法的运用等。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学生互评等。
3. 评价周期:每节课结束后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教材、参考书、相关文章等。
小学语文10分钟微课万能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10分钟微课万能教案模板第1篇: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篇1: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短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理解短文中的词语意义及其使用。
3.通过听、说、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段生动的故事或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步骤二:朗读短文(10分钟)
教师首先朗读一遍短文,然后指导学生跟读。
步骤三:短文理解(10分钟)
教师与学生配合,对短文进行问题探究。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短文讲了什么故事?
2.故事中的人物有谁?
3.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
步骤四:情感表达(10分钟)
教师给出以下问题:
1.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为什么?
2.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境?你是如何应对的?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情感表达。
步骤五:词语学习(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和运用短文中的词语,包括生词和近义词。
步骤六:小组互动(10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和问题探究,并通过小组展示来展示学习效果。
步骤七:闭环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表达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短文主题和情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2.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短文中的生词和近义词。
3.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了学习成果。
4.整个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步骤流畅,教师掌控良好。
参考资料
1.《小学语文教师用书》。
2.网络资源。
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汉字的写法和发音。
2. 学会运用正确的书写方法书写汉字。
3. 培养良好的汉字书写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
2. 常用的汉字书写规范。
3. 汉字的发音规律。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与汉字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步骤二:研究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教师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律。
步骤三:研究汉字书写规范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汉字的书写规范,包括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次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
步骤四:研究汉字的发音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汉字之间的发音规律,让他们通过发音来巩固和记忆汉字的写法。
步骤五:巩固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包括听写、课堂练和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课件。
2. 汉字书写练册。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写成绩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讲解和文学鉴赏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以上是一份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汉字书写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3篇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3篇《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3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
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
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
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
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
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第7篇一、设计思想:1.本课围绕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的阅读课文《一朵云》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教学,以期达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的完美结合。
2.本课准备运用新课程倡导的引导式学习模式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文地位和作用:《一朵云》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阅读文章。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象联想”,这也是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学懂了这篇课文,落实了这一训练重点,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一)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五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重点已不是识字写字,而整个小学高段语文的'重难点教学内容集中在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上。
此时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文基本素养,加之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所写的七件趣事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有关云的知识也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喜欢读,也容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用过多的指点,只要求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二)、教材处理: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借一朵小小的白云之口,讲了自己为宇宙和人类做的几件好事,表达了作者愿为宇宙和人类奉献爱心,努力服务的美好愿望。
本课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所学知识较为简单,所以,在本课中,我着重让孩子自学、自读、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儿童有丰富的想像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想像能力转换到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上来。
因此,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简笔画,让学生想像自己如果是一朵云还会干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清楚。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第1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的、得、地”的区分与运用》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四、教学重难点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1、“的”的用法(1)活泼的孩子美丽的花园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2)鸟的世界故宫的景色小鸟的羽毛……(名词+“的”+名词)(3)他的桌子我的书本她的铅笔……(代词+“的”+名词)2、“地”的用法悲伤地说高兴地写甜甜地笑认真地听快速地奔跑消极地回答(形容词+“地”+动词)3、“得”的用法写得快读得好玩得高兴笑得开心红得发紫白得发光(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六、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跑(得)飞快飞快(地)跑仔细(的)观察观察(得)仔细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 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七、用法小结(师:让我们再来回顾“的地得”的用法口诀)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小学语文微课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 微课课件2. 生字卡片3. 课文朗读音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1. 学生自主观看微课,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针对微课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
3.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4.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5.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微课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探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例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例一、教案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经常存在着阐述性和死记硬背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激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微课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知识点进行简洁、具体、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重点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节小学语文微课,提供一种范例供教师参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PPT课件、课堂签到卡等。
2.教材准备:学生教材《小学语文》一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蝌蚪”这个词的了解和想象。
2. 学习篇章(15分钟)•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微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课文的背景介绍、课文的朗读和解读、课文的理解和表演等内容。
•学生边观看边做课堂笔记,记录角色、故事情节、意象等重要信息。
3. 深入探究(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以及故事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面临的困境,为什么它最终能找到妈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自己为小蝌蚪编写一个结局或者改编一个新故事。
4. 听说训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并演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课堂表演,展示自己对小蝌蚪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邀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和家人一起讨论小蝌蚪的遭遇和想象一个更美好的结局。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语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5篇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5篇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标准化大背景下,帮忙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怀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无视绽开教学,标准构造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根据“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绽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把握“的、地、得”的区分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忙正确使用“的、地、得”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分。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教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一)问题与怀疑1、重要性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消失四次。
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常常出错!你瞧!2、错误使用案例的订正(1)使用错误:由于我地表现好,教师快乐得嘉奖我一颗星,信任我会表现地更好!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2)订正错误:由于我的表现好,教师快乐地嘉奖我一颗星,信任我会表现得更好!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当是这样的!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抓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分与联系吧!img alt=关于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src=(二)区分与联系1、一样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构造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一样。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三)稳固操练1、练习稳固(1)形近区分悄悄的()河面悄悄地()写字欢快的()山谷欢快地()唱歌满足地()点头满足的()作品(2)类别区分1)跑得飞速飞速地跑2)开心的旅行旅行得开心3)剧烈的渴望剧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快乐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确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2、特别状况质疑:假设遇到特别状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快乐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语言特点;2.能够识别和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3.能够朗读《望江南》一诗,并理解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分析和理解;2.诗歌朗读的表达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将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观看片段《画江湖之不良人》中的江南水乡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诗歌欣赏(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望江南》,让学生跟读几遍,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3. 诗歌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探究其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4. 诗歌朗读(15分钟)教师以展现诗歌韵律和情感为主要目的,进行诗歌朗读,让学生模仿跟读,并注重发音、语调、韵律和情感表达。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掌握诗歌朗诵技巧,提高语文修养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识别和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2.学生能否清晰流畅地朗读诗歌,并表达出其中的情感和情境。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编排朗诵活动,展示自己的朗读表现;2.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修辞语言,写一篇叙事文或散文。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以诗歌欣赏和朗读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发展。
同时,本课程将学生引入诗歌内容分析和理解的环节,培养学生夯实基础、开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一)《错误》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15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在郑愁予的笔下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是那么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美。
(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详细地讲过何为意象,这里不再多做补充。
) (二)、范读诗歌,引领学生进入诗境(三)、回顾故事: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位女子为爱人痴痴等待的容颜比春天更加美丽,青石板的街道上响起达达的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的爱人归来了,但她还没来得及揭开窗帷,马蹄声已经渐渐远去了,这不是归人,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这原本可以说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古老的故事,但郑愁予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进行描写后,就化腐朽为神奇,使它变得很美很美)(四)、找出诗中描写“女子”所选用的意象明确:按顺序整理是:“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五)、具体分析1、莲花的开落(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1)纯洁,回忆学过的与莲花有关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明莲纯洁,这里作者用莲来比喻江南女子的纯洁和柔美。
(2)“莲”与“怜”同音,是爱的意思。
《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郎和莲有关,莲代表着思念。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古诗中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的形象。
扩展:其实,以花喻人,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的容颜比作莲花,更是不乏其例。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在唐代即指莲花,容颜像莲花一样美丽,眉毛如杨柳弯弯,面对这样的佳人,却要与之分别,怎么能不泪流呢?这里分明含有一种伤感之情。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范例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范例一、教学背景•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主题:识字与阅读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识字与阅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认出常见的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2.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并回答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3.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识字游戏、课文及练习题等。
2.课本: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些新的词汇和理解课文的技巧。
2. 识字游戏(15分钟)•使用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按字母顺序展示汉字,学生快速说出该字的读音和意思。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奖励正确回答的学生。
3. 课文阅读(30分钟)•在课件中展示课文,分段读给学生听。
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以及适当的停顿与语气。
•然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的意义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的个人理解和观点,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 课文练习(20分钟)•在课件中展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进度,适当调整题目的难度。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量和词汇量。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课文阅读和词汇记忆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以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学会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能够在阅读中感知和应用成语。
4.加深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0分钟)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以前是否听过成语故事。
然后教师介绍本课要学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成语。
2.讲述成语故事(25分钟)教师讲述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注意表情、语调抒情。
3.理解词语(1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涉及到的生字生词逐一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成语及应用(20分钟)教师先讲述成语“刻舟求剑”的意思,并给学生讲解其来源和用法。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分组展示应用成语的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5.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如编故事、填空、造句等。
6.总结复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成语“刻舟求剑”的实际含义及用法。
2.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成语的应用场景,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书本七、教学评价1.在学习故事中,学生表现积极,大多数学生能沉浸在故事中,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教学,学生明确了成语“刻舟求剑”的实际含义及用法,学生分组展示及讨论成语的应用场景表现积极。
3.在学习中,教师能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增强学生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2
小学语文微型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拼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课文中抽象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章节,以便我为您编写详细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互相评价。
4.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通过情境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情感教育:1. 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如友谊、亲情、爱国情怀等。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九、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准备进行课堂表演。
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 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欢迎参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春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
(谜底是“画”字)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语文微型课教案
语文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能够朗读并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词;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古诗词。
二、教学重点
1.《静夜思》的理解和朗读;
2.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静夜思》中的意境;
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古诗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月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学习《静夜思》(15分钟)
1.教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静夜思》的背景和意境;
3.学生自主阅读《静夜思》,理解其中的意境。
3.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0分钟)
1.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如韵律、格律、意境等;
2.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古诗词,了解其特点。
4. 创作古诗词(20分钟)
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春天的景色”;
2.学生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古诗词,可以参考所学知识。
5. 总结(10分钟)
教师让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古诗词,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意境;
2.学生能够朗读并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词;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古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微型授课教案篇一:语文六年级下册微型课教案打印稿1 少年闰土一、谈话导入1、谈话昨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身体健康、天真活泼,而且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大家说他是谁呢?我们和他打招呼吧。
2、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闰年胯下牌匾伶俐汛期秕谷通过检查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掌握字词的含义是我们理解课文的关键。
让我们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继续走进少年的闰土吧。
二、再读课文,感悟形象针对昨天的学习老师提这样两个问题1.请大家回忆,闰土长什么样子?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我们看到了天真活泼健康的少年。
2.我们课文写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哪些内容。
我对闰土的回忆、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我和闰土的交往中他给我讲的新鲜事、我和闰土离别的场景。
3.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边度边思考,在"回忆""初识""相处""离别"这四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一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4.学生畅谈最喜欢我和闰土相处过程中讲到的看瓜刺猹这件新鲜事。
还有谁喜欢呢?原来有这么多的同学都喜欢瓜地刺猹这件事,你们从中都读出了什么呢,我找人说一说。
---因为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
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你读出了比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因为写得生动,特别是读“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
---还读出了什么呢?---闰土天真、淳朴,从哪里体现的呢?“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
---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从哪里体现的呢?“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的印象也很深。
课文一开始写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天真、淳朴)5、教师小结:看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瓜地刺猹的画面?好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想一想。
6、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
大家和老师配合得真好,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这一美妙的场景吧。
7、大家独得真好,让老师觉得我们置身于海边的瓜地。
也想去刺猹了,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让我们跟他一起刺猹吧。
(1)请你说一下,还有补充吗?(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让我们一起再看看老师准备的瓜地刺猹的动画,让我们看着动画一起复述刺猹的过程吧。
三、学习完瓜地刺猹,同学们你们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好吗?1、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2、这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大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一会把你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3、学生畅谈谁来说一说呢?(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从哪里看出来的?那些动词呢?(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2)从捕鸟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人,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
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
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让我们了解了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体会到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
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看闰土具有这么多好的品质,懂这么多的事情,那呢?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读完课文让我们思考(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师生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七、学习“分别“部分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
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出你的体会?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板书:难舍难分)八、课文结束了,我们是不是都觉得和闰土难舍难分了呢,老师向大家推荐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小说,看看我和闰土三十年后的重逢是什么样子,注意使用我们学习科文中的方法,抓住关键动词,加深对文章的感受,祝大家学习愉快。
二我的老师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巍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大家也说了自己喜欢的老师,说到了老师们给你们支持、鼓励和帮助。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蔡老师,感受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二、新授让我们速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的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大家都举手了,那让我们一起说吧: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非常准确。
2.那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了,“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温柔是品质吗?“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所以说他是一个内心温柔、外表美丽的人。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度边思考,找出相关的语句。
一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大家也来找一找吧?讨论并归纳:(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写出“我”的调皮、机灵。
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这些好学、尊敬师长的好品质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啊。
5.提问:本文中用记叙这些这写小事表现了他们融洽的师生关系,除了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了抒发的感情,还有一种方法特别突出,大家异口同声是抒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是从那里具体体现出来的呢。
讨论并归纳:(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
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
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三、小结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突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情感。
这篇文章我们就梳理完了,让我们学习记叙文中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写我们喜欢的老师吧。
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再读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继续感受这种叙事过程中抒情的妙用。
祝大家学习愉快。
我的老师回忆、我喜爱、蔡老师依恋、思念、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依恋)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3《黄果树听瀑》教案一、揭题质疑我将带大家前往一个地方,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黄果树,说到黄果树,你一定知道我们要去?是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很想见一见吧。
那好,先大饱一下大家的眼福。
视频呈现。
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是中国的第一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壮观最宽阔的瀑布之一。
师:面对着黄果树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黄果树听瀑,题眼在哪里,落在了一个听上。
让我们一起和一起去听瀑吧二、读通课文,找出关键句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2.让我们快速读课文,谈谈有什么体会你说你说再读,找瀑布的音、形句快速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一划听瀑布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看到瀑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