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谈辉荣学生:时间:2014年月日
内容(课题):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
教学目的
1、认识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
2、知道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3、掌握原子结构及内部各粒子的意义;
4、知道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重难点
1、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
2、原子结构;
3、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
1、模型的作用: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2)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
2、模型类型: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
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
4、数学公式
(二)符号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如交通标志符号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电流表用同一个符号表示。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国家用统一的字母t表示时间这个量。

针对训练
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______
A.地球仪;
B.t;
C.ρ;
D.细胞模式图;
E.地图;
F.S=vt;
G.W.C.;
H.O2
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
4、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二)原子
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3、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

(三)粒子的大小和质量
1、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的数量级,原子的质量一般在10-26千克数量级。

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四)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
B.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
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D.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

精析:物质种类不同,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必不同。

物质种类一般由分子决定。

水、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分别是由水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用“分子”、“原子”填写下列空格
(1)蔗糖是由_____构成(2)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直接构成的
(3)氧分子是由氧_____构成的(4)空气是由不同的构成的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异在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_____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其本质差异在于它们__________不同
5、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B木材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D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6、关于下列四种分子(注:黑圆圈代表氢分子,有红色的小圆圈代表氧原子,紫色小圆圈代表氮原子,蓝圆圈代表碳原子)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水分子氮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A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个原子构成
B由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比较能说明分子可以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
C氮气和氢气分别由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由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比较能说明一个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7、人们把石墨加热到20000C,并加热到5万至10万标准大气压下,就可以使之转化为金刚石,这是由于()
A石墨分子变成金刚石分子B石墨原子变成金刚石原子
C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在高温高压下发生了变化
D石墨、金刚石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状态
8、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9、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
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10、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核子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高速运动)
2、原子结构
(1)在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等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

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

(4)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科学家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对夸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上的一个热点。

四、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种类
(1)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带正电。

质子数》电子数
(2)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得到电子带负电。

质子数《电子数
3、性质
(1)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离子所带电荷数由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数目决定。

小结:(1)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失电子→失电子
阴离子-------------原子------------阳离子
得电子←得电子←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元素
1、含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征: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即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二)同位素:
1、含义: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如氢的同位素有:氕、氘、氚,氧、碳的同位素也各有三种。

2、同位素与元素的关系: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三)元素的种类
1、元素与原子:(1)概念不同:从概念上来区分;
(2)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分子、离子是一个微观的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金属元素:铜、铁灯
3、元素的种类:
非金属元素:氧,碳等(包括稀有元素)
思考:如何来描述水的组成和构成呢?
宏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二种元素)组成。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微观: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

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或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一种氢原子和一种氧原子构成。

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五、物质的分类:
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思考:能否说“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六、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下列是地壳、空气、人体、海水中主要元素按质量分数排列顺序:
(1)地壳中:O%>Si%>Al%>Fe%>Ca%(2)空气中:N%>O%
(3)人体中:O%>C%>H%(4)海水中:O%>H%>Cl%
针对训练
1、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B.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贫血引起的原因一般是血液中缺少()
A.钙元素
B.磷元素
C.铁元素
D.碳元素
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化合物
B.非金属
C.有机物
D.金属或合金
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1)代表混合物的是______(2)代表单质的______。

(2)代表化合物的是_____(4)代表纯净物的是___。

ABCD
5、下列各物质:A澄清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C四氧化三铁、D水银、E纯净的盐酸、F 液氧。

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6、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一种与足球稀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分子N60,它在高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的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N60属于。

7、在以下相应的横线上,填入符合条件的粒子名称的相应序号: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⑦离子
(1)显电性的有_________
(2)跟其他粒子相比,质量很小的是______
(3)在同种原子中,粒子数目一定相同的是______
(4)用化学方法能再分的是_______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
(6)构成水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构成金属铜的最小粒子是______构成食盐晶体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8、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关于下表所列的四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粒子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A 8 8 8
B 8 8 10
C66 6
D68 6
①A和B属于同种元素②B为带正电荷的离子③C和D互为同位素④A和D互为同位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原子核经高能粒子撞击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关于这一物质变化过程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
B这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而这个变化中原子核也发生了变化C既是化学变化,也是物理变化
D属于物理变化
11、有三种不同的原子,A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
中子,B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C原子核
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C的核电荷数不同
B、B和C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A和C是同一元素
D、B和C互为同位素原子
12、下图所示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
结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
B、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
1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14、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
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α粒子散射实验
15、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该元素原于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于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16、如图,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核似地反弹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这一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原子核极其微
B、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17、在以下相应的横线上,填入符合条件的粒子名称的相应序号: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
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⑦离子
(1)显电性的有_________(2)跟其他粒子相比,质量很小的是______
(3)在同种原子中,粒子数目一定相同的是______(4)用化学方法能再分的是_______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6)构成水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构成金属铜的最小粒子是______构成食盐晶体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18、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