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差动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都有广泛应用。
其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并且在信号放大过程中抑制了共模噪声的干扰。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测试,进一步了解其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器材与步骤1. 实验器材本次实验采用的实验器材包括:操作示波器、函数发生器、功能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
2. 实验步骤(1) 将差动放大电路按照给定的电路图连接好,并注意正确的电路连接。
(2) 将函数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节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
(3) 通过示波器观察差动放大电路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数值。
(4) 对不同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测试,并观察测试结果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搭建了差动放大电路,并通过函数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进行测试。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和记录相应的数值,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分析:1. 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关系: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可以观察到差动放大电路正确放大了输入信号,并产生了相应的输出信号。
而且,输出信号的幅度随着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大而增大,说明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增益较高。
2. 噪声抑制能力:差动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抑制共模噪声。
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入了一些干扰信号,如电源纹波和环境的电磁干扰等,观察到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共模噪声,并输出较为干净的信号。
3. 频率响应特性: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可以观察到差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在较低频率时的放大增益较高,但随着频率增加,放大增益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差动放大电路的内部结构和元器件参数导致的。
4. 幅度非线性:在一些高幅度的输入信号条件下,观察到差动放大电路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元件饱和或者过载引起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对差动放大电路进行调整,以优化其性能。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电路图和基本分析方法。
3. 学习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整、差模和共模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4. 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和输入阻抗等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性能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具有抑制共模信号、提高差模信号放大倍数的特点。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为两个输入电压之差,即差模信号,而共模信号则被抑制。
本实验采用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数字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信号发生器5. 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器件四、实验步骤1. 实验电路搭建: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搭建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2. 静态工作点调整:调整电路中的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调整偏置电阻,使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3. 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4. 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共模信号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5. 测量共模抑制比(CMRR):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同时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计算CMRR。
6. 分析输入阻抗: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调整:经过调整,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测得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20dB,与理论值相符。
3.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测得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2dB,与理论值相符。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精编版)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东莞理工学院实验报告系(院)、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2)班姓名:吴捷学号:20__41310202日期:20__.12.28成绩:篇二: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2.6 差动放大器2.6.1 实验目的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2.6.2 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图2-6-1差动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如图2-6-1所示。
当开关K拨向左边时, 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
调零电位器用来调节、管的静态工作点, 使得输入信号。
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 它对差时, 双端输出电压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 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 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 稳定静态工作点。
当开关K拨向右边时, 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 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2.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1)静态工作点典型电路:(认为)恒流源电路:(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当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足够大, 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由输出端决定, 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时, 若在中心位置单端输出时式中出电压。
和分别为输入差模信号时晶体管、集电极的差模输(3)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输出时不会绝对等于零。
实际上由于元件不可能完全对称, 因此单端输出时式中压。
(4)共模抑制比为了表征差动放大器对有用信号(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和对无用信号(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通常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 即共模抑制比和为输入共模信号时晶体管、集电极的共模输出电或(dB)2.6.3 实验内容和步骤1.典型差动放大器性能测试按图2-6-1连接实验电路, 开关K拨向左边构成典型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
E
UIC(V) 1.8
UID=URP
UO1(V)
UO2(V)
UO(V)
AUD2= UO/UID
12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直流电压挡
V COM
12V series 12V
- + -+
-12V GND
+12V
4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表格中的有关电压,并计算相关的电压,电流。
万用表直流电压挡
直流稳压电源
V COM
12V series 12V
- + -+
-12V GND
+12V
(V)
UB2(V)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
2
实验内容和线路
1.正负电源的连接
为了给差动放大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调节双路输出稳 压电源,使E1和E2均为12V。关掉电源,将稳压电源按图接线, E1的正极端子输出电压+12V,接在实验板的VCC处。E2的负极 端子输出电压-12V,接在实验板的VSS处。 E1的负极端子和E2的 正极端子连接后,接在实验板公共接地端。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直流电压挡
V COM
12V series 12V
- + -+
-12V GND
+12V
8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表格中的有关电压,并计算相关的电压,电流。
万用表直流电压挡
直流稳压电源
V COM
12V series 12V
- + -+
-12V GND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总结(共10篇)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总结(共10篇)
差动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在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对差动放大器电路的实际搭建和测试,掌握了差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性质和实际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差动放大器是由两个共尺寸的放大器组成的,这样可以消除共模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差动放大器的差分放大特性和共模抑制特性。
我们利用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对差动放大器的输出波形进行观测和分析,在不同输入信号条件下,得到了不同的输出结果,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可调增益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比较,进一步探究了差动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本次实验还涉及到了差模转换、满足电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差模转换器基本上是一个带有放大和滤波功能的电路,它可以将输入的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输出。
通过差模转换电路,我们还了解了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为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放大提供了参考。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对差动放大器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比如在运算放大器、仪器放大器等实际场景中,差动放大器的作用和影响。
这些应用场景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差动放大器的实际意义提供了依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差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还学习了在实际电路中如何正确使用差动放大器,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 学习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技巧。
4. 分析差分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结构相同、参数对称的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分来抑制共模信号,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差分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 差模放大: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
2. 共模抑制:提高CMRR,降低共模干扰。
3. 零点漂移抑制: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减小零点漂移。
4. 输出阻抗高: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
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下:```+---------+| Q1 | Q2+---------+ +---------+| || |+-------+ +-------+| | | || R1 | | R2 || | | |+-------+ +-------+| || |+---------+||V+-------+| || Vout ||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实验线路板3. 万用电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线路连接线四、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按照原理图搭建差分放大电路。
2. 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入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4. 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5. 记录实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分析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与理论值的差异。
2. 分析电路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3. 总结差分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 掌握了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熟悉了差分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技巧。
差动放大电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 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 分析差动放大电路在抑制共模信号和放大差模信号方面的作用。
4.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结构相同、参数对称的放大电路组成,分别称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当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两个输入端时,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
三、实验器材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实验线路板3. 万用电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线路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在实验线路板上搭建差动放大电路。
2. 静态测试: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差模信号测试:向电路输入差模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数据。
4. 共模信号测试:向电路输入共模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数据。
5. 性能指标测试: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测试结果: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2. 差模信号测试结果:输入差模信号时,输出波形清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符合理论计算值。
3. 共模信号测试结果:输入共模信号时,输出波形基本消失,说明电路对共模信号抑制效果良好。
4. 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六、实验结论1. 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2. 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加深了对差动放大电路的理解。
3.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差动放大电路的搭建、测试和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电路的连接和调整,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测试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3. 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事故发生。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类型的差动放大电路,如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前言差动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通信、音频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号的放大和传输。
本文将介绍差动放大器实验的操作流程、结果分析及实验感悟。
二、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放大器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实际应用。
3、实现差动放大器的搭建和测试。
三、实验器材1、操作板。
2、备注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示波器。
5、电阻箱。
4、实验原理差动放大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路,由于其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合的限制,在其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出一些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输入和输出的连接方式、输出端基准点的接地方式、引脚连接以及电路参数的设定等。
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如图所示:5、实验步骤1、搭建差动放大器电路。
2、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到差分输入终端。
3、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接到示波器的A输入端,并将示波器的A端接地。
4、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5、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观察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形状和幅度。
6、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分别变化,观察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6、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对差动放大器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信号的变化,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也会相应地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我们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降低到一定的值之后,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就会开始出现偏差。
这说明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是与输入电压的变化相对应的。
此外,我们还检测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实验结果表明,输入电阻为几兆欧姆,输出电阻为几千欧姆。
7、实验感想本次差动放大器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差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和应用。
它不仅可以在现代科技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放大音乐、电视、电影等娱乐设备中的音频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搭建电路、连接电器、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实验操作技能,使我们更加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电子技术领域,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它能够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际测量,深入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差模放大器的特性,将输入信号通过差动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输出到负载上。
差动放大电路的核心是差动放大器,它由两个共射放大器或共基放大器构成。
差动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通过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然后经过放大后输出到负载上。
二、实验步骤1. 搭建差动放大电路首先,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阻和电容,搭建差动放大电路。
将两个共射放大器或共基放大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差动放大器。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2. 连接输入信号源和负载将输入信号源连接到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可以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然后,将负载连接到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可以使用示波器来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3. 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
分别记录不同输入信号条件下的电压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4. 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性能特点。
通过对比不同输入信号条件下的输出信号,可以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和抗干扰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低频情况下,增益较高,能够有效放大输入信号。
然而,在高频情况下,增益会下降,可能会引入一些噪声。
2. 差动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决定了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接收能力,输出阻抗则决定了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
3. 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是指两个输入端同时受到的干扰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通过将共模信号进行抵消,从而提高了信号的纯度和可靠性。
差动放大电路_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_实验报告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信号并提高音频、视频和其他信号的传输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深入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等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引言: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基础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领域。
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能够避免共模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本次实验将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从而深入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方法。
3.测试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如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
4.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差动放大器、电源、输入和输出端口等组成。
差动放大器是由两个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并以共源极管引入共模信号的。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很高的增益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有较低的放大作用。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包括信号源、CATV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电源等。
实验步骤如下:1.将差动放大电路搭建在面包板上,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源、输入和输出端口。
2.设置信号源为正弦波信号,通过输入端口输入信号。
3.设置示波器连接输出端口,观察输出信号波形。
4.调节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测量和记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计算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6.测量和记录共模输入电压和差模输入电压,计算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差动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的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差动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性能和抑制噪声的能力。
同时,可以对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深入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问题讨论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问题讨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直流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1.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直流差动放大电路是由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组成的电路。
其中,两个输入端口分别接收输入信号,而输出端口则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该电路采用了差分放大器作为核心元器件,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增益和相位变换,并且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2. 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差分放大器是由两个共用一个负反馈回路的晶体管组成。
其中一个晶体管被称为“正相位输入晶体管”,另一个被称为“反相位输入晶体管”。
当两个输入信号相同时,它们会同时作用于正反相位晶体管上,并产生对称的电流;当两个输入信号不同时,则会产生不对称的电流。
这样就可以将差异信号进行增强。
3.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2)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增益和相位变换;(3)适用于直流信号的放大;(4)可以用于信号差分、滤波等应用。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1. 实验器材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阻箱、电容箱、万用表等。
2. 实验仪器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板。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板将实验板连接好,并将两个输入端口分别接收到两个输入信号,输出端口则连接到示波器上。
2. 调节信号发生器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合适的输入信号。
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频率和幅度等参数。
3. 调节电阻箱和电容箱根据需要调节电阻箱和电容箱,以匹配不同的输入信号。
这样可以保证输出端口的负载匹配良好,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4. 测量输出信号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并记录下来。
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等参数,来观察输出端口的响应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直流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和较好的放大性能,可以用于信号差分、滤波等应用。
实验5差动放大电路
2023/10/10
静态分析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
理论计算
因为没有输入信号,所以:
VB1=VB2=0V; VE1=VE2=0-0.7=-0.7V; VC3=VE1-0.5*IC3*0.5RP=-0.7-0.5*1.15*0.5*330=-0.79V 因为IC3 ≈ IE3, IE1 =IE2 = 0.5 IE3,所以: IE1=IE2=0.5IE3=0.577mA; VC1=VC2=VCC-IE1*RC=12-0.577*10*1000=6.23V
测量。
连接电路
试验操作
3.测量共模放大倍数: ① 将两输入端短路接到直流信号源;连接图(见下页); ② 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电压:
测量值
输入信号
VC1 VC2 Vo 双
Vi1= Vi2= 0.1V
计算值
AVC AVC AVC
1
2
双
共模克制 比
KCMR
Vi1= Vi2= 0.1V
注: AVC1=(VO1-VO1Q)/Vi1;VO1Q为V1集电极静态电压;
输出阻抗: Ro 2Rc
动态分析 4.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理论计算
差模电压增益: AVD
vo vid
vo1 vo2 vi1 vi2
2vo1 vid
R' L
Rid
RL
RC
//
RL 2
A vv r R R 共模电压增益:
oc1
C
C
vc1 ic
be
1
2ro
2ro
K A A 共模克制比:
电子技术试验
差动放大电路
试验原理
克制温度漂移旳措施: ① 在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 ② 采用温度补偿旳措施; ③ 采用特征相同旳三极管,使它们旳温漂相互抵消,构成
差动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差动放大电路是电子学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可以用于信号放大、滤波、抑制噪声等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动放大电路,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理论分析。
二、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共射放大器组成,其输入端分别连接两个输入信号源,输出端连接负载电阻。
两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网络相互耦合,形成差分输出。
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基于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差分输入信号的放大,实现对差分输出信号的放大。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差动放大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依次连接电源、信号源、放大器和负载电阻。
注意正确接线,避免短路或接反。
2. 调节电源电压根据放大器的工作要求,调节电源电压,使其稳定在适当的工作范围。
通常,差动放大电路的电源电压为正负12V。
3. 设置输入信号连接信号源,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可以选择不同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测试,以观察差动放大电路的响应情况。
4. 测量输出信号连接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可以通过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际测量,我们得到了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和幅度。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差动放大电路具有良好的共模抑制比。
在理想情况下,差动放大电路输出信号只包含差分信号,而共模信号被完全抑制。
实际测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中共模信号的幅度非常小,说明差动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共模抑制能力。
2. 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与输入信号的差分模式有关。
在差分模式下,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较高,可以实现信号的有效放大。
而在共模模式下,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较低,对信号的放大效果较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尽可能提高差动信号的幅度,以获得更好的放大效果。
3. 差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较好。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差动放大电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能保持较好的放大效果,没有明显的频率衰减。
实验五 差动放大电路
实验五差动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源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5-1所示
1、测量静态工作点。
(1)调零
将Vi1和Vi2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位器Rpo,使双端(AB)输出电压V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V1、V2、V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5、1中
表5、1数据记录表14
Vc1 Vc2 Vc3 Vb1 Vb2 Vb3 Ve1 Ve2 Ve3 对地
电压
测量
值(V)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输入端加入直流信号Vid=+,按表5、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值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
注意先调好直流信号的OUT1和OUT2,使其分别为+和,再接入Vi1和Vi2。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输入Vi、Vi2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
直流信号分先后接OUT1和OUT2,分别测量并填入表。
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
进一步算出共模抑制比:
CMRR=A d/A C
表数据记录表15
输入信号Vi测量及计算值
差模输入共模输入共模抑制比测量值计算值测量值计算值计算值
CMRR
+
正弦信号(50mv、1K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引言
在电子学领域中,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结构。
它能够将输入
信号放大,并且抑制共模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
建差动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进一步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实验器材和步骤
实验所需器材包括:两个双极性晶体管、电阻、电容、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首先,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差动放大电路。
然后,接入信号发生器和
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的波形和幅度。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放大输入信号: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输入信号在经过差动
放大电路后,其幅度得到了明显的放大。
这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具有放大输入信
号的功能。
2. 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共模信号是指同时作用于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如电源噪声等。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共模信号在差动放大电路中几乎
没有被放大,而是被有效地抑制了。
这说明差动放大电路具有抑制共模信号的
能力。
3. 差动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和频率响应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验中,
我们发现差动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放大程度。
随着频率的
增加,放大程度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差动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等元件存在一定
的频率响应特性。
4. 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受到元件参数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数值,发现它们对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调节电阻的数值可以改变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而调节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差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差动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差动放大电路在电子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放大器、通信系统等方面。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对于我们设计和调试电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和抑制特性,并且了解了其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响应和元件参数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差动放大电路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Sedra, A. S., & Smith, K. C. (2016).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Razavi, B. (2016).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McGraw-Hil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