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知识之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男孩和女孩,分别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养育。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要穷养。这表示着男孩子被认为以后是要靠奋斗生存的。而女孩子要富养,因为免得以后一根棒棒糖就能把她们骗走了。暂且不说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这观点其实就反映了社会对男孩和女孩之间有不同的期待。那么性别差异在儿童发展中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三岁以前,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差别是非常小的。三岁以后他们的差异才会变得越来越大:

男孩子会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而女孩会表现的更有同理心和具有助人的倾向。女孩会对父母更加的顺从,而且会更加主动的去寻求父母的赞扬。所以女儿经常被称为贴心小棉袄。

而男孩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他们会变得更加的调皮。打架、咬人、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情。女孩在四岁以后,问题行为会不断的减少。但她们会比男孩子更加容易焦虑和沮丧。并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作为思想比较传统的家长,可能会希望男孩子就要像个男孩子的样子,而女孩就应该要温柔文静。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和父母期待的并不一样。有的女孩可能比较阳刚、脾气很大。有的男孩子则显得过于温柔。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角色的呢?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性别差异呢?

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学界一直有很多的争议。每个学派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生物趋向的观点认为:男孩女孩

的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基因、激素和神经发育决定的。生物学家发现有一些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女孩子,在胎儿期雄性激素就很高,这会直接导致她们的生殖器发生变化,阴蒂增大而尿道敞开,她们长大以后身上会毛发浓密,而且声音低沉,到了青春期没有月经或者月经失调。就像有的人读书时班里的一些“假小子”同学。她们很喜欢玩男孩子的玩具,而且对那些粗野的游戏非常感兴趣。

另外一个方面,雌性激素对男孩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从小就服用大量的雌激素,那么就会导致这个男孩子从小具备女性特征,并且丧失男性的生育能力,例如在泰国经常可以看到的人妖。

虽然激素水平可以影响孩子们的性别特征,但男孩女孩对于“自己的性别到底应该干什么”的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

当宝宝第一次听爸爸妈妈说“你是一个女孩子”、“你是一个男子汉”时,这时候宝宝就会把女孩或者男孩的概念和自己联系起来。宝宝会通过自己所在的环境周遭去搜索和自己性别有关的信息。孩子会思考“我这样的性别应该做什么,应该和谁玩”。

2到3岁孩子开始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别。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识还不太稳定。等孩子3到7岁的时候,孩子对于性别的概念会逐渐稳定下来。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经把很多三岁宝宝的照片通过

Photoshop修改了一下:给男孩子P上女孩子的头发和女孩子的衣服,然后让孩子们去判断,图片上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三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被头发和衣服所迷惑,而三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去通过生殖器来判断性别,而不是衣服。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性别的恒常性。根据这种认知趋向的理论来解释孩子性别发展:

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发展把和自己性别相关的概念进行归类,当两到三岁形成自我意识以后,孩子就会把所有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当成是“我的东西、我应该做的事情”。而把不属于自己的性别和行为拒绝掉。

因此,我们会发现5到6岁的男孩女孩会互相嫌弃彼此的性别,比如女孩子会跟她的同伴说“你怎么玩的这么疯啊,像个男孩子一样”,而男孩则可能会对他的同伴说“爱哭鬼,像个女孩子”。这些对性别的认同都来自于头脑认知当中的“归类”。

尽管这种看法很有道理。但家庭和文化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可能更大。比如一个成年男子的大男子主义是怎么形成的?他不可能天生就是这样吧?

大男子主义其实是一种对男性角色的强烈认同和刻板印象。说的简单点,就是大男子主义认为男人就该是这样的:男人不该哭、男人不该在家里煮饭做家务、男人不能总是带孩子、男人在外面要显得比女人更有地位和有面子等等。

这种特征用生理和认知的观点根本解释不通,所以心理学家

班杜拉告诉我们,性别角色的获得来自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社会学习。

孩子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看待性别的时候,孩子也会去模仿父母对性别的看法。也就是说,一个男孩子如果有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爸爸,这个男孩子则更容易去模仿这种性别的观点。也容易成为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而如果一个家庭的爸爸是民主的,那么这个家庭氛围就会不一样。

英国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爸爸有参与做家务活的家庭里,家里的孩子对性别的看法就不会那么刻板,这些家庭的孩子也会更少去参加性别化的游戏。这意味着这样的家庭养育出来的男孩会更少有大男子主义,而女孩会更少有脆弱和依赖。

还有一个研究很有意思,它发现一个家庭中,大娃的性别角色学习主要来自于父母,而二娃的性别角色学习则主要来自于大娃。家长可以观察一下,那些有姐姐的弟弟和那些有哥哥的妹妹,是不是在性别表现上会显得更加中性一点?

除了家庭对儿童性别影响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的影响。

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做《摔跤吧爸爸》,电影说的就是两个印度女孩在爸爸指导下,成为优秀摔跤运动员的故事。这故事要是发生在中国,估计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但是,在印度就不一样了。因为印度的女人会被那边社会严格定义为“长大嫁人、相夫教子”的角色,印度把女人看作“男人的从属”,所以电影里女孩

从事男孩的摔跤运动就是一次对社会的巨大突破。因此说女孩或者男孩将来会怎么看待自己性别,这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看到这里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很多男人在结婚以后并不知道怎么去履行一个父亲的职责呢?

最近几年,世界教育思想开始反思,媒体的内容究竟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许更先进的媒体表现可以是这样的:例如在孩子孩童时阅读的绘本里,不应去过分的强调性别的刻板意义。更优秀的绘本应该让女孩扮演飞行员、救护车司机,而让男孩子也有机会来洗衣服,或者是主持家庭party。

像现在美国很多电视剧里,职场女性出镜很多,做奶爸的也比比皆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对性别产生新的认识。其实也是让家长与孩子自己有更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总结一下,关于儿童的性别特征以及性别角色的形成,其中有生物基因层面的原因,也有后天对每种性别角色的学习和模仿的因素。家长可以遵循传统意义上对男孩和女孩的养育观点,但更前沿的理念是:

如果能够淡化对男孩或女孩的刻板期待,反而会解放孩子在发展中的压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会培养出一个娘娘腔的儿子或者一个野蛮女孩,而是让孩子在向另一个性别学习的时候能减少一些压力。比如说男孩对养花或者研究水果沙拉感兴趣,女孩喜欢体育或者机械玩具,这个时候父母是不是可以不去阻止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