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汽车构造(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 汽车总体构造 第一节 汽车分类及结构一、填空1.动力、四个、四个、载运人员、货物2.乘用车、商用车辆3. 94. 115.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6.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7.发电机、蓄电池8.驾驶室、货厢9.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10.ϕF =ϕN二、简答1.发动机是为汽车行使提供动力的装置。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2.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3.一是发动机要有足够的功率;二是驱动轮与路面间要有足够的附着力。

第二节 汽车识别代码和技术参数一、名词解释1.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4.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5.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汽车越容易越过障碍物,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

6.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7.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二、简答1.(1)第一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码(WMI)(2)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3)第三部分:检验位(4)第四部分:车辆指示部分(VIS)2.(1)除挂车和摩托车外,标牌应固定在门铰链柱、门锁柱或与门锁柱接合的门边之一的柱子上,接近于驾驶员座位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可利用,则固定在仪表板的左侧。

如果那里也不能利用,则固定在车门内侧靠近驾驶员座位的地方。

(2)标牌的位置应当是除了外面的车门外,不移动车辆的任何零件就可以容易读出的地方。

(3)我国轿车的VIN码大多可以在仪表板左侧、风挡玻璃下面找到。

(4)美国规定应安装在仪表板左侧,在车外透过挡风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便于检查。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压力润滑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润滑方式,通过在接触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润滑剂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压力润滑的含义、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润滑。

润滑是通过在接触部位引入润滑剂,减少摩擦和磨损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机械设备中,由于不可避免的摩擦力和磨损,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而润滑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层薄膜,将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而压力润滑是润滑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在润滑接触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润滑剂在接触表面形成一个薄膜,起到减少摩擦和磨损的作用。

压力润滑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例如发动机、润滑油系统、齿轮传动等。

在这些设备中,润滑剂会通过压力输送系统被送到接触部位,并且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润滑剂的黏性和压力的作用。

当润滑剂在接触部位被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后,它的黏性会增加,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薄膜。

这层薄膜可以有效地隔离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系数,使摩擦过程处于较为理想的摩擦状态,从而达到减少磨损、提高设备寿命的目的。

在工业领域,压力润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次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发动机中,压力润滑可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润滑油系统中,压力润滑可以确保润滑油的持续供应,并且形成一个稳定的油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齿轮传动中,压力润滑可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提高传动效率,并且防止齿轮因磨损而导致的故障。

此外,压力润滑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根据设备的工作负荷和速度等参数,可以调整润滑剂的压力和输送量,以确保润滑效果的最佳化。

同时,在选择润滑剂时,也要考虑润滑剂的黏度、抗压性和耐高温性等特性,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名词解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名词解释

51. 配气相位 发动机进、排气门实际的开启与关闭时刻与开启的持续时间。
52. 补燃期 指汽油机中汽油燃烧过程中从气缸压力最高点到燃料基本燃烧完全
51.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在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不变时,供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52. 单缸断火法 为了检查各个气缸是否正常工作,逐一拔掉气缸的高压导线的方法。
51. 空燃比 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3分)
52. 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51. 冷却水小循环 当发动机水温低于70℃时,节温器主阀门关闭、副阀门全开,冷却水经节温器副阀门,在水泵和发动机水套之间进行循环。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小循环。
4. 下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称为下止点。
51. 进气谐振增压 进气谐振增压也称为“惯性增压”,是利用进气惯性产生的压力波,提高进气压力(2分),增加进气量(1分)。
52. 压力润滑 润滑油在机油泵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压力输送至发动机的零件摩擦表面,来保证润滑,这种润滑方式称为压力润滑。
52. 制动跑偏 汽车同轴上的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或制动生效时间不一致,当汽车制动时,将导致汽车偏向制动力较大或制动较早的一侧。
说明:答出主要内容可酌情给分。
51. 浓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浓混合气。
52. 备燃期 从喷油开始到混合气开始着火燃烧为止这段时期称为备燃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名词解释题 1.发动机压缩比:发动机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水接触,壁厚为5~9 mm。
3. 活塞行程 活塞在气缸内由上止点运行到下止点(或由下止点运行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

1.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2.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气缸数的乘积。

3.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4.气缸的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5.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6.有效转矩:在克服摩擦、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输出的转矩。

7.有效功率:在克服摩擦、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输出的功率。

8.燃油消耗率:内燃机工作时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燃油量的质量(克)。

9.发动机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内燃机主要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随工况变化而变化之间的关系。

10.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负荷一定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10.发动机的外特性:当发动机处于全负荷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1.全浮式活塞销:活塞销既可以在销座内摆动,又可以在连杆小头内摆动。

2.曲拐:对于全支承曲轴来说,两个主轴颈、两个曲柄臂和一个曲柄销构成一个曲拐。

3.全支承式曲轴:在相邻的两个曲拐间都有主轴颈支承的曲轴。

4.扭曲环:气环在安装后由于弹性内力使断面发生扭转。

1.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2.气门间隙:气门杆尾端与摇臂间的间隙。

3.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

4.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1.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2.过量空气系数:燃烧一千克燃油实际消耗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质量之比。

3.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可燃混合起中空气和燃油的比例。

1.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由喷油泵泵油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2.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由喷油器的喷油始点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3.柱塞行程h:柱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4.柱塞的有效行程:喷油泵实际供油阶段,柱塞所走过的行程。

机械维修名词解释

机械维修名词解释

1.上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称为下止点。

3.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4.活塞行程: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之和。

6.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4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7.发动机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

8.发动机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9.发动机热效率:有效功率与燃料燃烧热量之比。

10.发动机负荷: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

11.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在1 h内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12.发动机工况:发动机工作状况简称为发动机工况,一般用它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

有时也可用负荷与曲轴转速来表征。

13.充气效率:在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汽缸内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之比。

14.气门锥角:气门密封锥面是与杆身同心的圆锥角,气门密封锥面与平面之间的夹角。

15.配气相位: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16.气门间隙:发动机在状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下,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17.自动补偿封闭式散热器:带有补偿水桶和散热器盖,带有空气蒸汽阀的散热器。

18.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19.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20.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中燃烧时产生爆燃的能力。

21.爆燃:火焰还没有传到就燃烧了。

22.表面点火: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燃烧室炽热表面点燃烧时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

23.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所含空气和燃料的质量之比。

24.过量空气系数: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空气质量与理论上燃烧完全时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

汽车发动机——名词解释

汽车发动机——名词解释

1空燃比实际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2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1kg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3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4活塞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6发动机排量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汽缸数的乘积。

7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上极限位置。

8.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下极限位置。

9.曲柄半径曲轴主轴颈的中心线到连杆轴颈中心线的距离。

10.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11.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12.全浮式活塞销活塞销既可以在销座内转动,又可以在连杆小头内转动。

13.半浮式活塞销活塞销只可以在销座内转动,不可以在连杆小头内转动。

14.曲拐对于全支撑曲轴来说,两个主轴颈、两个曲柄臂和一个曲柄销构成一个曲拐。

15.全支撑式曲轴在相邻的曲拐间都有主轴颈支撑的曲轴。

16充气效率(1)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

(2)或者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与理想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的比值17.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和持续开启的时间。

18气门重叠角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19进气提前角、进气迟闭角、排气提前角、排气迟闭角20.强制循环式水冷系以水泵对冷却液加压使其在水冷系中循环的冷却系。

21.压力润滑通过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表面的润滑方式。

23.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泵油到活塞运行到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24.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活塞运行到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EQ6100――1型汽油机答:二汽生产的6缸四冲程缸径100mm的水冷第一次改型的汽油机。

2、压缩比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ε= VVa = VcV +Vh = 1+ VVh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答:在发动机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一系列过程成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4、活塞环端隙答:活塞环装到气缸后,活塞环开口处的间隙。

5、轴瓦的自由弹势答:瓦在自由状态下其曲率半径大于轴承座的半径,这种现象成为轴瓦的自由弹势。

6、干式缸套答:不与冷却水直接接触的缸套称为干式缸套。

7、气门重叠角答:进排气门同时开启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叠开角。

8、配气相位答:用曲轴转角表示的气门开闭时刻及持续时间。

9、空燃比答: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的质量之比称为空燃比。

10、发动机怠速答:发动机不向外输出动力以最底的转速运转。

11、多点喷射答:每一个进气歧管都安装一个喷油器的喷射系统称为多点喷射。

12、压力润滑答:用一定压力将润滑油供给到摩擦表副的润滑称为压力润滑。

13、冷却水大循环答:冷却水经过散热器的循环称为冷却水大循环。

14、废气涡轮增压答:依靠废气的能量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进气压力,增加进气量的的方法称为废气涡轮增压。

15、平均有效压力Pe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假想的大小不变的压力,它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作的功,等于每循环所作的有效功。

Pe=30τNe/iVhn其中,τ—发动机的冲程数,四冲程发动机取“4”,二冲程发动机取“2”Ne—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i—气缸数Vh—气缸的工人容积,Ln—发动机转速,rpm16、气缸工作容积答: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L)。

17、发动机排量答: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VL = i .Vh18、12V135Z答:表示12 缸,V 型,四冲程,缸径135mm ,水冷,增压发动机。

19、发动机负荷特性答:发动机转速不变时,其经济性指标(GT和ge 等)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发动机常用的两种润滑方式

发动机常用的两种润滑方式

润滑是机油的第一大任务,此外还有分散应力、冷却、密封、防锈蚀、清净等功能。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机油的性能。二;中程发动机的润滑系与四冲程发动机不同,这里只介绍四冲程机的润滑方式。
按润滑供油方式的不同,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曲柄搅动机油,把机油油滴甩到发动机各部位进行润滑,早期的发动机大都采用飞溅润滑,这需要布置较长的曲柄,使曲柄在转动时能深入到机油面以下。曲柄的形状应有利于甩起较多的机油,在发动机运转时,机油便被甩到如气缸、曲轴、侧置气门润滑点。
压力润滑方式使用机油泵供油,把机油强制供给各润滑点。在发动机上,并不是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都能采用压力润滑,曲轴各轴颈、凸轮轴等是压力润滑,但连杆小头、气缸、活塞等,则是依靠曲轴润滑后的飞溅机油润滑。自摩托车诞生以来,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发动机润滑的研究,如在原飞溅润滑的基础上增加喷射装置。对活塞及活塞环进行直接喷射,并提高机油喷射量,以求大大改善发动机的散热和润滑效果。
发动机的两种润滑方式
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极其苛刻.需要良好的润滑环境,只是在零件摩擦表面涂抹机油是不够的。因为摩擦零件滑动速度快,载荷高,机油温度会很快上升.致使润滑能力大幅度下降。这就需要用机油泵将发动机下方油底壳储存的机油不断输送给各润滑点参与润滑,机油会在重力作用下又回落到油底壳。由于机油的润滑作用,降低了各摩擦表面的阻力,发动机才得以圆滑地运转.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
总之,发动机各部位并不全是压力润滑,许多部位还是利用压力润滑的飞溅油进行润滑,我们在摩托车技术参数的润滑方式一栏,也多能发现“压力飞溅润滑”的表述。这也是目前汽车和摩托车大都采用的润滑方式。
在压力润滑方式中。机油泵把一定压力的机油输送到各润滑点并形成油膜,保证各机件的金属面不直接发生摩擦。如果没有压力机油,发动机会立即损坏。机油压力取决于供油量和发动机转速。为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在发动机最高转速时主油道的机油压力应不低于3kg/cm2为确保油压,高档摩托车上均装备有油压警示灯和油压表,油压表可随时显示机油的压力,提请骑士注意,以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润滑名词解释

润滑名词解释
润滑类
(1)润滑
(Lubrication)
用润滑剂减少两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或其它形式的表面破坏。
(2)润滑类型
(Types of Lubrication)
润滑剂在两表面间存在的条件和状态。
(3)流体润滑
(Fluid Lubrication)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被具有体积粘度特性的流体润滑剂完全隔开时的润滑状态。
(19)油浴润滑
(Bath Lubrication)
摩擦表面部分地或全部浸入润滑油池中的润滑方式。
(20)油绳润滑
(Wick Lubrication)
利用虹吸原理和毛细管作用,借助油绳将润滑油送至摩擦点的润滑方式。
(21)油环润滑
(Oil-ring Lubrication)
用直径大于轴径的环随轴一起旋转,将下面贮油器中的润滑油带至轴颈上的润滑方式。
(Lubricant Spattering or Oil Jet Lubrication)
润滑剂与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在喷射阀混合后射向润滑点的润滑方式。
(31)油/气润滑
(Aerosol Lubrication)
压缩空气与油液混合后呈油/气—微细油滴或颗粒状送向润滑点的润滑方式。又称气溶胶润滑。
(32)分散润滑
(10)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相对运动两表面之间的摩擦和流体润滑剂膜的厚度取决于表面弹性形变以及润滑剂在表面接触区的流变特性的润滑状态。又称弹性流体静力润滑。
(11)气体润滑
(Gas Lubrication)
相对运动两表面被气体润滑剂分隔开的润滑。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压力润滑(Pressure Lubrication)是机械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润滑方法,通过在摩擦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润滑剂压入摩擦接触区域,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在机械设备中,常常有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相对滑动的情况,如轴承、齿轮、活塞和气缸等部件。

由于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会产生热量和磨损,因此需要通过润滑来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持摩擦面的良好状态。

在压力润滑方法中,通常使用润滑泵将润滑剂以一定的压力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润滑剂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薄膜,完全隔离了摩擦表面,阻止了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

润滑膜可以在摩擦表面间形成一个固定的层,减小了摩擦系数和磨损程度。

压力润滑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润滑:压力润滑可以将润滑剂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使润滑膜形成在摩擦表面上,实现全面、均匀的润滑。

与其他润滑方式相比,压力润滑能够提供更好的摩擦降低和磨损保护效果。

2. 高负荷能力:压力润滑可以在高温、高速和高负荷工况下有效工作。

润滑膜可以承受来自部件之间的压力和冲击力,保持润滑效果稳定。

3. 网络化润滑:在大型机械设备中,可以通过润滑系统进行网络化润滑。

润滑泵和润滑管路可以连接到多个润滑点,实现统一控制和集中润滑管理。

4. 自动化润滑:通过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可以实现润滑时间和润滑剂的用量的自动调节,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润滑剂的消耗。

尽管压力润滑具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润滑泵和润滑管路需要特殊的设计和制造,以满足高压、高温和腐蚀性润滑剂的要求。

此外,由于压力润滑是依靠外力进行的,一旦润滑系统发生故障或停电,润滑效果会受到影响。

总之,压力润滑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方法,通过在摩擦表面施加压力,将润滑剂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它具有高效润滑、高负荷能力、网络化润滑和自动化润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_简答题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_简答题

1)CA1091汽车2)1E65F发动机3)9.00-20ZG轮胎1、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总质量为9吨的载货汽车,第2代产品。

2、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水冷,汽车用。

(2分)7、气门重叠角: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8、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气门开闭时刻及持续时间。

9、空燃比: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的质量之比称为空燃比。

12、压力润滑:用一定压力将润滑油供给到摩擦表副的润滑称为压力润滑。

13、冷却水大循环:冷却水经过散热器的循环称为冷却水大循环。

20、发动机速度特性:节气门位置不变时,发动机性能指标(Pe、Me 、ge 、GT 等)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28、曲柄半径:指曲轴主轴颈中心线到连杆轴颈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9、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30、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气缸数的乘积。

31、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32、气缸的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3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48、上止点和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

49、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50、活塞行程: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5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53、爆燃与表面点火:点燃发动机压缩比过大,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或其它原因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叫爆燃;表面点火是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与炽热处(如排气门头,火花塞电极,积炭处)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也叫炽热点火或早燃。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知应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知应会

汽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上册〕一、名词解释。

1、汽车:借助于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且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

2、轿车:供个人使用的载送少量乘员的汽车。

3、客车:供公共服务用的载送较多乘员的汽车。

4、工作循环:活塞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

5、上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6、下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7、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8、曲柄半径:曲轴的回转半径。

9、气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

10、发动机排量:所有气缸工作容积总和。

11、燃料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容积。

12、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容积。

13、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14、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

15、负荷: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

16、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

17、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18、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二、简答题。

1、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汽车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4部分组成。

2、汽车按其用途可分为哪几种?1)运输汽车2)专用汽车3)特殊用途汽车3、发动机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4、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答:使输进气缸内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

5、气缸按气缸结构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答:分为干式气缸和湿式气缸套、无气缸套三种。

6、气缸排列形式有几种形式?答:直列式,V型式和水平对置式三种形式。

7、曲轴箱按结构形式分为哪几种?答:分为平底式,龙门式和隧道式三种。

8、汽油机用燃烧室分为哪几种形式?1)浴盆形燃烧室2)楔形燃料室3)半球形燃烧室4)多球形燃烧室5)多逢形燃烧室9、曲柄连杆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体组、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等三部分组成。

压力润滑的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的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的名词解释

谈及压力润滑,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然而它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工厂里操作精密器械,还是地面战斗中搭配武器装备,都需要压力润滑技术的灵活运用。

那么,什么又是压力润滑呢?
压力润滑是一种润滑技术,用来消除因在结构部件内发生的摩擦和磨损造成的过热和磨损问题。

压力润滑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液体以及气体介质,以极高的压力将这些特殊的介质强制喷射于结构部件的表面,从而实现润滑目的,以此来达到摩擦力的抑制,减少机械的消耗。

压力润滑的优势在于它不受温度、湿度和磨损程度的影响,能较好地保护操作相关机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它灵活性也很高,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环境需求。

相比传统的干式润滑和油润滑,具有实际运行效果更佳的优势,它的保护效果十分突出,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磨损,同时提高精密部件的动态精度,也可以通过温度和湿度控制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就此讲起,压力润滑十分重要,它是在特殊状况下非常有用的技术,在精密设备和危险环境中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机制,可以大大提升机械性能,减少结构磨损,同时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压力润滑对大多数应用场合多多少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是维护机械的有效技术之一。

关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分析研究

关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分析研究

关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分析研究摘要]:润滑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辅助系统之一。

润滑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对润滑系统的认识,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功用和常见故障类型才能更好地快速准确地查找汽车的故障原因,并把故障排除。

[关键词]:润滑;摩擦;机油;滤清器一、润滑系统的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将压力、温度适宜的洁净润滑油(机油)连续不断地、循环输送到所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对于一些分散的、负荷较小的摩擦副,如水泵及发电机、起动机等,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即可。

二、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阀类组件等组成。

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大致相同。

1、机油泵是润滑系统中最重要的零件,它的功用是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机油。

现代发动机广泛使用转子泵。

转子式机油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吸油真空度较高。

2、机油滤清器的功用是滤除机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
压力润滑(pressurelubrication)是指依靠机械本身产生的压力给机械元件表面涂抹润滑剂,使它们在不损害表面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滑动。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
1、压力润滑的原理是依靠压力加润滑油实现的。

可以利用压力,将润滑油从润滑点抹到摩擦部件的表面,从而润滑其表面,使摩擦部件间可以更顺利的滑动。

2、压力润滑的压力来源。

压力润滑的压力来源可以是机械本身的压力,也可以是由润滑油泵来供应的压力。

机械本身的压力通常来自机械的运动,比如活塞运动或旋转部件的运动,这种压力叫做动力压力。

而由润滑油泵来供应的压力叫做静力压力,它是指由润滑油泵产生的压力。

3、压力润滑的作用原理。

压力润滑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压力,机械的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性的气氛。

摩擦部件间的空隙中,存在着润滑油,使摩擦部件间的滑动更加顺利。

4、压力润滑所需的条件。

要想获得压力润滑的效果,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机械元件的表面必须洁净
(2)润滑油的渗透力要强
(3)足够的压力
(4)合适的润滑油的性质
5、压力润滑的优点。

(1)润滑效果好,减少摩擦、磨损和损耗;
(2)润滑简单,不用定期更换油液;
(3)润滑范围广,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精密机械;
(4)环境卫生,润滑剂的使用量少,几乎不会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1、含义,原理。

压力润滑是指在摩擦面上施加压力,以实现对
摩擦表面的润滑,它是利用静压油膜的作用来降低摩擦副的磨损。

压力润滑的原理是将一定量的压力油以液体状态分布于摩擦副之间,形成薄膜以减少接触点的实际接触应力,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

2、特点。

压力润滑剂有两个特点:①压力润滑可以降低实际接触应力,
使摩擦系数下降;②压力润滑能够提高油膜强度,保证相当高的油
膜刚性。

所以压力润滑比其他润滑方法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其中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利用压力润滑可以降低零件的实际负荷,减少机械冲击,这对于机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提高加工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3、适用范围:泵的空转和启动,机械传动的润滑以及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的轴承润滑。

在普通干式润滑的条件下,压力润滑往往需要在被润滑部位上增加密封装置,以避免外界污染物质进入到系统内。

同时也要求密封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3、适用范围:泵的空转和启动,机械传动的润滑以及两摩擦表
面直接接触的轴承润滑。

在普通干式润滑的条件下,压力润滑往往需要在被润滑部位上增加密封装置,以避免外界污染物质进入到系统内。

同时也要求密封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作用在零件表面上,将一部分磨料带走,使表面得到清洗和冷却,达到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常见的压力润滑介质有汽油、煤油、柴油、液压油、压缩空气等。

这种由于高压而产生
的切削作用,称为压力润滑。

此外,压力润滑还包括某些化学介质,例如水玻璃和皂类。

压力润滑是减少摩擦磨损、改善运动和减轻机械振动、保证机械工作精度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特点,种类。

1)压力润滑可以降低实际接触应力,使摩擦系数下降; 2)压力润滑能够提高油膜强度,保证相当高的油膜刚性。

所以压力润滑比其他润滑方法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其中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利用压力润滑可以降低零件的实际负荷,减少机械冲击,这对于机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提高加工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5、适用范围:泵的空转和启动,机械传动的润滑以及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的轴承润滑。

在普通干式润滑的条件下,压力润滑往往需要在被润滑部位上增加密封装置,以避免外界污染物质进入到系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