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大洲大洋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大洲大洋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aa721e6edb6f1aff001fa1.png)
大陆 岛屿 2.面积广大的陆地叫____,面积较小的陆地叫____,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____,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 大洲 叫____。
3.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4.赤道横贯的大洲有____ ____ ___
大洋洲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___
看一看,想一想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 *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大洲有哪些, 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大洲有哪些。 →北:欧洲、亚洲、北美洲;南: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非洲:赤道横穿非洲中部 *全部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的大洲有 →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赤道以南)的大洲有 →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哪个 →南极洲 *除南极洲以外,哪些大洲是南北两两对称的 →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北美洲与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亚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亚洲、北美洲、欧洲 *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南极洲
填写下表内容:
概念 含 义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 海洋中彼此相近的一群岛屿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大陆与它周围岛屿合起来
举 例
全球共六块大陆
格陵兰岛 马来群岛 阿拉伯半岛 亚洲
大陆
岛屿 群岛 半岛 大洲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南极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
地球上共分为七个大洲
欧洲、亚洲、北美洲
5.南极洲被哪三个大洋环绕?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海洋的主体是大洋。大洋的平均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广 阔的洋面上,不断有水汽被蒸发到空中,然后被气流输送到陆 地上空,通过降水落到地面,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水资源。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bda1e5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一、教材内容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涵盖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教材特点1. 互动性强:电子课本具备互动功能,学生们可以通过、滑动等操作,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电子课本还设置了练习题、测验等环节,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2. 资源丰富:电子课本不仅包含了教材内容,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等。
这些资源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个性化学习:电子课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相应的学习内容。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教材的字体、字号、背景颜色等,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4. 随时随地学习:电子课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这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使用方法1. 安装:学生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相关应用商店并安装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2. 登录账号:登录电子课本账号,即可开始学习。
如果还没有账号,请先进行注册。
3. 学习导航:电子课本首页设有学习导航,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4. 互动学习:在阅读教材内容时,互动环节,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完成练习题和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学习:利用电子课本提供的课外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6. 个性化设置: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教材的字体、字号、背景颜色等,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希望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辅助学生们的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c2e251960590c69fc376de.png)
祭毕,农民绕秧田一圈,拔一把秧带回家,挂在门墙上,意为谷神进门。
田间管理
收割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返回
古偈语: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你知道“男”字的由来吗?
日本人曾说,中国是文字之国。文字有助 于我们保存思想,把事物“凝固”起来,然 后再传递下去。如“男”字,造字者的初衷 是想通过会意的方法,把男人所从事的主要 工作反映出来。“田”表示沟渠众横的耕地, 在耕地里劳作是个需要出力的地方。因此, “田”和“力”合起来,就表示“男”字
和银担中抓出一把把谷种,撒在田里。耕田播种 农耕节是泰国的重要节日,每年到农耕节时泰国都要在曼谷王家田广场举行大典。
湄南河平原居民日常生活有哪些方面是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
仪式后,围在广场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田中,
从土壤中挖出种子,连泥土装进塑料袋中,带回
家去。他们相信,这些种子和王家田的“圣土”
人我口们分 这布里密人集们的精神水生活稻: 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因此,“田”和“力”合起来,就表示“男”字 祭品颇丰,内有20个米桃,在果盘上叠成山形,称为“生盘儿”,取“积谷如山”之意。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农耕节大典始于13世纪,节日由占卜师选择在每年5月的一个吉日举行。 人口分布密集
个吉日举行。主犁官在号角乐声中扶着由两头白 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年,预兆丰年,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这一天也是一年开
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和谐相处
泰国的重要公节日牛——春拉耕礼的金色木犁耕田6圈,两名挑金担和两名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件:第4单元 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共20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件:第4单元 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306661a32d7375a417806c.png)
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是印度众多软件园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
(2)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明显,雨季降水量大。但由
于海拔较高(平均海拔 900 多米),年平均气温 20℃左右,气候温和宜人。
(3)地形:位于德干高原。
新知识记
• 知识点一 印度和班加罗尔的概况 • 1.印度:地处亚洲南部,东临①孟_加__拉___湾__,西濒②阿__拉__伯____海,是南亚
经济价值。
技术
产品
服务
声誉
课时即练
• 一、选择题
• 1.世界第二软件大国是( B ) • A.美国 B.印度
• C.日本 D.巴西
• 2.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200多家把软件
开发的业务交给印度的软件公司,而这些软件公司有很大一部分坐落
在( )
A
• A.班加罗尔 B.盂买 •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 1.印度位于( B ) • A.东亚 B.南亚 • C.西亚 D.北亚 • 2.印度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是B ( ) • A.汽车制造 B.电脑软件产业 • C.纺织工业 D.原子能
• 3.【黑龙江绥化中考】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D是( ) • A.新德里 B.孟买 • C.加尔各答 D.班加罗尔 • 4.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班加罗尔的气候D 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 5.下列关于班加罗尔的叙述,错误的是C( ) • A.被称为“亚洲的硅谷” • B.位于德干高原上 • C.城市交通条件良好 • D.印度近1/3的IT人才在班加罗尔工作 • 解析:班加罗尔交通条件差,人畜并行的现象随处可见,车与行人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地图的语言(共66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地图的语言(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596bffc1c708a1284a4462.png)
比例尺的大小 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000
小范围地区如平面图、旅游图
2、中比例尺地图: 1:100000﹥比例尺﹥1:1000000 3、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1:1000000
大范围地区如世界政区图、国家政区图等 思考: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宜采用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 尺?为什么?
大
南
西 西
b
南 南
东 南 小月家 东
河
邮局
流
(5)河流的流向? 自南向北 (6)该地常年盛行什么风? 西南风 (7)上图还缺哪些地图的语言? 还缺图例和比例尺。
(1)上图是用什么方法确定方向的? 指向标定向法。
(最常用)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N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最精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地 图 的 语 言
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
1.在图幅相同情况下,下列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围最小( A ) 内容最简单( ) D A.1:30000 B.1:200000 C.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 0 200千米 实地距离6千米 D.
2.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 A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浙江地图 D.舟山地图 3..河面较宽的是(
则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5厘米 )
3、学校操场百米跑道在地图上只有0.5厘米,请问此图的比
比例尺的大小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反之比例尺越
大
。
1
400 0000
1
8000 0000
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C ) A、1:20000 B、1:100000 C、三千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e13a7d5022aaea998f0ff7.png)
0002页 0025页 0095页 0155页 0216页 0255页 0330页 0392页 0460页 0527页 0591页 0633页 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c6565e009581b6bd9ebcf.png)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285a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6.png)
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
富……氏族首领往往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社会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
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
考古学家还发现多处 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 其墓葬规模和随葬品 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
氏族成员之间地 位平等,没有明 显的贫富分化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出土的大汶口随葬 品——成套陶器
当时同一群体内部 已经出现了贫富分 化,加快了迈向文 明社会的步伐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
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河 流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有利于防寒保暖。
学习任务三
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地处流域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不同点
原始 农作物 农业 农具
原始畜牧业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以猪、狗为主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水稻 骨耜
以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象牙雕刻、漆器
学习任务二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 了重要影响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95528e02020740bf1e9b43.png)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4页 0139页 0214页 0246页 0303页 0354页 0476页 0478页 0507页 0581页 0618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e8adf2f7ec4afe04a1dfef.png)
①购买节水灌溉设备,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②建立海水淡化工厂
阿联酋是全球椰枣生产大国,目前拥有椰枣 树4070万株,椰枣年产量高达75.7万吨。阿联酋 干旱、酷热和少雨的天气为种植椰枣提供了有利条 件。
迪拜世界最高建筑- -阿联酋迪拜塔 这座160层的摩天大 楼高达828米,可容 纳1.2万人,内设57
誉为( C )
A、商业之路 B、瓷器之路 C丝绸之路 D、石油之路
2、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第描述
了新疆的气候特征。该气候类型是( C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
原高山气候
3、世界“石油宝库”坐落在( D
)
A墨西哥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加勒比海沿岸 D波斯湾沿岸
主要产油国?
西亚石油特点:
☆分布广:波斯湾沿岸各国 ☆储量大: 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产量大: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 ☆输出大: 约占世界总输出量的60%
西亚—五海三洲之地
东西方之间的海陆空交通要道
西欧
苏伊士运河 阿拉伯海
中国日本
美国
大
印度洋
西
洋
好望角
假如你是一艘油轮的船长,满载3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
(2)地下蕴藏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们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财富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 西欧各国、美 伯海-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大 国 西洋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 西欧各国、美 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 国 海峡-大西洋
西亚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按常理,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当地应当是一幅什么景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e77a61aeaad1f346933fc6.png)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历史上册(部编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96页 0114页 0174页 0189页 0247页 0278页 0400页 0486页 0575页 0627页 0696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https://img.taocdn.com/s3/m/cbb5776a10661ed9ad51f3fd.png)
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gugu: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①,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gugu:北京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gugu:火遗迹。
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①。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gugu: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这里常有动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也有丰美的水草。
②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使用这些gugu: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4风光迥异》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4风光迥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7662b103d8ce2f016623b7.png)
风光迥异
教学课件
1.了解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分析造成自然景 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
为什么南极冰山众多? 为什么海南椰林婆娑? 为什么江南油菜花香? 为什么撒哈拉瀚海无边?
……
一、风光迥异的世界
1.在北极地区,他看到了什么景观 ?
在北极地区,很多地方终年冰 封。在冰原上极目远眺,这里 没有树,也没有草,偶尔可以 看见北极熊的身影。
然
气候多样
景
观
河湖众多
读图分析,为什么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 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夏秋季节呈现温带草原景观。
读图分析,为什么我 国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草原景观
热带沙漠景观
自
温带草原景观
然
景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观
极地冰原景观
( D)
A.青藏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北极地区
3.下列动物与其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
A.斑马——非洲热带稀树高草
B.北极熊——南极冰雪高原
C.企鹅——北极海洋浮冰
D.雨林大象——亚寒带针叶林
4.在下列地区中,能看到成群的斑马和羚羊的是 ( C )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一、风光迥异的世界
3.在内蒙古高原,他看到了 什么景观 ?
在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夏秋季节,在一 望无际的草原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即使其生动的写照。
那达慕大会(骑马、射箭、摔跤)
一、风光迥异的世界 在撒哈拉沙漠地区,他看到 了什么景观 ?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https://img.taocdn.com/s3/m/59529d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f.png)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XXX: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①,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XXX:北京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XXX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XXX:火遗迹。
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①。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XXX: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暖和湿润。
这里常有植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
也有丰美的水草。
②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使用这些XXX:工具猎取植物。
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册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6b166df242336c1eb95e64.png)
第一课
中国
浙江
某某小区 某某村
台州
几幢几号… 几号
临海
社区
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那里有一定 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 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称做社区。 社区五要素: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内容概括地说 一说社区有哪些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管理功能
• 政治功能:主要指在社区内进行的选举活动; • 经济功能:如社区内建立的社区超市、社区的 菜场等。 • 文化功能: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卫生、教育、体 育、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服务,如社 区大学、社区健身院、社区艺术节等。 • 管理功能: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的相关活 动。如治安巡逻、卫生清洁、植被的维护、邻 里纠纷调解等。
高地
水源充足
避免洪涝方便通风、 光照。
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 1、村落的分布、形态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的关系
平原上的村落
山谷中的村落
平原的村落规模较大,房屋密集且较集中, 呈团状分布;山区的村落规模较小,房屋稀 疏且分散,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81
2.乡村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
云南傣族竹楼
西亚乡村民居
公式:比例尺= 变形公式:
1、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图上距离=比例尺 × 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例: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在地图上长 10厘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因为 60千米=60000米
=6000000厘米
所以 比例尺=10厘米︰ 6000000厘米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d1f0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封面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目录第一章中国古代文明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2 女娲补天1.3 夏朝1.4 商朝1.5 周朝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2.1 儒家思想2.2 社会阶层2.3 奴隶社会2.4 封建社会2.5 古代国家的形成第三章中世纪欧洲3.1 拜占庭帝国3.2 罗马帝国的崩溃3.3 扎根于欧洲的基督教3.4 鲜卑族与西欧的接触3.5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第四章中世纪爱尔兰4.1 爱尔兰的传统文化4.2 爱尔兰的历史起源4.3 圣帕特里克的故事4.4 文艺复兴运动对爱尔兰的影响4.5 爱尔兰的农村社会第五章亚细亚和非洲的古代文明5.1 波斯帝国5.2 印度河流域文明5.3 埃及文明5.4 迦南地区5.5 非洲文化的起源第六章中美洲的古代文明6.1 玛雅王国6.2 阿兹特克帝国6.3 奇琴伊察6.4 中美洲文明的文化遗产6.5 中美洲文明的衰落第七章古希腊7.1 古希腊城邦7.2 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7.3 古希腊民主的崛起7.4 古希腊的科学7.5 古希腊的战争第八章古罗马8.1 罗马城的起源8.2 罗马帝国的文化和艺术8.3 罗马的法律和政府8.4 基督教的出现和影响8.5 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九章中世纪日本9.1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9.2 平安时代的政治体制9.3 武士道的兴起9.4 日本的战争9.5 江户时代的和平第十章马来群岛的文明10.1 博罗波多王国10.2 满者伯夷王国10.3 名古屋文化10.4 信仰伊斯兰教的达希仙王国10.5 马来群岛的历史文化第一章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其影响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各地有着较为深刻的痕迹。
这一文化是在大数据的数万年建构和演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1.2女娲补天据传说,古时候天空很低,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女娲开始补天。
她准备用五彩石石柱撑起天空,但是石柱不够,于是她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胳膊,化成了一头白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科书是一本十分优秀
的教材,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该教材主要分
为以下几章:
第一章:新时代的启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文明起源、我国的古代文明以及现代化过程
中我国的变化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
的各种文明,掌握时代变迁和文明演化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大地的变化
本章主要讲述了地球的构造、运动、变化以及地球对人类的影响等
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及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第三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演化历程、文化起源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
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是如何逐渐进化
成今天的模样的。
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演变
本章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和主要形态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
社会不断变革的原因和意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态。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文明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特点以及它对世界文明
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
代文明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演变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
会特点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的成就、特点以及传统文化
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
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总的来说,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
视频等,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历史和社会的机会,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