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光第一课光的传播1、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现象: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上部,所以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第二课镜子1、镜子可以反射光。

2、镜子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日常生活中的梳妆镜……3、镜子大致上可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 镜三种,平面镜是一般的镜子,具有“换向”的作用,凸面镜有如龟壳一般,镜面是凸出的圆弧形,除了可反射外,还具有散光的作用。

凹面镜有聚合的作用。

4、常用的镜子作用:(1)最原始的功能,由光的发射原理来映出镜子前人或物的样子。

(2)聚光取火。

(3)在墙上挂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在镜子能够反射到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4)防跟踪,把小镜子握在手心可以看后方。

第三课彩虹1、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

彩虹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

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

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

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来。

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原理。

3、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4、彩虹的七彩颜色的说法,中国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外至内):红、橙、黄、绿、青、蓝、紫。

西方的说法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源于科学家牛顿分解七原色后取的名字。

确切的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5、一般在雨后能见到彩虹。

第四课光与生活1、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2020-2021四年级下册粤教科科学知识点

2020-2021四年级下册粤教科科学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植物大观园1、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2、乔木树身高大,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白兰(常绿乔木)和银杏(落叶乔木)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此外,橡树、柳树、白桦树、木棉、槐树也都属于乔木。

4、银杏的叶子像扇子,幼枝浅灰色。

5、灌木植株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如月季、茉莉、牡丹、朱槿、假连翘、桂花、杜鹃、黄榕、大红花、九里香。

6、月季枝条上有刺,花颜色多;茉莉花的颜色是白色。

7、在校园和公园里,月季和茉莉是常见的绿化植物。

8、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乔木、灌木为木质茎)9、凤仙花(直根系)和狗尾草(须根系)属于草本植物。

叶下珠、黄鹌菜、马唐、蔓花生、车前草、鬼针草都属于草本植物。

10、藤本植物长着细长的藤,不能直立生长,或缠绕在其他物体上面生长,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11、葡萄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爬墙虎则攀附在墙上生长。

12、藤本植物中,葡萄和豌豆借助卷须;爬墙虎借助吸盘;茑萝松和牵牛花通过自身缠绕。

13、睡莲和荷花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14、水生植物根据在水中生长方式的不同,分为沉水型、浮水型和挺水型三种。

沉水型:金鱼藻、苦草等。

浮水型:睡莲、芡实、香菇草。

挺水型:荷花、莎草、梭鱼草、风车草。

慈姑很特殊,有沉水叶、浮水叶和挺水叶。

王莲、泽泻、垂花再力花、菖蒲、狐尾草也是水生植物。

15、睡莲和荷花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结构;叶面积比较大,有丰富的叶脉组织。

16、荷花叶子有缺口,粗糙;睡莲叶子有V型缺口,很光滑,个别除外。

17、植物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按茎的特点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18、生石花叶片形似两块小石子,秋季开花。

19、多肉植物大多生长在干旱或一年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

多肉植物有很长时间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小学下册四年级科学练卷班别。

姓名。

学号: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XXX和银杏都是高大的乔木,它们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2.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XXX的叶子两面网状脉均很明显,银杏的叶子像扇子。

4.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5.月季、茉莉、桂花、杜鹃、黄榕、大红花、假连翘和九里香都是灌木。

6.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7.叶下珠、非洲蟛蜞菊、蔓花生、黄鹌菜也属于草本植物。

8.藤本植物长着细长的藤,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9.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

10.豌豆、牵牛花和茑萝也属于藤本植物。

11.睡莲和荷花是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根系发育较弱。

第二单元:动物的需求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事物的需求不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

3.动物从食物中能获得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分和无机盐。

4.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

6.根据动物的食性(就是吃什么)来分类:(1)植食性动物:有的动物只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植食性动物;(2)肉食性动物: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3)杂食性动物: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杂食性动物。

7.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8.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

人教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课程概述人教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册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让学生认识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 第六单元:生物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构成: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 宇宙的基本知识- 宇宙的组成:宇宙由大量的恒星、星系组成,恒星之间存在引力,使它们相互吸引形成星系。

- 恒星的一生:恒星的形成、发光、发热,最终灭亡的过程。

- 银河系: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它包含了大量的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

第六单元:生物与生活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通过吸收、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 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释放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排泄作用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繁殖后代以延续物种。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同时后代存在一定的变异。

-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 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各种角色,维持生态平衡。

-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材料等资源,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三、复习建议1. 针对第五单元,可以结合地球仪、星空图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和宇宙的知识。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气候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 以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如 根据温度可以分为热带、亚 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根 据降水可以分为湿润、半湿 润和干旱气候等。
气象观测与预报的方法
气象观测:通过各种仪器和工具对大气状态进行观测,包括温度、湿 度、气压、风速、风向等。 气象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运用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未 来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特点:生物链具有多条路径、自我调节和相互依存的特点,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意义: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影响:提 供食物、水源和其他生态服 务,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链的平衡:各种生物相 互依存,保持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的稳定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 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调节:植物通过调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适应环境变化,维 持自身正常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植 物生长的起始 阶段,包括吸 水膨胀、发芽 和破土等过程。
02
生物链与生态平衡
生物链的概念及构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概念: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也称为食物链。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构成:生物链通常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环节构成。生产者主要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链提供能量基础;消费者主要指动物,通过捕食和寄生获取能量;分解者 则是指微生物,将动植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环境。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 含三大类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 •2、盐份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⑴介绍全球十大不健康食品: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激凌、冰棒和各种雪糕)
•1、 含大量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 品•1、 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脂肪
对人体的作用
提供能量
帮助消化,维持人 体正常生长发育
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 为人体提供 能量 增加香味,为 人体提供能量
炒年糕
粉蒸肉
海底世界
甜豆鸡腿肉 凉拌三丝
红烧鸡块
酱烧虾
辣炒红薯苗
凉拌嫩豆腐 南瓜百合蒸
平安相伴
茄汁蘑菇
青椒炒鸡蛋
清蒸鲈鱼
秋意金桔
肉末萝卜干
松仁玉米
香芹腊肉
宫保鸡丁
酒水类
素炒牛肝菌 西红柿炒蛋 油焖冬瓜
1、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影、日食都是 光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108 米/秒 。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2.将另一个牙膏盒上面剪 一个洞。
3.将牙膏盒拼插在一起。
4.一个潜望镜就做好了。
注意事项 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要小心 小心玻璃划伤
医用额镜
激光反射镜
2、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 路线。镜子的应用有汽车后 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 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
第3课 彩 虹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知识点1.回形针是一种常见的文具,人们用它来固定纸张。

2.一个好的设计,一般要经过构思、制作、改进等环节。

3.许多日常用品都是通过巧妙的设计而发明的。

4.指甲钳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来特别方便。

5.饮水瓶种类很多,从材料上分,有塑料水瓶、不锈钢水瓶等;从功能上分,有保温水瓶、运动水瓶等。

6.人们会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的饮水瓶。

如冬天时会选用保温瓶,外出时选择便捷型水瓶。

7.运动水瓶特点:轻便、容量大、方便饮用、不易摔坏。

8.保温瓶特点:保温、携带方便、不易摔坏9.设计师通常会通过观察、调查,甚至亲身体验等方法了解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

10.我们发现,热会在物体与环境、物体与物体之间、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传递。

11.生活中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例如用木材制作成筷子、用铁锻造成铁锅、用塑料制造成杯子、用棉花纺织成衣服等。

12.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13.杯子里的热水、饭盒里的热饭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凉,因为物体有传递热的特点。

14.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烫伤,锅把一般采用塑料制成。

15.所有物体都有传递热的特点。

16.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一样,保温性能也不同。

如果想保温好,先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17.做实验时,我们可以用棉布、报纸、钢丝球等材料填满锥形瓶和大烧杯之间的空隙。

18.为了满足人们对同一个物体的多种需求,设计师常会在某种物品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结构,实现新的功能。

19.在设计多功能物品时,要考虑需求、材料、制作方法及产品结构等。

20.为了验证设计是否可行,可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样品,并进行测试。

21.我的设计包括作品、需求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图。

22.叉勺具有叉子和勺子两种功能。

23.将鸡蛋装入包装盒中,模拟汽车行驶或人工搬运的情境,测试鸡蛋包装盒是否能有效保护鸡蛋。

24.为了解决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的问题,人们设计了多种鸡蛋包装盒。

粤教版最新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最新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复习提纲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4 车动了吗1、像窗外的大树,高楼,行人等判断车运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参照物。

2、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些物体,他是运动的,相对于一些物体,它是静止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物体都是运动的,当物体运动时,他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5、小船在河流中行驶,船上坐着人,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小船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

6、乘坐电梯时,怎么知道电梯动了?乘坐电缆车时以什么为参照物,知道电缆车是动的?乘坐电梯时,我们发现距离地面越来越远了,或者越来越近了,就知道电梯动了。

乘坐缆车时,电缆车动起来时,我们发现距离地面越来越远两侧的景观在后退,所以以地面、地面景观为参照物就知道电缆车是动的。

15 物体的运动方式1、物体的运动方式用滑动摆动转动滚动等形式。

2、用手推乒乓球,可以使乒乓球滚动3、我们观察到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4、能把物体从滑梯上滑下来一种运动叫做滑动。

5、生活中关门是转动。

16 运动的快与慢1、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可以比较准确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除了可以比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

3、人们以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动速度不同,例如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大约10千米。

5、相同的距离,如果A B两个物体通过这段距离时间所用时间不一样,那么用时短A物体速度较快。

用时长的B物体速度较慢。

6、在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是雨燕,在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7、可以通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8、比较运动的快慢有哪几种方法?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长短。

相同时间下,运动的距离长短。

9、如果距离也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通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比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速度。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小孔成像的原理 是 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中的像与 实物是 上下倒置左右对应 3.画小孔成像图:
2,镜子
1.镜子可以线 反射光, 光遇到镜子后可以 传播方向。 2.利用镜子 反射光的性质 , 用 两面平面镜 可以 制成一个潜望镜。 3.生活中哪些地方,运 用了镜子反射光线,
3.彩虹
• 1.表面白色的光是由, 七种不同颜色光 的 光组成的。 • 2。我们看到的彩虹实际上,太阳的白光透 过 雨,雾,微小的水滴 ,经过 折射和反射 而形成的。 • 3.在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 阳光 和微 小的 水滴 有关。
4.光与生活
• 1.太阳是个巨大的 • 2. 电灯 出现,标志人类,在光的应用上前 进一大步。 爱迪 • 3.经过艰辛的探究, 终于发明了第 生 一个可供人类使用的白炽电灯。
光源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光第一课光的传播1、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现象: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上部,所以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第二课镜子1、镜子可以反射光。

2、镜子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日常生活中的梳妆镜……3、镜子大致上可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 镜三种,平面镜是一般的镜子,具有“换向”的作用,凸面镜有如龟壳一般,镜面是凸出的圆弧形,除了可反射外,还具有散光的作用。

凹面镜有聚合的作用。

4、常用的镜子作用:(1)最原始的功能,由光的发射原理来映出镜子前人或物的样子。

(2)聚光取火。

(3)在墙上挂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在镜子能够反射到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4)防跟踪,把小镜子握在手心可以看后方。

第三课彩虹1、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

彩虹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

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

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

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来。

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原理。

3、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4、彩虹的七彩颜色的说法,中国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外至内):红、橙、黄、绿、青、蓝、紫。

西方的说法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源于科学家牛顿分解七原色后取的名字。

确切的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5、一般在雨后能见到彩虹。

第四课光与生活1、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4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4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4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4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植物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植物按茎的特点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3、XXX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坚硬的主干。

4、XXX的特点:树皮呈灰色,长椭圆形,两面网状叶脉明显。

5、银杏的特点:树皮灰褐色,有裂纹,比较粗糙,有细长的叶柄,扇形,落叶前变黄。

6、属于乔木的植物还有:荔枝树、苹果树、凤凰树、榕树、芒果树7、月季和茉莉等植物属于灌木,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杆。

8、月季的特点:直立灌木、小枝粗壮、有刺、叶子边缘有锯齿,四季开花,花朵较大,有深浓郁的香气。

9、茉莉的特点:直立灌木、小枝圆柱形、叶片较薄,叶脉明显,微凸起,花朵较小,花冠白色,极香。

10、属于灌木的植物还有:栀子、桂花树、簕杜鹃、大红花、XXX、假连翘、九里香。

11、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12、属于草本植物的还有:叶下珠、苜宿草、含羞草、蟋蟀草、睡莲、凤眼莲。

13、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

葡萄和爬墙虎都长着细长的藤。

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者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属于藤本植物的还有:碗豆、牵牛花。

14、睡莲和荷花都是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们具有特殊1的通气组织,如气孔和导管等中空组织,叶子面积较大,有丰富的叶脉组织。

15、为使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见植物分区种植。

有的按植物所需的环境分区,如水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按照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区、藤本植物区;按照植物的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分区、药用植物分区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需求1、由于生长、运动的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运动需求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运动生存所需的六大营养: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分、无机盐。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光的传播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二镜子1.镜子能反射光。

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答: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都利用了镜子。

)三彩虹1.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转晴时出现。

因为那时有阳光.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

另外在瀑布附近也容易看到彩虹.因为在瀑布周围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4.怎样人造彩虹?(答:①.背对太阳。

②.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

③.向空中喷撒充足的水雾。

)5.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媒质后变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6.太阳光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与生活1.电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

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晚上不能学习.工厂不能生产.医院不能救治病人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谈一谈光的利与弊。

(答:光的使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如: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光来提供能量;光导纤维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交通灯利用光来指挥交通等。

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五健康饮食1.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和种类和含量不同.营养学家为人们的健康饮食设计了“食物金字塔”.提倡每天的饮食要均衡。

4.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5.按照“食物金字塔”的建议.怎样做才能均衡饮食?(答:①.谷类.蔬菜水果应时常吃。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学习告一段落,复习需要哪些资料?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粤教版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光的传播)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镜子)1、镜子能反射光。

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答: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都利用了镜子。

) 三彩虹1、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转晴时出现。

因为那时有阳光,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

另外在瀑布附近也容易看到彩虹,因为在瀑布周围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4、怎样人造彩虹?(答:①、背对太阳。

②、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

③、向空中喷撒充足的水雾。

5、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媒质后变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6、太阳光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与生活1、电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

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晚上不能学习,工厂不能生产,医院不能救治病人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谈一谈光的利与弊。

(答:光的使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如: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光来提供能量;光导纤维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交通灯利用光来指挥交通等。

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健康饮食)1、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粤教版四年级的科学主要学习知识点学习.doc

粤教版四年级的科学主要学习知识点学习.doc

最新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班别姓名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1、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3、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

茎上有节、节上生叶。

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

4、大豆、酢浆草等植物都有一条粗而长的主根,它们组成直根系;葱、玉米等植物没有明显的主根、生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

5、具有雌蕊、雄蕊、花冠和花萼四个部分的花是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等;缺少了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等。

6、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

第二单元岩石1、地球表层由一圈坚固的岩石构成,厚度 60— 120 千米 ,被称为岩石圈。

2、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泥灰岩、砂岩、页岩、泥岩。

3、常见的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水晶、方解石、石膏、石墨、硫磺、黄铁矿、赤铁矿等。

4、由于各种原因 ,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出现破碎、疏松现象。

最终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和土壤。

这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岩石风化现象。

第三单元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在拨动钢尺时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因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声音能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6、有些声音比较嘈杂、刺耳 ,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这种声音就是噪音。

第四单元电与电路1、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 ,正极用“+” ,负极用“-”表示。

2、在电路中 ,电池、导线、用电器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3、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4、在电路中接入开关就可以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5、有些物体可以导电 ,属于导体;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
以下就是天然的三稜鏡了。
瀑布的彩虹
噴水池的彩虹
不錯!空氣中的小水點就是天然的三稜鏡了。
所以,在雨過天晴後我們常可看見彩虹掛天邊。
整理课件
56
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会怎样?
整理课件
57
阳光穿过透明 的棱镜时,光的 路线会发生改变, 被分解为多种颜 色的光,形成太 阳光谱。
整理课件
58
悬浮于空中的小水滴们充当了 三棱镜的角色,将阳光分散, 形成美丽的彩虹。
整理课件
12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s
平行光线: (太阳光)
整理课件
13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 (激光的特点: 能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而不散开,因而 能射得很远而亮度没有明显的减弱)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整理课件
14
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 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 物体后面便产生影。
辅相成。
⑶羊肉+生姜
作用:冬令补虚佳品,可治腰背冷
痛、四肢风湿疼痛等。 原理:羊肉可
补气血和温肾阳,生姜有止痛祛风湿
等作用。同食,生姜既能去腥膻等滋
味,又能有助羊肉温阳祛寒。
整理课件
103
⑷鸡肉+栗子
作用:补血养身,适于贫血之人。 原理: 鸡肉为造血疗虚之品,栗子重在健脾。栗子 烧鸡不仅味道鲜美,造血功能更强,尤以老 母鸡烧栗子效果更佳。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2021.4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身边的植物
植物可以按照生长环境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而按照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乔木是高大的植物,如XXX和银杏,它们都有明显坚硬的主干。

XXX的树皮呈灰色,叶子长椭圆形,两面网状叶脉明显;银杏的树皮灰褐色,有裂纹,比较粗糙,叶柄细长,扇形,落叶前变黄。

其他乔木包括荔枝树、苹果树、凤凰树、榕树和芒果树。

灌木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杆,如月季和茉莉。

月季是直立灌木,小枝粗壮,有刺,四季开花,花朵较大,有深浓郁的香气;而茉莉也是直立灌木,小枝圆柱形,叶片较薄,叶脉明显微凸起,花朵较小,花冠白色,极香。

其他灌木包括栀子、桂花树、簕杜鹃、大红花、XXX、假连翘和九里香。

草本植物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如酢浆草和狗尾草。

其他草本植物包括叶下珠、苜宿草、含羞草、蟋蟀草、睡莲和凤眼莲。

藤本植物像葡萄和爬墙虎都长着细长的藤。

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者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其他藤本植物包括碗豆和牵牛花。

睡莲和荷花都是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们具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气孔和导管等中空组织,叶子面积较大,有丰富的叶脉组织。

为了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见植物分区种植。

有的按照植物所需的环境分区,如水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按照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区、藤本植物区;按照植物的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分区、药用植物分区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动物的需求
为了生长和运动,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运动生存所需的六大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

动物可以按照食性分为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动物。

植物性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蝗虫、黏虫、蚜虫、草鱼、鸽、鹦鹉、牛、马、羊和兔等。

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如蜻蜓、螳螂、龙虱、鲨鱼、带鱼、青鱼、燕、鹰、鸬鹚、狮、虎、豹、狼等。

杂食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如螃蟹、蜚蠊、鲤鱼、鲫鱼、乌鸦、麻雀、鼠、猪等。

24、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

有些动物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行;有些动物有鳍或蹼,可以在水中游动;还有些动物有足,可以在陆地上跳跃或奔跑。

25、鱼是水中活动的动物。

当它游泳时,需要控制身体的平衡和方向,并产生推动自身运动的动力。

26、鱼身上有多种鱼鳍,如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这些鱼鳍各有不同的作用:背鳍保持鱼体直立和平衡,胸
鳍帮助变换方向和制动,腹鳍维持平衡,尾鳍决定运动方向并提供推动力,臀鳍协调其他鱼鳍并维持平衡。

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要选择其他物体作为参照。

不同
的参照物会导致不同的判断结果。

2、选择参照物后,还需要根据其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
否运动。

3、物体可以通过滑动、滚动、转动、振动等方式运动。

4、使用测量方法可以准确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可以比
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时间或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

5、比较小车行驶所用的时间和距离可以得出其运动快慢。

6、速度大小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不同交通工具的
速度也不同。

7、小车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启动、加速和转弯来改变。

改变力的方向可以实现转弯。

8、重物需要更大的拉力,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垫圈来改
变拉力大小。

9、在橡皮筋的弹性范围内,增加缠绕圈数可以增加弹力,从而使小车行驶距离更远。

10、风力可以启动小车,风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11、当帆面正对着风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风力,小车行驶距离更远。

12、当帆面侧对着风时,风力难以作用于风帆,小车行驶距离较短。

13、风力大小和风帆角度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情况。

14、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摩擦力会产生影响。

15、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XXX。

16、使用测力计拉动物体使其沿水平方向保持相同速度运动时,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物体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太阳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具有巨大的能量,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太阳的特点包括温度高、体积大、质量大、年龄大、是恒星和气体星球。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

阳光照射物体会产生影子,一天中不同时刻的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是有规律的。

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会变化的,一般用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来描述它的位置。

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竿影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太阳的位置。

利用指南针调整观测仪的方向,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

竿影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位置越低;竿影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位置就越高。

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角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太阳钟或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利用阳光下影子的规律制成,得到的时间是当地太阳时间,与北京时间有差异。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存在着不同的地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使用天文观测望远镜是进行月球观测的最佳手段,月球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月相的种类包括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和
新月,变化规律是满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见月亮(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

月相对着一面永远是亮的,北对着太阳的一面永远是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