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学知识点
测井基础知识
聚焦测井
微球聚集测井
是探测深度更浅的浅探测电阻率测井,采用贴井壁测量,井眼影响较小。 是测量冲洗带电阻率最好的测井方法。
应用
(1)划分薄层; 1 (2)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泥饼厚度较小时,RMSFL=RXO; 泥饼厚度较大(>19.1mm)时,要对RMSFL做校正。 (3)常与双侧向测井组合应用,判断流体性质 油气层,电阻率高(气层>油层),低侵,RLLD>RMSFL; 水层,电阻率低,高侵,RLLD<RMSFL。
普通电阻率测井
(2)确定岩层界面 常用微电位电阻率异常的半幅点确定岩层界面。 (3)划分薄层和薄夹层 根据曲线变化,可以准确的剔除致密薄夹层,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致密夹层:微电极曲线高峰显示,尖峰底部厚度为致密夹层厚度。 泥质夹层:微电极曲线明显下降,用微电位低阻异常的半幅宽作为泥质 夹层的厚度。 (4)确定井径扩大的井段 在扩径段,测量结果非常低,接近泥浆电阻率。 (5)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饼厚度
2、划分地层,进行地层对比
砂泥岩剖面:砂岩时差较低(速度较大),泥岩显示较高时差; 钙质胶结比泥质胶结的砂岩时差要低; 页岩的时差介于泥岩时差和砂岩时差之间; 砾岩时差一般较低,且越致密时差越低。 碳酸盐岩剖面:致密的灰岩与白云岩,时差低; 若含泥质,时差增大; 如有孔隙或裂缝时,时差有明显增大,甚至出现周波跳跃。
Vsh = 1 − PSP (PSP解释层的自然电位,SSP纯水层的静自然电位) SSP
6、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ssp = − k lg
Rmfe Rwe
(K-SP系数,Rmfe-泥浆滤液电阻率, Rwe-地层水电阻率)
电阻率测井
梯度电极系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电位电极系测井 微电极测井
测井知识点总结
测井知识点总结一、测井的概念测井是指利用测井仪器和设备,通过测量井底岩层岩石和流体的性质,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地层信息的一种技术。
测井是一种地球物理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测井的作用1.评价储层性质:通过测井可以了解地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帮助确定储层的物性特征,为油气储集层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确定油藏参数:通过测井可以确定油藏的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垂向展布和孔隙结构,为油田的储量估算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指导井位设计:测井可以确定地层的性质和构造,为井位的设计和钻井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4.优化井筒完井设计:通过测井可以了解井下岩性的变化和油层的特征,指导井筒完井设计,选择合适的生产层位和工程措施,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5.监测油气层动态:测井可以监测井底岩层的性质和变化,及时了解油气层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导油气开发策略。
6.保证油井安全:通过对井下岩层进行测量,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应力状态、孔隙稳定性等情况,确保钻井安全。
三、常见的测井工具和方法1.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放射性元素自然辐射的特性,通过测量自然伽马射线的能量和强度,了解岩石的密度和成分,判断岩石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2.电测井:电测井是利用钻井井筒和地层的电性差异,通过测量井底岩层对电流的导电、电阻、介电等特性参数,推断地层的电性特征、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等信息。
3.声波测井:声波测井是利用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声波波速和波幅的变化,推断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成岩环境等信息。
4.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测井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原子核在地层中的共振信号,获得储层的渗透率、孔隙度、岩石类型等参数。
5.测井解释方法:根据测井资料的性质、特点和目标,采用各种物理、地质和数学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处理,得出地层的物性参数和岩性解释结果。
6.测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方法:针对井筒完整性的要求,包括封隔壁、封堵操作、水泥防漏、井下环序装置,钻进模式,测井系统等方面,研究井筒完整性检查方法、工具及其应用。
测井知识点答案
测井知识点答案测井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通过测量地下储层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评估油气资源的含量、分布和可开发性。
本文将从测井的基本原理、常见测井方法和数据解释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入手,逐步介绍测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1.测井的基本原理测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向井下发送电磁波、声波或电流,然后测量它们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强度或反射情况,从而推断地层的性质。
常见的测井工具包括自然伽玛探测仪、电阻率测井仪、声波测井仪等。
2.常见的测井方法 2.1 自然伽玛测井自然伽玛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衰减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与地层类型和成因有关,通过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分布,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含油气性和含水性等。
2.2 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地层的电阻率与地层的含水性、孔隙度、盐度等密切相关。
通过测井仪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可以判断地层中的含水层、含油气层和岩性变化。
2.3 声波测井声波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地层的声波速度与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含水性等有关。
通过测井仪测量地层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确定地层中的含水层、含油气层和岩性变化。
3.数据解释中的关键知识点 3.1 测井曲线测井曲线是测井仪器记录的地层物性参数与井深之间的关系曲线。
常见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玛曲线、电阻率曲线、声波曲线等。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含水性和含油气性等。
3.2 测井解释测井解释是根据测井数据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其他资料对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测井解释,可以判断地层的含水层、含油气层的位置、厚度和性质等。
3.3 测井评价测井评价是根据测井解释的结果,评估地层的含油气性和可开发性。
通过测井评价,确定油气井的开发方案,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测井是一项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评估油气资源的含量、分布和可开发性。
测井基础知识
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别严重
4、复杂岩性裂缝性油气层
03
非均质性特别严重,物性差。
3、砾岩、火成岩油气层评价
02
油气层与水层的电阻率都高,难区分
2、地层水矿化度低且多变的油气层
01
一、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层 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别严重
01
02
低孔隙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层。
新方法
分区水泥胶结测井 多极阵列声波 交叉偶极子声波
2.1 声速测井
•基本原理
声脉冲发射器滑行纵波接收器
适当源距,使达到接受器的初至波为滑行纵波。 记录初至波到达 两个接收器的时间差 t µs/m 仪器居中,井壁规则 t=1/t
t
• 补偿声波测井
2.1 声速测井
•质量要求
1、长电极系曲线在厚泥岩处数值相等。 2、2.5米和4米梯度曲线形状相似,厚层砂岩数值接近。 3、曲线与自然电位曲线、岩性剖面有对应性。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
•微电极测井 ML
1、贴井壁测量,同时测量微梯度和微电位两条曲线。前者主要反映泥饼附近的电阻率,后者反映冲洗带电阻率。 2、探测范围小(4cm和10cm),不受围岩和邻层的影响。 3、适用条件:井径10-40cm范围。 4、质量要求 1)泥岩低值、重合; 2)渗透性砂岩数值中等,正幅度差(盐水泥浆除外); 3)致密地层曲线数值高,没有幅度差 或正、负不定的幅度差。 4)除井眼垮塌和钻头直径超过微电极极板张开 最大幅度的井段外,不得出现大段平直现象。
新方法
阵列感应
阵列侧向 过套管电阻率
•原理:测量井中自然电场
M
N
井中电极M与地面电极N 之间的电位差
v
05
测井地质学 知识点
第二章测井层序地层分析第二节层序地层单元及其测井特征一、基本术语:体系域、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等二、体系域1.类型: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2.低位域:陆棚坡折和深水盆地沉积背景、斜坡构造背景、生长断层背景下的低位域组成3.海侵域:以沉积作用缓慢、低砂泥比值,一个或多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4.高位域:沉积物供给速率常>可容空间增加的速率,形成了向盆内进积的一个或多个准层序组,底部以下超面为界,顶部以Ⅰ型或Ⅱ型层序界面为界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5.陆架边缘体系域:以一个或多个微弱前积到加积准层序组为特征,准层序组朝陆地方向上超到Ⅱ型层序边界之上,朝盆地方向下超到Ⅱ层序边界之上。
三、湖平面变化与层序结构1.湖平面变化与体系域2.层序结构类型及特征:一分层序、二分层序、三分层序、四分层序第三节测井地层地层分析方法一、基本术语:基准面、基准面旋回、分形二、一般工作流程1.测井—地震—生物等时地层格架建立2.关键层序界面识别3.研究区测井—地质岩相知识库的建立4.关键井的岩相识别、重建岩相序列5.建立多井关键性剖面6.预测油气分布三、单井测井层序分析方法1.测井资料预处理2.沉积旋回分析:旋回性及旋回级次是沉积岩层重要的固有属性;旋回级次分析:常规测井旋回分析、小波分析和地层累积方法等3.沉积间断点识别:地层倾角测井--累计倾角交会图法、地层倾角测井--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地层倾角测井--倾角矢量图法、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组合法、声波时差响应法等四、米氏周期分析及分形研究五、沉积层序的分形特征研究1.分形的概念2.地质学运用分形理论需要考虑的问题3.分数维的计算4.分数维的应用第三章测井沉积学研究第一节测井沉积学概念一、基本概念:测井相、测井相标志二、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三、测井相标志与地质相标志的关系:确定岩石组分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结构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构造的测井相标志四、由测井相到沉积相的逻辑模型第二节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一、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1.常规组合测井曲线:测井曲线幅度特征、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接触关系、曲线光滑程度、齿中线、多层的幅度组合--包络线形态、层序的形态组合特征2.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从曲线形态和曲线的相似性判断岩性—颗粒粗细,进行微细旋回的划分;根据四条电导率曲线特征值的平行度,可以衡量平行及非平行层理;利用倾角矢量模式解释沉积构造,研究古水流方向;根据倾角矢量模式组合解释褶皱、断层、不整合;利用倾角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利用双井径差值分析现代地应力二、层序特征测井解释模型1.粒序模型2.不同沉积相带的自然电位曲线特征:冲积扇、河流相、三角洲相、滩坝相、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对比不同环境下SP曲线的差异3.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划分沉积相带三、岩石组合(成分、颗粒)测井解释模型1.测井响应特征值2.测井相图的编制3.岩石组合测井解释模型在实际处理中的选择第三节沉积构造、沉积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一、倾角模式及其地质含义:绿模式、红模式、蓝模式、杂乱模式二、微电导率插值环井眼成像三、沉积构造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模型1.岩心刻度2.沉积构造的测井解释图版3.层理角度与沉积相四、沉积体内部充填结构测井解释模型1.平行结构、前积构造、发散结构、杂乱结构五、古水流研究1.古水流研究方法:全方位频率统计法、红蓝模式法2.用倾斜资料判断沉积环境(古水流)实例六、沉积构造的成像测井解释1.冲刷面、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结核、透镜状层理、小型砂纹交错层理、生物钻孔构造、沉积构造垂向序列解释第四节碎屑岩测井沉积微相建模与划分一、关键井测井沉积亚相与微相模型的建立二、测井沉积相剖面对比三、平面展布及古水流系统分析第四章测井构造地质精细分析第一节测井构造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原理二、井壁成像测井构造解释原理第二节褶皱构造倾角解释方法一、褶曲的形态分类二、地层倾角测井的褶皱解释方法1.对称背斜2.非对称背斜3.倒转背斜4.平卧褶曲5.对称向斜6.非对称向斜三、用单井倾斜测井资料研究地下构造和褶曲要素1.确定井孔剖面的地层产状2.判断地下构造的偏移方向3.构造的识别方法四、地层倾角确定盐丘、泥丘第三节断裂构造倾角测井解释方法一、断层要素及分类二、井下钻遇断层的主要地质标志★三、地层倾角测井的断层解释方法★★--不同类型断层的解释方法1.正断层2.逆断层3.逆掩断层4. 地层倾角测井应用---两口井之间确定断层四、利用井壁成像研究断层第四节不整合面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一、.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解释二、角度不整合解释第五节井旁复杂地质构造的精细解释一、井旁高陡构造的精细解释二、应用一--用测井资料在渤海湾下古生界首次发现逆掩断层-平卧褶曲构造三、应用二--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第五章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第一节概述一、裂缝型储层二、裂缝-孔隙型储层三、裂缝-洞穴型储层第二节裂缝性储层的实验观察与研究一、储层裂缝系统的成因二、岩心裂缝观测与分析1.岩心裂缝几何参数的相关分析2.岩心裂缝密度和裂缝孔隙度的统计与分析三、裂缝的评价1.岩心裂缝的描述--单一裂缝参数和多裂缝参数2.裂缝分布密度的分形方法第三节裂缝的测井响应一、常规测井曲线对裂缝的响应1.微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井)2.双侧向测井3.补偿密度测井4.长源距声波测井5.岩性密度测井6.自然伽马测井7.地层倾角测井二、成像测井对裂缝的响应1.裂缝的分类及其基本图像特征2.真、假裂缝的识别3.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的鉴别第四节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一、裂缝有效性评价1.从裂缝的张开度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⑴充填缝和张开缝的判别⑵有效张开缝的判别2.从裂缝的径向延伸特征判断裂缝的有效性3.从裂缝的连通性和渗滤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⑴从裂缝的连通性判断裂缝的有效性⑵从裂缝的渗透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二、裂缝参数计算1.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计算裂缝参数2.双侧向测井信息估算裂缝参数第五节裂缝发育规律及现代地应力场研究一、现代构造应力方向分析二、构造应力方向分析在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第六章烃源岩与盖层的测井研究第一节烃源岩的测井分析方法一、烃源岩的测井响应1.地层的组成2.导致测井异常的基本原理二、烃源岩的测井识别1.烃源岩的单一测井方法分析⑴自然伽马测井⑵自然伽马能谱测井⑶密度测井⑷电阻率测井⑸声波测井2.用交会图识别烃源岩⑴自然伽马--声波测井交会图⑵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⑶电阻率--声波时差交会图3.声波-电阻率曲线重叠法三、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参数1.烃源岩含油气饱和度★2.烃源岩剩余烃含量VHC 第二节盖层的测井分析与评价一、有效盖层的识别与评价1.有效盖层识别2.泥页岩盖层等级划分二、储盖组合测井分析。
测井地质学 资料
1.测井地质学:将测井资料同地质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用测井手段来研究沉积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问题,实现预测和圈定一定范围油气资源、最终达到查明油气分布规律的目的。
2.沉积相: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包含了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个方面内容。
进一步划分为亚相、微相。
3.测井相:表示沉积物特征,并可使该沉积物与其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
4.标准层:具有等时性,分布广泛、容易识别的岩性层或岩性界面、5.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并能排出、聚集成工业油气藏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或烃源岩。
6.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7.相序定律:只有现在看得到而彼此相邻的相或相区,才能在垂向上依次重叠而无间断,这个定律在研究沉积相时有重要意义。
相序定律强调垂向相序的连续性。
8.相标志: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把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岩(物)特征要素的综合,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
9.沉积环境:是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相对均匀的微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10.沉积模式:沉积模式或称相模式是指沉积相空间组合,它是在综合古代和现代沉积相特征基础上,对沉积相特征的高度概括。
3、简述冲积扇测井特征。
冲积扇组成:可分为扇根、扇中辨状河道、扇端、侧翼四个亚相。
⑴扇根:①泥石流沉积:为泥质支撑砾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渗透性差,多期叠置、末期转化为稳流性泥石流甚至是洪水泥,因此向上渗透性变好,曲线特征为一套低幅反向齿形,齿中线上倾、平行,呈前积式幅度组合。
②主河道沉积:主河道沉积发育在泥石流沉积之上水流中刷搬运能力强,沉积有滞留的碎屑支撑砾岩,底部常有残留的泥石流层,单层厚度不大,曲线特征为中幅正向或对称齿形,齿中线下倾或水平。
⑵扇中辨状河道:在此部位水浅流急,河道迁移快,以含砾砂岩为主,有时几期河道叠置成一厚层,曲线特征为中幅厚层,常由几个齿叠加而成具箱形或钟形外貌,齿中线水平或下倾相互平行。
测井重点总结
第一章 地层评价概论1. 储集层(储层、渗透层)储集层是具有连通的孔隙、裂缝或孔洞,能储存油、气、水,又能让油气水在这些连通孔隙中流动的岩层两大特点:孔隙性、渗透性。
地层评价:用测井资料划分井剖面的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矿物成分和泥质含量)、储油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生产价值(预期产油、气、水的情况)和生产情况(实际产油气水的情况及生产过程中储集层的变化),称为地层评价。
地层评价的任务:储集层评价、划分井剖面地层的年代和岩性组合、评价一口井的完井质量、描述和评价一个油气藏。
泥质含量是岩石中颗粒很细的细粉砂(通常小于0.1mm )和湿黏土的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用V sh 来表示。
岩石中除了泥质以外的其他造岩矿物构成的岩石固体部分,称之为岩石骨架。
孔隙度 Φ:岩石内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渗透率 k :描述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参数,单位:μm2(或达西D ),常用10-3 μm2 (毫达西mD )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量的渗透率。
饱和度 S :储层中某相流体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含水饱和度S w ,含油饱和度S h (S o 、S g )冲洗带电阻率Rxo,原状地层电阻率Rt ,Rxo > Rt ,泥浆高侵 Rxo < Rt ,泥浆低侵 油气层和纯水层在侵入性质上的差别(淡水泥浆)油气层 纯水层 孔隙流体冲洗带 含盐量较低的滤液,残余地层水和油气 含盐量较低的滤液,残余地层水 未侵入带 油气为主,少量含盐量较高的地层水 含盐量较高的地层水 含水饱和度冲洗带 大于50%,Sxo>Sw 100% 未侵入带 一般小于40%,Sw=Swirr 100% 电阻率Rxo<Rt Rxo>Rt 侵入性质 泥浆低侵,侵入不明显或泥浆高侵 泥浆高侵淡水泥浆:油气层:一般低侵 水层:高侵有效厚度: 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价值油气的储层实际厚度。
测井地质解释
核磁共振实验室
核磁共振测井
横向弛豫时间T2 纵向弛豫时间T1 扩散系数D
核磁共振实验室
1、倾角矢量的模式
红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的增加而逐渐增 大的一组矢量;
通常指示断层、沙 坝、河道、不整合 等。
核磁共振实验室
绿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不随 深度变化的一组矢 量。
一般反应构造倾斜。
蓝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增加逐渐减小的 一组矢量。
核磁共振实验室
极板与井壁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越大,仪器的垂向分辨率越小,对地层的
灵敏度越小。
侵入的影响 侵入的影响类似于对浅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核磁共振实验室
3、电成像测井数据的处理与成像
1)数据处理
自动增益和电流校正; 失效电极的检测和补偿; 速度校正和电极方位定位
量(电阻率、声阻抗等)在柱状坐标系(r,θ,z)中的
分布,输出的是该物理量的沿井壁或井周的分布 图。 由于岩石的物理量与储层的物性密切相关,所以 这种数字图像可以间接反映岩层在井壁或井周分 布的非均匀性。
核磁共振实验室
现有的投入商业运行的成像系统:
Schlumberger公司MAXIS-500; Atlas公司的ECLIPS-5700; Halliburton公司的EXCELL-2000;
核磁共振实验室
2)旋转断层
旋转断层上下盘的倾角 是不同的,倾斜方位角 也是不同的,矢量图上 显示为绿—绿模式。
3测井地质学概要
(2)突变型 顶部或底部突变型 曲线表明在岩层的顶部 或底部沉积颗粒大小的 突然变化。这种类型的 测井曲线往往是一种沉 积到另一种沉积环境急 剧过渡或不同环境的不 整合接触的象征。例如, 在深切的河道沉积的底 部,或者在浊流沉积的 底部,便常常显示出底 部突变型曲线。 。
(3)振荡型 一般认为,振荡的海进型和海退 型是海水前进或后退而造成的水 体深度的长期变化的反映。水体 深度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水流型 式及沉积物搬运能量的改变,而 且水体深度的这种变化常常是以 振荡方式进行的。水体深度的相 对增大造成海进(或水进),而 水体深度的相对减少则造成海退 (或水退)。这种层序中的页岩 间层则被认为是由于海平面和水 体深度的韵律变化而导致沉积物 供应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有 时,也把海进振荡型称为圣诞树 型或枞树型,而把海退振荡型称 为倒圣诞树型或倒枞树型。
常规测井解释成果图
所谓常规测井方法主要是指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探井测井,评价井测井、开发井测井工程 中都要测量的测井方法,即所谓“九条”曲线系列——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三 岩性曲线, 浅、中、深三电阻率曲线,声波、中子、密度三孔隙度曲线。 在地层复杂的情况 下再加上地层倾角、自然伽马能谱(U、Th、K)二项构成所谓的“十一条曲 线”,这也是测井地质学研究所依靠的基本测井信息
+ + + — — — — — + + +
Na+
+ — — + Cl + Na+ + + — —
Na+
粘土颗粒表面具“-”电性,有选择性吸附“正”
离子Na
砂岩与泥岩的自然电位分布
自然电位测井
•原理:测量井中自然电场 •目的:识别、计算泥质 •适应地层:富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砂泥岩剖面
测井地质学复习资料
测井地质学复习资料1.倾角测井数据成果显示方式:列表;倾角矢量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圆柱面坐标图;2.倾角矢量的模式:红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一组矢量;绿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不随深度变化的一组矢量。
蓝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一组矢量。
白色模式:倾向和倾角都杂乱变化的一组矢量或点子少,可信度差。
3.有断裂破碎带的断层矢量图上显示为绿—乱—绿模式。
旋转断层矢量图上显示为绿—绿模式。
断裂面没有变形的断层(均为绿色模式)4.成像测井井下仪器是以扫描方式或阵列方式来测量岩石的某个物理量(电阻率、声阻抗等)在柱状坐标系(r,θ,z)中的分布,输出的是该物理量的沿井壁或井周的分布图。
5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主要优点:能提供井壁附近地层的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图像外观类似于岩心剖面,可用于识别裂缝,分析薄层,进行储层评价以及沉积相和沉积构造方面的研究,在探测复杂岩性、裂缝性油气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6电成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1)电极的大小及形状:电极越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电极越小,流入其电流越小,仪器灵敏度越高;电极越小,泥饼对电极的影响越大;电极周围绝缘环带越宽,噪声越低,信噪比越高。
2)极板与井壁之间的间隙:该间隙越大,仪器的垂向分辨率越小,对地层的灵敏度越小。
3)侵入的影响:侵入的影响类似于对浅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7.电成像的地质应用:1)图像解释遵循的基本原则:图像上的颜色仅仅反映的是电阻率的大小,不表示地层的实际颜色。
图像上颜色越深,电阻率越小,反之,颜色越浅,电阻率越大。
裂缝识别及评价; 地质应用:地质构造解释;地层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解释;储层评价;帮助岩心定位和描述;高分辨率薄层分析与评价;确定井眼几何形状,推算地应力方向;确定井层位置和射孔位置。
8. 1)静态归一化:即在较大的深度段内(相应于某层段或某一储集层段),对仪器的响应进行归一化,即在一个深度处特定色彩表示的电阻率,而另一深度处如果色彩相同,即表示该深度处具有同样的电阻率。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测井地质学是地质学与测井技术相结合,通过井下测量仪器对井壁岩石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并将测得的数据与地学模型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有关地层性质、岩性与流体特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裂缝是地壳内岩石中存在的一种断裂性质,是地层发育与变形的重要标志。
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裂缝对于岩石的物性、地质构造以及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裂缝的识别与评价成为测井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测井裂缝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井和间接测井两类。
直接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与电波测井。
通过声波的传播与回波反射特性,可以判断岩石中存在的裂缝。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裂缝时,会发生声波的折射、反射以及多次回波的现象,从而形成特殊的声波响应曲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的特征,可以快速、直观地判断出裂缝的存在与大小。
电波测井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测井与电感测井。
由于裂缝对岩石的电导率、电阻率以及电极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变化来识别裂缝。
电感测井则是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来判断裂缝的存在与方位。
间接测井方法主要包括测井剖面、测井曲线分析以及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剖面、曲线以及解释结果,可以间接判断出裂缝的存在。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裂缝对岩石物性、孔隙度、地质构造等的影响来进行判断。
裂缝评价是对裂缝特性进行定量化的过程。
常用的评价参数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宽度、裂缝密度以及裂缝孔隙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和解释结果计算得出。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井可以准确、直观地获得裂缝的信息,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另外,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也为地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够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成功率。
总而言之,《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介绍了裂缝的重要性以及测井中识别和评价裂缝的方法。
通过测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层中的裂缝信息,为油气勘探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
测井基础知识
概述 — 什么是测井
测量性质
岩石电子密度 声波传播时间 岩石电阻率 自然电位 井眼大小 中子吸收率
间接地获得地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
测井知识讲座
概述 — 测井分类
裸眼井测井—在刚钻完未下套管的井中测井 套管井测井—在下套管以后的井中测井 电缆测井—用电缆下放和提升测井仪器 非电缆测井—与钻井同时进行(泥浆、钻井、
负异常 无负异常
泥岩
基质
微电极
声波时差 us/m
体积密度 g/cm3
电阻率曲线
正幅度差 中等
250 ~ 380
2.1 ~ 2.5
低~中等
正幅度差 较高
200 ~300
2.3 ~2.5
较高
无幅度差 高锯齿状 165 ~ 250
无幅度差 低,较平直
>300
2.4 ~2.7 2.2 ~2.65
高阻
低阻
测井知识讲座
2.2 自然电位测井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
自然电位产生原因
• 扩散(Ed):泥浆与地层水含盐量不同 • 吸附(Ea):泥岩对负离子的吸附作用 • 过滤:泥浆柱与地层压力不同 • 氧化还原:金属矿体和煤层处于氧化、还原环境中
-+
+ + + + ++ + + + +++
+ + + +
1 概述 2 常规测井系列简介 3 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 4 特殊岩性储集层测井特征
测井知识讲座
3 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
测井信息 解释模型
地质信息
地球科学物理(测井工程)知识点整理
地球科学物理(测井工程)知识点整理1 地球物理测井概论 1.1 测井学科特点观测学科: 应用物理学方法原理,采用电子仪器,测量钻井内信息的技术学科。
交叉学科:物理学\\电子学\\信息学\\石油地质\\石油工程 1.2 测井技术特点信息技术:Logging 的由来信息采集、处理、解释 ? 高新技术:知识含量高技术运用新测井技术的更新换代第一代:半自动测井(20~40年代)第二代:全自动测井(40~60年代)第三代:数字测井(60~70年代)第四代:数控测井(70~80年代)第五代:成像测井(90年代以来) 1.3 测井应用特点: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裸眼测井: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储集性质及生产能力生产测井:监视和分析油气层的开发动态及生产状况 1.4 测井研究特点测井基础:了解探测对象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测量方法:探索探测空间物理场特征及测量方法测井仪器:开发适用于井下条件的电子测量仪器测量工艺:提高测井仪器设备的应用技巧及效果资料处理:求取被测量媒质的物理性质参数测井解释:提取勘探开发直接有用的参数和信息 1.5 测井数据采集 2 电测井方法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物理基础:钻井过程电化学作用产生自然电场数据采集:测量钻井剖面地层层面的自然电位资料应用:划分渗透层、估计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判断水淹层一、自然电场的产生自然电动势: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过滤电动势(1)扩散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产生电化学过程产生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带电离子扩散带电离子的迁移率不同两边富集正、负带电离子(延缓离子迁移速度)产生电动势(直到正负离子达到动态平衡为止)对Nacl 溶液(适用于矿化度中等以下的溶液中):溶液矿化度转化为溶液电阻率后(井中):RwR v u vu F T R E mf dlg3.2+-??=扩散电动势系数RwR K E mf d d lg=(2)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产生阳离子交换产生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带电离子扩散→(泥岩)阳离子交换→孔隙内溶液阳离子增多→浓度小方富集正电荷,浓度大方富集负电荷→产生电动势(扩散吸附)扩散吸附电动势:CmCwK E da da lg=溶液矿化度转化为溶液电阻率后:RwRmf K E da da lg=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da ——与阳离子交换能力有关若储层中泥值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则会导致低电阻率油层。
地球物理测井重点知识
地球物理测井重点知识第一章自然电位1 石油钻井中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扩散电动势ED扩散吸附式电动势EDA和过滤电动势EF产生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自然电位形成原因:由于泥浆与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在钻开岩层后,在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形成自然电场.一般地层水为NaCL溶液,当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起时存在使浓度达到平衡的自然趋势,即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要向低浓度溶液一方迁移,这种过程叫离子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同样离子将要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此外还有过滤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是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地层渗入时产生的,只有在压力差较大时才考虑过滤电动势的影响.2 影响SP曲线幅度的因素是什么?想想在SP曲线解释过程中,如何把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论?在自然电位测井时一般把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上,电极M用电缆放在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M电位)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曲线(SP).影响因素:1 溶液成分的影响;2岩性的影响砂岩泥岩3温度的影响;4地层电阻率的影响5地层厚度影响厚度增加SP增加6井眼的影响井径扩大截面积增加,泥浆电阻变小,SP变小3 SP的单位是什么?毫普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1 岩石的电阻率和岩性有什么关系?沉积岩属于什么导电类型?沉积岩石在水中沉淀的岩石碎屑或者矿物经胶结压实而成,其结构可视为矿物骨架与空隙中流体的组合。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第一章绪论1.测井地质学的基本含义:以测井学、地质学和岩石物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以及油田地质学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2.主要研究内容:基础地质研究、石油地质研究、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
(1)基础地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配合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和标定,建立区域统一的地层层序,确定沉积体系域,找出不同体系域的测井曲线相应,进行井间层序与体系域的分析.主要研究地层、地质构造、和测井沉积学。
(2)石油地质研究:研究生油岩,确定生油岩有机质含量和生烃潜力;研究盖层的封盖性能;进行储集层综合研究;进行油气藏静态、动态描述。
(3)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生产实践中,将多种测井信息用于地震解释设计、钻井设计、油井压裂、试油过程中的泥浆配制、固井质量检查、套管的损伤和变形、油层保护等工程地质的研究,是测井地质研究的又一领域。
3.研究方法:测井地质学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地质刻度测井”,或称“岩心刻度测井”,针对地质任务建立精细解释模型。
第二章倾角成像测井方法1.测井资料地层对比:通过对相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分析,根据曲线形态的相似性,进行井与井之间地层追踪的过程。
岩性对比方法,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的深入和井点的增加,测井曲线对比在地层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
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
主要用于:区域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小层对比)。
域地层对比:以区域地质研究为重点,在油区范围内对比大套地层,目的是确定地层层位关系。
油层对比:以油层研究为重点,在一个油气藏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确定油气层主要关系。
举例: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
2.用测井资料主要研究井筒内可见的小型规模的地质构造。
(1).测井资料的褶皱解释:(2).测井资料的断层解释:断层类型不同,倾角模式组合不同。
测井知识学习要点
基本概念: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反映地层储集流体的能力。
有效孔隙度:流体能够在其中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百分比。
原生孔隙度:原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次生孔隙度:次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热中子寿命:指热中子从产生的瞬时起到被俘获的时刻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放射性核素:会自发的改变结构,衰变成其他核素并放射出射线的不稳定核素。
地层密度:即岩石的体积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体积岩石的质量。
地层压力:地层孔隙流体(油、气、水)的压力。
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
地层压力高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高压地层。
地层压力低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低压地层。
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与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之比。
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一界面:套管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二界面:地层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声波时差:声速的倒数。
电阻率:描述介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含油气饱和度(含烃饱和度S h):孔隙中油气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
含水饱和度S w:孔隙中水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
含油气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之和为1.测井中饱和度的概念:1.原状地层的含烃饱和度S h=1-S w。
2.冲洗带残余烃饱和度:S h r=1-S x o(S x o表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3.可动油(烃)饱和度S m o=S x o -S w或S m o=S h-S h r。
4.束缚水饱和度S w i与残余水饱和度S w r成正比。
泥质含量:泥质体积与地层体积的百分比。
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
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
S P曲线特征:1.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地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2.最大静自然电位S S P:均质巨厚的完全含水的纯砂层的自然电位读数与泥岩基线读数差。
3.比例尺:S P曲线的图头上标有的线性比例,用于计算非泥岩层与泥岩基线间的自然电位差。
4.异常:指相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 P曲线位置。
测井常识
测井介绍第一节引言1927年发明测井时,法国人把它译为Carottage eletrigue,其意为"电取心",它相当准确地描述了这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有少数人直译为“在井内用测量装置记录所穿过的地层的特性”。
但是,测井对不同人有不同的用途,对于地质学家来说,测井主要是一种地下勘探的绘图技术;对岩石物理学家来说,测井是评价储层油气生产潜力的一种方法;对地球物理学家来说,测井是地面地震分析的一种补充资料。
对于测井工程师来说,测井可能仅仅为模拟应用提供数值。
测井的最初应用,是按电导率曲线形态进行逐井地层对比,有时可以越过大的距离。
由于测量方法的改井和增多,测井的应用开始趋向于定量评价油气层。
下面大部分内容将主要说明在地层评价中发展起来的测量装置和解释方法。
虽然测井是由石油工业为评价油气聚集的特殊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和地学家感兴趣的其它许多领域有关。
为了地下绘图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有用的测量可用于绘制构造图、油藏描述和沉积识别。
另外它还可用来识别裂缝或提供地层的矿物组成。
在讨论这些应用之前,先详细分析测量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测井被看成是需要许多学科的综合体,例如物理学、化学、电化学、地球化学、声学和地质学。
本章将按照传统方法讨论测井油气层评价中应用,描述与岩石物理参数有关的各种物理测量,我们从描述测井过程开始,提供一个必须测量的理想试验环境。
第二节测井是什么测井过程包括许多组成部分。
我们的主要兴趣是测量装置或探测器。
为了满足各种资料的要求和任务,目前不同类型的测井仪器已超过五十余种,其中一些是无源的测量装置,而另一些是对所穿过的地层产生一些影响的有源装置。
它们的测量结果通过特制的铠装点缆传送至地面,叫做电缆测井。
后面的大部分章节讲述测量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没有更多地涉及实际仪器的细节,只对探测器的结构作一般性叙述。
所有探测器从外形上来看相互类似,一般呈圆柱装置,直径为4in或更小,以便适应在直径小于6in的井眼中测量。
测井复习资料
测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导电性不同的岩石或矿石)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求得的电阻率称之为视电阻率.2.标准测井:在一个油田或地区内,为了研究岩性变化、构造形态和大段油层组的划分等工作,常使用几种测井方法在全区的各口井中,用相同的测量技术条件相同的深度比例尺(1:500)及相同的横向比例,对全井段进行测井,这种组合测井叫表标准测井。
3.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周波跳跃。
4.第一临界角:当第二种介质中的折射波的声速比第一种介质中入射波的声速大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时,存在一个临界入射角,在这个角度下,折射角等于90°.这个临界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5.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
6.渗透率:在压力差作用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
7.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8.含水饱和度:含水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9.挖掘效应:由于影响岩石减速能力的核素及其含量不仅有起主要作用的岩石空隙中的氢核,还有岩石骨架中的一些核素,当含天然气时,岩石骨架的一部分相当于被挖走了,即挖掉了一部分影响岩石减速能力的核素,因而岩石的减速能力下降,减速长度增长,中子测井读数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挖掘效应"。
10.含氢指数:该物质所含的氢原子核数与同体积淡水中所含氢原子核数之比.11.纵向微分几何因子:纵向上单位厚度水平无限大地层对测量结果的贡献。
12.横向微分几何因子:横向上单位厚度水平无限大地层对测量结果的贡献.13.纵向积分几何因子:厚度为h的水平无限大地层对测量结果的贡献。
14.横向积分几何因子:15.声速测井:测量滑行波通过地层传播的时差 t的测井方法。
16.自然电位测井:沿井轴测量记录自然电位变化曲线,用以区别岩性,这种测井方法叫做自然电位测井。
测井地质学复习
测井地质学复习1.所有的测井方法、标准代码、单位、测量要求环境、设计/开发的物理基础、分辨率、主要地质应用、影响因素。
以表格或系统陈述的方式。
举例:体积密度、井壁电成像FMI2.裂缝的主要测井响应特征。
答:第一类,常规测井响应:1)井温测井在裂缝处,泥浆侵入裂缝地层,导致地温下降,监测到的地温曲线出现低温严重偏低。
2)微侧向测井微侧向测井采用贴井壁测量,探测深度较小,对裂缝敏感。
在裂缝发育段,电阻率出现低阻异常,往往表现为以深侧向为背景的针刺状低阻突跳。
3)双侧向测井与微球形聚焦由于深浅侧向探测深度有较大差别,在裂缝段表现为电阻率差异。
分为正差异(LLD>LLS)和负差异(LLS<LLD)。
影响这种差异性质和大小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角度、流体性质和地应力集中。
a.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经验表明,在裂缝发育段,深浅侧向均降低,而且浅侧向电阻率降低的更明显,产生正差异。
裂缝越发育的地方,双侧向的正差异一般也越大。
b.裂缝角度的影响:高角度缝、垂直缝的双侧向为正差异;斜角缝或网状缝的双侧向不明显;低角度缝、水平缝的双侧向较小的负差异,低阻尖峰。
c.流体性质的影响:淡水钻井液作用下,当地层中流体为油气时,侵入带电阻率低于原状地层的电阻率,双侧向出现正差异。
如果裂缝发育,则一般仍出现双侧向的正差异。
而当地层中流体为水时,双侧向差异减小。
d.地应力集中的影响:现代地应力集中段,岩石变致密,地层电阻率急剧上升,超过一般致密层的电阻率。
在钻井过程中,地应力通过井眼释放,造成定向井壁坍塌,使浅侧向值显著降低,从而出现正差异。
4)补偿密度测井补偿密度测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泥饼和井壁不平对密度测量的影响。
在岩性致密、渗透性差、很难形成泥饼的井段,补偿密度测井的密度值可成为通过识别井壁不平情况间接反映裂缝发育的信息。
第二类,非常规测井响应:1)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仪器在四个相互垂直的极板上,都装有微电极,极板紧贴井壁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测井层序地层分析
第二节层序地层单元及其测井特征
一、基本术语:体系域、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等二、体
系域
1.类型: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
2.低位域:陆棚坡折和深水盆地沉积背景、斜坡构造背景、生长断层背景下的低位域组成
3.海侵域:以沉积作用缓慢、低砂泥比值,一个或多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
4.高位域:沉积物供给速率常>可容空间增加的速率,形成了向盆内进积的一个或多个准层序组,底部以下超面为界,顶部以I型或n型层序界面为界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
5.陆架边缘体系域:以一个或多个微弱前积到加积准层序组为特征,准层序组朝陆地方向上超到n型层序边界之上,朝盆地方向下超到n层序边界之上。
三、湖平面变化与层序结构
1.湖平面变化与体系域
2.层序结构类型及特征:一分层序、二分层序、三分层序、四分层序
第三节测井地层地层分析方法
一、基本术语:基准面、基准面旋回、分形
二、一般工作流程
1.测井一地震一生物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2.关键层序界面识别
3.研究区测井一地质岩相知识库的建立
4.关键井的岩相识别、重建岩相序列
5.建立多井关键性剖面
6.预测油气分布
三、单井测井层序分析方法
1.测井资料预处理
2.沉积旋回分析:旋回性及旋回级次是沉积岩层重要的固有属性;旋回级
次分析:常规测井旋回分析、小波分析和地层累积方法等
3.沉积间断点识别:地层倾角测井--累计倾角交会图法、地层倾角测井-
- 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地层倾角测井--倾角矢量图法、自然电位和
视电阻率组合法、声波时差响应法等
四、米氏周期分析及分形研究
五、沉积层序的分形特征研究
1.分形的概念
2.地质学运用分形理论需要考虑的问题
3.分数维的计算
4.分数维的应用
第三章测井沉积学研究
第一节测井沉积学概念
一、基本概念:测井相、测井相标志
二、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三、测井相标志与地质相标志的关系:确定岩石组分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
结构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构造的测井相标志
四、由测井相到沉积相的逻辑模型
第二节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
一、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
1.常规组合测井曲线:测井曲线幅度特征、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接触关系、
曲线光滑程度、齿中线、多层的幅度组合--包络线形态、层序的形态
组合特征
2.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从曲线形态和曲线的相似性判断
岩性一颗粒粗细,进行微细旋回的划分;根据四条电导率曲线特征值的平行度,可以衡量平行及非平行层理;利用倾角矢量模式解释沉积构造,研究古水流方向;根据倾角矢量模式组合解释褶皱、断层、不整合;利用倾角测井曲线识别
裂缝;利用双井径差值分析现代地应力二、层序特征测井解释模型
1.粒序模型
2.不同沉积相带的自然电位曲线特征:冲积扇、河流相、三角洲相、滩
坝相、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对比不同环境下SP曲线的差异
3.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划分沉积相带
三、岩石组合(成分、颗粒)测井解释模型
1.测井响应特征值
2.测井相图的编制
3.岩石组合测井解释模型在实际处理中的选择
第三节沉积构造、沉积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
一、倾角模式及其地质含义:绿模式、红模式、蓝模式、杂乱模式
二、微电导率插值环井眼成像
三、沉积构造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模型
1.岩心刻度
2.沉积构造的测井解释图版
3.层理角度与沉积相
四、沉积体内部充填结构测井解释模型
1.平行结构、前积构造、发散结构、杂乱结构
五、古水流研究
2.古水流研究方法:全方位频率统计法、红蓝模式法
3.用倾斜资料判断沉积环境(古水流)实例
六、沉积构造的成像测井解释
1.冲刷面、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结核、透镜状层理、
小型砂纹交错层理、生物钻孔构造、沉积构造垂向序列解释
第四节碎屑岩测井沉积微相建模与划分
一、关键井测井沉积亚相与微相模型的建立
二、测井沉积相剖面对比
三、平面展布及古水流系统分析
第四章测井构造地质精细分析
第一节测井构造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原理
二、井壁成像测井构造解释原理
第二节褶皱构造倾角解释方法
一、褶曲的形态分类
二、地层倾角测井的褶皱解释方法
1.对称背斜
2.非对称背斜
3.倒转背斜
4.平卧褶曲
5.对称向斜
6.非对称向斜
三、用单井倾斜测井资料研究地下构造和褶曲要素
1.确定井孔剖面的地层产状
2.判断地下构造的偏移方向
3.构造的识别方法
四、地层倾角确定盐丘、泥丘
第三节断裂构造倾角测井解释方法
一、断层要素及分类
二、井下钻遇断层的主要地质标志★
三、地层倾角测井的断层解释方法★★--不同类型断层的解释方法
1.正断层
2.逆断层
3.逆掩断层
4.地层倾角测井应用一-两口井之间确定断层
四、利用井壁成像研究断层
第四节不整合面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
一、.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解释
二、角度不整合解释
第五节井旁复杂地质构造的精细解释
一、井旁高陡构造的精细解释
二、应用一一用测井资料在渤海湾下古生界首次发现逆掩断层-平卧褶曲构造
三、应用二--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
第五章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
第一节概述
一、裂缝型储层
二、裂缝-孔隙型储层
三、裂缝-洞穴型储层第二节裂缝性储层的实验观察与研究
一、储层裂缝系统的成因
二、岩心裂缝观测与分析
1.岩心裂缝几何参数的相关分析
2.岩心裂缝密度和裂缝孔隙度的统计与分析
三、裂缝的评价
1.岩心裂缝的描述一单一裂缝参数和多裂缝参数
2.裂缝分布密度的分形方法
第三节裂缝的测井响应
一、常规测井曲线对裂缝的响应
1.微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井)
2.双侧向测井
3.补偿密度测井
4.长源距声波测井
5.岩性密度测井
6.自然伽马测井
7.地层倾角测井
二、成像测井对裂缝的响应
1.裂缝的分类及其基本图像特征
2.真、假裂缝的识别
3.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的鉴别
第四节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
一、裂缝有效性评价
1.从裂缝的张开度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⑴充填缝和张开缝的判别
⑵有效张开缝的判别
2.从裂缝的径向延伸特征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3.从裂缝的连通性和渗滤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⑴ 从裂缝的连通性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⑵从裂缝的渗透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二、裂缝参数计算
1.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计算裂缝参数
2.双侧向测井信息估算裂缝参数
第五节裂缝发育规律及现代地应力场研究
一、现代构造应力方向分析
二、构造应力方向分析在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第六章烃源岩与盖层的测井研究第一节烃源岩的测井分析方法
一、烃源岩的测井响应
1.地层的组成
2.导致测井异常的基本原理
二、烃源岩的测井识别
1.烃源岩的单一测井方法分析
⑴自然伽马测井
⑵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⑶密度测井
⑷电阻率测井
⑸声波测井
2.用交会图识别烃源岩
⑴自然伽马一声波测井交会图
⑵电阻率一自然伽马交会图
⑶电阻率一声波时差交会图
3.声波-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三、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参数
1.烃源岩含油气饱和度★
2.烃源岩剩余烃含量VHC
第二节盖层的测井分析与评价
一、有效盖层的识别与评价
1.有效盖层识别
2.泥页岩盖层等级划分
二、储盖组合测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