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累累硕果——记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盛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心科研累累硕果——记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盛利
舒雅
【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舒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盛利,1996年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Houston大学做博士后,1999-2008年在美国M-I LLC公司做高级研究工程师,2008年归国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在自旋和量子输运理论、自旋电子学/低维电子系统的量子调控、磁性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关联电子体系理论等方面做出过系列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他曾作为第二获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获奖项目名称是“自旋输运和巨磁电阻理论”。

截至2012年,已发表SCI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包括在美国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14篇和《Physics Review B》上30余篇。

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1000次。

在量子领域竞风流
近年来,盛利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

据盛利教授介绍,凝聚态物理学(condensed matter physics)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
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

凝聚态物理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比固体物理学更广泛更深入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凝聚态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对象日益扩展,更为复杂。

由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性研究往往与实际的技术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凝聚态物理学的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有力的促进了诸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南京大学物理学系邢定钰、盛利、顾若愚、刘楣、董锦明等人完成的研究成果《自旋输运和巨磁电阻理论》荣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据盛利教授介绍,该成果来源于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计划子课题《纳米材料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颗粒系统和磁多层结构巨磁电阻理论》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成果发展了一个金属薄膜的量子输运理论,被国际同行称为SXW(作者盛、邢、汪缩写)理论;提出了掺杂锰氧化物中的庞磁电阻起因于温
度诱导的安德逊型金属—绝缘体转变,并在发展了磁性多层结构输运的解析理论
的分析上纠正了过去理论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而发展了磁性颗粒系统的巨磁电阻理论。

这一研究在科学上取得了富有创新性的重要发现,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对推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目前,盛利教授正担任“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若干关联系统中多重量子序的共存、竞争与调控研究”(2009-2013)子课题“低维石墨电子关
联作用和输运性质研究”的负责人和两项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的主持人。

“量子调控”项目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设置了四个子课题:(1)新型多铁性材料合成;
(2)极端条件下多铁性材料的物性研究;(3)多铁性人工微结构及器件;(4)低维石墨电子关联作用和输运性质研究。

盛利教授介绍说,本项目针对多铁性材料和低维石墨材料,以这两类材料中关联电子多重量子序的共存、竞争和调控为中心和重点,以探索新材料、发现新现象、解释新效应、发展量子调控新器件为基本思路。

本项目在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锰氧化物庞磁电阻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多铁性体系、揭示多铁性共存和磁电耦合的新规律,在氧化物人工微结构基础上开拓多铁性量子调控器件研究的新方向,在量子输运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低维石墨中关联电子的研究,由此构成本项目的研究主线和坚实基础。

教学和科研并重
在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的同时,盛利教授还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盛利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们流连忘返,并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门课。

学生们说:“盛老师的课,我们爱听!”
另外,盛利还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成立,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被批准
开放,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以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面向量子调控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量子调控研究、人工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揭示新的量子效应,发展量子调控科学,进而发展新一代的光电器件及其应用,促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凝聚各方资源,建设成为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拥有高层次实验研究平台和高素质的科学技术队伍、具有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科学、流动开放等特征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微结构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创新平台。

1994年,实验室第一篇关于界面生长机制的论文在Nature上发表,实现了实验
室在国际上该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零的突破;随后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一批创新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3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反响。

在连续6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其中2000年度为数理学科的第一名,2005年度经科技部批准予以免评。

国际著名刊物《Nature》曾在一篇评述性文章中[Vol. 389 (1997)113 ] 评价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以外)“已经接近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机构之一。

实验室作为国家量子调控研究的基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目前已经启动了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联合十余个相关领域实验室成立了“固体微结构网上联合实验室”,加强交流与联合,共同承担国家项目。

在研究内容上选择具有良好积累、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重要问题,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积累,促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国际战略竞争中抢占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最近两年,对盛利教授来说,可谓是好事不断。

2011年7月,他的论文《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in the absence of Landau levels》被新增的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收录,在很短时间内受到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而今年,在刚刚发出的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中,盛利教授也榜上有名。

谈到未来的发展,盛利教授说,他还年轻,想趁年轻的时候多做些事情,而我们国家以及南京大学也为像他这样的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创造了很好的科研条件,他很感恩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唯有努力奋斗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回馈于国家”盛利教授最后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