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活动行为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在遇到干扰情况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1]。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呈现的是一种稳态,但是当外部干扰超过承受范围即达到一定的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而言,敏感性高的地方,生态系统的稳态越容易失衡[2]。
因此,在生态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地方,更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工作。
生态敏感性评价有利于地区更好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为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借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8]。
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但由于近年来,开发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张,众多风景名胜区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与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因此
对于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前所急需的。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已经相对稳定,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特殊,地跨多个行政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景区管委会的规划编制也是单独开展的,使得在众多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在开展过程中也有较多矛盾。
因此,针对武功山管委会这一特殊
行政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不仅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当前众多同类级别的景区管委会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的推动。
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指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域,有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地进行保护与治理。
当前对于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目前研究较为多样,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城市或城市群等)[9-11]、生态环境脆弱区[12-14]、重点生态功能区[15-18]等,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是基于层次分析法[18]、主成分分析法[19]等方法。
生态敏感性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广泛铺开,由于研究区域不同因而
评价维度也不尽相同[20]。
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国内学者研究较少,主要有小武当[21]、龙虎山[22]、镜泊湖[23]、泰山[24]等。
本文通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距
收稿日期:2022-1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34);江西省2021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1—S385)。
作者简介:孔誉婧(1998—),女,广东韶关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
E-mail :****************。
孔誉婧,涂小松.基于GIS 的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 ].南方农业,2023,17(7):66-71,81.
基于GIS 的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孔誉婧,涂小松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AHP 层次分析法和GIS 分析法,以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
具有多元价值和管委会行政级别的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为此类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并探索景区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径。
研究结果:萍乡武功山综合生态敏感性,高度敏感区面积最大,占研究区面积超过四成,位于东部地区,不敏感区面积最小,位于西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萍乡武功山整体敏感性较高,根据敏感性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需整体统筹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旅游产业,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
关键词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GIS ;多因子;国土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ki.1673-890x.2023.07.015
水域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六个评价因子,对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敏感性评价分析,以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域,指出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的分布特点,定位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以期为作为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这一特殊行政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提供参考借鉴。
1研究区概况
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114°4′30″~114°16′30E″,27°25′30″~27°29′30″N),属于正县级建制,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管辖万龙山乡和麻田镇两个乡镇。
在相同纬度中,武功山的高山草甸景观是独特的。
山地草甸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旅游要素中是十分少见的景观类型。
随着近些年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景区内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外界干扰强度增加,不可避免地给生态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随着江西省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试点省份,伴随着省内由下至上各级单位规划工作的开展,对于省内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尤其是跨行政边界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而言,其规划之路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考验。
因此,选取萍乡市武功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的数据主要包括高程DEM数据、土地利
用数据、植被覆盖度NDVI数据。
其中,DEM高程数据和植被覆盖度NDVI数据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Landsat8遥感影像,其中,NDVI是2020年的数据,分辨率为30m×30m,利用ENVI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用于植被覆盖度分析,并
且基于DEM数字高程数据获取坡度、坡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为202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由芦溪县自然资源局提供。
2.2研究方法
2.2.1AHP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面对较为复杂和多元的内部关系时,将定性的决策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将复杂难以量化的要素进行层次化、数字化,进而为科学决策提供行之有效的、更为简便易操作的解决办法。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就是基于明确的最终目标,将影响目标达成的各种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根据因素间的相似性、种属性进行分类、汇总、聚类,进而将繁多的要素归纳为条理和界限清楚的组别大类进行分级赋权。
2.2.2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一定地区应对外界干扰时的反应程度。
根据萍乡市武功山的实际情况,将6个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分级并赋好相应的分值:不敏感为1分,轻度敏感为3分,中度敏感为5分,高度敏感为7分,极高敏感为9分,进而构建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距水域距离,土地利用类型的6阶判断矩阵(见表1)。
表1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
评价因子
高程
坡度
坡向
距水域距离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
等级
不敏感(1分)
<500m
<5°
平地与正南
<2000m
<0.40
建设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
轻度敏感(3分)
501~800m
6°~10°
东南西南
1501~2000m
0.41~0.60
其他土地、耕地
中度敏感(5分)
801~1000m
11°~15°
正东正西
1001~1500m
0.61~0.70
园地、草地
高度敏感(7分)
1001~1500m
16°~25°
东北
501~1000m
0.71~0.80
林地
极高敏感(9分)
>1500m
>25°
西北
<500m
>0.80
水域
2.2.3权重确定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的方法,以问卷的方式邀请了3名与本文研究方向相关的专家进行问卷打分,并将结果求取平均。
打分标准见表2。
将评分结果通过Yaahp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高程、坡度、坡向、距水域距离、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05、0.03、0.20、0.23和0.39。
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若CR最终的值小于0.1,则通过检验。
CI与CR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I=λmax-n
n-1(1)
CR=CI
RI(2)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λmax为最大特征根值,n 为阶数,CR为随机性、一致性比值,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本研究中的λmax最大特征根的值为6.168,由此得到的CI值为0.034,CR值为0.027<0.1,因此,通过一致性检验。
RI值为1.260。
2.2.4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在得到6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单因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加权叠加和重分类得到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模型为:
S i=∑j=1n()
W j×C ij(3)
(3)式中,i为评价单元,S i为评价单元的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W j为单因子j的权重值,C ij为评价单元i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值。
3结果与分析
3.1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3.1.1高程生态敏感性分析
高程对于一个地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是生态敏感性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而言,高程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高程不同,气温、降水及地表植被特征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也不同,因而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存在差别。
而高程越高,气温越低也使得生态系统对于干扰的反应程度越高,即高程越高,生态敏感性越高。
由高程敏感性的结果得到,不敏感区域即高程小于500m的区域面积最大,为7910.89hm2,位于武功山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包括万龙山乡的牛宕村、黄江村、茅店村、桂花村、三勤村、东坑村、陇上村、长岭村和麻田镇的石溪村、麻田村、株木村、长冲村、蔡家村,占区域总面积的34.40%;极高敏感区域的面积与占比最小,为1445.36hm2,占区域总面积的6.29%,位于武功山风
景名胜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于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国家地质公园及羊狮幕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保护地范围内。
整体而言,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高程生态敏感性特征明显,与人文环境分布特征一致,对于东部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要十分重视。
3.1.2坡度生态敏感性分析
坡度是指研究区地形地势的陡峭情况,坡度越大,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现象出现的风险越大,生态环境也更加脆弱,因此坡度越陡,生态敏感性越高。
通过分析坡度情况,得到极高敏感区即坡度>25°的区域面积最大,为8907.73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74%,分布在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部、南部和北部地区,与高程极高敏感区分布有一定重合;不敏感区域的面积与占比最小,为1081.85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0%,主要分布在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西部地区,集中位于麻田镇蔡家村、麻田村、石溪村、长冲村、株木村和万龙山乡的茅店村、桂花村、三勤村、东坑村、陇上村、长岭村。
总的来说,萍乡市武功山坡度生态敏感性特征明显,整体十分敏感,很大部分原因是属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3.1.3坡向生态敏感性分析
不同的坡向的降水条件、气温条件、光照时间条件等因素不同,对于植被生长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
阳坡相对于阴坡而言,光照时间长,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迎风坡相对于背风坡的降水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通过对坡向生态敏感性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坡向生态敏感性在整个研究区总体上相对均衡,其中,高度敏感区域的面积最大,为6880.8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92%;不敏感区域的面积最小,为2220.29hm2,占研究区总体面积的9.66%。
由于我国属于北半球,因此南方为阳坡,北方为阴坡,地理位置因素使得北坡的生态环境稳定性较弱,更加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表2层次分析法打分标准
分值1 3 5 7 9 2,4,6,8
含义
两个因子相比,重要性相同
两个因子相比,前者相对于后者略更重要两个因子相比,前者相对于后者更重要两个因子相比,前者相对于后者十分重要两个因子相比,前者相对于后者极为重要处于上述两相邻分数的中间值
3.1.4植被覆盖生态敏感性分析
地表植被覆盖在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维持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稳定离不开这一要素。
根据NDVI指数的结果分析,得到高度敏感区域的面积最大,为12250.65hm2,占研究区面积的53.25%;不敏感区域的面积最小,仅有337.92hm2,占研究区总面积1.47%。
总而言之,萍乡市武功山的植被覆盖生态敏感性较高,由于武功山风景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且兼具观赏旅游的功能,所以对于生态环境、植被景观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3.1.5水域生态敏感性分析
水域分布对于地区范围内生态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水源可以涵养一个地区的水土,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要素。
越靠近水域所处地区,生态敏感性越低;反之,则生态敏感性就越高。
通过分析得到,极高敏感性面积最大,为10715.20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53%;不敏感区域面积最小,为260.97h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3%。
根据数据可知,萍乡市武功山的水域敏感性分布特征与其他要素生态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不同,水系分布特征与高程特征本身就有近似反向的关系,水源由高处流向低处。
同时,极高的生态敏感性也给出了提示即应该加强对水体保护的重视。
3.1.6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分析
土地利用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人类活动越频繁复杂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敏感性越低。
根据结果分析可得,高度敏感区面积最大,为19425.58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84.36%,即高度敏感区将近占了研究区的九成,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类型所占面积较少。
详细数据列于表3。
整个区域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见图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武功山以森林用地为
表3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级面积及其占比
评价因子
高程
坡度
坡向
距水域距离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
不敏感
面积/hm2
7910.89
1081.86
2220.29
260.97
337.92
714.79
占比/%
34.40
4.70
9.66
1.13
1.47
3.10
轻度敏感
面积/hm2
6787.73
2420.75
5041.32
1393.55
2203.12
2319.81
占比/%
29.52
10.53
21.92
6.05
9.58
10.07
中度敏感
面积/hm2
2421.41
3149.98
5321.33
3624.46
3225.14
361.00
占比/%
10.53
13.70
23.14
15.74
14.02
1.57
高度敏感
面积/hm2
4430.58
7432.92
6880.89
7031.93
12250.65
19425.58
占比/%
19.27
32.32
29.92
30.54
53.25
84.36
极高敏感
面积/hm2
1445.36
8907.73
3527.51
10715.20
4988.58
206.46
占比/%
6.29
38.74
15.34
46.53
21.68
0.90
主,因此研究区整体以高敏感性为主要特征,应重视对植被的保护和整体规划,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
将上述6大单因子通过空间加权叠加计算分析,得到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进而通过重分类,对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分级分类。
本研究根据综合敏感性分析结果将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高敏感。
不敏感区域面积为1537.81hm2,占比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0%。
从分布特征来看,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西北等地。
土地利用类型也较多建设用地,植被覆盖率低,坡度较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开发建设较多,生态敏感性较低。
因此,对于不敏感区域可以适当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但是要注意统筹开发和保护两个方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轻度敏感区域的面积为2006.25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4%。
总体而言,轻度敏感区的面积也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西部地势较低的地区集中分布之外,在东部地势较高的区域也有部分轻度敏感区域的分布,但主要是沿着行政边界呈条状分布。
原因在于该地方距离水域较远,坡向条件并不敏感,再加上位于景区,景区内部的少部分开发建设,使得该区敏感性较低。
因此,对于轻度敏感区,可以适度开发建设,对于景区内部的建设,要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中度敏感区域的面积为4329.22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86%。
中度敏感区的分布较为分散,处于高度敏感区与轻度敏感区之间的过渡地区。
要注意这类地区不宜进行大型的开发建设,严格生态准入,警
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度敏感区面积为9613.94hm 2,面积占比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88%。
从这一敏感程度的面积占比可以看出,研究区整体敏感程度较高,高度敏感占整个行政区面积超过四成。
这一数量上的明显特征,主要是因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较高,地表植被覆盖以林地为主,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较弱,因此,生态敏感性高。
对于高度敏感区,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限制开发建设,严格把控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并且积极引导旅游观光的游客践行文明旅游的行为。
极高敏感区面积为5466.34hm 2,面积占比为23.81%。
极高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形起伏大,海拔高,植被覆盖度高,因此生态敏感性高。
对于极高敏感区,必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建设好、管理好自然保护地体系,禁止任何不适当的开发
建设行为,把生态放在优先战略位置。
整个区域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见图2。
图1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图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图例
2.5
5.0km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图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图例
2.5
5.0km
2.5
5.0km
2.5
5.0km
2.5
5.0km
2.5
5.0km
N N N
N N N
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域土地利用图2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图
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高敏感区
图例
2.5
5.0km
N
4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距水域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6个指标因子的分析并进行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最终处理得到萍乡市武功山的综合生态敏感性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首先,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整体的15.44%,高度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占研究区整体的65.69%,可知萍乡市武功山整体生态环境是十分敏感的。
作为旅游热门景点,要时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可因经济发展而抛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其次,不敏感区与高敏感区的分布特征明显,不敏感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形平坦、建设开发活动较频繁的地区,高敏感区主要位于东部景区、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本研究也针对不同敏感性等级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但从整体上而言,萍乡市武功山要立足全局,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指引下,做好总体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共赢。
本研究选取典型性的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旨在处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为同类型的行政区管委会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不可否认的是,本研究虽请专家进行因子分析,但在指标的选择上,不够普适性,今后有待于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评价因子,选择更多的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
风景名胜区在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在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对景区实施合理规划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潘竟虎,董晓峰.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
感性评价与分区[J].自然资源学报,2006(2):
267-273.
[2]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
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2000(1):10-13.
[3]丛佃敏,赵书河,于涛,等.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与城市扩张模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天
水市规划区(2015—2030年)为例[J].自然资源学
报,2018,33(1):14-26.
[4]熊善高,秦昌波,于雷,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和生态敏感性的生态空间划定研究——以南宁
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8,38(22):7899-7911. [5]杨妃,李志刚.成渝城市群生态保护红线分析及其
配套政策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44(9):133-143.
[6]罗雪,周旭,杨江州,等.基于不同发展情景的黔中
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J].生态科
学,2021,40(3):211-221.
[7]付士磊,贾培文,王湘潇,等.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
评价的生态安全管控研究——以沈抚新区为例
[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4):1579-1587. [8]吴献文,陈颖彪.基于自然资源本底数据的珠三角
城市群生态敏感性评估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
2021,30(5):976-983.
[9]彭宏杰,花磊,张雪松,等.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
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31(1):83-92.
[10]甘琳,陈颖彪,吴志峰,等.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生
态敏感性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8,37(8):
2453-2462.
[11]李怡,赵小敏,郭熙,等.江西省南昌市生态敏感性
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0):
65-76.
[12]彭春花,周启刚,孟浩斌,等.基于LECI的三峡库区
重庆段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关键修复区识别
[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3):325-330,339. [13]赵正嫄,张云龙,李婷,等.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青
藏高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J].
生态学报,2022,42(18):7403-7416. [14]刘培亮,曹雪莹,毛慧娟,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
区的生态敏感性变化分析——以湖南省麻阳县
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9):1151-1158. [15]王鹏,赵微.典型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
区研究——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
学报,2022,37(9):2403-2417.
[16]崔宁,于恩逸,李爽,等.基于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生
态功能重要性的高原湖泊分区保护研究——以
达里湖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1,41(3):
949-958.
(下转第81页)
673-685.
[11]TOBIAS J A.A bird in the hand:Global-scale
morphological trait datasets open new frontiers of
ecology,evolution and ecosystem science[J].
Ecology letters,2022,25(3):573-580. [12]杜晓洁,谢冲林,余小玲,等.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
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
2020,41(11):2329-2334.
[13]DEHGANY-ASL S,ALLYMEHR M,TALEBI A,et
al.Monitoring of aquatic birds and surveillance of
avian influenza and Newcastle disease of waterfowls
at the National Park of Urmia Lake[J].Vet Med Sci,
2022,8(5):2016-2031.
[14]MORTON O,SCHEFFERS B R,HAUGAASEN T,
et al.Mixed protection of threatened species traded
under CITES[J].Curr Biol,2022,32(5):999-1019.
[15]YOUNGFLESH C,SOCOLAR J,AMARAL B R,et al.
Migratory strategy drives species-level variation in
bird sensitivity to vegetation green-up[J].Nature
Ecology&Evolution,2021,5(7):987-1004. [16]SHUAI L Y,XIAO S P,XIE Y P,et al.Ecological
drivers of avian diversity in a subtropical landscape:
Effects of habitat diversity,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J].Ecol Evol,2022,12
(8):9166-9175.
[17]LIU F,FENG C,ZHOU Y,et al.Effectiveness of
functional zones 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2,308:
114593-114598.
[18]BRAMBILLA M,RUBOLINI D,APPUKUTTAN O,
et al.Identifying climate refugia for high-elevation
Alpine birds under current climate warming
predictions[J].Glob Chang Biol,2022,28(14):
4276-4291.
(责任编辑:易婧)
[17]李元征,冯智志,李立,等.基于GIS的黄河流域陆
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44(4):219-225.
[18]汪辉,刘小凤,杨云峰.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湿
地公园旅游项目布局——以赤山湖国家湿地公
园为例[J].生态经济,2016,32(11):219-223. [19]刘昶,李永树,谢嘉丽,等.基于GIS技术的城镇近
郊区生态敏感性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9,44
(1):108-110.
[20]魏伟,周陶,郭泽呈,等.基于遥感指数的干旱内陆
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
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J].生态学杂志,2020,39(9):
3068-3079.
[21]王延博.基于GIS的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分
析——以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为例[J].智能城市,
2019,5(9):37-38.
[22]黄聪.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评价[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7.
[23]徐晓伟.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及可
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24]岳佳颖,卢娇阳,范琳子,等.基于GIS的泰山风景
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保护研究[J].江西科学,
2022,40(1):117-124.
(责任编辑:丁志祥)
(上接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