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常规检验是各种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的效果,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化验结果出现偏差。

因此,了解和认识影响其化验结果的因素,并从各个环节规范操作程序,避免各种影响因素的发生,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可靠性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诊断
血常规检验做为常用的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内容之一,是各种疾病临床检验、诊断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及各种先进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临床检验结果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诊断及抢救工作的重要依据。

然而许多其它因素均可能影响化验结果,造成化验结果出现偏差。

下面就临床应用广泛的血常规检验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规范血常规检验的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及治疗[1]。

1人为因素
1.1标本的采集常用的采集方法包括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

末梢血的可重复性较差,其准确性比静脉血较低,因此,血常规检验多采用静脉血。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采血前对注射器及针头进行检查,防止由连接不紧进入空气造成泡沫产生导致溶血的现象发生;②标本采集时优先考虑使用真空采血管,这有利于血液标本的采集、输送及储存,同时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③应选择皮肤完整的采血部位,确保无炎症、溃烂、水肿冻疮、烧伤、发绀等,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标本抗凝不佳、稀释及溶血等现象;④采血时要保证定位准确,严禁针头在血管中反复穿刺,以防止造成标本溶血和血肿;⑤采用末梢采血法进行采集时应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擦除第一滴血不用;⑥标本与抗凝剂的配比要合适。

抗凝剂比例过高,可导致血细胞的体积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抗凝剂比例过低,会产生血微凝块,容易阻塞血细胞仪,从而影响化验结果[2]。

1.2标本的储存抗凝全血标本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室温(常规血液分析仪采用的温度范围为8~25℃)。

抗凝剂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的不同,可影响血细胞的形态。

相关研究显示,采用EDTA对静脉血标本进行抗凝,室温条件下,在8h 内对标本进行检测可得到最准确的化验结果[3]。

2 h后白细胞的细胞形态会发生变化,在有效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推制血涂片,这样可利用显微镜对其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2~8℃的温度条件可延长标本的储存时间,然而长时间后血小板的细胞体积会产生变化,血液与EDTA盐混合后,血小板的细胞形态会逐渐变为球形,其体积也可增大约20%,一小时之后趋于稳定状态,其体积在1h~6 h内的变化程度低于3%,因此,在对红细胞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容检测的最佳时机为采血的1 h之后。

2 生理因素
患者的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服用药物、季节等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正常人一日之内,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等均有一定的波动。

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检验的药物,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冬季应将患者暖和后再采血[4]。

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妊娠5个月以上或新生儿WBC總数会明显增高;暴热或严寒常出现一过性WBC总数增高。

进食喝水后,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和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此时迅速采集血液标本可使RBC和Hb检测结果增高,非急诊患者最好固定某一时间检查,以尽量减少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仪器因素
在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时,必须使用与分析仪配套的校准物。

还有部分血细胞分析仪没用配备配套的校准物,此时,实验室可利用规范操作条件下监测系统或经二级标准的血液分析仪测定的新鲜血液作为校准物对分析仪进行校准[5]。

同时检查标准物是否过期,观察其外观有无发生变化,无误后再测定标准物,连续采集11数据,首次数据视为无效,将第2~11次的数据计算均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及标准差,然后检查其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若同时拥有多台血细胞分析仪可先行校准其中的一台,然后用新鲜全血对其它分析仪进行校准。

校准周期不得高于6个月。

为了确保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之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除了对仪器进行校准外,还应对每台仪器采用室内质控及保证检测质量的其它有效措施。

此外,在实验室内还应定期采用新鲜血标本与不同型号仪器测定的结果进行核对。

4试剂因素
在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应优先选择仪器厂家提供的配套试剂,当条件不允许时,可选择与溶血素匹配的稀释液。

化验过程中溶血素的使用可直接影响到血细胞检验的结果准确性,质量低下的溶血素,可导致溶血不够完全,使得白细胞数量发生假性增高,血红蛋白假性偏低。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5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血液检验内容。

血液是由有形细胞及液体两部分构成,而血常规检验的对象是血液中的细胞部分。

血液中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常规检验的原理是能通过观察这三种细胞的形
态分布及数量变化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是临床病情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6]。

血常规检验做为常用的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内容之一,是各种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它不但可以有效诊断血液病,也可为其化系统功能疾病的判断与鉴别提供重要可靠的信息。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的效果,因此,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可靠性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能够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人为因素、生理因素、仪器因素及试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旨在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影响其化验结果的因素,规范血常规检验的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芳建,程胜利,汪勇军. 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6(01)
[2] 吕丽琴. 血夜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 工企医刊. 2010(02)
[3] 张仲远,迟红梅.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24)
[4] 周玲花. 血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S1)
[5] 江明宇. 血液检验报告质量控制[J]. 医学信息. 2008(06)
[6] 刘保廷.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