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指标计算及预测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度平均值,有时也参考年平均值。
确定自然递减率
预测老井自然递减率主要依据近几年实际自然递减规
律,并充分预计下年重点工作效果(注采调整、三采等)。
近期同工同层自然递减率仅作参考。采油厂2000-2002年
老井自然递减率分别为14.4%、15.3%和16.5%,有逐年增 大的趋势,考虑七区中注聚三采2003年将进入见效高峰期, 预计2003年自然递减率仍为16.5%。 年度老井自然产油=起步水平×365×(1-年自然递减率)
算。公式如下:
100 h (1 Swi ) o N Boi
N---原始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φ---平均有效孔隙度,f; Swi---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f; ρo---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t/m3; Boi---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Di n Q Qi (1 t ) n 1 Q Qi (1 Dit )
指数递减:
在半对数坐标中,产油量随时间变化呈直线递减规律。
折年自然递减率= [1 n (
老井自然产油 12 ) ] 100 % 老井应产油
(三)递减指标
3、综合递减率:指没有新井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即扣除新井产量后
的阶段产油量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为综合递减。
折算年综合递减= [1 n (
老井产油 12 ) ] 100 % 老井应产油
主要开发指标:能反映油田开发水平和效果的一系列指标。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地层压力 动液面 生产压差 注水量 注采比 存水率 注水利用率 油井利用率 水井利用率 自然递减率 综合递减率 总递减率 日产液 日产油 含水率 含水上升率 采收率 反映地质储量的控制与动用情况
反映地层能量的保持与利用情况
含水上升率= fw2 fw1 R 2 R1
2、含水上升速度:指某一时间内含水率或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值。 3、采油速度:年产油量占油田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4、采液速度:年产液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用百分数来表示。 5、注水速度:年注水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用百分数表示。 6、采出程度:是指一个油田开发至任一时间内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可采 储量)的百分数。 7、采油(液)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量。 8、注水强度:单位射开油层厚度的日注水量。
孤东采油厂产液量曲线
5000
Ä ê ² ú Ò 4500 º (Í ¶ ) ò Ö
4996 4808 4919 4924 4625 4550
4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确定含水上升率 用理论值(相渗透率曲线或流管法)进行预测,
不同含水阶段含水上升率不同。孤东油田流管法含
14、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流动压力)与地层压
力之差。 15、耗水量:注水开发的油田在含水采油期每采出1吨原油所附带
产出的水量。
一、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主要指标预测方法
三、相关指标计算方法简介
(一)产油量预测方法
胜利油田范围内,预测产油量主要有定液求产法、产量构成 法、储采比法、总递减趋势分析法、平均单井日产量法、递减 法等。主要以产量构成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参考)。 1、定液求产法: 即在确定产液量和含水上升率的基础上用试凑法预测产 油量。 确定产液量的主要依据: 根据不同开发阶段和近几年实际液量增长趋势分析,并 充分考虑提液潜力,下年重点工作安排情况(新井投产、 扶长停井、注采结构调整、三采等)进行适当调整。
2、可采储量:是指在给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能从储集 体制储量: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的砂层所对应的地质储量。
(即静态注采对应储量)
水驱控制储量=水驱控制程度*地质储量;
水驱控制程度=平面水驱控制程度(流线图法)*纵向水驱控制程度)
2、产量构成法
产量构成:老井自然产量、老井措施产量、新井产量 产量构成法:在分析调查油田开发生产状况、开发潜 力和预计下步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合理预测产量构成。
老井自然产油由起步水平和老井自然递减率确定
起步水平(标定水平)的确定:
起步水平:是对上年末(12月)日产油水平的合理 标定值。 确定起步水平要尽量扣除产量波动和人为因素及油 井转注带产影响。为减少产量波动因素,一般重点考虑
 « ¹ ¶ ñ à ¢ À ò à ¢ À ó à ¢ À
0.5 0.4 0.3 0.2 0.1 0 0 5 10 15 20
25
30 É ö Ì È ² ³ ³ ¶ ,%
35
注水利用率=(年注水量-年产水量)/年注水量
(二)能量及注水利用指标
5、存水率:累计注入量减去累计产水量后占累计注入量的百分数。
(二)能量及注水利用指标
1、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2、目前地层压力:是采油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 3、地层总压降:油藏或开发层系原始平均地层压力与目前平均地层压力之差。 4、注水利用率
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 ¹à ¹
0.7 0.6
¢ ® ø Ã Ê ×Ë À Ó Â
(静态注采对应率)
4、水驱动用储量: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的吸水砂层所对应的地质
储量。 (参考吸水剖面结果)。 水驱动用储量=水驱动用程度*地质储量;
水驱动用程度=平面水驱动用程度(流线图法)*纵向水驱动用程度
(静态注采对应率*吸水剖面所测吸水厚度百分数)
5、注采对应率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是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 总有效厚度之比。 也把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油层数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总油层数之比。 层数对应率=油井生产层中与注水井连通的油层数/油井总生产层数 厚度对应率=油井生产层中与注水井连通的有效厚度/油井生产的总有效厚度
(四)其它指标
9、注采比:指某段时间内注入剂(水或气)的地下体积和相应时
间的采出物(油、水和地下自由气)的地下体积之比。
10、采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液量。 11、采油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
12、吸水指数:指单位注水压差下注水井日注水量。
13、采油压差:指油井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 (流动压 力)之差。
油井1 21 水井1 21
砂层厚度:8m
砂层厚度:12m 有效厚度:8m 射开有效厚度:6m 砂层厚度:10m 有效厚度:7m
水井2 22 21
砂层厚度:9m 有效厚度:6m 射开有效厚度:5m
有效厚度:6m
书中定义:
厚度对应率=6/(6+5)*100%=54.5% 层数对应率=1/2*100%=50% 厚度对应率=12/(12+9)*100%=57.1% 层数对应率=1/2*100%=50%
3、剩余储采比法(储采比法)
根据历年剩余储采比规律预测年产油量
年产油量=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储采比
剩余可采储量=上年标定可采储量-上年累积产油 孤东采油厂储采比法预测2003年产油量
年 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产油 (104t) 298.1 285.5 281 276.9 272.8 259
预测老井措施增油
在调查分析主要油井增产措施(补孔、大
泵、加深泵、防砂、扶井、卡封、化堵、大修 等)的基础上,主要依据近几年实施主要油井 增产措施工作量及增油效果(平均单井增油量) 预测下一年措施工作量及增油量。
新井投产
新井包括老区新井、新区新井。老区新井包括老区 调整和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局部零散更新完善井、水 平井、侧钻井、滚动勘探井。 新井投产安排根据方案情况(老区调整、技改及新 区方案等)。新井产量预测:新区新井产量根据方案设 计、老区新井产量也是主要依据近几年新井效果。
即上下两阶段的产量之差与上阶段的产量之比,它是衡 量油田稳产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
D Q 0 Qt 100% Q0
D: 递减率
Q0:第一阶段产量
Qt:第二阶段产量
2、自然递减率:指没有新井投产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
产量递减率,即在扣除新井及各种措施产量之后的阶段采油量 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为自然递减 率。 通常计算的自然递减率需要折算成年自然递减率
反映注采平衡和注入水利用率情况
反映油水井利用和管理水平
反映油田的稳产程度
反映油田的开发形势 反映油田的开发水平
一、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主要指标预测方法
三、相关指标计算方法简介
(一)储量指标
1、地质储量(探明):是指在评价勘探完成后,根据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分 析,所估算的储存在已知油气藏中的原始含油气总量。它是油气田开发的 物质基础。对于砂岩或者孔隙性灰岩油气田,地质储量一般采用容积法计
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¹ ¹à
0.7 0.6
æ ® Ê ´ Ë Â
 « ¹ ¶ ñ à ¢ À ò à ¢ À ó à ¢ À
0.5 0.4 0.3 0.2 0.1 0 0 5 10 15 20 É ö Ì È ² ³ ³ ¶ ,% 25
30
35
存水率=(累注水-累产水)/累注水
(三)递减指标 1、递减率:单位时间内(年或月)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剩余 储采比 4.16 3.92 3.8 3.6 5.5 5.5
累积产油 (104t) 5384 5669.5 5950.6 6227.5 6500.3 6759.3
可采 储量 7159 7291 7490 7732 7927
4、产量递减法
指数递减: 双曲线递减: 调和递减:
Q Qi e
Dt
定液求产法预计采油厂2003年产油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预计 年产液 年产油 (万吨) (万吨) 4996 4808 4919 4924 4625 4550 298.1 285.5 281 276.9 272.8 268.5 含水 (%) 94.03 94.06 94.29 94.38 94.1 94.1 含水上升率 (%) 0.08 0.03 0.23 0.01 -0.3 0
水70-80%、80-90%、90-92%、92-94%、94-95%
,阶段含水上升率分别为3.45%、2.0%、1.4%、
1.1%、0.6% 。
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关系曲线
用水驱公式预测
① lgWp a bNp, ② lg Lp a bNp,
f ' 2.3bNf (1 f ) f ' 2.3bN(1 f )
2bNf (1 f ) f a 1
③ Lp / Np a bWp,
f '
根据实际含水上升规律预测
含水 70-80 80-90 90-92 92-94 94-95 95-96 油田 孤岛 孤东流管法 总体方案 小井距 孤东实际 3.15 3.45 3.33 2.86 4 2.24 2 2.12 1.54 2.3 1 1.4 1.5 1.1 1.3 1.1 1.2 0.9 0.8 0.2 0.6 0.9 0.45 0.7
新井年产量=配产井数×单井日产能力×配产天数 更新注水井一般不参加配产,完善注水井考虑排液时间。
孤东采油厂2003年产油量预测(产量构成法)
ð½ Ʋ ®½ ËÆ £ t£ ¨© 7400 Ô» ×È ÝõÊ µ¼Â £ %£ ¨ © 16.5 Ï®Ô À¾× »úÍ È²Ó £ 104t£ ¨ © 225.5 Ï®ë© À¾´Ê êöÍ ÄÔÓ ®Î ¾´ (10 4 t) 820 32 Ï÷® ÀÇо êúÍ Ä²Ó ®ù ¾Ê (10 4 t) 62 8.7 Â÷® ÐÇо ÛÏ ×º êúÍ Ä²Ó ÝõÊ êúÍ Ä ² Ó (10 4 t) µ ¼  ®ù ¾Ê (%) (10 4 t) 9 0.6 267 4.7
4、总递减率:包括老井、新井投产及各种措施增产情况下的
产量递减率,即阶段总采油量与上阶段总采油量的差值,再与 上阶段总采油量之比,称为总递减率。它反映油田实际产量的 递减状况。
(上年产油量-当年产油量) 100% 上年产油量
(四)其它指标
1、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叫含水上升率。 它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公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