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地理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梳理(完整版本)

地理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梳理(完整版本)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2020年3月)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案例分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答案: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较多,排放污染气体较多;地形为盆地,加上空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散失;(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水污染及其成因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的多少去考虑)水污染的形成:排放污染物>水体自净能力问题1: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但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但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但易造成大气污染问题2:日本水俣湾地区形成水俣病的原因?排入海湾的海水中含有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在鱼体中含量很高,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造成了神经中毒。

问题3:江苏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工业、农业、生活、水产养殖、城市污水,排放污水多;水域封闭;在气温高、来水少的月份和年份多发问题4:1997 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

据2005 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答案: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或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实现“外住内游”;兴建污水排放管网,禁止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

总结:主要从控制污染源;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强监管等角度去分析。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

后果:良性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选修⑥环境保护第⼀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事物的周围事物(2 )环境的分类(依据⼈类对其影响程度):⾃然环境与⼈⼯环境(3)⼈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 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然原因】⾃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爆发,地震,⼭崩,泥⽯流,台风,海啸,寒潮,⽔旱等⾃然界固有⾃然灾害【⼈为原因】1. 资源的有限性与⼈类需求的⽆限性的⽭盾(根本性的原因)2.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盾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盾4. 个⼈⾏为和⼤众利益的⽭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的增长,使世界⼈⼝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 、规模的全球性1.3 环境观(1 )概念:⼈类的环境观(也称为⾃然观,或⼈地关系论)是指⼈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争中逐渐认识环境⽽形成的,⼈类对与其赖以⽣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 )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地关系:⼈地对⽴基本观点:征服⾃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合⼀,⼈地归⼀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向发展1.4 可持续发展★( 1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当代⼈的需求,⼜不对后代⼈满⾜其⾃⾝需求能⼒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个涉及经济、社会、⽂化技术和⾃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和良好的⽣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进步。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 世纪议程》第⼆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 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净能⼒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定的消纳、同化能⼒。

(2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净能⼒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净能⼒,就会产⽣环境污染3)⾃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物净化⾼中地理选修 6 第 1 页( 4 )不同⽔体的⾃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原因从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溶解氧考虑) 2.2 重⾦属污染 :污染物 : 各种重⾦属污染过程及危害 : 通过⽔体或⾷物链造成⼈或动物中毒2.3 ⽔体富营养化 : ⽔体富营养化发⽣在淡⽔⽔体,称为“⽔华”;发⽣在海洋,称为“⾚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体中,由于⽔体的流动性差,⾃净能⼒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业废⽔、⽣活污⽔、农业废⽔(4)危害⼀⼀①⽔⽣植物和鱼类死亡②⽔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 )措施:对污染物进⾏控制,对已污染的⽔域进⾏治理 2.4 海洋⽯油污染( 1 )污染源:近海⽯油的开采、加⼯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 2 )污染物:⽯油★( 3 )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丧失防⽔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量死亡。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

选修⑥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高中地理选修6 第1页(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2.4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与记忆口诀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与记忆口诀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与记忆口诀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

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②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源的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本书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2. 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类,且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1. 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2. 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环境的价值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不是消除污染,而是转嫁污染,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影响了大众的利益)补充一: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并逐步提高人口的素质。

3.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工合成的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转基因食品) (2)、过程的不可逆性人类大规模的干预环境,其中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影响的不止影响一个区域,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目前主要有两种环境观点【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二)树立可持续发展★1.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一、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矛盾;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4.新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1.解题思路(1)原因分析思路:人类活动(农业、工业、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危害分析思路:对自然环境(五要素:土地、大气、河湖海、土壤、生物)的危害、经济损害、人体健康等三个角度考虑。

(3)防治措施分析思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已排放的影响。

2.水体污染及防治(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污染物浓度越小,水体容量越大,流动性越强,微生物越多,自净作用越强。

(2)水体富营养化: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污染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3)重金属污染: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

污染源—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危害—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健康。

(4)海洋石油污染: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危害—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5)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原因:①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②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大全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一、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矛盾;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4.新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1.解题思路(1)原因分析思路:人类活动(农业、工业、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危害分析思路:对自然环境(五要素:土地、大气、河湖海、土壤、生物)的危害、经济损害、人体健康等三个角度考虑。

(3)防治措施分析思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已排放的影响。

2.水体污染及防治(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污染物浓度越小,水体容量越大,流动性越强,微生物越多,自净作用越强。

(2)水体富营养化: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污染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3)重金属污染: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

污染源—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危害—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健康。

(4)海洋石油污染: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危害—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5)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原因:①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②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2021年整理)重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2021年整理)重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完整)重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重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重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的全部内容。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一、生态破坏问题1、水土流失【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治理的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相结合,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退耕还林、还草).2、荒漠化【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多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河水泛滥、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主要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

【荒漠化的危害】:①风蚀作用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②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通过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禁止滥采滥挖,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手段恢复和建设生态;④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⑤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注意:我国南方的石漠化是水蚀引起的,其产生原因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有关;治理办法主要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3、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蒸发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一、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

【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

【治理的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相结合,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退耕还林、还草)。

2、荒漠化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多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河水泛滥、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主要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

【荒漠化的危害】:①风蚀作用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②生态环境恶化
{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通过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禁止滥采滥挖,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手段恢复和建设生态;④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⑤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注意:我国南方的石漠化是水蚀引起的,其产生原因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有关;治理办法主要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3、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蒸发强烈。

(2)人为原因(主要的):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治理措施】:①工程措施:华北地区的鱼塘—台田模式;引淡淋盐;井排井灌;②生物措施:使用生物改良,增施有机肥,深翻深耕;③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④化学方法改良土壤
4、森林减少
【有关森林的基本概况】:
(1)森林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物种的宝库。

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只有%。

(2)世界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北美洲(加拿大)、欧洲和亚洲(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


【我国主要分布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
【产生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过度樵采;④大规模放牧、开矿毁坏林木;⑤酸雨使森林严重退化
【森林减少的危害】:①破坏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②气候失调(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水灾、旱灾、泥石流、滑坡等)增加;③物种锐减,动植物资源减少;④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②健全法制,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
③采育结合,大力植树造林;④控制环境污染;⑤加强国际合作
【森林的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5、湿地减少
【有关湿地的基本概况】:
(1)湿地也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湿地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盐沼和浅海水域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湿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

①围湖、围海造田等盲目开垦和改造湿地②大量引水灌溉等不当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缩小。

③水土流失引起河湖淤积④环境污染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⑤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湿地生物资源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湿地减少的危害】:①生态系统破坏;②物种多样性锐减,动植物资源减少;③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增强人民环保意识②恢复植被,保持水土③减少污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④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洪抗旱;净化水质
6、生物物种减少
【产生原因】:①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捕乱杀、乱砍滥伐②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③外来物种入侵
【物种减少的危害】:①生物资源减少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失衡
【治理措施】: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禁止滥捕乱杀、乱砍滥伐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③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保护野生动植物。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③控制地面硬化。

二、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1)概念:大气污染的实质是因为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和影响(从总体上讲,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两方面)

(3)几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现象①酸雨

②全球变暖
③臭氧层破坏
④光化学烟雾
2、水污染
(1)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还有固体废弃物胡乱堆放、酸雨等
(2)水污染的主要表现:

①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

在江河湖中叫水华,在海洋中叫赤潮)
②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炼油厂含油废水排放、运油船漏油、海上石油生产漏油)
(3)我国水污染严重:七大水域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是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4)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以上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增强环保意识②对工业和生活中的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④生活中不使用含P洗涤剂⑤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⑥采用生物和工程的措施减少营养物质
(5)海洋石油污染:
【主要分布区】:沿海水域及主要航线的交通要道上。

【产生原因】:主要来自炼油厂含油废水排放、石油运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泄漏。


【防治措施】: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油层厚达2毫米时可以用燃烧法清除。

3、土壤污染
(1)来源: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②固体废弃物的胡乱堆放③污水灌溉④酸雨等
(2)危害:直接使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4、固体废弃物污染
(1)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固体废弃物(量最大,一般为矿渣、炉渣等废渣)
②城市垃圾(量大、成分复杂、变化大)
③农村垃圾(塑料薄膜、生活垃圾、秸秆等)

(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①污染水体②污染土壤③污染大气④传播疾病⑤占用大量土地
(3)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
另外还要在垃圾减量上下功夫,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商品包装尽量使用可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减少煤灰垃圾的产生。

三、资源短缺问题
【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3、水资源
(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的国家有: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