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_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_李恒凯
不同孔隙结构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的渗透特性
不同孔隙结构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的渗透特性尹升华;齐炎;谢芳芳;陈勋;王雷鸣【摘要】During the leaching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the grain grading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permeability of ore body and leaching resul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ture rule of permeability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under different grain grading conditions, six groups of rare earth of different grain grading were prepared. The indo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self-made variable water head infiltration equipment to analyze the permeability of ore body and leaching results, which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ore body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whole leach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re earth with different grain grading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permeation effects result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s summarized as "index relation", and the modifi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odel is obta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fitting results, the revised model is promoted. The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onded water film of rare earth ore particles occupies the effective pores when the pores are relatively small, and it imposes great viscosous effect on the flow of the solu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 the bonded water film effect is weakened and the effect of seepage is enhanced.%风化壳淋积型稀土开采过程中,颗粒级配一直是影响矿体渗透性和浸矿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渗透特性规律,选取6组不同配比的稀土矿样,通过自制的变水头渗透装置开展室内实验,有效模拟整个浸矿过程中矿体的孔隙结构,分析不同粒径配比下矿样的渗透特性与浸矿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稀土矿对应着不同的渗透效果,基于试验数据得到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呈"类指数"的变化,参照拟合结果得到修订的渗透系数模型,并将修订模型进行了推广.机制分析认为:孔隙比较小时稀土矿颗粒的结合水膜占据了有效孔隙,对溶浸液流动具有极大的黏滞性.随着孔隙比的增大,结合水膜效应逐渐弱化,渗流效果显著增强.【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8(028)005【总页数】7页(P1043-1049)【关键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渗透系数模型;结合水膜效应;孔隙结构【作者】尹升华;齐炎;谢芳芳;陈勋;王雷鸣【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65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世界罕见的中重稀土矿[1−2]。
遥感在稀土矿区植被污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对光 的吸 收 ,随着植 物 的成 长 ,反射 的红光 能量降 低。 另一方 面 , 康植 物对 近 红外波 段 的辐 射吸 收很 健
少 ,反射 的近红 外波 段 的能量 随着 植物 的成 长而 增 加 。但 由于被 植 物 叶冠反 射 并到达 卫星传感 器 的辐 射 量 与太 阳辐 射 、 气 条件 、 大 非光 合 作用 植 物 、 冠 叶 背景 、 叶冠结 构和 成分 等许 多 因素有关 . 以不可 能 所
于技 术 的发 展和适 宜 的重访 周 期 ,能够 在各种 情况 下 实现 对 同一地 点地 表 信 息 的 周 期 性 观 测 【 为 矿 2 】 ,
产 开 发管 理提 供服 务1 3 ] 整 、 续 、 范 化 的 时 间 。完 连 规 序列数据 , 能够提 供研 究对 象 的更 多信 息 , 才 也才 能
使 用 单一 的光 谱测 量 来 量 化植 物 生物 的物 理参数 。 这个 问题 可 以用 两个 或 更多通 道辐 射资料 的组 合建
立综 合“ 被指 数” 植 的方法 来解 决 。 比值处 理采 用 高质量 比值 功 能 .使 比值 图像 得
到拉伸 , 效地 消除 了地 形影 响 , 阴影 区的结构得 有 使
2
参茵毛 唐
第0 2卷
到 显示 。 理 出来 的 图像色 彩 丰 富 , 保 留了原有地 处 既 貌特 征 . 突 出了线环 构造 , 又 为矿 区的研 究提 供 了更
为 直观可 靠 的资料 , 立体 感得 到增 强 , 阴影 区结构清
楚。 比值法 适用 于对 多波段 图像进行 增 强处理 , 出 突 不 同地物 的波谱特 征 差别 ,而 且有 效减 轻 阴影对植 被 的影响 。比值 植被 指数 ( V ) R I是最 早 的植被 指数 : R I N R R D。但对 于浓 密 植物 , 射 的红 光辐 射 V = I/ E 反 很 小 ,I V 将无 限增大 。D eig 提 出如 下形 式 的“ er l n ̄ 归
矿山环境污染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矿山环境污染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李迎双;李恒凯;徐丰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22(13)1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了矿区环境的剧烈变化,直接影响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因其分辨率精细、图谱合一解决了传统遥感只能识别地物
大类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矿区环境监测。
许多学者在矿区环境高光谱遥感监测中
均取得一定的成果,因此,文中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矿区高光谱遥感研究现状,对研究数据的优缺点进行了整理总结,归纳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植被理
化参数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水污染识别及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对矿区高光
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矿区高光谱机理研究仍需提升,地面实测数据与无人机
数据、卫星数据等多尺度空天地协同监测与智能感知体系的建立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总页数】7页(P108-114)
【作者】李迎双;李恒凯;徐丰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9;P951
【相关文献】
1.矿山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矿产资源评价与矿山环境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方法应用的实例
3.矿山环境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4.土壤重金属高光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进展与趋势
5.作物环境胁迫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化学及氮氧同位素技术示踪离子型稀土矿区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
http://www.renminzhujiang.cnDOI:10 3969/j issn 1001 9235 2023 05 011第44卷第5期人民珠江 2023年5月 PEARLRIVE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1801)收稿日期:2022-11-01作者简介:国秋艳(199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环境污染源解析等工作。
E-mail:15030805843@163.com通信作者:张秋英(1972—),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域环境污染源解析与控制等工作。
E-mail:zhangqy@craes.org.cn国秋艳,张秋英,李兆,等.水化学及氮氧同位素技术示踪离子型稀土矿区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J].人民珠江,2023,44(5):81-88,96.水化学及氮氧同位素技术示踪离子型稀土矿区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国秋艳1,2,张秋英2,李 兆3,4,李发东3,4,王 凡2(1.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摘要:为了识别离子型稀土矿区水体中硝酸盐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和污染贡献,以龙南县为研究区域,测定了地表、地下水样品的阴阳离子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
结果显示: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基本以HCO3·SO4Ca为主,含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为主;δ15N NO-3和δ18O NO-3值的特征图结合NO-3/Cl-摩尔浓度比值和Cl-浓度的关系可知,该地区的硝酸盐浓度主要受铵态氮肥、土壤氮、粪污和矿井排水的影响,硝酸盐转化的主要过程是硝化作用,无明显反硝化反应。
MixSIAR模型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自矿井排水、土壤氮和粪污。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区;硝酸盐;水化学;氮氧同位素;MixSIAR模型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9235(2023)05 0081 09WaterChemistryandNitrogenandOxygenIsotopeTechniquesforTracingNitrateSourcesandTransformationProcessesinIonicRareEarthMiningAreasGUOQiuyan1牞2牞ZHANGQiuying2牞LIZhao3牞4牞LIFadong3牞4牞WANGFan2牗1.SchoolofChemistry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牞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牞Wuhan430205牞China牷2.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牞Beijing100012牞China牷3.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牞CAS牞Beijing100101牞China牷4.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牞Beijing100049牞China牘Abstract牶Toidentifythesource牞migrationandtransformationprocesses牞andpollutioncontributionofnitrateinthewaterbodyofionicrareearthminingareas牞thispaperdeterminedtheanionsandnitratenitrogen oxygenisotopesofsurfaceandgroundwatersamplesbytakingLongnanCountyasthestudyarea.TheresultsshowthatthewaterchemistrytypeinLongnanCountyisbasicallydominatedbyHCO3·SO4 Ca牞andthenitrogen containingcompoundsaredominatedbynitrate.Thecharacteristicplotsofthevaluesofδ15N NO-3andδ18O NO-3combined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NO-3/Cl-molarconcentrationratiosandCl-concentrationsshowthatthenitrateconcentrationsintheLongnanCountyaremainlyinfluencedbyammoniumnitrogenfertilizer牞soilnitrogen牞manureandminedrainageandthatthemainprocessofnitratetransformationisnitrification牞withnosignificantdenitrificationreactions.TheresultsoftheMixSIARmodelalsoshowthatthenitratein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mainlycomesfromminedrainage牞soilnitrogenandmanure.Keywords牶ionicrareearthminingarea牷nitrate牷waterchemistry牷nitrogenandoxygenisotopes牷MixSIARmodel1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珠江 2023年第5期稀土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磁性和催化性能,可以广泛用于医疗、新材料和军工制造业等领域。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4ꎬ56(3):163~170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4.03.022收稿日期:2023-08-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019)ꎻ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M2021062)ꎻ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2TSGC2437)作者简介:鄂高阳(2002 )ꎬ男ꎬ黑龙江佳木斯人ꎬ在读本科生ꎬ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ꎮE-mail:2966281708@qq.com韩芳(1981 )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遥感应用ꎮE-mail:hanf@lreis.ac.cn∗同为第一作者ꎮ通信作者:刘之广(1987 )ꎬ男ꎬ山东招远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主要从事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研究ꎮE-mail:liuzhiguang8235126@126.com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鄂高阳1ꎬ韩芳2∗ꎬ秦秉希3ꎬ刘之广1(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ꎬ山东泰安㊀271018ꎻ2.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ꎬ山东淄博㊀255049ꎻ3.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ꎬ山东泰安㊀271018)㊀㊀摘要:近年来ꎬ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ꎬ且在农业生产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ꎮ但是ꎬ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ꎬ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ꎮ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研究和调查的不断深入ꎬ针对性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问题ꎬ但也暴露出监测技术不足㊁监测方法亟待改进等很多新问题ꎮ本文综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生产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ꎬ重点对遥感监测手段㊁遥感技术在土壤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ꎬ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ꎬ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ꎮ关键词:遥感技术ꎻ土壤综合监测ꎻ农业生产ꎻ环境保护ꎻ自然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S127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4)03-0163-08ApplicationofRemoteSensingTechnologyonIntegratedMonitoring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SoilEnvironmentEGaoyang1ꎬHanFang2∗ꎬQinBingxi3ꎬLiuZhiguang1(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ꎬ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Taian271018ꎬChinaꎻ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Geomaticsꎬ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Zibo255049ꎬChinaꎻ3.College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ꎬ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Taian271018ꎬChina)Abstract㊀Therecentdevelopmentofremotesensingtechniqueandequipmenthasadvanceditsapplica ̄tiononintegratedmonitoring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soilenvironmentꎬwhichhasoutstandingeffectsinagriculturalproductionꎬ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naturalresourcesmanagement.Howeverꎬsoilproblemsstillaffecttheconstructionofhuman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restrictthestabilityofhumanhealthanddevel ̄opment.Withthedeepeningofresearchandinvestigationofsoilproblemsathomeandabroadꎬaseriesoftar ̄getedsolutionsandpolicymeasureshadbeenputforwardandhadimprovedsoilenvironmenttoacertainex ̄tent.Butmanynewproblemssuchasinadequacyandneedtoimprovingofmonitoringtechnologyhavebeenexposed.Inthispaperꎬtheapplicationstatusofremotesensingmonitoringtechniqueonagriculturalproduc ̄tionꎬ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naturalresourcemanagementwerereviewedꎬtheapplicationofremotesensingmonitoringtoolsandtechniquesonsoilmonitoringwaselaboratedꎬtheexistingproblemsweresumma ̄rizedꎬandtheoutlookofresearchdirectionwasproposed.Keywords㊀RemotesensingtechnologyꎻIntegratedmonitoringofsoilꎻAgriculturalproductionꎻEnviron ̄mentalprotectionꎻNaturalresourcesmanagement㊀㊀土壤作为农业㊁林业㊁畜牧业等领域的重要资源ꎬ其质量㊁特性及变动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直接影响ꎮ在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ꎬ土壤开发利用中的损害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ꎮ近年来ꎬ土壤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ꎬ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活品质ꎬ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因此ꎬ加强土壤综合监测和保护能力ꎬ有利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生态兼容性[1-2]ꎮ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ꎬ且土壤处于脆弱状态ꎬ易遭受到来自物理㊁化学等多方面的影响ꎮ研究显示ꎬ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生态环境变化ꎬ致使土壤严重受损ꎬ直接或间接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退化[3-4]ꎮ例如ꎬ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和各种有毒杀虫剂的滥用对环境造成了大量原生和次生污染ꎬ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ꎬ最终进入人体ꎬ产生与癌症㊁遗传毒性等相关的物质[5-6]ꎮ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ꎬ土壤环境恶化加剧ꎬ工业废水排放等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ꎬ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急剧上升ꎬ给食物链的中高层生物带来严重威胁[7-8]ꎮ在我国ꎬ土壤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开发㊁不合规排放和有毒农药及化肥的过度使用等ꎬ水土流失㊁土壤侵蚀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尤为严重[1-2]ꎮ与此同时ꎬ我国土壤监测发展相对滞后ꎮ国外土壤监测的相关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ꎬ而我国则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ꎮ因此ꎬ我国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和修复ꎮ传统的土壤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ꎬ耗时长㊁费用高ꎬ且难以实现大范围㊁高效率的监测ꎮ遥感监测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ꎬ在获取大面积信息方面具有快而全的优势ꎬ为土壤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9]ꎮ1㊀土壤综合监测及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㊁信息连续性强㊁信息处理效率高等优势ꎮ相较于传统监测技术ꎬ遥感技术可大幅降低人工和经济成本ꎬ缩短信息处理周期ꎬ保证信息时效性ꎬ有助于加快土壤信息汇总进度ꎬ及时处理土壤污染事件ꎮ遥感技术还可进行非常规监测ꎬ扩大土壤监测范围且对极端地形的监测效果显著ꎬ还能够实现全天候环境监测ꎮ遥感技术可实现对单个区域的动态监测ꎬ有助于监测土壤变化ꎬ及时了解土壤受污染程度ꎬ实时监控土壤修复进程ꎬ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ꎮ遥感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技术ꎬ实现了土壤资源整合的统一与信息化ꎬ推进了土壤综合监测等的研究进度ꎮ土壤遥感监测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ꎮ图1㊀土壤遥感监测流程4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㊀㊀土壤遥感监测通常包含8个理化指标㊁3种放射性监测方式㊁17种有机监测方式和23种无机监测方式[9]ꎮ数据源主要有多源遥感卫星数据㊁无人机遥感数据以及地面测量数据等ꎮ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包括Landsat㊁MODIS㊁Sentinel等ꎬ这些卫星的光谱范围广㊁时间分辨率高ꎬ可满足不同尺度㊁不同时相的土壤监测需求ꎻ无人机遥感数据优势在于具有高空间㊁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精度ꎬ利于细节特征的精细化监测ꎻ地面测量数据包括传统的土壤样点信息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ꎬ可与遥感数据交叉验证ꎬ提高监测精度和可信度ꎮ2㊀土壤遥感监测技术土壤遥感监测技术通过遥感和地面探测等技术手段ꎬ对土壤进行非接触式的监测和评估ꎬ可以为土地利用㊁农业生产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丰富的信息ꎬ是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ꎮ常用的土壤遥感监测技术包括: (1)遥感影像分析技术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的影像数据ꎬ分析土壤覆盖类型㊁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土壤质量[10]ꎮ如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进行耕地㊁林地㊁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和监测ꎻ通过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 ̄tationindex)指数评估植被覆盖程度ꎬ从而反映土壤肥力状况ꎮ(2)土壤光谱技术ꎮ这是一种利用光谱仪器测量土壤反射光谱ꎬ推断土壤性质和特征的方法[11]ꎮ例如ꎬ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获取土壤有机质含量㊁水分含量和pH值等信息ꎻ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土壤粘粒含量和矿物成分信息ꎮ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和监测土壤质量ꎮ(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ꎮ这是通过测量土壤的物理特征ꎬ如电阻率㊁磁性和声波传播速度等ꎬ推断土壤性质和结构的方法ꎮ例如ꎬ电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可以获取土壤含水量和盐分信息ꎻ地震波速度测量技术可以获得土壤密度和压缩模量信息ꎮ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和监测土壤结构和性质ꎮ综上所述ꎬ通过三种土壤遥感监测技术ꎬ可获取土壤覆盖类型㊁土地利用状况㊁土壤质量与结构等信息ꎬ实现无接触的土壤监测和评估ꎬ为土地利用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提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ꎬ为土壤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ꎮ3㊀遥感技术应用3.1㊀农业生产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ꎮ郭广猛等[12]使用中红外波段对土壤湿度进行遥感监测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水分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第7波段的反射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ꎮZhu等[13]利用机器学习对根际土壤湿度进行预测ꎬ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预测的准确率与服务水平ꎮLiu等[14]研究表明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湿度存在相关性ꎬ在一定土壤水分临界值下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ꎮ通过对土壤盐碱性㊁腐蚀㊁水分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等进行遥感监测分析ꎬ可以连续监测并发现其变化趋势ꎬ为其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ꎮ例如提出农业用水管理决策ꎬ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等[15]ꎮ同时ꎬ遥感技术也可监测草地的长势㊁产量㊁退化㊁沙化及耕地与草地的面积变化等[16]ꎬ为草原与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ꎮ通过遥感数据可以了解农业有效灌溉面积的增长情况[17]ꎬ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ꎬ对于解决灌溉节水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ꎮ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ꎬ对农业生产提供支持ꎮ例如ꎬ可以对农田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ꎬ了解耕地的变化情况ꎬ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布局ꎮ同时ꎬ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生长阶段㊁病虫害等)ꎬ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支持ꎬ帮助农民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ꎮRomanak等[18]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环境(如二氧化碳㊁氧气㊁温度㊁水分和压力等)进行了长期监测ꎮJiao等[19]利用极化细束影像对加拿大安大略东北部地区的小麦㊁大豆等主要作物进行了分类和面积提取ꎮ岳云开等[20]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反演苎麻叶绿素含量ꎬ为高效检测苎麻叶绿素提供新方法ꎮ杨娜等[21]利用SMOS㊁SMAP数据技术对青藏高原季风及植被生长季土壤水分消长特征进行了研究ꎬ明确了近期青藏高原土壤水分的总体分布状况ꎬ为地区和全球气候及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561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鄂高阳ꎬ等: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借鉴和科学依据ꎮBala等[22]基于MODIS影像的NDVI数值进行土豆长势监测ꎮ何亚娟等[23]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三因子(穗数㊁穗粒数㊁千粒重)进行双因子建模ꎬ使预报时间提前至抽穗后期至灌浆期ꎬ并且有90%的拟合精度ꎮSon等[24]利用MODIS数据建立了水稻生长期与单产的关系模型ꎬ并成功应用于湄公河三角洲水稻的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ꎮ韩文霆等[25]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平台结合机器学习模型估测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ꎬ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ꎮ3.2㊀环境保护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质地㊁营养成分等的变化ꎬ进而对土壤质量和健康进行评估ꎮ其中ꎬ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㊁土壤污染和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ꎮ3.2.1㊀土壤侵蚀监测㊀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的光谱信息ꎬ实现土壤侵蚀情况的监测ꎮ研究表明ꎬ450nm波段光谱值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ꎬ500~640nm波段与土壤中氧化铁含量有关ꎬ660nm波段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26]ꎮ杨丽娟等[27]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土壤侵蚀重要表现形式的新成切沟发生规律ꎬ为切沟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ꎮ遥感监测技术为及时制定对策防止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情况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ꎮ张晓远等[28]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GIS和RS技术对RCSLE模型进行修正ꎬ使之能够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ꎮ3.2.2㊀土壤利用监测㊀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监测ꎬ帮助农业决策者确定土地分类和资源要求等信息ꎮ例如ꎬ黄应丰等[29]利用土壤光谱特性对华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分类ꎬ提取10个光谱特征作为土壤光谱特征指标ꎬ综合应用土壤特征指标及其他分类指标对土壤进行分类ꎬ结果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30]中的相关内容相一致ꎮ李娜等[31]利用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布特征研究ꎬ开展了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土壤综合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ꎬ为土壤分类识别在城市规划㊁城市管理㊁经济分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借鉴ꎮSenanayake等[32]利用遥感影像对降水量㊁土地利用率㊁土地覆盖和作物多样性等几个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建模ꎬ监测土壤侵蚀㊁作物多样性和降水量变化ꎮ赵建辉等[33]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GA-BP(geneticalgorithm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多源遥感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方法ꎬ为多源遥感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提供了新思路ꎮ冯泉霖等[34]利用多光谱影像生成聚类深度网络遥感估算模型ꎬ完成SOM的含量估算与区域尺度上的数字制图ꎬ可为区域尺度上的土壤质量精细监测及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ꎮ3.2.3㊀土壤污染与重金属监测㊀通过遥感技术提取大面积土地的红外㊁雷达和光谱信息ꎬ实现土壤污染监测ꎮ遥感数据的采集㊁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出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布ꎬ便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地表资源ꎮ遥感图像的特征分析和遥感模型构建可以确立土壤污染区域ꎬ依据土壤类别㊁地形地貌㊁气象特征㊁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变化进行污染物模型构建ꎮ刘雯等[35]利用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影像对土壤Cd含量进行的大范围反演ꎬ可为环境污染评价及生态保护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ꎮMesquita等[36]通过对土壤淋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ꎬ得出了一种利用在线模拟降水监测土壤铁元素及其配合物流失的方法ꎮ宋子豪等[37]通过对石油污染的农田土和湿地土进行采样分析ꎬ考察了石油污染对两种类型土壤的影响ꎮ黄长平等[38]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分析了南京城郊土壤重金属铜的10个敏感波段ꎮ张雅琼等[39]基于高分1号卫星影像快速提取了深圳市部九窝余泥渣土场的信息ꎬ验证表明归一化绿红差异指数的提取精度在97.5%以上ꎮ蔡东全等[40]利用HJ-1A高光谱遥感数据研究发现ꎬ铜㊁锰㊁镍㊁铅㊁砷在480~950nm波段内具有较好的遥感建模和反演效果ꎮ宋婷婷等[41]基于ASTER遥感影像研究土壤锌污染ꎬ发现481㊁1000㊁1220nm是锌的敏感波段ꎬ相关性最好的波段在515nm处ꎮDvornikov等[42]利用便携式分析仪测量了俄罗斯科拉半岛土壤中铜和镍的含量ꎬ并根据地形建立了回归模型ꎬ得出1.0~1.5m分辨率的辅助数据是预测该研究地区表层土中Cu和Ni含量的最佳方法ꎮ钟亮等[43]以遗传算法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ꎬ对预处理后的农田土壤样品和小麦叶片光谱建立土壤重金属镉(Cd)和砷(As)含量的估测模型ꎬ为将来实现定6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量㊁动态㊁无损遥感监测大面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了参考依据ꎮ综上所述ꎬ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ꎬ其在土壤侵蚀监测㊁土壤污染监测和土地利用监测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ꎮ遥感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ꎬ帮助农业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的农业规划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ꎮ3.3㊀自然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多角度㊁多时相的综合分析和评估ꎬ获取综合性土壤信息ꎬ进而对整个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变化进行精细分类和数量分析ꎬ辅助GIS等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㊁监测和管理ꎮ其主要应用包括土壤类型识别㊁土壤水分监测㊁土壤质量评估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ꎮ3.3.1㊀土壤类型识别㊀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土壤类型信息ꎬ为构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类提供基础数据ꎬ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ꎮ例如ꎬ徐彬彬等[44]通过测定我国23类主要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曲线ꎬ将其归纳为平直型㊁缓斜型㊁陡坎型和波浪型ꎬ为构建土地类型分类提供了依据ꎮWei等[45]利用机器学习和高光谱技术ꎬ构建基于特征波段的土壤有机质(SOM)反演模型并取得了较好成果ꎬ为土壤类型识别提供了借鉴ꎮChimelo等[46]利用PlanetScope卫星星座和随机森林算法预测土壤中的粘土含量ꎮTunçay等[47]利用SFI等级与卫星图像的植被指数值进行比较ꎬ量化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物理㊁化学和肥力指标的空间动态ꎮ杨栋淏等[48]通过结合多光谱与高光谱遥感数据ꎬ对云南山原红壤主要养分含量的高光谱特性进行研究ꎬ并利用机器学习建立相关模型ꎬ为土壤养分含量估测提供了依据ꎮ3.3.2㊀土壤水分监测㊀遥感技术可以多角度㊁多时相地获取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信息ꎬ结合植被生长指数等参数ꎬ帮助实现农林生产㊁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监测ꎮ陈怀亮等[49]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AVHRR4通道亮温建立回归方程ꎬ将土壤含水量与遥感指数联系起来ꎮ国外学者通过对比分析ERS-1的SAR图像与地面土壤水分实测值ꎬ发现土壤含水量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间呈线性关系[50]ꎮ许泽宇等[51]利用增强型DeepLab算法和自适应损失函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技术ꎬ通过改变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结合方式增强二者的连接状态ꎬ加入自适应权重以及进行多通道训练等多方面改进ꎬ提高了地物高精度分类网络E-DeepLab的性能ꎬ为适用于遥感地物的自动分类和提取提供了借鉴ꎮDari等[52]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意大利中部某地区2017年至2019年生成的100m空间分辨率灌溉区地图与地面实况数据相比较ꎬ取得较好结果ꎬ可为土壤水分遥感分析工作提供依据ꎮ3.3.3㊀土壤质量评估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㊀遥感技术可以精准㊁快速地获取相关土壤信息ꎬ用于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分析㊁预测和评估ꎮDalal等[53]使用近红外光谱法预测土壤水分㊁有机碳和总氮含量ꎬ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2.6%范围内时ꎬ近红外法预测结果相对准确ꎻ而在有机质含量高于2.6%时ꎬ预测结果存在偏差ꎮBen ̄Dor等[54]利用近红外光谱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ꎬ通过分析土壤有机质的C/N比率来改进近红外法的预测准确度ꎮ沙晋明等[55]使用VF991地物光谱测量仪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样本剖面进行测量ꎬ并测定了各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ꎮGuo等[56]利用多光谱㊁高光谱数据与植被指数ꎬ结合机器学习实现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量与绘制相关图像ꎮ张智韬等[57]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并代入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ꎬ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极限学习机算法构建不同覆盖度下各深度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ꎬ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农田土壤盐渍化提供了思路ꎮ吴倩等[58]使用便携式光谱仪采集陕西省黄土高原区黄绵土土壤的光谱数据ꎬ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得出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呈现正相关态势的结论ꎮ佘洁等[59]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来源ꎬ兼述遥感㊁GIS与人工智能等研究现状ꎬ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ꎮ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遥感数据解析和分类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ꎬ并进一步提供多维度数据可视化和地表覆被变化分析等ꎬ快速监测不可再生土地用途的变化情况ꎬ这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ꎮ综上所述ꎬ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ꎬ可以为土地利用/覆盖类761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鄂高阳ꎬ等: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型分类㊁土壤水分监测㊁土壤质量评估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ꎮ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ꎬ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评估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ꎬ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更强大的支持ꎮ4㊀展望土壤综合遥感监测技术已经在农牧业㊁林业㊁荒漠化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ꎮ综合遥感监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ꎬ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ꎮ尤其在当前科技发展较为迅速的大背景下ꎬ综合遥感监测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将为土地资源中长期规划㊁生态环境保护㊁自然灾害预警㊁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和服务支撑ꎮ4.1㊀农业生产应用展望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ꎬ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ꎮ例如ꎬ随着卫星分辨率的提高ꎬ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测农田的土地利用㊁土壤水分等情况ꎬ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ꎻ同时ꎬ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ꎬ可以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ꎬ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ꎬ帮助农业生产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ꎻ此外ꎬ还可以将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相融合ꎬ如地理信息系统㊁无人机等技术ꎬ实现更加全面㊁精准的农业监测和管理ꎮ4.2㊀环境保护应用展望随着无人机㊁多光谱/高光谱等多源遥感设备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ꎬ土壤综合遥感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将越来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ꎮ例如ꎬ利用无人机㊁卫星等搭载光谱设备的遥感平台可以高效监测大范围土壤情况ꎬ实现土地利用㊁植被覆盖等信息的分析ꎬ结合地面监测数据ꎬ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情况并进行污染程度评估ꎻ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ꎬ包括农地㊁城市扩展㊁森林覆盖等情况ꎬ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ꎬ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ꎻ通过长时间㊁高时空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监测土壤侵蚀㊁土地滑坡㊁沙漠化等自然灾害ꎬ及时发现灾害隐患并评估风险ꎬ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等ꎮ4.3㊀自然资源管理展望随着大数据技术以及多源遥感技术的发展ꎬ土壤综合遥感监测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ꎮ例如ꎬ通过监测土地利用类型㊁土地覆盖变化㊁土地利用强度等信息ꎬ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制定土地规划㊁土地整治和土地利用政策等ꎻ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ꎬ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ꎬ保护农田㊁森林㊁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ꎬ维护生态平衡ꎻ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㊁地下水位㊁土壤侵蚀情况等ꎬ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等ꎮ综上ꎬ土壤综合遥感监测在农业生产发展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ꎬ未来还需加强遥感数据与地面测量数据的协同应用ꎬ优化反演模型㊁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方法ꎬ发挥遥感技术在土壤监测研究和应用中的更大潜力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王慧婷ꎬ王洪敏ꎬ李百庆.土壤资源环境保护研究[J].环境与发展ꎬ2018ꎬ30(5):240-242.[2]㊀郝梦洋ꎬ朱欣.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影响[J].现代盐化工ꎬ2017(3):11ꎬ26.[3]㊀SmithPꎬHouseJIꎬBustamanteMꎬetal.Globalchangepres ̄suresonsoilsfromlanduseandmanagement[J].GlobalChangeBiologyꎬ2016ꎬ22(3):1008-1028.[4]㊀LalR.Restoringsoilqualitytomitigatesoildegradation[J].Sustainabilityꎬ2015ꎬ7(5):5875-5895.[5]㊀LemosPVRBꎬMartinsJLꎬLemosSPPꎬetal.Hepaticdamageinnewbornsfromfemaleratsexposedtothepesticidederivativeethylenethiourea[J].ActaCirurgicaBrasileiraꎬ2012ꎬ27(12):897-904.[6]㊀MaranghiFꎬdeAngelisSꎬTassinariRꎬetal.ReproductivetoxicityandthyroideffectsinSpragueDawleyratsexposedtolowdosesofethylenethiourea[J].FoodandChemicalToxicolo ̄gyꎬ2013ꎬ59:261-271.[7]㊀HuangYFꎬChenGFꎬXiongLMꎬetal.Currentsitu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farmlandsoilandphytoremediationap ̄plication[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ꎬ2016ꎬ8(1):22-24.[8]㊀SunYJ.Ecologicalriskevalu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inYanggu[J].GeostatisticsValenciaꎬ2017ꎬ19:919-931. [9]㊀林龙飞.论遥感技术在土壤方面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ꎬ2021ꎬ39(1):117-120.[10]黄仲良ꎬ何敬ꎬ刘刚ꎬ等.面向GEE平台的遥感影像分析与应用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22ꎬ37(3):1-8.8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11]刘云鹤ꎬ殷长春ꎬ蔡晶ꎬ等.电磁勘探中各向异性研究现状和展望[J].地球物理学报ꎬ2018ꎬ61(8):3468-3487. [12]郭广猛ꎬ赵冰茹.使用MODIS数据监测土壤湿度[J].土壤ꎬ2004ꎬ36(2):219-221.[13]ZhuQꎬWangYSꎬLuoYL.Improvementofmulti ̄layersoilmoisturepredictionusingsupportvectormachinesandensembleKalmanfiltercoupledwithremotesensingsoilmoisturedatasetsoveranagriculturedominantbasininChina[J].HydrologicalProcessesꎬ2021ꎬ35(4):e14154.[14]LiuWDꎬBaretFꎬGuXFꎬetal.Relatingsoilsurfacemois ̄turetoreflectance[J].RemoteSens.Environ.ꎬ2002ꎬ81(2/3):238-246.[15]韩文霆ꎬ张立元ꎬ牛亚晓ꎬ等.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精量灌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ꎬ2020ꎬ51(2):1-14. [16]李飞ꎬ李冰ꎬ闫慧ꎬ等.草地遥感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草地学报ꎬ2022ꎬ44(12):87-99.[17]宋文龙ꎬ李萌ꎬ路京选ꎬ等.基于GF-1卫星数据监测灌区灌溉面积方法研究 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为例[J].水利学报ꎬ2019ꎬ50(7):854-863.[18]RomanakKDꎬBomseDS.Fieldassessmentofsensortechnol ̄ogyforenvironmentalmonitoringusingaprocess ̄basedsoilgasmethodatgeologicCO2storagesi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reenhouseGasControlꎬ2020ꎬ96:103003.[19]JiaoXFꎬKovacsJMꎬShangJLꎬetal.Object ̄orientedcropmappingandmonitoringusingmulti ̄temporalpolarimetricRA ̄DARSAT ̄2data[J].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ꎬ2014ꎬ96:38-46.[20]岳云开ꎬ陈建福ꎬ赵亮ꎬ等.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苎麻叶绿素含量反演[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3ꎬ55(7):152-158.[21]杨娜ꎬ汤燕杰ꎬ张宁馨ꎬ等.基于SMOS㊁SMAP数据的青藏高原季风及植被生长季土壤水分长消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22ꎬ37(6):1373-1384.[22]BalaSKꎬIslamAS.CorrelationbetweenpotatoyieldandMO ̄DIS ̄derivedvegetationindi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 ̄moteSensingꎬ2009ꎬ30(9/10):2491-2507.[23]何亚娟ꎬ汪庆发ꎬ裴志远ꎬ等.冬小麦产量分阶段预测模型[J].农业机械学报ꎬ2012ꎬ43(1):89-93ꎬ133.[24]SonNTꎬChenCFꎬChenCRꎬetal.PredictionofricecropyieldusingMODISEVI ̄LAIdataintheMekongDeltaꎬViet ̄nam[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ꎬ2013ꎬ34(20):7275-7292.[25]韩文霆ꎬ崔家伟ꎬ崔欣ꎬ等.基于特征优选与机器学习的农田土壤含盐量估算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ꎬ2023ꎬ54(3):328-337.[26]姚艳敏ꎬ魏娜ꎬ唐鹏钦ꎬ等.黑土土壤水分高光谱特征及反演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1ꎬ27(8):95-100. [27]杨丽娟ꎬ王春梅ꎬ张春妹ꎬ等.基于遥感影像研究极端暴雨条件下新成切沟发生发展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ꎬ2022ꎬ38(6):96-104.[28]张晓远ꎬ刘朱婷ꎬ连少宏ꎬ等.基于RCSLE的粤西均墟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ꎬ2022ꎬ20(4):42-49.[29]黄应丰ꎬ刘腾辉.华南主要土壤类型的光谱特性与土壤分类[J].土壤学报ꎬ1995ꎬ32(1):58-68.[30]张保华ꎬ何毓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ꎬ2005(4):76-78.[31]李娜ꎬ吴凯萍.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布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22ꎬ37(6):1482-1491. [32]SenanayakeSꎬPradhanBꎬHueteAꎬetal.Spatialmodelingofsoilerosionhazardsandcropdiversitychangewithrainfallvari ̄ationintheCentralHighlandsofSriLank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2ꎬ806(Pt2):150405.[33]赵建辉ꎬ张晨阳ꎬ闵林ꎬ等.基于特征选择和GA-BP神经网络的多源遥感农田土壤水分反演[J].农业工程学报ꎬ2021ꎬ37(11):112-120.[34]冯泉霖ꎬ李洪涛ꎬ徐夕博ꎬ等.基于聚类深度网络模型的莱州湾近岸平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遥感估算[J].安全与环境学报ꎬ2022ꎬ22(4):2248-2258.[35]刘雯ꎬ韩玲ꎬ刘明ꎬ等.基于高分五号高光谱波段选择的矿区周边土壤Cd含量反演[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ꎬ2023ꎬ60(17):1728001.[36]MesquitaLSꎬMesquitaRBRꎬLeiteAꎬetal.Integratedflow ̄basedsystemdisplayinganin ̄lineminisoilcolumntomonitorironspeciesinsoilsleachates[J].CommunicationsinSoilSci ̄enceandPlantAnalysisꎬ2020ꎬ51(8):1089-1100. [37]宋子豪ꎬ韩阳ꎬ韦晨阳ꎬ等.受石油污染的农田土和湿地土的偏振光谱特征对比[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ꎬ2022ꎬ42(8):2603-2609.[38]黄长平ꎬ刘波ꎬ张霞ꎬ等.土壤重金属Cu含量遥感反演的波段选择与最佳光谱分辨率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10ꎬ25(3):353-357.[39]张雅琼ꎬ赵宇昕ꎬ屈冉ꎬ等.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的生态空间周边建筑余泥渣土场提取方法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ꎬ2018ꎬ44(6):50-55ꎬ89.[40]蔡东全ꎬ吴泉源ꎬ曹学江ꎬ等.基于HJ1A-HSI的龙口污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J].安全与环境工程ꎬ2015ꎬ22(5):33-39.[41]宋婷婷ꎬ付秀丽ꎬ陈玉ꎬ等.云南个旧矿区土壤锌污染遥感反演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18ꎬ33(1):88-95. [42]DvornikovYꎬSlukovskayaMꎬYaroslavtsevAꎬetal.High ̄res ̄olutionmappingofsoilpollutionbyCuandNiatapolarindus ̄trialbarrenareausingproximalandremotesensing[J].LandDegradation&Developmentꎬ2022ꎬ33(10):1731-1744. [43]钟亮ꎬ钱家炜ꎬ储学远ꎬ等.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小麦土壤重金属污染[J].农业工程学报ꎬ2023ꎬ39(5):265-270.[44]徐彬彬ꎬ戴昌达.南疆土壤光谱反射特性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分析[J].科学通报ꎬ1980(6):282-284.[45]WeiLFꎬYuanZRꎬWangZXꎬetal.Hyperspectralinversion961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鄂高阳ꎬ等: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稀土开采状况与地质环境问题监测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稀土开采状况与地质环境问题监测黄铁兰;吴海陆;黄华谷【摘要】Rare earth elements (REE) ore mining is easy to cause great loss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bring about serious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ike vegetation destroy, soil e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paper selected junction region between Xinfeng of Shaoguan and Yingde of Qingyuan as the study area. We chose different sources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2010 to 2012 as the data source, extracted REE mining condition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restore governance of each year, using interactive interpretation method and based on establishment of interpretation signs, and then validated the result by field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rare earth mining activity in the studying area, but have stopped now, and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 and most of them were not effective governanc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based on multi-source and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we can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different time phase of data, and use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to identify the geological fea-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By the research, we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change of REE mining area,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of min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the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稀土矿床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极大损失,并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IKONOS 遥感数据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赣南寻乌地区为例
IKONOS 遥感数据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赣南寻乌地区为例代晶晶;王登红;陈郑辉;于扬【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摘要】The mining of rare earth ore leads t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ion-absorbed rare earth ore districts in southern China, the authors selected Xunwu area in south Jiangxi as the study area, and used IKONOS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investigation. For the two main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ion-absorbed rare earth ore mining, i.e.,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 spectral angle mapp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chosen to extract the land desertification placein the study area, and ISODATA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river near the ion-absorbed rare earth ore district.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field survey show th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 good meansfor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on-absorbed rare earth ore district.% 稀土矿山的开采活动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稀土矿生产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研究
灼烧这四个主要工序。通过该稀土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知,在生
产过程中放射性污染源主要包括钙皂化渣、酸溶渣和后工序产
生的废水。 *+,-.
在 !"/%—!"/6 年期间,根据所调查稀土矿的具体情况,对 矿区 3&&+ 范围内的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氡浓度、污 水受纳水体及环境敏感点周围地下水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连续监
辐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获取稀土矿周围大气、水及土壤等的放
射性污染数据,评价该稀土矿的生产对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的
影响。上述调查结果可为稀土矿放射性污染治理研究提供依据。
-.%/0
() 调查的稀土矿是一个大型稀土冶炼企业。该稀土矿 3""+ 评
价范围内的村庄有 4 村和 5 村,未发现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 敏感目标。稀土冶炼工艺主要分为酸溶溶料、萃取分离、沉淀和
!"#$%&' !"#$ () % *
34567-89&:;<=>?@A
覃国秀 徐永壮 周 佐 李 凡 (沈阳工程学院核工系 辽宁沈阳 //&/(*)
! "#!"#$%&'()*+,-#$%.( /0123456789 :;<='(>?@ABC #$%&'()*+,DE?F >?GHIJK%L MNOP&QRSOTUVF- &'(#)#'(*+,- %LW XYZ&QRSOTUVF- !'&)!'#+,- [\]^_ R`abcde&fg
矿区典型地表环境要素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矿区典型地表环境要素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矿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本资源与能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与此同时,矿业开发会引起矿区地表损毁、植被退化、水资源破坏、废物污染等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亟需进行地理矿情监测,为区域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矿区做出应有贡献。
然而,传统的监测方法费时、费力、精度低,很难满足矿区地表环境动态监测需求。
遥感技术具有周期短、范围广、精度高等特点,成为领域首选。
但是,矿区地表植被、水以及废物等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受采矿影响频繁而剧烈,一般的遥感方法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光谱尺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难直接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神东矿区为例,开展了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矿区植被变化监测、基于低分遥感数据的矿区地表水面积局部自适应解混、基于热惯量法的矿区表层土壤含水量反演和基于光谱特征的矿区废物堆场遥感提取等相关方法研究。
(1)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矿区植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将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引入矿区植被变化监测中,提出了依据矿区环境条件差异设计NDVI数据合成的方法,利用回归分析实现了矿区植被变化的遥感长期监测与评估,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地表植被覆盖的变化过程。
神东矿区应用结果显示,矿区地表植被近十年整体改善、局部退化;驱动力分析表明,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是矿区植被整体改善的主要原因,但采矿引起的地下水破坏、土地破坏等因素导致了局部植被退化,值得警惕。
(2)基于局部自适应解混的矿区地表水面积提取方法及变化监测提出了低分数据空间局部自适应的水陆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即在提取水陆混合像元的基础上,利用局部自适应端元选择方法确定端元值,最后实现水陆组分解混。
与直接阈值法相比,精度提高80%以上。
基于MODIS 250 m数据,应用该方法提取了紧邻神东矿区的红碱淖水域面积,获得了过去9年水域面积的变化特征:湖水面积逐年减小,呈现急剧萎缩态势,年均缩减面积高达0.85 km2,需要引起注意。
基于遥感的稀土矿区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类等多种分类方法相结合 的方法 ,将 稀土矿区的地物分类 ,最后进 区环境 变化检 测 中的应 用『J1.中 国矿业 ,2009,l1:88—91+109. 行精 度 评 价 ,利 用 土 地利 用 转 移 矩 阵对 土 地 利 用变 化 进 行 监 测 ,为 f31Y-晓红 ,聂洪峰 ,李成尊 ,等.不 同遥感数据源在矿 山开发状况及
起步相对 比较 晚,但是 随着遥感技术 的快速发展 ,遥 感在 资源 监 测 方 面作 用 越来 越 大 。 由于 我 国矿 山多 、分 布 面 积 SDI 某类斑块的面积在所有总和 中占到 反映景观异质性
大 ,实 地 调 查 耗 时 费 力 ,通 过 遥 感 方 法 可 以对 矿 山环 境 现
景观格局分析做好数据准备 。 2 景 观格 局 在稀 土 矿 区 的应 用
环 境调 查 中的应 用『J1.国土 资源 遥 感 ,20o6,02:69—71. 『4]Y--卷乐,冉盈盈,张永杰,等.1980—2010年鄱阳湖地 区土地覆盖与
景 观 格 局是 景 观 生态 学 研 究 的 主要 内容 ,景 观 生 态学 作 为 生 态 景 观格 局 变 化Ⅲ .应 用 生态 学报 ,2013,24(4):1085—1093. 学和 环 境科 学领 域 的 一 门新 兴 综 合交 叉 学 科 ,从 其 诞 生 到 现 在 ,已 [5]张秋 菊 ,傅 伯 杰 ,陈 利 顶.关 于景 观格 局 演 变研 究 的 几个 问题 [J].地
早 在 1969年 .美 国就 逐 步 开 展利 用 遥感 对矿 区进 行 监测 的应用研究 ,并且已经建立 了相关 的监测制度 ,国内
CA 同一类型斑块面积的总和
获取流域内的生物种类 、能源、养分 等信息流 。
卫星遥感影像在稀土矿山动态监测研究
卫星遥感影像在稀土矿山动态监测研究胡一鸿【摘要】通过对福建蛟洋矿山多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建立稀土矿山地物解译标志,提取研究区稀土矿开采现况.结合两期影像,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信息分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研究表明,卫星遥感影像能满足稀土矿山开采动态监测,对我国南方地区稀土矿山动态监测应用具有典型意义.【期刊名称】《福建地质》【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7页(P44-50)【关键词】卫星遥感影像;稀土矿山;动态监测;最大似然分类法【作者】胡一鸿【作者单位】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正文语种】中文福建省稀土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5万多吨,远景储量达到4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主要集中在闽西地区,以离子吸附性稀土矿贮存于酸性花岗岩岩体风化壳内,矿山多采用露天剥离开采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稀土矿山开采和管理越来越重视,且稀土矿价值不断提高,导致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较多的滥挖盗采现象,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的重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而稀土矿分布于山林中,仅通过巡查手段很难发现盗采行为,这成为矿政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遥感技术对地观察作为一种有效监测手段,可以实时、快速、准确地提取地表变化信息,成为快速、有效、动态监测稀土矿山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充分发挥GIS技术的优势[1,2]。
尤其近5年,国内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对地识别能力。
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资源,开展稀土矿山开采现状与动态监测研究具有典型意义,也是实现资源保护的基本手段[3]。
1 研究区数据源选取福建省蛟洋矿山作为研究区,其位于新罗区和上杭镇交界处,离县城80 km,稀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稀土矿盗采现象。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且居于深山中,稀土矿盗采又具有周期短、转移快等特点,这加大矿政部门监督管理的难度[4]。
1.1 数据源研究区处于福建西部丘陵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地表大部区域被植被所覆盖,给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增加了难度。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稀土矿生态修复区提取方法*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5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5.019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稀土矿生态修复区提取方法*廖文锐(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随着人们对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必要对稀土矿区的生态修复区进行提取,以便对稀土矿区的生态修复进行评价。
利用高分二号的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稀土矿区的分布范围,然后以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率,通过回溯法确定2016—2019年矿区的生态修复区。
结果显示,2016—2017年生态修复区面积为5.35 km2,2017—2018年生态修复区面积为0.93 km2, 2018—2019年生态修复区面积为0.41 km2,2016—2019年生态修复区面积为7.65 km2。
可见生态修复工作开展顺利,生态修复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稀土矿区;生态修复区;高分辨率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中图分类号:P627;P6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5-0075-03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1-3]。
赣州作为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的主要产地,资源丰富,开采容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推动经济以及工业生产有重要作用,但也给赣南留下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大量的废弃稀土矿区[4-5]。
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稀土矿区生态问题的重视,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稀土矿区研究中[6]。
代晶晶等(2014)[7]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山非法开采监测、环境破坏监测、矿山动态变化监测等研究。
熊恬苇等(2018)[8]利用Google Earth平台的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稀土矿分布范围,然后利用多时相Landsat 遥感数据确定稀土矿开采范围的变化及矿区生态恢复状况。
公众参与的南方稀土开采监管模式及平台系统
公众参与的南方稀土开采监管模式及平台系统王秀丽;杨柳;李恒凯【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6(007)005【摘要】南方离子稀土矿点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由于极其简易的开采技术及高昂利润,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稀土资源,遏制非法开采,就需要科学高效地对稀土开采进行监管。
首先,从稀土开采对区域环境破坏的角度及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依据,分析公众参与稀土开采监管的可行性,然后根据稀土开采监管的相关需求,在Eclipse 和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和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技术,构建稀土开采监管功能模块。
最终,开发出公众参与下的稀土开采监管平台系统。
该平台系统可作为政府对稀土监管的强有力补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7页(P137-143)【作者】王秀丽;杨柳;李恒凯【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X37【相关文献】1.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与南方稀土矿非法开采市场影响分析 [J], 陈占恒;杜佳员;鲁莎2.南方五省15市签署稀土开采五项制度我国稀土联合监管向纵深推进 [J],3.公众参与的南方稀土开采监管模式及平台系统 [J], 王秀丽;杨柳;李恒凯;4.稀土矿开采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及保护措施——以南方某离子型稀土矿为例 [J], 韩德飞5.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方法革命性的变化——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工业试验通过国家鉴定 [J], 王孝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稀土矿床分布、分类及特征分析
我国稀土矿床分布、分类及特征分析傅太宇;李葆华;董晓燕;许龙【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稀土矿产进行概述,归纳了我国稀土矿床的分布、分类情况,对我国稀土矿床的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表明:我国稀土矿床分布具有地质区域、地质空间、地质时间上的一定关系;我国稀土矿床具有储量大、类型多、矿种全、综合利用价值高以及“北轻南重”的特点。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formation of rare earth deposits in China, there lacks of unifiedclassifica⁃tion method.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previous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are earth deposits,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deposits in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rare earth deposits in China are related to the geological area, geological space and geological time; Rare earth deposits in Chin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of large reserves, various and full types, high valu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North light South heavy".【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稀土矿床;分布及分类;典型稀土矿床【作者】傅太宇;李葆华;董晓燕;许龙【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 稀土矿床相关概念、发现历程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57~71号元素以及21号钇(Sc)元素、39号钪(Y)元素的总称。
岭南稀土矿区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岭南稀土矿区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王平;刘少峰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以我国南方岭南丘陵地区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不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依据土地覆盖类型对导致不同强度侵蚀区面积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稀土矿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页数】4页(P44-46,56)
【作者】王平;刘少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TD865
【相关文献】
1.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及其成因 [J], 罗才贵;罗仙平;周娜娜;张艳;邓扬悟
2.离子稀土开采扰动下的矿区荒漠化遥感监测分析——以岭北矿区为例 [J], 李芹;李恒凯;杨柳;雷军
3.离子稀土开采扰动下的矿区荒漠化遥感监测分析——以岭北矿区为例 [J], 李芹;李恒凯;杨柳;雷军;
4.矿区不同造林地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J], 蔡雨新;方向京;武力;武军;文毅
5.豫西矿区土壤侵蚀因子及流失特点分析 [J], 张岩;徐凡;徐建昭;吴卿;杨硕果;谷启;张灏文;李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区域滑坡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
浅析区域滑坡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
王小东
【期刊名称】《地球与环境》
【年(卷),期】2005(33)B10
【摘要】采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滑坡灾害调查,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满足了大面积综合调查和灾害体高分辨率局部调查的要求。
本文从滑坡灾害监测的角度,阐述了遥感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中的一些典型方法及其在滑坡调查中的应用,以期在区域滑坡灾害调查中起到积极作用。
【总页数】3页(P84-86)
【关键词】滑坡;调查;遥感;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
【作者】王小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多源多时相遥感分类技术在赣州稀土矿区环境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J], 王陶;刘衍宏;王平;刘少峰
2.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在房屋变迁调查中的应用 [J], 袁景;陈香
3.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与DEM数据的滑坡灾害调查--以新滩地区为例 [J], 宋杨;范湘涛;陆现彩
4.多时相遥感技术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J], 田素荣;孙永军;李友纲;潘春梅
5.论述三维遥感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J], 连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
矿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
然而,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而如何对矿山开采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就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中的利用日趋成熟,特别是在矿山开采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景观格局是自然、生物和社会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又决定着各自然环境因子在景观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从而制约着各种生态过程,影响景观内能量流、物质流的变化。
因此,可以借助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稀土矿山开采区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
本文借助相关基础数据,利用1995年TM影像、2000年TM影像、2006年TM影像和2013年Landsat8影像进行解译。
采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评价各种分类方法的精度,对比各种分类方法在研究区分类中优缺点,最终选取合适的研究区影像分类方法。
借助四期影像分类成果,分析濂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并通过土地变化转移矩阵,研究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
最后在景观格局的角度,在斑块、类型以及景观三个层次上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
得到如下结论:(1)若是仅凭一种监督分类方法对整个研究区进行分类,分类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分析不同监督分类法对特定地物的分类效果,并且研究区采矿用地分布较集中,因此将矿区裁剪出来,利用对矿区分类结果较好的最大似然分类法进行分类,研究区其他部分则选用总体分类精度较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法,达到改进分类效果的目的。
(2)通过研究区四期影像分类成果图以及相关的统计结果发现,研究区矿区开采范围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在2006年前后,研究区采矿用地面积达到最大峰值,到2013年采矿用地面积有所降低。
而林地的面积变化趋势刚好与采矿用地的面积变化趋势相反,其原因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有直接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卷第6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ol.43No.62014年11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Nov.2014收稿日期:2013-10-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707102);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3405)通信作者:吴立新(1966-),男,江西省宜春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数字减灾与数字矿山、灾变遥感及灾害监测、空间信息理论算法、地球系统空间格网等方面的研究.E-mail:awulixin@263.net Tel:13501118958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李恒凯1,3,吴立新2,刘小生3(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3.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20a的多时相TM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以定南县岭北稀土矿区作为研究案例,对稀土矿区的地表环境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为提高监测分析的可靠性,采用分形纹理辅助分类对分类后比较方法进行改进,构建了可分离指数和J-M距离两种分形窗口和波段选择模型,并比较了其在稀土矿区的适用性,为使用分形纹理辅助分类提供了定量方法.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矿区荒漠化日趋严重,并呈现集中连片的趋势,治理难度加大;原地浸矿工艺的推广和矿区复垦工作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矿区荒漠化趋势;稀土矿点周围植被出现退化现象,可能是稀土开采产生的水土污染对植被生长造成了影响.关键词:稀土矿区;环境变化;分类后比较法;分形模型中图分类号:TP 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964(2014)06-1087-08Change detection of ground-surface environmentin rare earth mining area based on multi-temporalremote sensing:a case in Lingbei rare earth mining areaLI Hengkai 1,3,WU Lixin2,LIU Xiaosheng3(1.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IoT/Perception Mine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Spatial-Infor-ma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008,China;3.Faculty of Architectural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Jiangxi 341000,China)Abstract:Ionic rare earth ore mining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and aroused people's concern continuously.The paper analyzed the long-term changes inthe surface environment of Lingbei rare earth mining area in Dingnan County by using 20yearslong TM remote sensing data.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eliability of monitoring and analysis,the method of 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was improved by using the fractal texture auxiliaryclassification.The two kinds of model of the band selection and the fractal window named theseparable index and the J-M distances were constructed,as well as compared its adaptability.All of these provided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selecting fractal texture to assist class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ning area desertifica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mining,and a merging tendency made it hard for governing.By promo-DOI:10.13247/ki.jcumt.00026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3卷ting the in-situ leaching mining technology and mining reclamation,it partly slows down thegrowth tendency of desertification.The vegetation around rare earth mines has degraded,the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of rare earth extraction should be noticed,and it may have impact onvegetation growth.Key words:rare earth mining;environment change;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fractalmodel赣南素有“稀土王国”的美誉,离子型稀土开采总量占全国的70%,由于管理不善,稀土资源开发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1].遥感技术具有视野宽、速度快、重复观测等特点,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为矿山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2],得到广泛关注[3-6].赣南稀土开采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开采工艺,其开采过程中直接对地表土壤、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破坏[7].采用多时相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对稀土矿区的地表环境变化进行长期跟踪监测,进而分析不同开采方式对地表环境响应模式及地表环境生态累积效应,对于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由于遥感分类比较方法能够有效消减不同时相遥感影像大气、传感器和环境差异的影响,同时相对其它遥感变化检测技术,能提供地物转化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环境变化监测[8-9].该技术中,分类方法的选择是影响监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离子型稀土矿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使得传统的依据影像光谱特征进行分类方法的精度受到一定限制[10].将地物纹理结构特征与光谱特征结合,能够提高地物分类识别精度[11].分形是一种描述复杂但具有标度不变性系统的非线性科学理论,文献[12]将其应用到图像处理领域,用来表示自然地表纹理结构[12].由于分形具有尺度不变性,一定范围内独立于分辨率,非常适宜于辅助遥感影像分类[13].对于多光谱数据,由于分形是构建在单一波段上,其中分形波段选择大多采用基于统计学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主成分波段(TFPC)或第一最小噪声分离波段(TFMNF),这些波段往往集中了所有波段的绝大多数信息,从而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11,14].文献[15-16]研究表明,遥感影像各波段对特定地物有不同的特征差异,简单地通过统计方法选取分形波段并无充分根据;文献[11,13,17]根据具体影像选择合适的分形窗口,对于提高纹理区分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分形波段和分形窗口选择的研究往往凭主观判定,无合理依据,直接影响影像分类效果.本文以定南县岭北稀土矿遥感影像为例,构建分形纹理窗口和波段选择的定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挑选分形波段和分形窗口辅助地物分类,从而改进分类后比较法,为稀土矿区环境监测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使用该方法对稀土矿区20a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为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岭北稀土矿区位于江西省定南县城北约20km处,跨月子、迳脑、龙头等乡镇.东经114°58′04″~115°10′56″,北纬24°51′24″~25°02′56″,面积约200km2.岭北稀土矿系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产于寨背岩体的风化壳中.该矿山迄今已历经20余年开采,选矿工艺为硫铵浸取,母液经草酸或碳铵沉淀,脱水灼烧后获取氧化稀土产品.依据不同的采选工艺,可以划分为两个采矿阶段:第一采矿阶段于2001年以前,采选方法为池浸工艺,该工艺开采矿体时需剥离表土及矿体,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大量废石堆积于矿体周边,尾砂堆积于浸矿池下方,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甚至淤塞河道、污染水源;第二采矿阶段于2002年以后,主要推行原地浸矿新工艺,部分矿山使用堆浸工艺,并逐步过渡到原地浸矿.“原地浸矿”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采选工艺,对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相对较小,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2 数据与方法2.1 实验数据为了能够对稀土开发的长期环境变化进行监测,本文选择Landsat TM数据,采用轨道号为121-43的4期该数据的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时间分别为1990年12月、1999年12月、2004年12月、2010年8月,研究区域图像无云覆盖,时相基本接近,能够确保同类地物光谱一致或近似一致.在ENVI4.8环境下,对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和影像配准.采用相对配准的方法,以8801第6期 李恒凯等: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2004年TM影像为参考图像,对其他影像进行配准,几何校正则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校正.为了得到岭北稀土矿区影像,利用2010年赣州市矿产资源分区中的岭北稀土矿的实测拐点坐标生成矿区边界,对4幅影像进行裁剪和掩膜处理得到实验区.2.2 研究方法鉴于TFPC和TFMNF波段大多作为多光谱影像的分形波段[12,15],所以也将其等同为TM影像自然波段参与分形.以2004年矿区TM影像作为测试数据,对TM影像波段TM1,TM2,TM3,TM4,TM5,TM7,TFPC,TFMNF利用双毯覆盖分形模型,分别采用3×3,5×5,7×7,9×9,11×11滑动窗口对其计算局部分形纹理;根据该区域矿区地物构成,将该矿区分成5类地物:矿点(主要是矿山池浸和堆浸及原地浸矿工作区开采形成的裸露荒漠化土地)、水体、农田、密林地、疏林地(包括火烧林、果园及长势不好的林地),并对矿区地物进行样本采集;计算各分形波段在不同分形窗口各类地物样本点的平均分形值和方差;分别采用可分离指数和J-M距离构建两种分形评估模型,计算各样本点在不同波段不同窗口的分形纹理的可分离性;对原始TM1~TM5,TM7组合多光谱波段,分别对多光谱波段及多光谱波段与各波段在不同窗口的分形纹理进行组合,采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和检验;评估两种分形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分类精度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挑选合适的分形评估模型及本区域合适的分形纹理波段及窗口,确立最终的分类方法,采用该方法作为分类后比较变化检测技术的分类方法,对其它年份矿区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矿区环境变化.2.2.1 双毯覆盖分形模型双毯覆盖分形模型是Mandelbrot在估计英国海岸线长度时所使用方法的一种推广.它将图像的灰度值作为第三维的灰度曲面,在图像灰度曲面的上下距离ε处构成一厚度为2ε的“毯子”(ε为计算分形参数时所取的尺度),毯子的表面积为毯子的体积除以2ε.对于不同的距离ε,其毯子的表面积可用以下方法计算[18].令F(i,j)代表灰度值函数,i,j分别代表图像中像元的行列数,灰度曲面的上、下表面体积分别以U,B表示,初始情况下令U0(i,j)=B0(i,j)=F(i,j).(1)上面两张曲面随着厚度的增加按如下原则生长Uε(i,j)=max{Uε-1(i,j)+1,max|(m,n)-(i,j)≤1|Uε-1(m,n)},(2)Bε(i,j)=max{Bε-1(i,j)+1,max|(m,n)-(i,j)≤1|Bε-1(m,n)},(3)式中:(m,n)为紧邻(i,j)的像元;Uε,Bε分别为曲面的上、下表面体积,且确保新的上、下表面体积Uε和Bε比Uε-1和Bε-1至少高1个单位.毯子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ε=∑i,j(Uε(i,j)-Bε(i,j)).(4)毯子的表面积定义为A(ε)=Vε2ε.(5)根据Mandelbrot理论,分形表面积符合如下关系式A(ε)=Fε2-D,(6)式中:F为常数;D为分形维数.式(6)两边取对数,得log A(ε)=log F+(2-D)logε=C1+C2logε,(7)C1=log F,C2=2-D.对式(7),改变尺度ε大小,可计算出一系列的表面积A(ε),对点对(logε,log A(ε)),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可求出直线斜率C2,即可计算出分维数D.采用上述方法,可计算遥感影像单个波段的整体分形维数,为了获得整幅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必须计算每个像元的分形维数.采用滑动窗口的思想,分别选取3×3,5×5,7×7,9×9,11×11滑动窗口,将局部窗口分形维数值指定为窗口中心像元分形维数值.为保持影像完整性,根据对应窗口大小,将研究区影像边界向外分别扩展1,2,3,4,5个像元,然后用对应的窗口在影像上滑动,得到整个图像在不同滑动窗口下的各像元分形值.由于分形维数取值范围都在2~3之间,再将其扩展到0~255之间形成基于分形维数的纹理特征图像.2.2.2 分形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2种方法区分各类地物在不同波段不同窗口的分形值的可分离性.1)可分离指数对于构造出的纹理影像,地物类内纹理的离散程度越小,类间纹理的离散程度越大,不同地物类之间纹理的可区分度就越大,采用几何距离的测度来构造类别的可分离指数[19].设图像样本集中的5类地物分别为w1,w2,980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3卷w3,w4,w5,且wi={x(i)k,k=1,2,3,…,Ni}(i=1,2,…,5),则类内离差矩阵、总的类内离差矩阵和类间离差矩阵分别定义为Swi=1Ni∑Nik(x(i)k-m(i))(x(i)k-m(i))T,(8)Sw=∑5i=1PiSwi,(9)SB=∑5i=1Pi(m(i)-m)(m(i)-m)T,(10)m=∑5i=1Pim(i),式中:x(i)k为第i类的第k个样本矢量;m为总的样本分形均值矢量;m(i)为每一类的样本分形值均值矢量;Pi=NiN,N为总的样本数.可分离指数J可表示为J=SBSw,(11)J越大,表示可分离性越好.2)J-M距离J-M距离构造方法[20]如下Bij=18(Mi-Mj)Tvi+vj[]2-1(Mi-Mj)+12ln|(vi+vj)/2||vi||vj槡|,(12)JMij=2(1-e-Bij槡),(13)JM=2∑n-1i=1∑nj=i+1(PiPjJMij),(14)式中:n为类别数;vi,vj分别为类别i,j的矩阵样本协方差;Mi,Mj为对应的样本分形均值向量;Pi,Pj分别为类别i和j样本的先验概率;Bij为B氏距离;JMij为类别i和j之间的J-M距离;JM为平均距离,JM∈0,槡[]2,JM越大表示类别分离性越好,越小表示类别分离性越差.3 实验结果分析3.1 矿区分形波段及窗口选择本文利用MatLab作为实验工具,编程实现双毯覆盖分形模型和分形评估模型,计算2004年矿区TM影像在各波段不同窗口下的分形纹理值.并根据矿区典型地物采集的样本数据,采用分形评估模型,计算在不同波段不同窗口下分形纹理值的可分离指数和J-M距离,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分形波段在不同窗口的可分离指数和J-M距离Table 1 The separable index of fractal band in different window and the J-M distances分形波段可分离指数3×3 5×5 7×7 9×9 11×11J-M距离3×3 5×5 7×7 9×9 11×11TM1 1.397 6 3.369 7 5.533 5 7.015 5 8.645 2 0.824 2 0.951 2 0.949 6 0.954 6 0.966 7TM2 1.493 4 2.566 5 4.145 5 5.707 0 6.933 9 0.860 8 0.947 4 0.965 7 0.954 0 0.953 9TM3 2.267 2 3.835 6 5.329 1 6.691 2 7.778 0 0.936 6 0.967 5 0.977 7 0.979 0 0.983 9TM4 0.627 2 0.824 6 0.651 7 0.652 8 0.757 9 0.650 5 0.690 3 0.698 9 0.732 6 0.768 7TM5 3.342 6 5.159 2 5.445 6 6.016 6 6.300 3 0.959 3 1.008 2 1.001 2 0.980 0 0.968 1TM7 3.953 2 6.799 4 7.308 0 8.337 9 8.740 8 0.969 5 1.002 7 1.013 6 1.010 4 1.003 7TFPC 1.302 5 0.936 1 0.364 1 0.528 1 1.693 8 0.888 3 0.894 9 0.828 4 0.812 0 0.816 8TFMNF 2.752 2 1.359 8 0.428 0 1.000 5 2.170 9 0.924 1 0.922 9 0.809 8 0.807 4 0.819 5 由表1可以看出,2种评估方法在同一分形窗口所选择的最优分形波段基本一致,如3×3,7×7,9×9,11×11窗口,TM7波段均为最佳分形波段;在5×5窗口,可分离指数最佳分形波段为TM7波段,而J-M距离为TM5波段,TM7波段为次优分形波段;采用可分离指数评估中,各波段在总体上将随分形窗口的增大而增大,主要原因是可分离指数是基于样本的一种先验估计,该估计对于相同窗口内波段选择具有指示作用,但对于不同窗口波段选择指示意义不大.因为对于地物分类来说,易混像元主要集中在各类地物的边缘,而采样点主要是采集的各类地物中心的纯地物像元,尽管窗口增大,基于采样点的可分离指数增加,但是地物边缘的分形差异会缩小,不利于分类;而在J-M距离中,波段在窗口之间具有一定的收敛性,能够区分出不同窗口之间波段分形的优劣,相比可分离指数,更具有优势;实验也说明了对于稀土矿区分形波段的挑选,采用分形评估模型,传统方法上的TFPC和TFMNF波段不具有优势.为检验这2种分形波段与分形窗口选择方法对于稀土矿区的实用性,本实验利用研究区2004年TM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试验,利用时相接近的SPOT影像作为参考影像,通过目视解译获取各个分类对象的地表真实地物样本,并将样本分为两组,一组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一组作为分类结果的检验样本.矿点、疏林地、0901第6期 李恒凯等: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水体、密林地、农田5类地物训练样本数目分别为179,132,83,210,114,其检验样本数目分别为106,56,104,114,119.实验对原始TM1~TM5,TM7组合成多光谱原始影像波段,分别和该影像在不同波段不同分形窗口下的分形影像组合,利用该组合影像在ENVI4.8环境下进行分类,采用混淆矩阵对分类样本进行检验.然后分别对两种分形评估模型的最优和最差分形波段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不同波段在不同分形窗口下的分类精度Table 2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different bands under different fractal window窗口波段分类精度/%Kappa系数波段状况可分离指数J-M距离原始波段 81.513 1 0.766 03×3原始波段+TM7FX 88.376 8 0.852 2最佳波段最佳波段原始波段+TM4FX 81.563 1 0.776 5最差波段最差波段5×5原始波段+TM5FX 91.783 6 0.895 7次佳波段最佳波段原始波段+TM7FX 90.982 0 0.885 7最佳波段次佳波段原始波段+TM4FX 84.368 7 0.802 4最差波段最差波段7×7原始波段+TM7FX 88.577 2 0.854 9最佳波段最佳波段原始波段+TM4FX 83.366 7 0.789 5最差波段原始波段+第1PCAFX 83.767 5 0.794 7最差波段9×9原始波段+TM7FX 84.168 3 0.799 2最佳波段最佳波段原始波段+TM4FX 75.951 9 0.695 0最差波段原始波段+第1PCAFX 83.967 9 0.796 4最差波段11×11原始波段+TM7FX 82.565 1 0.779 7最佳波段最佳波段原始波段+TM4FX 82.565 1 0.779 4最差波段最差波段 由表2可以看出,2种分形评估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波段分形值区分差异,最终的分类实验结果与评估模型基本一致;分类结果进一步证明了2种评估模型在同一分形窗口下具有可区分能力,不同分形窗口不具备可区分性;针对该地区稀土矿山,存在最佳的分形窗口,即5×5窗口,分类精度最高可达91.783 6%,相对原始波段分类精度提高了10%;最佳波段的分类精度随着分形窗口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到11×11窗口,已经对分类精度的提高影响不大;不恰当的分形波段不仅不能提高分类精度,有时甚至降低分类精度,如9×9窗口下的TM4波段,主要是由于该波段分形纹理区分度不大,对分类产生干扰.从实验结果来看,在该稀土矿区,TM7波段和TM5波段具有较好的地物区分效果,而TM4波段区分效果较差,传统依据主成份第1波段和最小噪声分离(MNF)波段区分效果在该地区并不理想.综合上述分析,合适的分形窗口和分形波段选择对分类精度的改善有显著影响.对于研究区域,J-M距离评估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根据该模型,5×5分形窗口为最佳分形窗口,TM5波段为最佳分形波段.3.2 矿区环境变化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挑选的分形窗口和分形波段,采用双毯覆盖分形模型,对1990,1999,2004,2010年各年份研究区TM影像对应波段在选择的窗口计算分形纹理,并与其它原始波段组合,构建波段的743彩色合成影像,根据划分的地物类型,挑选训练样本,利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对4个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图1所示.图1 研究区遥感影像在4个不同年份分类结果Fig.1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 four different year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n study area190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3卷 稀土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和土壤被破坏,也严重损坏了矿区地貌和景观,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矿区地表环境最突出的问题[2].从图1可以看出,在1990—2010年这20a时间内,矿点荒漠化面积逐渐增加.在1990年前后,研究区开始出现零星分布的由于采矿而产生的荒漠化;到1999年,荒漠化面积逐步扩大,由于新的矿点增加也产生了新的荒漠化区域;到2004年,在原有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情况下,出现了集中连片荒漠化区域,在1999—2004年间,为荒漠化面积增加最为剧烈阶段;到2010年,荒漠化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主要是原有矿区的扩大.稀土矿区地表荒漠化的增加与稀土开采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从2002年全面推行原地浸矿新工艺,逐步淘汰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的池浸和堆浸工艺,有效缓解了稀土开采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地荒漠化得到一定控制.但从图1裸露稀土矿点在20a期间的4个不同时间的空间分布来看,传统的池浸和堆浸工艺留下的荒漠化地表较少有植被恢复,有些矿点在停产多年后植被仍然难以恢复生长,矿区土地荒漠化呈现集中连片的趋势,急需治理.此外,从图1中密林地和疏林地不同时间点的空间分布来看,矿区总体植被状况有所好转,特别是在1999年以后,密林地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疏林地转化成密林地,这与政府大力实施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政策有密切关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区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为了更详细了解矿区地表环境的定量变化,采用分类后变化检测方法,计算矿区1990—1999,1999—2004,2004—2010年3个时间段矿区地类变化转移矩阵,如表3所示.表3 1990—2010年矿区地类变化矩阵Table 3 Thechange matrix of feature category from1990 to 2010时间/年地类疏林地/km2水体/km2农田/km2密林地/km2矿点/km2合计/km2变化率/%1990—1999疏林地125.733 0.360 2.771 12.751 0.394 142.009-8.49水体1.121 0.581 0.065 0.012 0 1.779 59.41农田3.559 0.175 8.116 0.724 0.257 12.831 11.18密林地24.203 0 0.489 30.083 0.497 55.272 24.35矿点0.573 0 0.100 0.878 0.133 1.684 31.46合计155.189 1.116 11.541 44.448 1.2811999—2004疏林地90.919 1.370 5.400 9.518 0.967 108.174-23.81水体1.175 0.259 0.071 0.039 0 1.544-12.87农田1.373 0.038 5.591 0.221 0.105 7.328-42.89密林地44.860 0.105 0.670 44.370 0.045 90.05 62.85矿点3.656 0 1.099 1.147 0.570 6.472 283.64合计141.983 1.772 12.831 55.295 1.6872004—2010疏林地64.540 1.017 1.823 25.290 1.254 93.924-12.85水体0.867 0.246 0.035 0.210 0.171 1.529-0.91农田6.192 0.088 4.881 1.508 1.283 13.952 90.29密林地32.949 0.153 0.167 62.330 0.068 95.667 6.22矿点3.225 0.039 0.426 0.726 4.100 8.516 23.85合计107.773 1.543 7.332 90.064 6.876 通过转移矩阵能详细地说明矿区地表地物类型的转变过程,能更客观反映地表环境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在20a内,矿区开采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1990,1999,2004,2010年各年份的面积分别为1.281,1.687,6.876,8.516km2.其中,1999—2004年矿区荒漠化面积增加最快,其变化率为283.64%.从转化来源来看,主要是疏林地和密林地,由于稀土矿主要赋存于山体表层土壤下,池浸和堆浸开采方法剖离山体表层植被导致地表荒漠化.另外,由于稀土尾沙堆积,也导致矿点附近部分农田荒漠化,如在2004年有1.099km2农田被毁,但2004—2010年的转化结果来看,在2010年,有1.283km2荒漠化土地转化成农田,说明对矿区环境的治理取得一定效果.矿点荒漠化土地转化主要为林地(包括疏林地和密林地),其次为农田,如在2004年,有0.967km2的荒漠化矿点转化为疏林地,占整个矿区面积的57.32%.2004年后,加大了矿区复垦工作,主要是对矿区进行植被恢复和矿区被毁农田进行修复,从表3可以看出,到2010年,修复农田1.283km2,复垦林地1.322km2,但由于荒漠化面积很大,仍然有4.100km2稀土开采荒漠化土地没有被修复,占整个荒漠化土地的59.63%.从表3也可以看出,在整个稀土开采中,矿点土地复垦和地表植被破坏均在同步进行,从1999,2004,2010年统计结果来看,未修复矿点荒漠化面积分别占原有面积的10.23%,2901第6期 李恒凯等: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33.79%,57.32%,尽管对矿点荒漠化进行了治理,但是持续加剧的开采力度使得矿区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而且,随着矿点土地荒漠化集中连片大面积出现,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矿区环境更加恶化,给矿区治理带来更大困难,治理速度远远落后于矿区环境恶化速度.从大的矿区范围来看,矿区密林地绝对面积在稳步增加,1990,1999,2004,2010年各年份面积分别为44.448,55.295,90.064,95.667km2,主要是由疏林地转化而来,如在1999—2004,2004—2010年分别有44.860,32.949km2疏林地转化成密林地,说明在封山育林政策下,矿区大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在某些区域,有一部分密林地植被退化,转换成疏林地,如在2004—2010年,有25.290km2密林地转化成疏林地.从图1c,1d可以看出,植被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矿点周边区域,说明稀土矿的开采已经引起了矿点附近植被的退化,特别是原地浸矿工艺,尽管不直接破坏地表,但使用的浸矿化学药剂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等浸矿液对周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硫酸铵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草木和农作物生长.此外,原地浸矿开采工艺中,开挖浅槽、注液井和集液沟,需要破坏地表1/3的植被,灌注的硫酸铵体积分数为3%,浸泡时间为150~400d.由于含量大,时间长,浸矿剂侧渗和毛细管作用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伤害,造成植被根系萎缩,生长停滞,致使植物的根系逐步丧失保水固土作用[21],这也是矿点周边植被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4 结 论1)分类后比较法能够量化矿区地表地物类型的相互转化,特别能够从长时间段的时空分布上理清矿区荒漠化地表的扩展与治理以及与同期的采矿模式关系,为矿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为改进分类后比较法的使用效果,采用分形纹理辅助提高分类精度.通过2种分形窗口与波段选择模型的实验比较,表明J-M距离更具优势,实验分类精度达91.783 6%,相对原始波段分类精度提高了10%,保证了分类后比较法对矿区环境监测的可靠性.2)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对岭北稀土矿区20a的地表环境变化监测表明,尽管对于稀土开采产生的荒漠化地表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和复垦措施,但是随着稀土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荒漠化日趋严重,其中在1999-2004年间,荒漠化面积增加了283.64%,2004—2010年间,由于原地浸矿工艺的推广和矿区复垦工作的进行,矿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23.85%,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但绝对荒漠化面积仍然持续扩大,局部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需要引起关注.3)从大范围来看,矿区植被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贯彻实施,在1999—2004,2004—2010年间,分别有44.860,32.949km2疏林地转化成密林地,矿区植被长势良好,但在矿点及矿点周边区域,出现植被退化现象,可能是稀土开采对区域水土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植被正常生长,需要进一步开展稀土开采水土污染的相关研究,从而为开采工艺的改进和矿区环境的后期治理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 杨芳英,廖合群,金姝兰.赣南稀土矿产开采环境代价分析[J].价格月刊,2013(6):87-91.YANG Fangying,LIAO Hequn,JIN Shulan.The en-vironmental costs of the mining on rare earths in the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J].Prices Monthly,2013(6):87-91.[2] 杜培军,柳思聪,郑 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41(2):262-267.DU Peijun,LIU Sicong,ZHENG Hui.Land coverchange detection over mining areas based on supportvector machine[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 &Technology,2012,41(2):262-267.[3] 刘 英,吴立新,马保东.基于TM/ETM+光谱特征空间的土壤湿度遥感监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42(2):296-301.LIU Ying,WU Lixin,MA Baodong.Remote sensingmonitoring of soil moisture on the basis of TM/ETM+spectral space[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 &Technology,2013,42(2):296-301.[4] DEMIREL N,EMIL M K,DUZGUN H S.Surfacecoal mine area monitoring using multi-temporal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oal Geology,2011,86:3-11.[5] GILLANDERS S N,COOPS N C,WULDER M A,etal.Application of Landsat satellite imagery to monitorland-cover changes at the Athabasca Oil Sands,Al-berta,Canada[J].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08,3:466-485.[6] ROGANA J,FRANKLINA J,ROBERTS D A.A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monitoring multitemporalvegetation change using thematic mapper imagery[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2,80:143-156.[7] 王 平,刘少峰.基于多时相卫星图像的稀土矿开发390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3卷变化检测[J].国土资源遥感,2007(2):65-68.WANG Ping,LIU Shaofeng.The detection of REmine exploitation site change based on multi-temporalremote sensing images[J].Remote Sensing for Land&Resorces,2007(2):65-68.[8] FOODY G M.Status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ssessment[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2,80:185-201.[9] LU D,MAUSEL P,BRONDIZIOS E,et al.Changedetection techniq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4,25:2365-2407.[10] 范 莉,蔡国学,刘洪斌.基于遥感的山区土地覆盖分类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5):737-741.FAN Li,CAI Guoxue,LIU Hongbin.RS-based clas-sification of land cover in mountainous regions:acase study of Youyang County of Chongqing[J].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5,27(5):737-741.[11] 秦其明,陆荣建.分形与神经网络方法在卫星数字图像分类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6):858-864.QING Qiming,LU Rongjian.Satellite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fractal dimension and neural net-works[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00,36(6):858-864.[12] PENTLAND A P.Fractal-based description of natu-ral scen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84,6:661-674.[13] 李厚强,刘政凯,林 峰.基于分形理论的航空图像分类方法[J].遥感学报,2001,5(5):353-358.LI Houqiang,LIU Zhengkai,LIN Feng.Aerial image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fractal theory[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5(5):353-358.[14] 舒 宁.卫星遥感影像纹理分析与分形分维方法[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23(4):370-373.SHU Ning.Remote sensing image texture analysisand fract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1998,23(4):370-373.[15] 李恒凯,吴立新,李发帅.面向土地利用的HJ-1CCD影像最佳分形波段选择[J].遥感学报,2013,17(6):1572-1587.LI Hengkai,WU Lixin,LI Fashuai.Optimal fractalband selection on HJ-1CCD image for land use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3,17(6):1572-1587.[16] LAM N S N.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and-sat TM images using fractals[J].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1990,56(2):187-195.[17] 李鹏飞,邢立新,潘 军,等.图像分形维数计算及其边缘提取[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29(2):152-157.LI Pengfei,XING Lixing,PAN Jun,et al.Image’sfractal dimension calculation and its edge extractio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Information ScienceEdition,2011,29(2):152-157.[18] PELEG S,NAOR J,HARTLEY R,et al.Multipleresolution texture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84,4:518-523.[19] THOMAS I L,CHING N P,BENNING V M,et al.Review article a review of multi-channel indices ofclass separ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87,8(3):331-350.[20] 刘 峰.一种基于改进的2D-Gabor纹理图像分类方法[J].测绘科学,2010,35(3):135-137.LIU Feng.A novel texture imag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via improved 2D-Gabor[J].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0,35(3):135-137.[21] 高志强,周启星.稀土矿露天开采过程的污染及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30(12):2915-2922.GAO Zhiqiang,ZHOU Qixing.Contamination fromrare earth ore strip mining and its impacts on 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J].Chinese Journal ofEcology,2011,30(12):2915-2922.(责任编辑邓 群)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