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对 别后景物的描写,含蓄地抒写了惜别之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通过对春雨“知〞“潜〞“润〞“重〞的描 写,表达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惊喜不已之情和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 的?(6分)
参考答案:
一、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 特点?请简要分析。
1答:①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情景 交融〔1分〕。 ②诗人借助对“青苔〞、“红 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 ③赋予客观景物以浓重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 冷寂、凄清的气氛,④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
三、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 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 曲折。
对春雨无私品格的赞美。
练习: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②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③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 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 ③称名:互道姓名。 问:尾联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尾联用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通过对 想象明天外弟所遇到的场景——一巴陵道和几 重秋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兄弟久别重逢又相 别的的可惜惆怅之情,有着含蓄而又意味深长 的效果。
①上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 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③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游月陂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彷徨,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练习: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 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
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本诗中有很多写景的句子,请结合诗句分析 这样写的作用。〔6分〕
本诗中有很多写景的句子,请结合诗句分析这样 写的作用。〔6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发现今夜的露 更白,顿生寒意中突出了诗人对故土亲人的感怀;
〔触景生情〕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这青山独归的灵澈 背影,让人回味,诗人正是借这幅意境深远的画 面寄托和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
情怀; 〔借景抒情〕
“自落〞、百鸟“空啼〞,表达了诗人的寂寞、 伤感之情。
三、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村。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古代诗歌间接抒情中的一小类, 它既表达情感,又描写景物,互相衬托,没有主 次之分,二者几乎合为一体。
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 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寂寞的树,淋漓的雨,写景亦写情,渲染出相思 女子的秋思无限,秋愁万端,离情与景物的描写 互相衬托。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南乡子 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 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程度春色暮。
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 作用。
参考答案: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③勾勒出 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④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 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4〕理清情和景的关系,选取最恰当的术语
高考题型一览
•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这首词 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 〞 •2007年上海卷第16题“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 络上下片内容,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 赏文字。〞 •年天津卷第16题考察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 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年山东卷第14题第一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 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 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 其独到之处。
• 物: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 事:即事抒情、叙事说理
• 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 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 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
•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 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 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 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那么有情中景,景中情。〞
明确:此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1分) 诗人无聊而望,却见到如家乡般的风光,平川、 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 流莺,引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4分)使诗人的 感情抒发得更含蓄隽永,富有诗意。(1分)
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同〕
寓情于景:是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 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来 抒发感情。 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运用这种手法能很好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同时 又有着意味深长、含蓄隽永的效果。
作业:
一、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分析。
二、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 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 和“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②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 静等)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 心情。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 旋绕曲折。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 系的?
3答:这首诗触景生情,哀景写哀情。诗人春
秦观?画堂春? 落红铺径程度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
对斜晖,此恨谁知? 问: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
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借助任何手段, 直接地表白和倾吐内心的情感。
• 间接抒情:诗人把情感融入形象中,借助 于详细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使抽象 的主观情感客观化、形象化,到达含蓄隽 永、回味无穷的效果。
间接抒情的几种方式
• 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以景衬情
二、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请从“景〞 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2答 :①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 表现手法。 ②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只见城外长
满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树 木葱茏,山花烂漫,鸟语婉转,构成了一幅明 丽的春景图 。③ 但美景 “无人〞欣赏,山花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 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开头直接将愁绪表达于无言独上高楼 之中,接着以月如勾的意象传述一种孤清与 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第三句用寂寞统领整个 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心中的寂 寞与环境的寂寞相暗合。
练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假设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土。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有着某种情感不好或不愿 直接表达,而借助某种景物来传达。
•区别就在于“触〞和“借〞上 •触景,遇到景物往往是无意的,由于某种景物 的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情感;
•借景,某种情感不好或不愿直接表达,而借助 某种景物来传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情与景关系术语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化情入景、 触景生情、以景显情、以景衬情、缘情设景、 因情设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
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二、寓情于景、融情于景 三、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四、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触景生情 &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 发了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彩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 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 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风光越美, 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 情绪。
• 而王国维那么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 “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考虑诗歌的情景关系?
〔1〕抓景语。(抓景物特点以及景物所组成的 画面〕
〔2〕抓情语。 有的诗词有明显的表达情感的 词语,例如“愁〞、“恨〞、“怨〞、“思 归〞一类的词语。假如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就进展整体分析。
〔3〕注意景物特点或画面特点与作者情感是 否一致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之句,写扬子江边,春光正 好,杨柳依依,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 向秦〞的离别,故风光虽好,却使人愁杀。
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美妙的景物 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 烈的感染。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妙春色 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 天坼地的寒冷,却是征夫回乡之时。
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 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 清阴待我归。〞一二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 无踪迹的凋零空寂的气氛,反衬出三四句诗人 对幽竹“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欣喜之情。
练习: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彩与全 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来赏析“海畔尖 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两句。(5分)
这两句一情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2 分)尖山似利剑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秋天的荒 凉,又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既是写景又是 抒情,以情观景、情借景出,二者交融,含蓄地 表达出了自己的愁苦。(3分)
以景衬情
王夫之的?羌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安史之乱起,唐玄 宗入蜀后对杨贵妃的思念运用了“乐景写哀情〞 的手法。“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不能忘情, 属地的山山水水是美的,但在寂寞悲凉的玄宗 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 增添内心的痛苦。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融 融怡人的春光越发衬出诗人归心的殷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