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业课笔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二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变化性可控制性整合性
三人类行为的分类
1.按照是否符合常规: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2.按照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
胎儿期发展、婴幼儿行为、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青春前期行为、青少年期行为、成年前期行为、成年期行为和老年期行为
3.以行为的功能分: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及社会行为
4.各职业或专业人员应有的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及政治行为等等
1.人类多习得的行为而动物多基本的行为;
2.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预测而动物的行为甚少变化,较易测知;
3.在后天获得的行为中,动物多制版式的行为,而人类则多思考及学习的行为;4.人类的学习及其适用的行为是传播的及累积的。
六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就是人类的需要引起行为动机,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
包括:需要动机手段目标
七人类成长的特征
1.人类的成长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2.人类成长的影响是互逆的、双向的
3.人类成长反映了文化的差异
4.人类的成长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
5.人类的成长是变动的、不平衡的
6.人类成长是累积性的
7.人类成长是循环的和重复的
8.人类成长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
9.人类成长是贯彻终生的
八社会环境的定义:社会环境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
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九社会环境的划分
1.微观系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的和直接的接触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比如家庭、学校、朋友、邻居等等。
2.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的系统。
如家长会。
3.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群体、组织或机构等。
对一个学生而言,教育部就是他的外生系统。
4.宏观系统是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
十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的因素
常规时间影响因素和非常规事件影响因素
1.常规事件是指该事件以类似的方式发生于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身上,(1)年龄常规时间:针对同一年龄组人口而言的,他们会遇到极为类似的环境影响因素;
(2)生活常规事件: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同一人口群体而言的,他们也往往会受到用以环境因素的影响。
2.非常规事件是指对人类行为有重大影响的不寻常事件,即不会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事件,包括愉快事件与不幸事件。
十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作用影响:
(1)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社会职业产生作用和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人们的饮食习惯产生作用和影响(主食上和肉食上);
(3)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材料和建筑外形产生作用和影响(建造房子要就地取材,而建筑材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外形有明显影响);(4)自然环境对社会心理和文化产生作用和影响(比如,沙漠地区宗教观念易于流行;再如,我国之所以形成内向、封闭的文化类型,与我国内向、封闭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2.生物过程(基础)
(1).生物系统是人的行为的基础;
(2).生物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心理因素的成长;
(3).不同阶段的人生理发育不同;
(4).遗传因素的影响;
3.心理过程(核心)
一方面,人类行为受到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三个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行为还受到人格心理的影响。
4.社会环境(根本)
(1)家庭:对所有的人来说,家庭都是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学龄前的未成年个体来说,家庭是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条件;
①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初始性直观性可接受性强成人的支配性(对孩子的权威)
②家庭对未成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来实现的。
这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子女对父母的模仿。
③家庭对未成年个体的教育方式:
专制型放任型权威型
(2)学校:学校是唯一一个专门的社会化机构;
其一,家庭给儿童传授的文化知识、社会规范等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而学校传授的却是系统、全面的;
其二,家庭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口头语言和形象思维训练,而学校却偏重于书面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
其三,较之家庭,学校更加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使他们得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
其四,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有形课程”,而且还要学习大量的“无形课程”;
其五,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
(3)同辈群体:是指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征:
自愿性以玩乐为主,具有吸引性常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对等关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究竟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产生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
(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从事某一职业所归属的社会组织;工作单位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
①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③在工作单位中,可以学会处理职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大众传播媒介是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迅速、系统、大容量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向人们介绍各种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和角色模式等,从而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行为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一些不健康的、反社会的内容,又有可能给个体行为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6)社会角色:人类全部活动都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7)社区:通常指意一定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8)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十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
(1)社会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方式;
(2)社会环境是人类成长的有力支持;
(3)社会环境为人类成长提供了参考标准;
(4)人类行为中的个人问题,其真正原因常常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深层次社会
原因。
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定则:
(1)各年龄阶段受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程度不同
(2)环境改变较大,或非常不良,影响人类行为较多
(3)在某一特定环境内,许多人长期受到影响,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4)幼年时期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很难纠正
2.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的行为常受团体生活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但是有的时候若是一个人独创一种新的行为模型,而为别人所采用,并广泛地流行,它也可变为一种文化模型。
总而言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互相影响的。
十三当代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变异性
1.物质环境的变迁:
(1)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垃圾问题);(2)食物及用品含过量的化学物质(包括农药、硼、汞、色素、漂白剂等等);(3)气温改变及天然灾变频繁,以及交通事故等均会妨碍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2.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人类行为:
(1)由于人口增多、都市化的发展,使人际关系逐渐淡薄,缺乏守望相助的精神;
(2)由于资源及机会的不足,人际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当代人所遭受的压力极大
(3)当代社会不重视道德及良好的风范,而是重名利,物欲及享乐;
(4)民主化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个人自由及自主性,在家庭中及职场内,上下尊卑关系愈来愈模糊,打破了从前权威统治的模式,以致于代沟及歧视逐渐加深,代沟的发生常见于亲子间、年轻人对老人。
3.社会问题严重及人类行为变异性的遍在:
(1)儿童问题:包括婴、幼儿的扶育及管教不适当、儿童虐待、儿童偏差行为。
(2)青少年问题:犯罪、滥用药物、未婚妈妈、受虐少年、自杀,成年期包括职业调适、精神疾病、瘦身、美容及犯罪问题等。
(3)家庭及婚姻问题:离婚、晚婚或不婚、婚姻暴力、性骚扰、单亲家庭、婚外情。
(4)就业问题:失业、就业不足、转业、性别歧视等职业调适。
(5)老人问题:长期病患疗养机构之不足、经济困难、老人受虐、婆媳问题、退休后遗症、丧偶及独居问题。
十四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1.二十世纪下半期全世界人口急遽的增加。
2.人类的行为可以创造环境,亦可以受环境影响。
3.人类的行为有其可塑性。
4.有关人类服务的各学科诸如社会工作、教育、商学、政治学,必先了解人类行为,才能作有效的服务。
十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行为科学取向社会工作取向
十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
1.人类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关键性的行为变化。
2.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类行为。
3.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类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十七精神分析理论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都是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其中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说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2)个人的性冲动、性本能与社会的引导和压制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某些基本的驱力或冲动、本能,性本能使人产生性欲求、感到性饥饿,使人去寻求性快感,以获得性满足。
“力比多”一词,主要就是指性的本能冲动。
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驱力” 及能量源泉,如果没有“力比多”提供能源,个人和人类所有的活动就都失去了根本的动力。
(3)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①“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本我”是同肉体联系着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不问时机、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只按“快乐原则”行事,一味地追求自我满足。
在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中,“本我”自然地要被压制,任其泛滥就将不可收拾。
②“自我”:是在“本我”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现实世界相互接触,从而在适应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它受“现实原则” 支配。
“自我” 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主要功能有 4 点:①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命;②调节“本我”的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条件;③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④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③“超我”:并不是指人以外的社会或自然,而是指人的心理中代表社会力量的一种趋向,即平常所说的“良心”、“理性” ,它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果。
“超我”评价是非善恶,以“至善原则”为宗旨。
其主要功能有3点:①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②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③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
(4)心理发展阶段论
①口腔期:0-1岁。
②肛门期:1-3岁。
③性器期:3-6岁。
④潜伏期:6-12岁。
⑤两性期: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前期:0-1岁信赖对不信赖
婴儿后期:1-3岁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学前期:3-6岁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
学龄期:6-12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青少年期:12-20岁自我统合对角色混淆
青年期:20-40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
中年期:40-6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老年期:65岁以上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
十八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刺激”(S) “反应”(R)模式)
(1)环境决定论
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并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
①对儿童怕、怒、爱的情绪行为的研究。
②对儿童嫉妒的情绪行为的研究。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1)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
反射行为是“刺激和反应直接被观察到的关系”,它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行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两种类型。
(2)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
一类强化是提供刺激,给情境呈现一些东西,如食物、水或性关系,这类刺激叫做正强化物。
另一类强化是从情境中消除掉某些东西,如噪音、强光、寒冷、炎热或电击,这类刺激叫负强化物。
(3)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消退
反应的消退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表现为一个过程。
消退过程时何的长短,则与习得该反应时所受到的强化的力度有关。
(4)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是指个体的一种有选择的反应。
(5)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原理的推广和运用
首先,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其次,语言行为;最后,社会控制计划。
3.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概念:“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2)理解:观察学习并不一定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观察学习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强化;观察学习与模仿并不等同;观察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的主要途径。
(3)观察学习的过程
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
十九人本主义理论
1.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1)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别的动机都是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
(2)患者中心疗法,这种疗法鼓励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自己叙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治疗者则平等地对待患者,他们不对患者进行解释和评价,而只是适当地重复患者的话,帮助其澄清思路,接受现实,逐渐克服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矛盾,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
二十发生认识理论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1)发生认识论的结构及其动态过程:图式同化顺应平衡(P70)
(2)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是运算思维准备阶段:2-7岁。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2.新皮亚杰主义
(1)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首先,他们修订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其次,他们提出了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
(2)新皮亚杰理论学派
新皮亚杰理论学派,是由信息加工论与皮亚杰理论结合而形成的。
(3)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
首先,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其次,重视心理学应用的研究;再次,扩大儿童心里的研究领域;最后,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
二十一影响胎儿的社会环境因素
遗传的影响和母亲的影响
母亲的身体状况:
1.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
2.身高体重对胎儿的影响
3.营养对胎儿的影响
4.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药物的类型用药的剂量用药持续时间不同的胎龄药物敏感性
5.烟酒、毒品对胎儿的影响
6.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情绪状况:
1.精神压力对胎儿的影响:精神压力包括担心和焦虑等,除了母亲单方面的精神压力外,还有夫妻关系也会影响胎儿。
2.极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极端情绪主要指母亲受到意外的恐吓,比如亲人亡故等。
母亲所受到的暂时的、短期的恐惧不会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产生很大危害。
能够危及胎儿的,是母亲所受到的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
孕妇情绪对胎儿情绪的发展影响: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代谢作用的影响血液化学物质的影响
环境污染:
1.放射线:X线,α、β、γ射线以及电子。
中字等离子放射线;
2.环境中的某些化学因素:缺碘或含量过高、有机化合物。
金属以及农药;
社会系统对胎儿的影响:
1.家庭因素:家庭规模和结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气氛
2.社会政策
3.社会政治格局
4.婚育观念
二十二胎儿出生对家庭的影响:夫妻角色的转换兄弟姐妹关系的调整家庭秩
序的重建
二十三新生儿生理发展特征
1.一般特征:呼吸循环消化排泄体温皮肤
2.神经反射:食物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行走反射握持反射巴彬斯基反射
摩洛反射瞳孔反射躯体侧弯反射游泳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交叉伸展反射
3.心理状况: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
4.社会性表现:模仿情绪(愉快、悲哀、惊奇、好奇、厌恶、愤怒、恐惧)
身体运动
二十四周岁内婴儿的生理发展
1.身长、体重、脑重和头围
2.语言和动作
3.新陈代谢
4.消化、呼吸和免疫能力
二十五1—3岁幼儿的生理发展
1.身高、体重、脑重和头围
2.大脑机能:脑电图分析网状结构皮质中枢大脑单侧化
3.语言和动作
4.新陈代谢
5.免疫能力
二十六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一是行走跑跳等全身动作的发展,又称大运动发展;二是手的动作发展,又称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展。
二十七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头尾原则近原则单复杂原则
二十八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1.行走动作发展的意义
首先,行走动作的发展,大大地扩展了婴儿的认知范围,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行走动作的发展,可以促使婴儿进一步认识事物多方而的关系和联系。
第三,有利于知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最后,行走动作的发展,为婴儿有目的的活动准备了条件,并有利于婴儿独立性的发展。
2.手动作发展的意义
首先,手动作的发展,使婴儿逐步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其次,手动作发展,使婴儿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觉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
第三,手动作的发展,可以发展婴儿对隐藏在事物之间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十九影响动作发展的环境因素
幼儿的动作发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大:如果具备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环境因素,婴幼儿会呈现出正常的动作发展过程;如果严重缺乏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环境因素,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且情况愈偏离正常,所受到的限制愈大。
三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
1. 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0-1岁)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连续发音阶段4-10个月
•咿呀学语阶段11-12个月
2. 语言发展的理解阶段(1-1.5岁)
3. 语言发展的表达阶段(1.5-3岁)
三十一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
尽管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但这种阶段性的表现却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说明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婴幼儿所接受的教养方式,即照顾者是否能在语言交流方面为婴幼儿提供互动的机会。
三十二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1.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出生至6个月)
新生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哭和笑进行的。
3个月左右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一种不断重复的经验进行的
4-5个月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对互易性、有效性和信赖感的学习来进行的。
6个月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对照顾者个别特征的整合来进行
2.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7个月至2岁)
产生了明显的对最亲近的人的依恋行为
主动追随依恋对象的能力增长。
探索活动成为扩大社会交往的中介。
3. 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3岁)
三十三婴幼儿的社会行为系统
1.依恋行为子系统: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性依恋
2.惧怕—警觉行为子系统
3.交往行为子系统
4.探究行为子系统:意义分享丰富感情掌握行为标准
三十四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婴幼儿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
1.在1岁以前,婴儿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世界区分开来,他们往往将这两者看作是同样的物体。
2.从1岁起,婴儿才逐渐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和周围世界区分开来,即出现自我意识发展的萌芽。
3.到2岁以后,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迅速的发展。
(1)具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
(2)能表达自己的主张;
(3)出现了自尊心。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自我的认知自我的归类自我的调控
三十五学龄前期的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和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
三十六语言发展的特点:能掌握全部本土语言;词汇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三十七语言能力的培养
照顾者规范自己的语言;努力扩大幼儿的词汇量;加强语言训练
三十八学龄前期认知的发展
1.感觉的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的辨识能力提高;学龄前期儿童的视觉随意性增强;学龄前期儿童的听觉、动觉等感觉发展迅速
2.知觉的发展
空间辨识能力增强的发展;时间辨识能力发展缓慢;观察的有意性增强
3.注意的发展
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注意的品质不断发展
4.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明斯卡娅实验1954);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柳布林斯卡娅实验1959)5.记忆的发展
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记忆容量增加;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的发展;记忆策略的形成(复述、归类);易记易忘,记忆不精确
6.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不能正确掌握观察的方法,因而他们的观察较片面,且很难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思维能力已具有独立的性质,既可以离开感知和动作进行思维,但思维仍然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无意识的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识地想象和创造性的想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三十九学龄前期的自我意识发展
1.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体验是人对自我所做出的情绪体验,包括生理性体验和社会性体验。
2.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控制是人控制自我的能力。
自我控制的发展是自我评价发展的前提。
3.自我评价的发展
(1)自我评价建立的因素
生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性别认同(2)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①幼儿早期自我评价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的影响
②幼儿的自我评价经历着一个从注重外部的、具体的、可见的笼统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内在的、心理的细致评价的过程
③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是不确切的
四十学龄前期性别认同的发展
1.性别发展的有关理论视角
精神分析理论俄狄浦斯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
社会学习理论强化模仿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能力
性别图式理论
2.性的觉醒和性别认同的发展
性别具有差异性;性别具有稳定性;性别具有恒定性
3.性别角色的判断标准
性别角色是指根据性别而来的社会分工、权利和义务,即男性或女性在社会关系上的地位或定位。
4.性别角色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