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总计60分。
)
1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
这从本质上反映
A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不懂得国际公法
年2月21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强要求处死的十二名官员名单,到4月,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共达142人之多。
这反映出
A.清政府的半殖民化最终形成 B.列强完全左右了清政府
C.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 D.义和团运动被联合镇压
3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A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
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
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
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 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
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D.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5卢沟桥事变后,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施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这些壮举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C.建立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
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
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8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
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
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年,留美学生张继业在参观了圣路易斯博览会之后写道:“他国入赛之品,皆实业学问……房屋之设,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场、商业场、大学校、议院、政务院等类。
以视上列我国赛品质丑,奚啻天壤”这反映出近代的世界博览会
A.带动了崇洋媚外风气 B.是列强扩大侵略的工具
C.具有经济外交的功能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1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41年初实行禁止“法币”在边区行使并推行边币政策。
1946年12月边区政府重申禁令,并颁行《战时严禁“法币”行使办法》。
边区的货币政策
A 起初不利于国共团结抗战
B 宣告了国共关系破产
C 支持了边区人民的自卫战争
D 加剧了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
12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竖行”书写方式,改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横行”书写方式。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书写材料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
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
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
A 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
B 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
C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D 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14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
A 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
B 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C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 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15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
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
这主要是因为
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16“新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学者,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和广州所取代,更不会想象到西部的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B.抗战伤痕文学扩大的使然
C.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
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号召立即得到热烈响应。
这一号召
A.第一次提出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原则
C.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基础 D.表明了新中国建立的时机成熟
18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主动缩减隔离线(从800海里减到500海里),苏联不硬闯隔离线,而是在该线附近停航、改航。
这反映出
A.美国实力趋向衰落 B.冷战中双方的理性克制
C.苏联处于战略攻势 D.和平对话取代军事对抗
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美苏两国领导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并呼吁和平的解决方案。
这反映了当时
A.两极格局正趋于瓦解 B.新的力量格局呼之欲出
C.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 D.亚非拉国家已弥合分歧
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
”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破裂
21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定的保险金。
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推行以工代振,缓解社会压力 B.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
C.建立社保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D.借鉴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
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首歌词中写道:“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
”这反映出当时
A.大危机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B.部分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世纪70年代以后,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人长期衰退,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
这说明
A.应强化对市场漏洞的监管 B.国家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福利制度需要进步强化 D.应做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
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5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
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
斯大林承认,苏联约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 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 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D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和%.材料反映
A 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
B 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
年11月,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 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
材料表明
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 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C.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 D.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
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力主张资本市场自由化。
1996年,仅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的国际私人资本净流入就高达930亿美元,而1997年已净流出120亿美元。
一年间资本变化流量超过这些国家GDP总和的10%。
这说明资本市场的自由化
A.增加了全球经济动荡的潜在风险 B.削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
C.维护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 D.推动了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
29下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
由此可以推知
A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30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1题20分,32题10分,33题10分,总计40分。
)
3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
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而非如近代西方那样的国家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
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
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
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l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
传统的闭关政策。
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汀《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
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街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并于会后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表明国际体系平等地接纳了中国,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近代化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1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
中外一些科学家科学探索案例
材料提供了一些科学家的案例,蕴含了科学探索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简要写出启示。
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不得照抄材料。
)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
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
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
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
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
对于工商界,张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
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
《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币制定。
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济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
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总计60分。
)
31 (1)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对周边国家的优势;受儒家礼仪观念的影响。
4分
区别:明清时期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体系,受到宗藩关系的制约,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西方近代外交体制是平等主权国家为主体,受国际法的约束,有专设的外交机构。
4分
(2)趋势:可以从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等方面回答即可;评价:可以从适应西方列强的侵略需要,体现了清政府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外交活动一定程度维护国家利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回答。
12分
32 答案:略
评分参考:学生要在题干所给的一个或若干个案例中,提炼出若干历史的启示,有正面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
例如,布鲁诺坚持科学真理被烧死,哈利奥特为观察太阳黑子而视力受损,法拉第长达10年的实验等等,都说明科学探索是一个长期而艰难曲折的复杂过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怕失败乃至牺牲的勇气。
居里夫人放弃专利专心投入纯粹的科学研究,钱学森放弃海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他们身上都体现了科学家最宝贵的精神品质,等等。
提炼出启示后,还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并总结,以自圆其说。
33.【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
4分
2特征:注意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关注国情。
2分作用:有利于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