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三角形》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与方法。
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教材先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三角形,联系生活说说曾经见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再让学生自己做出一个三角形,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最后抽象出图形让学生认识,并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最后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采用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四年级(上册)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并形成
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些都是本课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能判断三条线段的长度能否组成三角形,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注重结论的严谨性,培养严谨地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这节课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学生在过去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学习三角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发展能力。
在整个课堂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的结合起来,采取了“质疑、探究、验证、优化”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
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唤醒了这种强烈欲望,学生才能自觉、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巧妙的创设问题情景,合理有趣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思考、验证,真正让学生亲历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索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主探索型的学习方法得到更好的落实。
四、说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三角形。
首先,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再联系日常生活说说还在哪里看到过三角形,教师再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如:自行车的车架、高压输电塔、相机支架中都有三角形。
通过观察、找和说,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与广度,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形状,初步形成三角形的表象。
其次,在初步形成三角形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并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参与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方法:一是用小棒摆,二是在钉子板上围,三是沿着三角尺的边画,四是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再抽象出图形让学生认识,使学生在各种不同三角形的交流中,感受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虽然不一样,但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强调“首尾相接”,强调“围成”。
然后依据这样的感受,画出三角形,并结合认识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明确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学生在自己的三角形上找出各个部分。
学生在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2.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
小学生好奇、好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手脑并用,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出创新的潜能,体验到
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
(1)设疑:几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猜想,启发只有经过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小组合作,发现问题。
为每组学生准备好4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任选其中的3根,记录每根的长度,试着围三角形,看是否都能围成。
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演示组织交流,你选的是哪三根小棒?有没有围成?课件演示围成、围不成的直观画面,组织交流:第一种: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第二种: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第三种:10厘米、6厘米、5厘米,能围成;第四种: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
学生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以及集体的交流中发现不是任何三根小棒都能搭出三角形的。
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
(3)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引导学生比较每次所用3根小棒的长度,第一、二种情况都不能围成,第三、四种情况都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借助课件直观感受,找出不能围的理由,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两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也就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第二种情况是因为虽然两根小棒首尾相接,却和第三根合在一起成了一条线段,也就是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进而发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都不可能围成三角形,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
(4)第三层次是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用语言叙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导学生把结论写规范。
再回过头来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个例子,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活动中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那10厘米和5厘米的和也大于4厘米的,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任意”两字。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A、B、C,那么A+B>C,A+C>B,B+C>A。
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3.深化认知,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观察判断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说说理由,课件直观演示:第一组因为2+4=6有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第二组和第三组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所以能围成。
重点观察第三组三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最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行了,这样判断既方便又准确。
(2)“想想做做”第3题
使学生对初步感知的结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说清楚有哪几条路线,具体怎样走,说说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用三角形的知识解释走哪条路最近。
(3)思考题: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小棒,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条边可以选用多长的小棒呢?先想一想,再交流。
从而使学生知道第三条边的长度是有一定范围的。
三个练习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练习前后呼应,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总结出窍门;第二个练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第三个练习有一定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新知,又拓展了思维。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3个顶点 3条边 3个角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