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 MN、W OP,功率分别为P MN、P OP,则
A.W MN<W OP
B.W MN>W OP
C.P MN>P OP
D.P MN<P OP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得MN的距离等于OP的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知:在F相同和S相同的情况下,W应该相同,所以AB均错误;在做功相同时,MN段所用时间是OP段时间的2倍,根据P=W/t,得出P MN<P OP;答案选D.
2.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
A.3×102J B.3×103J C.3×104J D.3×105J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学生重力的平均值约600N,当起跳后重心升高的高度为:
△h=0.5m;
在起跳时所消耗的能量用来增加了同学的重力势能了,所以当该同学跳起后增加的重力势能最大值是:
E=W=G△h=600N×0.5m=300J=3×102J,
故A正确,BCD错误;
应选A.
3.一位父亲与他6岁的儿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大
D.爬相同的楼梯,儿子坐电梯先到达,儿子的功率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题知,他们上相同的楼梯,h相同,父亲的体重G1大于儿子的体重G2,根据爬楼做功W Gh
=,所以父亲爬楼做功W1大于儿子爬楼做功W2,即W1>W2,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父亲爬楼做功多,父亲比儿子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
W
P
t
=可知父亲做功功率
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儿子坐电梯先到达,但爬楼过程中儿子没有施加力,儿子做功为0J,做功功率为0W,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
A.a点B.b点
C.c点D.d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故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点等高的c点,故选C。
5.九年级的小黄同学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教室,所用时间为 30 s。
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1.5 W B.15 W C.150 W D.1500 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三层高度约为9m ,九年级的同学体重大约为50kg ,则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W =Gh =mgh =50kg ×10N/kg ×9m=4500J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4500J 150W 30s
W P t === 故ABD ,都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6.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 .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 .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 .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详解】
松手后,乒乓球上升到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
故选B 。
7.一个超级惊险项目——18米长悬崖秋千惊现重庆某公园!小明被缆绳拉到6层楼的高度,释放后自由摆动冲向峡谷(如图所示),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声,秋千越荡越低。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秋千荡回来经过最低点时,小明的机械能最大
B.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为零
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秋千第一次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A错误;
B.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变小,B错误;
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秋千速度为0,所以小明的动能为零,C正确;
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动能,D错误。
故选C。
8.李明同学,一次缓慢地从一楼走上五楼,另一次则急促地跑上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做的有用功相同,功率不同
B.两次做的有用功和功率都相同
C.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同,功率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
=可知两次上楼过程所做的有用李明同学的体重不变,上楼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W Gh
功相等;缓慢走上去用的时间比跑上去用的时间多,且前后做的功相等;根据公式
W
P
可知,走上去做功的功率小于跑上去做功的功率。
t
故选A。
9.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2m,拉力F等于12N。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40J
B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48J
C .拉力F 的功率大小为20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公式可得
20N 2m 40J W Gh ==⨯=有用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
222m 4m s h ==⨯=
根据公式可得
12N 4m 48J W Fs ==⨯=总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拉力的功率 48J =24W 2s W P t =
=总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0J 83.3%48100%100%J
W W η=
=≈⨯⨯有总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第一次物体的速度较大,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大,故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
的功不同,由W=Fs可知,但是在没有指出是相同时间内,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做功多少,故B错误;
C.由A分析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P=Fv可知,力F相同,第一次速度v大,所以功率大,故D正确。
11.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M相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
B.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动车急刹车,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中彩旗展开的方向可知,电动车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所以动能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故AC错误;
B.不管电动车是向右加速,还是向左减速,相对车静止的物体M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故B正确;
D.若电动车原是向右加速运动的,急刹车时,车的速度减小或停下,而M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应向左,才能让M相对车静止。
若电动车原是向左减速运动的,急刹车时,M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应仍然向右,才能让M相对车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12.一位初中生用30s从坡底爬上了9m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 )
A.几瓦B.十几瓦C.一百多瓦D.一千多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体重约500N 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 .登楼的功率: 500N 9m 150W 30s
W Gh P t t ⨯=
===, 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
故选C 。
13.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弹簧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机械能发生了转化
A .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B .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
C .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D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 首先将弹簧作为一个简单对象考虑,向下翻滚过程中,质量不变,但高度降低了,所以重力势能会减小;
弹簧弹起后,另一端接触斜面时,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且减小的重力势能,会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即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大;
弹簧弹起时,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所以这个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故D 正确.
14.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 ,如图甲所示;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t =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
B .当t 在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
C .当t 在4~6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6W
D .当t 在2~6s 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 =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 ,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 ,故A 错误;
B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 ;由图乙可知在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 。
故B 错误;
C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2m/s 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
3N 2m/s 6W W Fs P Fv t t
=
===⨯= 故C 正确; D .在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 。
15.如图是某山地的等高线图,数字表示海拔高度,其单位是米。
质量是60kg 的小凯早上8:00从A 点出发,8:50到达B 点的观景台;质量是50kg 的小旋早上7:40从C 点出发,8:50到达D 点的半山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他们对自己做的功一样多
B .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小
C .8:50分时,小旋的动能一定小于小凯的动能
D .8:50分时,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60kg 的小凯从A 点到达
B 点做的功为
51111=60kg 10N/kg (600m 400m) 1.210J W G h m gh ==⨯⨯-=⨯凯;
质量是50kg 的小旋从C 点到达D 点做的功为
52222=50kg 10N/kg (400m 200m)110J W G h m gh ==⨯⨯-=⨯旋;
小凯做的功多,故A 错误;
B .小凯的运动时间为
185080050min 3000s t =-==::;
平均功率为
511 1.210
J 40W 3000s
W P t ⨯===凯, 小旋的运动时间为
285074070min 4200s t -===::,
平均功率为
522110J 23.8W 4200s
W P t ⨯==≈旋, 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大,故B 错误;
C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由于不知道8:50分时的他们的速度,所以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故C 错误;
D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小凯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都比小旋的大,所以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故D 正确。
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 =0时刻,将一重为G=50N 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t 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 .t 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 .t 3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D.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t1时刻弹力为0,此时小球刚接触弹簧,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动能继续变大,故A错误;
B. t2时刻小球速度为0,此时动能最小,故B错误;
C.t3时刻,此时小球离开弹簧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还未达到最高点,重力势能还会继续增大,故C错误;
D. t2到t3时间内,小球在弹力的作用下先加速上升,动能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继续上升时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变小;综上所述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7.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 s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0~2 s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
B.2 s~10 s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10 s~11 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0~11 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0~2s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
B.2s~10s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错误;C.10s~11s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正确;
D.0~11s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 错误;
故选C.
18.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
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 的拉力,将重600N 的建材在10s 内匀速提高3m 。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
C .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 W 有用=Gh =600N×3m=1800J ,
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倍,即6m ,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W 总=Fs =400N×6m=2400J ,
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800J ×100%=100%=75%2400J
W W η=⨯有用总, 故A 正确,B 错误;
C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
12
F G G =+动(), 那么动滑轮的重为:
G 动=2F-G =2×400N-600N=200N ,
故C 错误;
D .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2×3m=6m ,
故D 错误;
故选A 。
19.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 的物体在大小为20N ,水平向左的拉力F 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 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 ,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 .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 1的功率P 1=60W
B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 =20N
C .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40N
D .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所做的功W 2=80J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n 为2,物体以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
223m/s 6m/s v v ==⨯=物 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W Fs P Fv t t
===可得拉力F 1的功率 1120N 6m/s 120W P F v ==⨯=
故A 错误;
B .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段数n 为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2220N 40N f F ==⨯=
故B 错误;
C .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20N ,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 2,则有
212280N F F f =+=
解得F 2=40N ,故C 正确;
D .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所做的功
22240N 21m 80J W F s ==⨯⨯=
故D 正确。
故选CD 。
20.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
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
①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②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
③每个同学的体重G;④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功率公式得
W GH
P
==
T T
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