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积聚”的证治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关于“积聚”的证治分类
一、聚证
(一)肝郁气滞
1.临床表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舌淡红,苔薄,脉弦。

2.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聚腹中。

3.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4.代表方:逍遥散。

5.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疏肝解郁;香附、青皮、壳、郁金行气散结;白术、茯苓、生姜、甘草调理脾胃。

若兼瘀象,加延胡索、莪术;兼热象,合左金丸。

寒湿中阻,脘腹痞满,舌苔白腻者,用木香顺气散。

(二)食滞痰阻
1.临床表现: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重按则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2.证机概要: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成结。

3.治法: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4.代表方:六磨汤。

5.常用药:大黄、枳实通腑导滞;沉香、木香、乌药疏利气机;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山楂、神曲健胃消食。

若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加半夏、陈皮、生姜;痰湿较重,
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加苍术、厚朴;脾虚,便溏纳差者,加党参、白术、炒麦芽;蛔虫结聚,阻于肠道而引起者,配服乌梅丸。

二、积证
(一)气滞血阻
1.临床表现: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胁肋疼痛,脘腹满,舌暗,薄白,脉弦。

2.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痹阻脉络,积而成块。

3.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4.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前方侧重于疏肝行气,后方偏于活血止痛。

5.常用药: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行气疏肝;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

若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者,加丹皮、山栀、黄芩;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加桂、吴茱萸、当归,或用大七气汤。

(二)瘀血内结
1.临床表现: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消瘦乏力,纳差,时有寒热,面色暗黧黑,面颈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2.证机概要: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3.治法:祛瘀软坚,健脾益气。

4.代表方:膈下逐瘀汤。

5.常用药:香附、乌药、枳壳、陈皮疏肝理气宽中;当归、川、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三棱、术活血软坚消积;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扶正
若积块疼痛甚者,加五灵脂、延胡索、佛手;痰瘀互结者,加白芥子、半夏、苍术,或合甲煎丸。

(三)正虚瘀阻
1.临床表现: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形脱骨立,饮食大减,神疲乏力或呕血、便血、衄血,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2.证机概要: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3.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4.代表方:八珍汤。

5.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养阴补血;三棱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活血化瘀消;香附、槟榔行气以活血
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者,加生地黄、玄参、枸杞、石斛;牙龈出血、鼻衄者,加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畏寒肢肿,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