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氢原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2
⑴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单位是“1” 二、元素
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②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如只含氧元素的O 2、O 3的混合物) 2、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 、Si 、Al 、Fe Ca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 元素符号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前大写后小写 (1) 表示某种元素、 意义;
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注: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钡(Ba) 银(Ag) 汞(Hg)
三、元素周期表 发现者:门捷列夫 规律:原子序数=质子数 (1) 16个族:7个主族(A 表示),7个副族(B 表示),一个0族(稀有气体),一个第Ⅷ族(8,9,
相对原子质量=
10纵行) 各族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2)7个周期: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也递增。
由金属到非金属再到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1、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2、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
2个电子)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如Mg 、Al ,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如N 、C ,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非金属H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 、Ne 。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或8 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意:氦原子与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氦原子最外层已达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氦元素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五、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
改变。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例如:钠离子:Na +。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质子数
-2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Fe 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
单位的正电荷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质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显正或负电性); 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呈电中性)如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转化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8、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例如:2个钠离子:2Na 9、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NH 4+ (铵根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O 3— (硝酸根离子) SO 42— (硫酸根离子) CO 32—
(碳酸根离子) K + Ca 2+ Na + Mg 2+ Al 3+ Zn 2+ Fe 3+ Fe 2+ Ag + Cu 2+ H + Cl — O 2— S 2— F — 等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如CO 2 H 2O SO 3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六、化学式
1、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
的个数。
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 2;4H 2O :表示4个水分子。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3H 2O :3表示3个水分子。
3、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H 2O :2表示一个水分
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4、 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
例如:
氢气:H 2、氧气:O 2
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如:如:Fe 、Mg 、Al 、Na 、Si 、
C 、He 、Ne 、S 、P 等);
⑵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
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
例如:四氧化三铁:
Fe 3O 4;氯化镁:Mg +2 Cl -12;硫酸钠: Na +12SO 4
5、 化合物的读法:
6、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7、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意义(以CO 2为例):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2
+2
⎩⎨
⎧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组成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
二氧化碳
表示该物质宏观:: ⎩⎨
⎧构成的一个碳原子和两个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以Fe 为例):
⎩⎨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素组成表示该物质是由什么元
铁
表示该物质宏观::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铁原子。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宏观:1.表示某种物质2.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 微观:3.表示物质中各离子的个数比
A 表示某种物质;
B 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
C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D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例如:H 2O :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含有酸根(NO 3、SO 4、CO 3、PO 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 含有氢氧根(OH )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
例如:Fe 3O 4:四氧化三铁;MgCl 2:氯化镁;Al(NO 3)3:硝酸铝;Mg(OH)2:氢氧化镁。
七、化合价
1、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
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
略。
例如:标出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 2。
3、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例如:MgCl 2。
:2表示在氯化镁中
镁元素显+2价。
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⑤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镁离子:Mg 2+
与+2价的镁元素:Mg +2
⎪⎩⎪
⎨⎧。
,
,,不能省略值化合价先写正负后写数省略不写正负离子电荷先写数值后写书写顺序正上方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号的右上角离子的电荷写在元素符位置不同点”1“;”1“::
-b
+a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以A m B n 为例,
即(+a)×m +(-b)×n =0
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1)元素:正一氢钠钾和银,正二镁钙铜钡锌,铝价正三氧负二,氯价负一最常见. (2)原子团: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还有正一是铵根.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附:常见原子团:
硝酸根:NO 3 氢氧根:OH 碳酸根:CO 3 硫酸根:SO 4 铵根:NH 4 7、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K + Ca 2+ Na + Mg 2+ Zn 2+ Al 3+ Fe 3+ Fe 2+Ag +H + NH 4+ Cl - O 2- S 2- SO 42- CO 32- NO 3- OH -
等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①书写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②书写方法:“十字交叉法”─—正左,负右;标价,交叉;化简,复查。
a.确定位置:正价前、负价后,并标出各元素化合价 b.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书写到元素符号右下角
c.将角码数字约分简化(1省略不写,原子团个数要打括号) d.检查 +4 -2
例:写出硅与氧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Si O → Si 2O 4 → SiO 2
口诀:正左负右上标价,交叉约简写右下。
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方法:先确定不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确定可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八、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1)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①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②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公式: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③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
④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补充:.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4、分子与原子本质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离子
7、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一.空气的组成
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
1.燃烧物的选择:能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
(铜丝、红磷、白磷等)
2.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2Cu+O加热2CuO
(2)
体积为氧气的体积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②该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③该实验证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铜丝反应。
(4)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铜粉必须过量,保证氧气被反应完全。
③加热时间要足够,保证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读取反应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
(5)误差分析:
①装置漏气,结果偏大。
②铜丝用量不足,结果偏小。
③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结果偏小。
④加热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结果偏小。
⑤反应结束后,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结果偏小。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次用自制的天平定量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
4.氮气: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通常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
用途:①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②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氮气作防腐剂;③液氮常作制冷剂。
5.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质量日报(热点)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3.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工业生产 (2)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
4.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2)植树造林、(3)使用清洁能源(4)工业废气治理达标后再排放
5.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是指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粉尘,而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不是空气污染物。
6.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
③实验步骤:
a.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在烧瓶中装入足量的二氧化锰,在分液漏斗中装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c.定:将连接着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固定在锥形瓶上
d.制:打开活塞,使过氧化氢流入锥形瓶内,反应发生
e.收:收集氧气
f.放: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④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如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如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⑤注意事项:
a、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b、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c、排水法收集时:当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收集满。
六.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
3.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是否发生.只是改变反应速度.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七、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工业上,氧气储存于蓝色钢瓶中。
2.化学性质:
物质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处于红热状态
木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黄白色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注意:①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剧烈,铁等一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也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原因是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越剧烈(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铁丝燃烧时:a.集气瓶底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溅落到瓶底炸裂集气瓶;b.铁丝要弯为螺旋状 增大铁丝受热面积。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5、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
重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类型
1. 镁+氧气 氧化镁
2.
氢气+氧气 水
3.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4. 碳+氧气 二氧化碳
5.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6. 铜+氧气 氧化铜
7. 硫+氧气 二氧化硫
8.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9. 过氧化氢 水+氧气
10. 水 氢气+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锰
通电
点燃
点燃
点燃
加热
点燃
化
合反应
氧化反应
(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