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开手脚,自主阅读

——《社戏》教学案例

背景: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去分析文章,去理解体会,去感悟生发。可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离开了老师这根“拐棍”让他们自己独立阅读时,他们既找不到阅读的思路,也没有阅读的方法,又没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些都说明学生没有形成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思路牵制学生,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其精神和个人感情始终跟着老师走,因而无法真正进入丰富多彩、鲜活的文本世界,进行多样化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必须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社戏》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作品,所记叙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品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体验、去感悟、去表达,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这就是我在《社戏》一文教学中的总体设想。

案例描述:

第二课时伊始,我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新课后问学生: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场社戏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

刚开始学生说到了“高兴”“兴奋”等词,接着我又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提示学生“再没有吃过”“再没有看过”两句话渗透出“我”什么样的情感?经过我的启发,学生很快说出了“难忘”二字。接着我继续追问:“戏真的好看吗?豆真的好吃吗?”以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找出根据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后,我启发到:“豆不好吃,戏也不好看,那我到底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二次进军课文,结合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话音刚落学生就又一次“操练”起来,大约五分钟之后,已经有十几个学生将手举得高高的,我随便点到了一名小男生,他说:“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写到:‘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从这些内容来看,‘我’难忘的是乡间钓虾放牛的快乐生活”。我立刻兴奋地引导道:“太好了,

让我难忘?”

就顺着他的思路说下去,看还有哪些事情

..

一生答到“戏前虽然波折但是终于完成了我的愿望,越是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得到了或想做的事做到了,越是让人难忘啊。”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很深情地说:“的确是这样,我小时侯,没有电视,那时侯,临村放电影,村里的伙伴们老早就知道了。相约晚上一起去看。夜里,爸妈一般是不会让我们出去,更何况是去临村。在

我们的再三央求下父母才能同意,那个兴奋劲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呢。”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也开始结合自身体验来阅读文章。

一生答到:“戏虽不好看,但看戏期间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又怎能忘记?小时候,我们村里每到农闲的时候就接二人转来演,那时我个子小,我的几个最要好的朋友,总是早早地到戏场给我占个前面的地方,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呢。”

另一名学生又说:“月夜行船景色美好心情愉快也让我难忘。舞台背景是月下河流、豆、麦田。在这样的背景中,一群朝夕相处的孩子划船看戏,他们心里该是多么快乐!时隔多年又是多么的难忘!。”

一生说:“回来的路上偷豆事更是让人向往又难忘,我们家在农村,我们也和小伙伴上山放牛的时候,偷过玉米烧,虽然都烧得又黑又焦,但我们吃着可香了,记得吃完之后每个人的嘴巴都像贴了小黑胡子”

师:你描绘得太形象了,你对童年的记忆很深刻啊,看来你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

学生理出这些难忘之事后,我又接着追问到:“除了乡间之事难忘之外还有哪些值得难忘的”,在我的不断启发下学生找到了难忘的人,难忘的乡间自然景色,总之我抓住“难忘”一词,像钓鱼一样钓起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己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自主地解读了文本。

案例分析:

从这一课堂实录片断来看,我觉得课堂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同样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分析文章,首先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本节课来看,学生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做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随时做一个点拨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评价者,使课堂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和阅读体验的先行者。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唤起学生的表达热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学生的学会学习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他的“难忘”之处。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同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使学生在体验作品的过程中也在体验着个人的生活,分享着同伴的生活,从而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再次,作为教师我能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就像那句“顺着他的思路说下去”,使整个课堂顺畅自如,不至于课堂过散,学生会围绕着一个问题深入地探讨下去,把文本挖深挖透,这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注重生成而非预设。

第四,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理解和表达能力,使个性化的理解在课上百花齐放。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能力定会不断彰显出来。

一个“难忘”牵动了整个课堂,学生对作品、对语文课堂的热情仿佛还在眼前,学生充满生活气息的话语犹在耳畔,这些声音让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的幸福和责任的重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