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
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购买玩具为题材,以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的制定: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算出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安排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抽象出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信息,由这些信息而产生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诱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吗?今天啊,有两个小朋友自己去买玩具了,可他们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数学知识不够,不知道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吗?(板书课题)
这一段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
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在言语上,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放开胆子,去尝试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同时,还用两个小朋友购买东西产生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你们能口算出小男孩该付多少钱给这位阿姨吗?怎么列式,同学们分组讨论,把想好的方法跟同学们好好的说一说。
指名问答,互相交流。
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
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只要方法正确、合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孩子们来说,新课程要求算法多样化,算法的最优化。
在这儿,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比较出最优秀的口算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师:这位小妹妹该付多少钱呢?如何列式呢?师板书。
你们还能口算出结果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
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
对每一位回答出答案的同学都要及时表扬。
3、对比分析,提高能力
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那么好,现在我们小组间来个比赛,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好。
(2)、想一想、填一填。
(“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写。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
(“想想做做”第4题)
(4)、估一估,算一算。
(“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
(“想想做做”第6、7题)
多媒出示第6题。
仔细看图,根据提出的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哪几条路?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在估计以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是怎么样想的,再算一算估计得对不对。
多媒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把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5、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选择了服装店购物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重视学生个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连加、连减.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师谈话导入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是平时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问题(1)。
先出示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
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同时教师板书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紧接着教师总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题: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学习问题(2)。
此环节的设计和“学习问题(1)”环节的设计一样,这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具体如下:
(1).出示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教师: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试着口算出来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巩固应用。
此环节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为主,教材练习题的设计难易结合,既有计算题也有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四)归纳总结.
师: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说板书。
我的设计既简单明了,又体现本节课重难点。
设计如下: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54+28=82(元)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54-28=26(元)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
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
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
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
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
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
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
化。
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
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
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