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培训管理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S E培训管理规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HSE培训管理规范
目录
1 范围与应用领域 (3)
目的 (3)
适用范围 (3)
应用领域 (3)
2 参考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职责 (4)
5 管理要求 (4)
基本要求 (4)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维护 (5)
培训计划的编制 (6)
培训的实施 (6)
培训效果评估 (8)
培训师的培训 (9)
培训档案的管理 (10)
培训的持续改进 (10)
6 管理系统 (11)
资源支持 (11)
管理记录 (11)
审核要求 (11)
复核与更新 (11)
偏离管理 (11)
培训和沟通 (11)
解释 (11)
附录1 培训需求矩阵
附录2 个人HSE培训计划和记录
附录3 培训效果评估表
附录4 课程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5 培训师的选拔条件和培训内容
附录6 HSE培训师能力评估表
1 范围与应用领域
目的
为规范HSE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全员适时获得适宜的HSE培训,提高其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XXXX所属企业,包括控股的合资企业,以及为服务的承包商。
应用领域
本规范应用于及开展的HSE培训活动。
2 参考文件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20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培训管理规定(2008年3月)
3 术语和定义
HSE培训
指员工为提高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满足岗位安全生产需要,所进行的以公司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以在岗辅导、演练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持续学习与经验分享的行为或过程。
员工
本规范所指“员工”包括的正式员工、合同工或临时工,以及承包商。
培训需求
指为了满足某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而必须完成的培训内容。
培训需求矩阵
是将培训需求与有关岗位列入同一个表中,以明确说明各岗位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培训频率等,这样的表称为培训需求矩阵。
培训大纲
是针对某项培训需求而规定的培训目的、持续时间、培训要点、培训方式等的指导说明。
培训模块
针对培训需求而设置的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组合。
培训计划
对培训活动的安排,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师资、内容、方式及考核等。
三级安全教育
指企业新员工入厂最初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HSE须知的初始培训。
初始培训由工厂、车间(库、站、队)与班组分三级进行,习惯上也称为“三级安全教育”。
培训师
指HSE兼职培训师,由各级直线领导、专业管理或技术人员及具有一定专长的资深员工担任。
4 职责
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范。
组织推行、实施本规范,并提供相关资源保障。
根据本规范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培训管理程序,并提供培训、监督、考核。
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将HSE培训计划纳入总体培训计划,协调培训资源,并协助直线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HSE部门对培训的实施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协助直线组织开展培训需求的识别,提供HSE制度的培训和指导。
直线领导负责下属员工培训需求识别与维护、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价与跟踪。
员工积极参加HSE培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
基本要求
5.1.1员工被指定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必须接受与该工作相关的HSE培训,经考核证明能安全地胜任该工作,方能独立上岗。
5.1.2 一切培训活动应该立足于岗位实际需要,以满足岗位培训需求为核心。
5.1.3 HSE培训的方式以分散在岗培训、辅导为主,集中脱产培训、讲授为辅。
5.1.4 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直线领导对其下属岗位胜任能力负责。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维护
5.2.1员工的直线领导负责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维护。
5.2.2以下人员应按照需求,参加企业组织的HSE培训。
——所有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脱岗6个月及以上重新上岗、转岗、以及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员工,应进行相应的HSE培训;
——实习、外来人员、临时劳务工、承包商和其它临时进入企业工作的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HSE培训;
——新聘用(任)的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应进行相应的HSE培训;
——所有员工应定期进行HSE再培训;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的员工,遵照有关规定执行。
5.2.3 识别培训需求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岗位风险;
——岗位操作规程;
——HSE管理规范、程序等;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技术和设施变更;
——HSE审核的结果;
——业绩考核的结果;
——岗位能力评估的结果;
——事故和意外事件的教训;
——应急演练与应急反应的总结;
——HSE表现分析与改进机会;
——本单位HSE方针、目标、指标;
——再培训。
5.2.4 应依据岗位风险和任职要求,分层次编制岗位HSE培训需求矩阵。
培训需求矩阵包括岗位名称、培训主题、掌握程度、培训周期、培训方式等主要内容。
培训需求矩阵参见附录1。
直线领导应与其下属员工就其培训需求进行沟通,使员工清楚地了解岗位要求的HSE 能力及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每年应对岗位HSE培训需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更新培训需求矩阵,并与下属员工沟通。
当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经营性质和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评估岗位HSE培训需求,更新培训需求矩阵。
应积极交流所开发的培训需求矩阵与培训模块,分享最佳实践。
培训计划的编制
5.3.1 各级直线领导负责组织制定其下属的个人培训计划。
5.3.2 依据培训需求矩阵及直线领导对下属的期望,结合员工现有能力,制定员工个人培训计划。
个人HSE培训计划及记录参见附录2。
5.3.3 各级直线领导在制定员工个人培训计划时应与其下属进行沟通,取得共识。
还应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取得专业支持。
5.3.4 培训管理部门对培训计划进行汇总,考虑培训资源的可利用性及
HSE年度目标,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分发相关部门。
5.3.5 培训计划应优先考虑在岗培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直线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及资深员工在HSE培训中的作用。
培训计划还应包含HSE再培训。
培训的实施
5.4.1 培训实施者
培训实施者可以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员工的直线领导、HSE专职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深的员工、专职教师,还可以是聘请的外部资深专家。
5.4.2 培训方式
——典型课堂培训(M1):适用于HSE规范、程序、通用HSE知识的培训,如企业核心价值,HSE方针、政策、目标,通用规则及HSE法律、法规等;
——强化课堂培训(M2):适用于HSE专业知识培训,除课堂讲解之外,辅助有对应的考试测验;
——各种会议(M3):适用于工作过程中不同级别、专业和资历的员工之间HSE 经验和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专题讨论(M4):适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或者澄清HSE 规范、程序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或疑惑;
——岗位实际练习(M5):适用于现场执行的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的培训,须在有资质员工的指导和观察下,实际演练培训的内容,掌握必要的技能;
——网络培训(M6):适用于时间、空间难以集中的培训对象的HSE知识培训。
5.4.3 培训计划的执行
5.4.3.1 员工的HSE培训计划应严格执行,一般不允许随意取消培训项目(受培训员工的工作性质发生改变除外)。
如果确因某种客观原因培训项目不能按原计划执行时,直线领导应与培训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5.4.3.2 新员工岗前培训都必须在其独立上岗前完成,使员工具备岗位风险控制的能力。
5.4.3.3 直线领导应保证培训时间,提供培训后上岗的辅导,确保培训计划的执行。
5.4.3.4 企业培训管理部门应在培训资金、培训地点、培训设施、培训教材、培训师(需要时)等方面提供支持。
5.4.4 培训考核
5.4.4.1培训实施者应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
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面试或口头提问(I);
——笔试(E);
——技能演示:实际操作考核(D);
——网上答题(N)。
5.4.4.2 培训实施者应记录培训考核结果,笔试和技能演示需保留相应的考试内容和过程记录。
5.4.4.3从事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明确规定应持证上岗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否则不得上岗。
5.4.5 培训实施中的跟踪与反馈
5.4.5.1 培训实施者应全过程跟踪培训的实施,及时获取培训效果的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如调整培训师、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
5.4.5.2 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实施者应将学员的参与程度、考试成绩及时反馈给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完成培训课程。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的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学员的HSE意识和能力是否提高及提高的程度;
——HSE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培训课程的设置(包括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师等)是否满足学员的实际需要。
根据培训方式的不同,培训实施者还可采取以下的评估方式,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员的直线领导。
——对于M1、M2方式,通过学员填写课程满意度调查表来统计分析培训效果并反馈意见。
对于M2方式,学员的考试成绩,也部分反映了培训效果。
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参见附录4;
——对于M3方式,与会者可对会议效果作出简单评价,会议主持人也可以将会议过程中与会者的表现作出评价;
——对于M4,M5方式,通过日常的观察与沟通,核实学员对主要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M6方式,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直线领导应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HSE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和反馈。
HSE能力评估还可考虑以下方面的建议:
——HSE审核的建议;
——行为安全观察的建议;
——事故和事件调查报告;
——应急演习建议;
——风险分析;
——变更分析(人员、技术或设施变更)。
培训师的培训
5.6.1 各级直线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资深员工都可成为某一个或数个专项领域的HSE兼职培训师。
培训师分为持证的课堂讲授培训师和非持证的在岗辅导培训师。
5.6.2 企业HSE部门负责组织兼职培训师的培训,培训管理部门提供支持。
5.6.3 具备培训师选拔条件的直线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深员工,通过培训师的培训(TtT),掌握培训的技巧,经过认定方能成为培训师。
培训师的选拔条件和培训内容参见附录5。
5.6.4 培训师的资质认定
5.6.4.1 持证课堂讲授培训师的资质认定
1)持证课堂讲授培训师的资质由企业的HSE部门组织认定。
2)课堂讲授培训师应熟练掌握至少1个培训模块的相关技术、管理和经验性内容;可以清晰讲解课程相关问题。
3)经过课堂讲授培训师培训后,要经过实习培训,实习培训包括两次观察实习活动。
第一次观察有资质培训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实习培训师向培训师提供反馈与建议;第二次观察实习中视情况安排实习培训师试讲20%到50%的内容或部分主持HSE 主题讨论会。
4)根据学员和有资质培训师的反馈,确认实习培训师是否合格。
实习培训师合格后,由企业HSE部门颁发课堂讲授培训师资质证。
HSE培训师能力评估表参见附录6。
5.6.4.2 非持证在岗辅导培训师的资质认定
1)非持证在岗辅导培训师的资质由其直线领导认定。
2)经过在岗辅导培训师培训后,并通过辅导实习,即可认定资质。
5.6.4.3 所有培训师资质认定后,应报培训管理部门备案。
5.6.5 培训师应定期参加培训师再培训,以持续提高培训技巧。
培训档案的管理
5.7.1 培训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所有HSE培训档案的管理。
5.7.2 HSE培训档案主要包括:
——培训需求矩阵和培训大纲;
——培训计划;
——培训实施的记录;
——培训效果的评估记录;
——培训师的备案和培训的记录;
——相关证书、考核记录等。
5.7.3 员工的个人HSE培训计划及记录应妥善地保存在员工的岗位上,随时更新,个人HSE培训计划及记录应至少保存3年。
培训的持续改进
5.8.1 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应随着企业和基层组织的业务发展,组织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作相应改进完善。
改进完善的途径包括:
——根据学员反馈和直线组织的意见的汇总分析,改进课程设计,包括内容和具体授课方式;
——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师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现场经验和课堂组织技能;
——逐步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培训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性:包括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过程控制、反馈总结等。
5.8.2 培训的持续改进还应关注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之间关联性和协同性。
6 管理系统
资源支持
现有资源都是协助实施本规范的可利用的资源。
管理记录
保留本规范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
审核要求
和进行各类审核时应关注本规范的适宜性和符合性。
复核与更新
本规范应定期评审和修订,自上一次发布起至少每3年一次。
偏离管理
依据本规范制定本单位培训管理程序时发生的偏离,应报批准。
培训管理程序执行时发生的偏离,应报主管领导批准。
偏离应书面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
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培训和沟通
本规范由负责组织培训和沟通,
相关的管理、维护和执行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本规范应在整个组织内沟通。
解释
本规范由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