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陈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

“小组合作学习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课堂小学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合作学习当堂达成性目标

1、通过当堂达标教学改革,切实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减轻课外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三、小学合作学习当堂检测的措施

1.学习成绩测评

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

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同时,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分。

2.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课堂表现

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

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校牌,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

四、教学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⑴、教学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当堂达标,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⑵、教学目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习实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展现。

⑶、教材处理要创设一个为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情境;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和探究性,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对问题的研究中去,从而掌握知识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要由教师“教”转向学生“主动学”。

⑷、教学组织,实施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平等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效应和合作学习意识。

⑸、教学技能,语言简练生动,清晰流畅,逻辑性强,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学习历程出现的创新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

⑹、当堂达标检测,当堂达标检测题要具有层次性,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优秀学生;题目既能体现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检测,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方法的训练。

2、评价方式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实效,要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的。

(二)对学生的评价: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1、评价内容

对学生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恰当的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2、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可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