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教学的探索与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教学的探索与变革
发布时间:2021-04-01T15:12:17.52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期作者:钱玉洁张霞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教育部门计划把音乐、美术等美育考核列入中考体系。

钱玉洁张霞
武汉市交通学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教育部门计划把音乐、美术等美育考核列入中考体系。

将美育和体育一样划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范围,由此可见,国家把教育美育的提升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例如,2017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学校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是学校美育的责任和使命。

艺术素质测评是衡量、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2018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建设1500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在全国高校建设30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深入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进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加强学校美育评价工作……《公共艺术》新课标在全国推广,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中职学校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上好公共艺术课程,我作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挖掘和拓展音乐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笔者所言及的“深度”,意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深入开发与教材有关、相近的知识链接,以体现音乐知识结构的梯度与层次。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来进行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极大地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音乐活动,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谓“广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学校引领到家庭、社会、在生活中学习。

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后,进一步探究和拓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类音乐网络资源,如音乐网站、音乐信息库等等,补充和完善学习,获得感受和实践音乐的能力。

积极挖掘和拓展音乐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语言;能主动结合艺术知识、生活经验等,运用比较、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感受艺术特点与风格,体验艺术情感,熟悉艺术表达和艺术形象,增强感性认识,把握艺术内涵,获得艺术理解,丰富艺术经验,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也在开放式学习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学生终身享受音乐,提升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二、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1、探究性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课堂结论性的过程方式,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布置作业的形式,或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学会推翻固有的结论,自主或协作进行探索,去研究和发现隐藏在问题中的规律。

2、合作性学习
学生可以改变过去独立的、单一型的学习方式,在同学和师生之间形成互助型、互动型的协作性学习,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与共享下,可跨时间和空间、跨越班级学校等等,进行音乐协作性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师生、生生之间音乐学习产生合作、互助、交流、共享等等。

3、创作与实践性学习
传统的课堂,留给学生创作和实践的空间很小,再加上学生很多学生受到知识的限制以及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的缺乏,很少有表现音乐、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丰富的网络学习软件和平台,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和舞台。

学生可以尽情的展示自我,享受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

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后实践,与学校活动有机结合,打造校园文化的艺术氛围。

三、改革与拓宽评价机制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评价,从相对单一的评价变为多元化评价。

如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等。

准确而科学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考虑到评价的科学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性。

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考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总体效果,使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能力性评价有机统一。

2、同学之间的评价,同学之间可以利用网络手段与教学平台为媒介,进行互相测评,能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挖掘。

3、自我测评,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要求,选择题目进行自我量化测评,并根据自己的不足制定学习目标,便于教师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方面提出建议,进行评价,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胆怯,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用优秀、丰富的艺术作品打开艺术感知的大门
艺术感知是一种直觉,一种洞察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是核心素养中的基础,是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的先决条件。

通过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能进一步积累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能主动结合艺术知识、生活经验等,运用比较、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感受艺术特点与风格,体验艺术情感,熟悉艺术表达和艺术形象,增强感性认识,把握艺术内涵,获得艺术理解,丰富艺术经验。

为核心素养的挖掘做好铺垫。

2、用经典、深刻的艺术作品提升审美判断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优秀的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审美性,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体现出道德的价值,通过艺术表现,化善为美,而不仅仅是道德的说教。

例如:经典民歌作品《茉莉花》、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民族器乐《二泉映月》、室内音乐《鳟鱼》等等。

她们通过艺术创作中的真善美为前提,通过审美性体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3、用富有意境、感情深重的艺术作品挖掘创意表达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课程的重要任务,艺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艺术欣赏中,音画结合,运用恰当艺术与文学语言,对艺术情境进行想象性、创造性的描述。

例如:欣赏《黄河大合唱》,学生可根据音乐进行情境想象:痛斥侵略者的残暴,讴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渗透式的爱国教育。

4、用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渗透文化理解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而支撑着的。

”艺术与文化不是单独的个体,她们是密不可分的,互相渗透着的,艺术对学生建立文化理解具有独特的功能,深入理解艺术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结语: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培尔博士曾说过:“学习音乐不进食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身心发展,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和训练一大批的音乐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能力,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作为公共艺术教师,要不断学习,深刻体会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新课标下,中职的公共艺术音乐课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