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
单元写作指导内容
第一单元学习仿写
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
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
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
第六单元学写故事
第一单元
学会仿写
教学目标
1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2•进行仿写训练,提升仿写能力。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岀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位列“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
可见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仿写的方法吧!
二、了解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三、仿写的步骤
(―)选好范文
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
范文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模仿。
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
训练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
1 •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跟随爬悬崖——被困悬崖中——引导下悬崖——从中有感
悟;《社戏》:盼社戏---- 社戏途中看社戏------- 归航偷豆看戏后------ 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
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3)欲扬先抑法
女口:《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4)由物悟理法
如:《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1)仿写文章的句式、修辞、写作手法等。
原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写: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莫测的棋,生活是一场自己的戏。
(2)经典文章的写作手法都各有特色,可以模仿一番。
如学习《背影》后,有同学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母爱”: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外出,却忘了告诉妈妈。
那天上午,妈妈便一遍一遍地拨打着我那设置了静音的手机,而我却丝毫不知。
后来同学的手机响了,接起来,竟是我妈妈,妈妈劈头就问我:“你没出什么事吧?怎么不接电话?害我担心死了。
”我一看自己的手机,竟然有12个未接电话!但我更吃惊妈妈怎么知道我同学的手机号码!原来,是妈妈辗转问了好几个同学才得到的。
我一时无语,只觉得眼眶发热,这就是妈妈!其实对于15岁的我,妈妈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但那母爱的本能却让她一遍又一遍地拨打无人接听的手机。
从那以后,每次出去,我总会记得先告诉妈妈,因为我知道妈妈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
3 •模仿语言风格。
咱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阅读到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
接触、解读、领悟这些不同的语言艺术,学习模仿他们的语言风格,增强自身的语言韵味,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便能自成风格,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仿写:他一到班,所有的同学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成是非,你眼上又挂'黑圆圈了’!”他不回答,对同桌说:“给我眼镜,再来一瓶滴眼液。
”说完便掏出一本小说看了起来。
他们又故意嚷道:“你一定又去网吧了!”成是非瞪大眼睛说:“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损人名誉?”
仿句轻松而又诙谐,仿出了鲁迅原作的语言神韵,极富生活情趣。
4 -模仿内容法。
在写作时还可以从模仿内容入手。
可以用例文中的主要景物、人物、事物,表达新的主题和情感。
5•模仿范文的详略结构。
健美的体形一定是该瘦细的地方瘦细,该丰腴的地方丰腴。
那么表现在文章中,就是指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
最能突出中心的应详写,其他內容可略写。
仿写注意事项:(1)切忌照抄;(2)要有独立思想;(3)多背范文;(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四、实战演练
选择一篇较典型的文章进行仿写,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一):
和奶奶一起过桥
雨,淅沥沥地下着,夹杂着泥土的芳香。
从前,小桥上总是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手牵着手走过河的对岸。
但那天,大手松开了小手……
天灰蒙蒙的 > 我和奶奶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看着一大片黄澄澄的油菜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真想伸手去摘一束。
“天要下雨了,不快点可就要淋雨了。
”奶奶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甜,正如那盛放的油菜花般。
我一把抓住她的手,蹦着跳着往回走。
小桥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但小桥与其说桥,不如说是一根木头是那样的破旧不堪。
木头上的裂痕犹如一条条蠕动的蟆蚣,侵蚀着小桥。
一阵急风,似乎都能卷走这苍老羸弱的木桥。
“背我,背我!”我向奶奶嚷着,每次她都会把我抱在怀里走到桥的另一头。
但这次,她松开手,自己先走到桥的另一边。
然后转身静静地看着我。
我惊呆了,双脚使劲跺着泥地,眼泪“哗哗”地淌着。
'‘快回来抱我过去,抱我过去!”
她依然没有动,脸上透出一丝笑意,“来吧,自己走过来,听奶奶说,走一步,就一步。
” 我啜泣着,一阵风吹过,桥真的在摇动!我不过去就难道永远站在这儿吗?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
我慢慢停止了啜泣,挪动着脚步,把脚轻放在桥上。
“咯吱”,桥发出了呻吟,我赶快缩开脚。
“走一步,慢慢来。
”奶奶安慰我,我再次移动脚步,踏上了小桥,身体抖动着,不由自主地我蹲了下来。
桥上一条蚂蚁队伍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正忙而不乱地快速爬向桥的另一边...... 我顺着蚂蚁队伍看去,尽头是奶奶正在拍着手鼓励我:“慢慢站起来,再走一步。
”
我看着奶奶那和蔼的笑容,晃悠悠地站了起来,迈出了第二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恐惧的阴云慢慢消散。
我踏出一步又一步。
当投入奶奶的怀抱时,我的心虽然还“怦怦”跳着,但那道似乎不能逾越的桥却已被奶奶抚平了。
现在,小桥已经修好了 '奶奶却不在了。
但我仍记得她教我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从此以后,无论走各样形式的桥我都告诉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
点评:本文模仿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大到“分解困难后逐个解决,就能解决大困难”的立意、“小中见大”的写法、相似的人物和内容;小到多层面的描写铺垫、结尾点题的方式.........
小作者仿写后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蚂蚁队的启示推动“我”战胜困难,迈出前行的脚步,短小却有神韵;借用“桥”是战胜困难的心理之桥的寓意;写景处处诗情画意切合场景和心情;心理先松后紧再升华,张弛有度,体现自我感悟。
参考范文(二):
丑大嫂
我有一位丑大嫂。
她的脸黑黑的,还长着许多麻子;个子不高,还有点驼背。
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嫂子就躲,因为实在不敢看她那副“尊容”。
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门口玩耍,嫂子来了,我们几个边跑边大喊:“丑八怪来了,丑八怪来了”可嫂子一点儿也不介意,只是加快了步子走过去。
听到喧闹声,爷爷出来了,他把我叫进屋里,严肃地对我说:“你嫂子虽然长得是不漂亮,但人品好。
她厚道、勤快、善良,咱们村里没有人不夸她的。
以后如果再对你嫂子无理,我可不饶你!”
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听到说大小便失禁的奶奶弄得被褥一塌糊涂。
嫂子赶紧一阵小跑过去,麻利地将弄脏的被褥换下来,接着跑进自己屋里拿出崭新的被单给奶奶换上,并耐心地铺好。
奶奶激动得哭了:“好孙女,你不怕奶奶给你弄脏了吗?” “奶奶,看您说的,您的那套
换洗的一时半会儿也干不了,总不能叫您老冰着呀!”嫂子来我们家的第二年,就在南厢房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早上兼炸大麻花和油条卖,还指导妈妈用科学方法养了好几头大肥猪。
我们家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嫂子的手还特别巧,绣花、剪纸最拿手。
每年春节前夕,她总是把剪好的窗花放在小卖部的柜台前,免费送给每一个顾客,而不管人家买不买东西,拿到窗花的人都称赞说:“好手艺,好漂亮!”
是啊,漂亮的不仅仅是嫂子的剪纸,还有她那美丽的心灵。
嫂子真美。
点评:本文模仿了《阿长与〈山海经〉》中“欲扬先抑”的写法。
开头写“丑大嫂”,先抑:第一、二自然段,对人物外貌“贬抑”到极点;结尾写“嫂子真美”,后扬。
尊老、勤劳、讲科学、手巧、大方,嫂子的确是心美手巧。
强烈的对比,来自于对嫂子深入了解后的感情变化。
第二单元
说明的顺序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说明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说明文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
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的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二、把握三种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示例:《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一段按时间顺序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示例:《梦回繁华》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內容,然后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绘的街道。
各个部分又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层次清晰地进行介绍。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进行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示例:《恐龙无处不有》隐含着逻辑推理过程,由现存的现象和科学事实一步步推理得出
结论。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示例:《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三、实战演练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
请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
2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我的小天地
走进我的小天地,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靠窗的书桌,约85厘米高,它与卧室的门相望。
在书桌的前面,放着一把舒适的靠背椅,和书桌一样,都是原木色的。
在书桌的左方,有一张小床,那就是我经常念叨的,我亲爱的“窝”。
在“窝”的一角住着一只“大白熊”,当然,那只是毛绒玩具,可它却为我的“窝”增色不少。
想想看,在寒冷的冬夜抱着一只大白熊进入梦乡,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现在,再把目光转向床头柜。
瞧!床头柜上摆着一盏台灯,台灯旁还躺着一群“小知识分子”,有童话、作文、小说等。
这些都是本人失眠时的精神食粮,遇到挫折时的良师益友。
点评:1.空间顺序,条理分明。
短文采用了空间顺序,运用方位词,如“前面” “左方”“一角”等,使说明显得条理清晰。
2.用语准确,生动具体。
在介绍自己的小天地时,用“约”“经常”等词,语言准确;用“窝”“大白熊”等词语,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二)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城市交通为什么会拥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
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被称作"城市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想而知解决这个问题有着怎样的难度。
那么,城市交通为什么会出现拥堵现象呢?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各国盲目快速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却没有相应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管理方面加强改进;二是道路设计有些欠科学,比如在一些城市道路中,绿化带的设置明显不科学;三是人们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如果大部分人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那么有一些道路拥堵是不会出现或者是可以及
时缓解的。
交通拥堵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呢?
现阶段,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性"城市病”,各国每年因交通拥堵蒙受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据来自几年前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15座城市每天共损失10亿元,美国每年损失680 多亿美元,英国年损失约43亿英镑,荷兰10年前损失已经达30亿欧元。
另外,堵车会使汽车行驶时间增加,造成燃料的额外消耗;汽车缓慢运行时'驾驶员还需频繁启停车辆'更加剧了燃料的消耗,每年仅在燃料一项上的浪费就数额巨大,除此之外,交通拥堵还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影响,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等。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正采取各种措施。
如英国伦敦收取拥堵费;日本东京通过立法规定,车主在购买汽车前,必须由车主居住地警察署出具拥有固定停车位(买、租均可)证明。
我国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期解决拥堵难题,如尾号限行、车牌拍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拥堵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却未得到根本解决。
同时,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也投入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之中,其中包括了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方面的专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了许多种数学模型,但至今尚未找到公认的建立模型过程中的首要法则。
因此,关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解决行路难,眼下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
点评:1.逻辑顺序,条理清晰。
文章首先提出交通拥堵的问题,接着具体说明交通拥堵出现的原因、带来的损失,以及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2.语言准确,多种写作手法并用。
本文在说明时,用语准确,如“英国年损失约43亿英镑”,“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同时,还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具体。
第三单元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都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三、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写作注意点
1 -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小说,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印象等等。
2•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
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3-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来写。
4-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 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二)具体方法
1-题目格式。
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XXX》有感”,为副标题。
也可直接写“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
2•基本思路。
(1)引- 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2)概——概括文本主要內容,做到简练、重点突出。
(3)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表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
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句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
泛泛而谈。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
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结尾既可
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克服常犯的毛病:①大量引述原文,②脱离原文空写“感”,③内容杂乱无中心,④感受认识太肤浅。
四、实战演练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
中国首部硬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突破了45亿票房,成为2019年春节的一个话题。
故事讲的是,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实施了庞大的地球逃亡计划:用2500年时间奔向比邻星。
故事就发生在地球逃脱了太阳引力,即将进入木星轨道时期。
我喜欢看科幻故事。
之前看的许多故事一般是以宇宙飞船一样的小规模,或者是宇宙舰队般的大规模逃离,“轻装”逃走,似乎是正常思维下的一般选择,而这部科幻片却是把地球走!影片上一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漆黑的宇宙背景下,地球带着一束长长的气体尾巴,缓缓向前移动着..........
这种设想真可谓“前所未有”!
在惊叹此种设想新颖之余,我心中升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设计情节?为什么不选择人类“只身”逃离而非得把地球一块儿带走?
我想,这跟中国人的性格有关系。
我们相信努力的力量,相信勤能补拙,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是爱家、恋家的民族,“穷家难舍” “叶落归根” “狐死首丘”,故土难离。
但有趣的是,这世界上许多事情,也真的是因为相信才最终成功的:因为相信邪不压正,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才能最终胜利;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许多善良人们的同心协力而改变的:因为一代代中国的团结奋斗,中国才成了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个世界,也是因为爱家爱亲人,才有了灵魂的憩息所,精神的动力源。
《流浪地球》,了不起;中国,了不起!愿我们的国家、愿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继续秉承相信努力、相信团结、爱家爱国的精神,变得更为强大,更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