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建筑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建筑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匮乏问题的加剧,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本文将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探讨它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1. 丹麦哥本哈根自行车道网络建设丹麦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自行车友好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为居民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交通工具。

通过建设自行车道,哥本哈根成功地鼓励了居民骑行而不是驾驶汽车。

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数量,也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2. 新加坡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是一座全球闻名的绿色景点。

该植物园以其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美丽的景观而著名。

除了作为旅游景点外,该植物园还是植物研究和保护的中心。

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新加坡植物园展示了如何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挪威奥斯陆的再生能源项目挪威奥斯陆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城市。

该城市几乎100%的电力都来自水力发电,并且正在积极推行太阳能和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奥斯陆有效地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为未来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4. 美国纽约市的绿色建筑倡议纽约市一直致力于推广绿色建筑。

该城市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鼓励建筑师和开发商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通过绿色建筑倡议,纽约市为居民提供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5. 北京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政府在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车辆使用、改善空气质量等,使奥运会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国际盛会。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

然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可持续发展需要跨部门协作和政策支持。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不再只是追求繁荣和经济发展,而是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践案例,介绍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绿色交通系统位于荷兰的乌特勒支市(Utrecht)是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城市设计案例。

该市以发展绿色交通系统为主要目标,推行了大量的自行车道建设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如今,乌特勒支市的自行车道网络已非常完善,并且城市内有许多自行车租赁站点,方便市民和游客随时使用。

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机动车的使用率,提高了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便利性,减少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问题。

案例二: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德国的弗赖堡(Freiburg)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该市推广并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建造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等设施,大量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弗赖堡市还通过建筑节能、垃圾焚烧发电等手段,使得该市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高达65%以上。

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还为居民提供了稳定且廉价的能源供应。

案例三:生态景观规划新加坡是一个拥有丰富绿色生态系统的城市国家,他们的城市设计致力于保护和增强生态环境。

新加坡的植物园、公园和绿地面积较大,并且广泛利用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等手段增加城市绿色景观。

此外,新加坡还注重水资源管理,大规模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水处理设施,实现了雨水的再利用。

这种生态景观规划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案例四:循环经济应用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市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实践了可持续城市设计。

该市通过大力发展再制造和回收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污染。

此外,哥本哈根市还推广了共享经济模式,如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等,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

这些做法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在当今社会,建设工程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并实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为施工行业迈向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一:节能减排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企业开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

例如,一家建筑公司在新项目中采用了节能型建筑材料,如高效隔热材料和太阳能板。

此外,他们还安装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例如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以大幅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污水处理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污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降低施工活动对水源造成的污染,一些建筑公司开始在项目中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一家城市地铁建设公司在地铁隧道施工中使用了生物滤池和化学沉淀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同时,他们还对废水进行细致的监测和分析,确保处理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三:生态修复与植被保护在道路建设中的实践在道路建设中,一些施工单位开始注重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他们在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修复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进行土地整治、进行植被保护、进行水土保持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对生态系统恢复的长期监测,并对施工后的道路进行定期养护和管理,确保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和施工单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为建设工程的绿色发展做出了努力。

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施工单位能够加入到建设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共同推动绿色建设的进程,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和可持续的未来。

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解析

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解析

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解析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全球各行各业的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最大、环境影响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建筑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一:绿色建筑项目的成功实施在目前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开始关注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某公司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能耗、水耗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采用了节能材料和技术,实施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等措施。

这些举措使得该建筑物的能耗大幅降低,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对绿色建筑项目的积极实施,建筑行业可以在提供良好建筑环境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案例二: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来自于天然资源的开采,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寻找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成为了建筑行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某工程公司在一次项目中采用了再生建筑材料,如利用废弃的木材进行装修、使用回收的金属材料等。

这些再生材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降低了项目的成本。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应用再生建筑材料,建筑行业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案例三:智能建筑的普及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建筑设施和资源的智能监控、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某企业在一次办公楼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智能建筑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楼内照明、空调的自动化管理,同时利用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技术降低对能源的需求。

这些智能控制措施使得建筑能耗明显减少,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个案例表明,智能建筑的普及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建筑技术的普及。

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案例分析引言: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各行各业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环境保护,还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的居住质量。

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展开讨论,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为中心的平衡发展。

在建筑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保护: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极易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而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2.经济效益:可持续建筑既能节约能源和资源,还能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此外,可持续建筑还能刺激绿色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持。

3.社会效益:可持续建筑能够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人员因不良环境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此外,可持续建筑还能提高建筑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1.零碳建筑:零碳建筑是指减少碳排放并最大限度实现碳中和的建筑。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采用碳捕获技术等手段,零碳建筑能够实现低碳、高效的目标。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建筑物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

该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和利用地热能等技术,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达到了零碳排放的目标。

2. passivhaus标准建筑:passivhaus标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建筑具有高度的隔热性能和严密的空气密封性,从而减少建筑的能量消耗。

德国斯图加特的斯特凡大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和双层窗户,实现了极低的能耗,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3.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的设计手法。

这种设计除了美化环境,还能提供优质的室内空气、增加居住面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发展需求。

建筑行业是一个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因此,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建筑行业中的几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并探讨其中的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台湾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其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首先,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了多项节能措施,如采用高效率的外窗、外墙隔热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大楼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大楼还建有雨水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使得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案例二:荷兰阿姆斯特丹可持续住宅区荷兰阿姆斯特丹可持续住宅区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建设的住宅社区。

在这里,绿色建筑和环保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低能耗建筑材料,同时引入了被动式设计,在保持舒适的同时降低能耗。

社区还建有大面积的绿色空地和公共花园,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健身场所,并增强了社区的生态环境。

案例三:中国广州南沙花园会所中国广州南沙花园会所是一个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建筑项目。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在建设过程中保护和恢复了植被。

在建筑设计上,注重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采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会所还引入了自然通风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负担。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益的启示:第一,建筑行业应注重节能减排。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第二,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并推动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第三,建筑行业应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保护和恢复现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并将自然环境融入建筑设计和规划中。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市项目。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滨海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引入大量绿化、水系和公园,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使得整个城市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将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并通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完善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

这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使得哥本哈根成为了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同时也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杭州西溪湿地中国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该项目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空间。

西溪湿地规划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湿地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案例四:德国弗莱堡的可再生能源城市德国弗莱堡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城市,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规划和建设,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可持续社区设计案例】哈马碧生态滨湖城

【可持续社区设计案例】哈马碧生态滨湖城
在Viken街区的屋顶上,装有 390平方米的太阳能取热器,它们 面朝南方。它们利用太阳热量生产 热水。太阳能取热器生产了该建筑 全年热水需要量的一半。
在该地区环境信息中心
GlashusEtt,安装着一个燃料电 池,能够通过燃料和空气产生 电能。
哈马碧模型
环境方案——给排水
1、哈马碧净水厂 哈马碧净水厂是一个实验
就近街区回收间 不适合投入就近楼宅垃圾投掷点的废 物,送到就近街区的回收间。属于这 类废物有;包装、器物废物、电子废 物和纺织物等。
就近地区的环保站 危险废物例如颜料、油漆和粘合剂残 留、指甲漆、溶解剂、电池和化学品 等,分拣后交给在GlashusEtt的环保 站,这也是本地区的环境信息中心。
哈马碧模型
哈马碧生态滨湖城
可持续社区案例分析
目录
• 一、案例概述 • • 二、一社、区案结例构概况 • 三、哈马碧模型 • 四、案例总结
一、案例概述
项目区位 开发背景 项目规模 项目宗旨
案例概述 项目区位和开发背景
哈马碧城区位
哈马碧(Hammarby)在 瑞典语中的意思是“临海而建 的城市”,它位于瑞典首都斯 德哥尔摩城区的东南部,这个 地区过去曾经是一处非法的小 型工业区和港口,有许多搭建 的临时建筑,垃圾遍地,污水 横流,土壤遭受严重工业废物 污染。
电车
交通走廊
四、案例总结
旧工业区的转型 成功要素 整合以实现可持续
案例总结 低效率工业区的成功转型
政府当时果断的将哈马碧原有 的工业区推倒重建是十分明智的。 因为在城市中,土地价值与区位的 关系十分密切。而当时哈马碧离斯 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距离是很近的, 政府将当时增长的住房需求在此解 决十分正确。同时,在对环境影响 很大的工业区的土地上建设可持续 社区,也表明了政府对可持续生活 的重视与决心。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和节能的需求,也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绿色建筑案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芝加哥的绿色建筑案例——河流中心。

这座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包括屋顶花园、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在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采光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建筑内部的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接着,我们来看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案例——墨尔本市政厅。

这座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

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此外,建筑内部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我们来看中国的绿色建筑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这座高层建筑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因素,采用了多层夹层玻璃和外墙隔热材料,有效地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在建筑内部,采用了智能化的节能系统,通过监控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了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此外,建筑内部的绿化空间和采光设计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节能和人性化的因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建筑能够采用绿色技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正逐渐转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建筑节能设计的案例来评述这些设计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的显著性。

1. 案例一:绿屋工程绿屋工程位于某个城市的市中心,是一个由多层住宅楼组成的住宅小区。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如太阳能板、双层窗户和屋顶绿化等。

太阳能板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小区提供热水和电力;双层窗户有效地隔绝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屋顶绿化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的温度升高。

通过这些节能设计手段的应用,绿屋工程成功地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

2. 案例二:太阳能办公楼太阳能办公楼位于某个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多个办公楼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太阳能的利用。

整个办公楼的屋顶都被安装上了太阳能板,它们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办公楼提供照明和空调等电力设施所需的能源。

此外,在建筑的朝向和窗户的布置上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这一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不仅为办公楼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开支,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3. 案例三: 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通过设计和建筑材料来实现房屋能源节约的理念。

这种房屋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能和严密的结构,几乎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加热和冷却设备。

passivhaus的墙壁、窗户和屋顶都采用了合适的隔热材料,以防止热量的流失。

此外,该房屋还配备了一个高效的通风系统,能够将室内的新鲜空气循环进来,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状态。

这种被动式房屋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节约居住者的能源开支。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设计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创新的设计方法不仅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为用户创造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1. 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2. 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充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方法来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汽车的使用,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

此外,该城市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和太阳能。

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居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3. 案例二:弗莱堡,德国弗莱堡是德国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能源和建筑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例如,弗莱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弗莱堡还建设了许多生态住宅和绿色建筑,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 案例三: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但也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采用了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例如,新加坡开发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该国还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案例四: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是加拿大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建筑和自然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温哥华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

温哥华还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6. 结论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分析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分析
风能发电技术:在住宅区周边安装了风 力发电装置,以补充电力需求
高效保温材料: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 减少能源消耗
LED灯具:使用低能耗的LED灯具,减少 电力消耗
能源监测系统:安装智能能源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采取节 能措施
2.4 实施效果
贝丁顿零碳住宅区的建设实现了以下效果 节能:通过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能源消耗降低了25%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 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
2
目录
CONTENTS
1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2 英国贝丁顿零碳住宅区
3
总结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零碳建筑成为了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x
本文将介绍几个零碳建筑的优秀案例,并对其设计理 念、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1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1.1 项目简介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是中国首个零碳公共 建筑,也是全球唯一 一个零碳概念的展馆 。该馆由两座独立而 又相连的建筑组成, 采用生态绿色建筑的 设计理念,集展示、 交流、实验等功能于 一体
1.2 设计理念
零碳馆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low-e玻璃等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节能设备,碳排放量减少了30%
教育:该项目成为了当地学生和教育机构的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3
总结
以上两个零碳建筑优 秀案例都采用了生态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各种节能、 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 段,实现了降低能源 消耗、减少碳排放、
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节能设备,碳 排放量减少了50%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I. 前言绿色建筑是全球建筑界的重要趋势,其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等多种优势,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着重介绍全球范围内几个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实际效果。

II. 闵行云天园闵行云天园是上海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 50378-2019相符合。

园区包括多栋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00,000平方米。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园区内大厦的立面设计,通过绿色植物垂直立面,即“垂直森林”,将园区内少量土地打造成绿色城市之美。

此外,园区内的屋顶和墙面也被设计成植物覆盖,通过天然植物抵抗酷暑和冬季低温。

III. 阿布扎比太阳塔阿布扎比太阳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最炫目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覆盖着一块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为大型发电厂供电。

它使用的技术也很优越,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自然通风和微气候调节,从而降低能耗和节能费用。

此外,太阳塔还有一个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天气和环境来控制内部温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IV. 荷兰绿色天际线荷兰的绿色天际线是一个结合了挑战、创新和可持续性的项目。

它由多座建筑组成,包括荷兰最高的摩天楼和一些小型办公和住宅建筑。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低耗能LED照明技术,从而能够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此外,绿色天际线还采取了一种“降尘技术”来减少空气污染,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车辆尾气中的颗粒物质。

V. 美国波士顿大学生态园美国波士顿大学生态园是一个绿色建筑的创新项目,旨在通过一个巨大的绿色屋顶来鼓励学生研究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该项目覆盖了超过43,000平方英尺的食品屋顶,以当地的植物和土壤为基础,确保了绿色屋顶能够生长和维护。

同时,它还有一个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绿色屋顶。

VI. 结论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全球建筑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技术和设计领域。

在未来几年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突出案例和绿色建筑创新方案的可能。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与评价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与评价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与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实践正在逐渐普及。

它以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绿色建筑案例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应用。

案例一:零碳城市项目零碳城市项目位于某国的一个主要城市,通过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了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净零排放。

该项目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整体建筑能耗极低,室内外空气质量良好。

与传统化石能源所驱动的城市相比,该项目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起到了积极作用。

评价:该案例展示了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完美结合,通过创新的能源科技应用,实现了城市建筑能源净零排放的目标。

同时,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该项目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案例二:生态农庄生态农庄位于某国的乡村地区,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采用了一系列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

农庄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采用天然材料和生态建造技术,建筑中设有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等。

农庄内的农田利用生物农艺技术,实现了有机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评价:该案例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并采用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现了农庄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通过生物农艺技术,实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示范和借鉴。

案例三:绿色办公大楼绿色办公大楼位于某国的商业中心,是一个具有先进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设计的建筑项目。

大楼通过优化建筑外墙隔热设计、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大幅度的能源节约。

大楼内设有绿化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大楼内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健康的办公空间,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筑可持续性知识:建筑可持续性中的水循环利用案例分析

建筑可持续性知识:建筑可持续性中的水循环利用案例分析

建筑可持续性知识:建筑可持续性中的水循环利用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建筑业是资源消耗最大、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建筑可持续性日益受到关注。

在建筑可持续性中,水循环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主要探讨建筑可持续性中水循环利用的案例分析。

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同时在城市中,雨水的排泄与污水的处理也存在问题。

因此,实现水循环利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把雨水、废水等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和再利用等过程,从而达到最大化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在实际的建筑中,具体的水循环利用措施有很多种,下面列出几个案例:1.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座占地101公顷的园林景点。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大规模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多种水循环利用措施。

例如,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初级过滤、沉淀和细过滤等过程后,用于灌溉植物,浇灌机器和冲厕所;同时,经过更高级的过滤和消毒处理的水,则被用于花园内的人工湖中。

另外,这里还通过分散排放和浸渍渗透等方式,使雨水能够在花园里慢慢渗入地下水库,形成自然水循环。

2.圣迭戈自然历史博物馆圣迭戈自然历史博物馆是美国圣迭戈的一处公共建筑、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在这座建筑中,采用了灰水循环利用系统,将洗衣机、淋浴、洗手池等黄色水进行过滤和处理后,用于冲厕所、冷却和灌溉等用途。

这种灰水循环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减少自来水的消耗,还能够减小了卫生间的排污量,有益于环保。

3.荷兰阿姆斯特丹航空大楼荷兰阿姆斯特丹航空大楼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其特点是采用了大量的可持续技术,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系统。

在这里,雨水通过收集和处理后,能够用于厕所的冲洗和楼内的空调系统。

这种设计使得雨水的流失得到了极大的减少,同时也缩短了自来水的使用。

这种设计使得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40%,极大地减少了卫生间的排污量。

总之,水循环利用是建筑可持续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建筑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水循环利用措施,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建筑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关键词之一。

在未来,想要保持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持续的方式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

建筑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最多的一个行业,因此,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变得更加迫切。

在本篇文章中,将会对一些成功的建筑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

案例一:台北101台北101是一栋位于台湾的摩天大楼。

它是世界前五高的建筑物之一。

台北101采用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高效节能系统。

建筑采用了自然通风和使用采光系统,以减少空调和照明系统的使用。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收集雨水和废水回收处理系统,以减少水的使用和减少水污染。

这样的系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也能够显著地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这个实践案例表明,节能、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办法之一。

案例二: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建设背景是2012年奥运会。

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以减少将其用作奥运会场馆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最大的改进是在体育场外壳的材料选择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回收材料。

接下来,体育场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半透明的材料,以增加建筑节能和自然采光。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通过新材料的使用,使建筑更加节能。

案例三:西班牙·萨拉戈萨水塔博物馆该项目是西班牙萨拉戈萨第一座创意和可持续发展的沿岸广场,配备有一座广泛采用太阳能和地热、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的博物馆。

该建筑外部的覆盖层、它采用的原材料以及系统工程、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与水耗,都是从项目开发之初就开始考虑,是个非常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案例。

西班牙·萨拉戈萨水塔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通过在建筑计划开发的早期阶段考虑可持续发展,可以在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中,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佳利用。

以上案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在建设之初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计划的核心。

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本文将通过对某一建筑工程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和经验。

案例背景某市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设一座新的商业中心,该项目包含了购物中心、写字楼和住宅区。

为了符合当地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提供舒适的办公和居住环境,该项目决定采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造方法。

节能环保设计该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首先,建筑采用了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有效减少了冷热交换,减少了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其次,在项目选材过程中,优先选择了环保材料,如低VOC涂料、可降解的建筑材料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项目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自行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水资源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该项目中,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通过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建筑垃圾管理在建筑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和垃圾往往也是一个环境问题。

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系统。

将废弃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再利用或者回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可持续运维除了在设计和建造阶段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外,该项目还在后期的运维和管理中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建筑的能源使用监控和管理方面,项目引入了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能源的精确监控和调节,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经济效益除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之外,该项目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建造方法,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实现了较低的能耗和运维成本。

同时,由于该项目的绿色建筑认证,吸引了众多租户和购房者,提升了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结论通过对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2023年度梦露大厦建筑案例分析

2023年度梦露大厦建筑案例分析

2023年度梦露大厦建筑案例分析梦露大厦是一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步行街的高档商务楼宇,由上海宝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该建筑于2023年完工,在保持区域文化风貌的同时,将超越传统定义的大厦,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研究性能为特色。

一、建筑设计梦露大厦建筑设计师基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文化和环境特征,为整个建筑设计定下了明确的方向。

该建筑高60层,总建筑面积约22.7万㎡。

大厦外立面设计了梦露的典雅风韵,传达出一种融合现代风格与传统文化的美感。

建筑的主体构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震措施得以充分实现。

二、建筑施工梦露大厦建造沿用了现代化大型施工设施,运用前沿科技将建筑设计转化为实际的构建过程。

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技术,使建筑周期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施工团队在全面考虑环保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了全天候施工以及桥式起重机和定点施工等最先进的设备,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建筑特色1. 目前为止,梦露大厦是可持续建筑的代表之一,拥有能够减少能耗、改善室内环境和减少巨大日常用水量等环保方面的超前技术。

该建筑可将周围环境的数据记录下来,以便调整空调制冷和加热系统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良好的围攻环保,减少用能和用水等方面的浪费。

2. 梦露大厦设有分类垃圾处理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垃圾的再利用,避免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3.该建筑所采用的高级玻璃覆盖面板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光,光线的充足使得内部的照明需求大幅降低。

4.梦露大厦采用了智能化楼宇系统,实现了低能耗、高舒适度、安全、智能的环保办公空间。

例如,智能化监控灰水、雨水的运动流程,并快速报告给楼宇中央系统,从而能够及时为整个建筑带来节能效益。

四、结论总之,梦露大厦在建筑构建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以实现建筑自身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是全球环保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是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现代建筑设计所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性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建筑案例分析--悉尼奥林匹克体育摘要:本文的案例是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文章从建筑环境、建筑气候适应性和建筑材料、结构与技术表达三个方面介绍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介绍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到使用过程所采用的可持续性技术。

主要技术有被动通风设计,节水回收系统以及太阳能利用关键词:可持续性建筑;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被动通风;节水回收系统。

前言:它们消耗世界上40%的能量,释放50%的温室气体,它们是我们工作、生活和成长的建筑,建筑在设计上下意识的忽视了自然,接受可持续的建筑不仅是进步的表现更是生存的需要。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

本文通过对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所采用的技术分析建筑的可持续性。

一.建筑及环境概况1.1建筑概况1)建筑概况悉尼奥运馆(图1.1.1)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集所有奥运项目、奥运村以及运动员休闲娱乐场所为一身的奥运会所。

宽阔视野的规划设计概念是想创造一个与业已存在的两个圆形场馆,8层大型开放式场馆。

悉尼2000年奥运会的主赛场也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室外赛场。

在申办之初,悉尼针对越来越兴盛的环境意识,提出了“绿色运动会”的概念,赢得了评委及大众的认可,最终获得了举办权。

图1.1.1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2)建筑现状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因主办了第27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现在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每年可以主办40场澳式橄榄球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4万人。

但是,由于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场地与澳式橄榄球的场地规格不尽相同,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拒绝选择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举办赛事,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宣布,举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将不再以奥林匹克为名,几经波折现冠名为澳洲新西兰银行体育场。

1.2环境概况奥林匹克体育场(图1.1.2)占地160000㎡,位于悉尼西郊洪布许湾的一个前养牛场。

规划队伍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解决如何非常巧妙地把如此大规模的体育场与郊区环境结合起来。

由哈格里夫斯协会设计的一个临近的“城市森林”,突出了澳大林亚和这个特殊场地意味深长的景观特征。

堪培拉的布鲁斯体育场是通过创造一系列的、从原本起伏地势中抬升起来的土路,并一直延续到体育场结构中的手法逐渐展开的。

它的屋顶设计成优雅的悬浮在众多桅杆顶的一片树叶,好像漂浮在周围的环境中,并与其后的山岗相呼应。

与足球场同时承接的墨尔本网球中心为避免对其所在草原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将除中央赛场之外的全部形体沉埋在堆起的墩座平台之内。

这样唯一突出的部分就是中央赛场。

而且其暴露的移动屋顶的结构被设计成反映墨尔本一再重复的花边状屋顶,例如在其附近的维多利亚艺术中心。

宽阔视野的规划设计概念是想创造一个与业已存在的两个圆形场馆———悉尼曲棍球馆和悉尼表演场形成三位一体的想法。

图1.1.2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总平图二.建筑的气候适应性2.1.地域分析悉尼地处南半球,南纬33°55',东经150°53',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全年降雨。

悉尼的天气是由邻近的海洋所调节,因此内陆的西部城区大陆性稍强。

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当平均,由于东风调节,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点。

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适中且变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

2.2.应对气候的措施在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一年中四月份到十一月份为防热阶段。

建筑的被动式降温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遮阳、隔热、自然通风,三种被动降温技术的作用范围(图2.2.1)。

图2.2.1.被动降温技术作用悉尼处于南半球,其通风,遮阳,隔热的原理和上图(图2.2.1)表达式一样的,只是时间是相反的。

体育场运用了这个原理,尽可能减少空调和机械通风的时间,尽可能延长自然通风等被动技术降温的时间,即在可能的温度条件和风场环境下,运用良好的自然通风改善室内舒适度,降低人体对空调的依赖性,从而达到节能和健康的目的。

从整个体育馆的全生命周期来看,采用自然通风最显著的理由,是体育馆能够通过减少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降低它全生命周期内的费用和能量成本。

这部分节约的能量在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耗能量总量中所占比例约为30%到60%不等。

设计中考虑了自然通风,没有使用任何机械通风装置。

因此,通过强化自然通风的方法来改善人体舒适度,加强散热,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对实现体育馆整体意义上的节能具有重要价值。

图中(图2.2.2)所示为穿过体育场被截去的适合被动通风和自然通风的通风并截面。

被动通风系统依赖中央竖井、机动化天窗、一个中央电梯间和四个坡道塔架把热空气从体育场中排出。

体育场的通风系统综合了自然驱动的穿堂风、被动通风与冷却、机械通风。

整合了自然冷却的通风系统减少了需要空气调节的室内面积的数量。

图2.2.2体育馆被动通风和自然通风示意图这个体育场在环境保护方面设计得很有特色。

悉尼年降雨量丰富,所以所有的雨水都由顶棚汇集到四个大水箱,供场地浇水用,回收的水被用于洗手间冲洗。

体育场两翼呈拱形支撑顶部,并舒展地延伸向两侧。

体育场的上方有一对漂亮的巨型曲线层架,是为适应强烈阳光而精心设计的,既可为大部分观众遮挡阳光,又能使中央草坪得到必要的日照。

为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创造了最佳条件,这一点是世界上体育场建设的一个技术突破。

体育场开敞的设计,开阔的视野,材料的选择,使得自然光的控制和利用最大化。

2.3.类似节能建筑发达国家体育馆的被动式节能研究、实践以日本和欧洲最为典型。

在日本,建筑师原广司设计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札幌穹顶(图2.3.1),采用了大面积开窗及与风压、热压通风规律相协同的穹顶,使该馆的自然通风性能优良;日本建筑师仙田满于1993年设计的东京辰巳国际游泳馆通过朝向海面的大面积开窗达到良好的采光效果,同时将游泳空间向海面延展(图2.3.2)。

图2.3.1 札幌天穹体育场图2.3.2 东京辰巳国际游泳馆在欧洲,1994年由尼尔斯·托普建筑师事务所与比翁建筑事务所联合设计的挪威哈马尔奥林匹克体育馆(图2.3.3与图2.3.4),采用了交叉木桁架结构体系,屋面的跌落形成多条纵向的垂直带型天窗,很好改善了体育馆的自然采光。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其作品立足于德国亚寒带的气候条件,其作品的形式、被动技术、环境结合有非常独到之处,如德国汉诺威博览会26号展馆(图2.3.5)在被动通风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工程经验、实践阶段等方面做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总结。

图2.3.3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速滑馆图2.3.4速滑馆室内图2.3.5汉诺威博览会25号展馆发达国家对于大空间、体育馆的被动节能的研究与实践很多有益的探索。

虽然研究与实例多集中于寒带、亚寒带、温带地区,但其研究的角度与方法对于湿热地区体育馆的被动式通风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建筑结构、材料与技术表达3.1结构与材料1)遮阳棚结构与材料遮阳棚(图3.1.1)保护了主入口,售票区和体育场上面的宴会厅,清晰的说明了环境敏感的设计。

不仅使场馆内部观众区不受日晒雨淋,也体现遮阳棚的更多可能性,遮阳棚为一个巨大的弧形结构,保护场馆内大多数的观众,另外遮阳棚为非全封闭的,对草皮的生长无害,顶棚采用聚碳酸酯材料,使草坪上的阴影降到最小。

遮阳棚采用的聚碳酸酯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独特的高透光率、高折射率、高抗冲性、尺寸稳定性及易加工成型等特点。

另外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

这种材料用于遮阳棚具有绿色环保作用。

图3.1.1 遮阳棚2)材料资源尽可能利用加工时耗能量较少的材料——例如钢、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块。

钢和混凝土构成构成体育场的主要结构构件。

大楼正立面主要由遮阳的玻璃、混凝土砌块和经过绝热处理的钢板组成。

木材从可持续管理的森林采伐,并且节约使用木材。

3.2.能源系统与典型的体育馆相比,该团队设计的澳大利亚体育场更节能。

节能策略包括通过自然通风系统使空气调节减到最小,通过自然采光减小对人工照明的需求,通过充足绝热减少能源需求,用气体废热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

在屋顶和墙上开设洞口可以改善通风状况,同时屋面本身有助于减少观众席的太阳能热增益。

图3.2.1太阳能面板1)太阳能利用体育馆周边安装太阳能面板设施(图3.2.1),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给场馆供电,这种绿色能源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

另外这些太阳能设施不仅给场馆提供电能,另外还是场馆周边一道亮丽的风景,将技术性的东西加以装饰上升为艺术性的景观,个人觉得也一定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

2)照明照明策略允许日光透过大的玻璃墙进入大楼。

悉尼工业大学提供的研究,包括一个说明了如何最好地平衡自然采光和电力照明的三维计算机模型。

基于微处理器的照明控制——包括被动的红外线居住传感器和光电电池日光传感器——保证光能在空闲的空间和白天不被浪费。

该电力照明系统使用了节能高功率的光源。

3.3节水回收系统体育场采用节约用水技术,例如双供水系统,其中的盥洗室和小便池被连接到奥林匹克统筹机关处理间的非饮用水供应系统。

由于悉尼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所以该场馆采用回收雨水的技术。

收集落在体育场屋顶上的雨水(图3.3.1)。

屋顶雨水沿主拱向下流至斜撑底座,最后流入四个总容量为3200m³的大型地下储槽,通过虹吸排水系统收集。

这种雨水收集能力应该会满足体育场绿化的灌溉需求。

屋顶外收集的暴雨流入当地用于尾溪处理和再循环的奥林匹克统筹机关收集系统中。

经过那里,水将返回体育场和其他会场,作为部分非饮用水供应。

相对于传统的设计,使用再循环的和现场收集的水减少了56%的饮用水需求。

图3.3.1节水回收系统3.4废物消减体育场运营期间产生的大多数废物来自食品和饮料。

体育场公共垃圾箱中收集的三种废物流包括可再循环的、可堆肥处理的和可掩埋的废物。

对于废物分离,体育场有24个大型废物收集间和2个地下捣碎间。

废物从收集地和房后区被转移至这些废物收集间。

可对废处理的废物从那里运至地下捣碎机上,其余废物用车辆往下运。

3.5设计效益参考文献:[1]:纪录片.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v_19rrnw6f5w.html[2]:桑德拉·门德勒.建筑师实践手册--HOK可持续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06[3]:李晋.湿热地区体育馆与风压通风的协同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40[4]:张红卫.风景园林师与悉尼奥运会的场地建设.[J]中国园林,2003年第02期:1[5]:王凯军,金冬霞.悉尼奥运会对城市环境整治和景观生态建设的促进及经验.[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年第01期: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