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最大的家族内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最大的家族内乱----御馆之乱
1576年(天正4年)12月,有“军神”之称的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出兵能登,很快平定能登大部分地区。

19日围攻七尾城,久攻不下。

次年3月,退回春日山城,出阵关东。

不料能登田山家重臣长续连被织田家寝返,上杉方熊木城、富木城落城,并进军穴水城。

7月,上杉谦信再次出兵能登。

17日,于天神川原列阵。

长续连一族的长连龙派使者向织田信长求援。

9月15日,谦信以田山旧领作为游佐续光做内应的交换,游佐续光和温井景隆将长续连一族百余人杀害,开城投降。

9月18日,织田家48000人越过加贺手取川。

但在听说七尾城落城后,于28日夜间开始撤退。

由于途中下起大雨,手取川水位急涨。

正在这时上杉军杀至,织田军死伤千人,溺死无数。

这就是“手取川合战”,也是上杉谦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同织田家正面交兵。

上杉谦信引军回归春日山城。

12月23日,上杉军团八十一人动员名簿《上杉家家中名字尽手本》作成,并决定于次年3月15日出阵关东。

1578年(天正6年),就在上杉谦信准备问鼎天下之际,命运捉弄了他。

3月9日牛刻(12时),上杉谦信在春日山城中突发脑溢血晕倒。

(原因据说和谦信平时嗜酒有关。

另有一说是被织田信长暗杀。

)其后一直意识模糊。

四天后,13日未刻(14时),谦信梦见上洛后去世。

享年49岁。

法名“不识院殿真光谦信”。

由于谦信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家督由谁来继承成了重大问题。

上杉家很快分成两派,分别拥立谦信的两个养子景虎和景胜。

(谦信本人没有子嗣)
上杉景虎本是北条氏康的七子。

北条、武田、今川甲骏相同盟时被送到武田家做养子,称为武田三郎氏秀。

1567年(永禄10年)由于武田破弃同盟进攻骏河、相摸,氏秀回到小田原城。

1570年(元龟元年)越相同盟。

4月10日,氏秀在沼田城与谦信见面,并成为上杉家养子。

4月20日,一同回到春日山城。

4月25日,氏秀被赐名“景虎”,(上杉谦信的幼名,是为了将来把“关东管领”传给他,由此可见谦信有多喜欢他)并娶景胜的姐姐为妻。

时年27岁。

上杉景胜是坂户城主长尾政景的次子,母亲是上杉谦信的姐姐仙桃院。

父亲政景死后,成为谦信的养子,1575年(天正3年)赐名景胜。

其实,上杉谦信还有一个养子能登守护田山义续的次子上条政繁。

1571年(元龟2年),继承上条上杉家,娶景胜的妹妹为妻。

时年19岁。

后在御馆之乱中支持上杉景胜。

1578年(天正6年)3月15日,景胜先下手为强,以“谦信公的遗言”为名迅速控制了春日山城的本丸、金库、武器库。

3月24日,对外宣称自己是谦信公的继承人。

5月5日,两派军队首次交战,景虎和妻子逃出春日山城,进入山内上杉宪政的居城御馆城。

景胜马上引军包围御馆城。

景虎的兄长北条氏政向武田胜赖求助,胜赖答应5月29日进军上杉境内。

然而景胜以一部分领土割让、黄金一万两、并娶胜赖的妹妹为妻等一系列条件使胜赖答应退兵。

(一说是景胜以
黄金两千两贿赂胜赖的重臣长坂长闲、迹部大炊助)北条氏政见武田家退兵,9月北条方氏照、氏邦出阵,攻入上杉境内。

越后桦泽城、坂户城以及邻近诸城落城。

1579年(天正7年)2月1日,天降大雪,景胜向御馆城发动总攻。

景虎方大将北条景广战死。

小田原援军被大雪所阻,未能及时赶到。

3月17日,御馆城落城。

上杉宪政和上杉景虎的长子道满丸在去春日山城进行和议仲裁的途中被景胜方斩杀。

上杉景虎本人在御馆城落城前从城中逃出,逃往鲛ヶ尾城。

不料鲛ヶ尾城主堀江宗亲被景胜方寝返。

3月24日,上杉景虎在失意中自杀。

享年26岁。

之后,景胜将枥尾城的本庄秀纲、三条城的神余亲纲、北条城的北条辅广各个击破。

1581年(天正9年)2月,越后的动乱终于平息。

史称“御馆之乱”。

经此一乱上杉家实力大减,由盛转衰,不久上杉景胜即臣服“天下人”羽柴秀吉。

御馆之乱拾遗
上杉谦信一生独身没有亲生子,只有三个养子,分别是越后阪户城主长尾政景第二子景胜,相模北条氏康第七子三郎景虎,以及后来又过继给上条氏的能登守护田山义续第二子政繁。

谦信49岁暴卒,关于后继者没有明确的指示。

围绕继承问题,在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关于事件的经过,海野氏辉已有作品,大家可以先阅读一下。

http://61.242.157.135/xin/simtenka/hzj/ygzl.htm
这里我想着力探究的是一些海野殿遗漏的细节以及由御馆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御馆方与御城方
御馆之乱得名与原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在越后的居城名。

1578年5月5日,景胜的军队在春日山城向景虎方发动攻击,在不利的局势下,出于安全考虑,景虎于13日逃里城馆,退到御馆城。

因此,这次事变被称为“御馆之乱”,景虎方被称为“御馆方”,景胜方面则由于以谦信的居城春日山城为基地,则被称为“御城方”。

一般的看法,景胜代表了越后豪族,因为他的生父长尾政景与母亲仙桃院(谦信之姐)都是越后人氏,与景虎的相模北条氏背景更能代表越后国。

但仔细地研究当时上杉各城主的向背却非如此简单。

选择景虎还是景胜其实是一种赌博,由于景虎身后有着北条、武田两大势力,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

附图摘自一个日文网站,标明了越后一国各城的状况。

黄色为景胜方,蓝色为景虎方。

图中也有一些错误及混淆。

例如,不动山城被标为御城方,但实际上事变之初城主山本寺定长是上杉景虎的后见役,标准的御馆方。

但很快被景胜击败逃亡,其弟山本寺景长继任城主,可能因此不动山城又被划入了御城方。

当时的越后国内处于极度的混乱,双方势力互相讨伐,地方的权力也先后更替。

景虎并不完全缺乏越后国内的支持,在春日山城附近的上越地区,几乎就全是御馆方的势力。

在他麾下,也有河田重亲,北条高广、景广,山本寺定长,本庄秀纲等有名的将领。

当然,景胜得到了更多宿将的支持,如斋藤朝信,新發田重家,本庄繁长,安田显元、长秀,山浦国清等。

下面列出了经考证的双方势力,相信有助于大家深入了解。

御城方(景胜方):
不动山城初山本寺定长属于景虎房,战败后弟景长继任,景胜方。

水原城水原亲宪
新發田城(五十公野城)新發田因幡守重家
猿毛城柿崎能登守宪家
安田城安田显元
鸟坂城中条越前守景泰
与坂城直江信纲
赤田城斋藤下野守朝信
村上城(又名本庄城)本庄越前守繁长
平林城色部长实
黑泷城山岸宫内少辅秀能
吉江城吉江宗信
钵盛城千坂景亲
新庄城鯵坂長実
菅名庄菅名纲辅
松仓城河田长亲
桝形城甘粕近江守长重
黒滝城山崎隼人佐
竹俣城竹俣庆纲
琵琶岛城琵琶岛善次郎
大汤泽城鲇川盛长
御馆方(景虎方):
居多神社花ケ前盛贞
黑川城黑川清实
三条城神余亲纲(遇害)
藏王城丸田高俊(战后豁免)
栖吉城上杉景信
枥尾城本庄秀纲(逃亡)
厩桥城北条高广(一度逃至甲斐,在胜赖斡旋下回归)、景广(战死)
鲛ヶ尾城堀江宗亲(反叛景虎)
越中小出城长尾景直(战后处封,逃往越中)
野沼田城河田伯耆守重亲
补充:板户城是景胜实父长尾政景之城,当时应该属于直辖;
桦泽城,北条军进入后的根据地,氏照、北条辅广、河田重亲曾驻守,中期被夺回;
猿毛城初属于景虎,后被攻陷,景胜方上野九兵卫尉出守;
非常失败的是没找到村上国清(山浦景国)当时在哪个城,只知道属于景胜方,他的动员力在上杉家中排很高;
景虎的失败
整个事变中,上杉景胜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谦信死后,景胜采取了成功的调略确定了优势,尽管景虎有北条,武田的支援,却改变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以致最后的失败。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景胜率先宣布奉谦信遗命,占据春日山城本丸,金库与武器。

是矫诏也好,大义名份依然十分重要,毕竟“先入关者为王”,景胜的动作紧紧抓住了要害。

也许是在名份与实力上的优势,景胜可以不断的分化景虎的力量,依靠黄金与承诺寝返了不少对手。

甲斐的武田胜赖依据甲相同盟的约定受北条氏政的请求在5月29日出兵信越国境。

听闻武田出兵进攻,景胜迅速反应,与武田胜赖达成和议。

也许和议内容中约束了武田支持景胜,但在表面上胜赖只是保持中立。

在景虎的危难关头,为了不致背负见死不救的恶名,6月17日胜赖在小出云原摆开阵势。

6月29日,胜赖在春日山城下木田着阵开始对双方进行调解。

(呵呵,武田大膳大夫信玄都未能进入越后,胜赖却到了春日山城城下,看来长篠合战后武田还是颇具实力,这大概是源氏名门甲斐武田最后的辉煌了。

)十数天辛苦的调解最后还是徒劳,景胜、景虎双方又开始了冲突,胜赖也终于死心,于8月28日撤回国内。

继武田回师,北条氏终于出动。

九月,北条军总大将北条氏照侵入越后鱼沼郡,攻略景胜方的坂户城。

但在月底,氏照撤退回国。

御馆方的重要战力之一的枥尾城城主本庄秀纲曾在9月间进入御馆城救援景虎,但在与景胜方交战不胜后返回了枥尾城,等待上越国境的大雪融化后北条军到来。

第二年2月,景胜对防御薄弱的御馆城发动了总攻。

有千人敌“鬼祢五郎”之称的北条丹后守景广奋力抵抗,最终也被景胜方荻田主马(孙十郎)讨取。

在3月24日,逃至鲛ヶ尾城的三郎景虎在众叛亲离,进退失据的情况下自尽,年仅26岁。

战乱至此仍未结束,部分在各地的景虎派坚持反抗,然而在景胜的猛攻之下先后被击破。

1580
年,由春日山城出阵的上杉景胜先攻破了三条城,城主神余亲纲被杀。

随后又攻陷了枥尾城,城主本庄秀纲逃往会津,下落不明。

1581年2月,最后的孤岛北条城开城,城主北条辅广降服。

御馆之乱就此收场。

纵观景虎的失败,有两点教训。

其一、在春日山城的争夺上失去先手,被景胜压制。

本来在争取越后豪强的竞争上处于劣势的景虎其实更需要这座上杉领的政治、精神中心。

参考战国史上许多相似的时段,推测诸城主的心态,他们固然部分有倾向性,但不少也是骑墙派,这些摇摆份子只是想把自己的前程与家族命运交付给更可靠的领主,此时春日山城的意义远不止一座城这么简单,更遑论谦信所积累的黄金武器了。

其二、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缺乏对事情的应变,冀望于外援,坐以待毙。

不能把握胜赖的动态,幻想着甲相同盟的约束能起作用,其实乱世中,除了自己又能依靠谁呢?正面对景胜处于下风就该果断的离开上越地区,在远离景胜的地方寻求割据,等待援军。

大概是景虎内心盼望甲斐、相模的援军可以攻到春日山城城下,一举解决对手,结果误了自己的性命。

御馆之乱的影响
内乱的胜利往往带来苦涩,上杉谦信所辛苦治理的越后在御馆之乱中彻底分裂。

离开了谦信近似神的威信,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确立统治权。

景胜作为胜利者,即使有直江山城守这样的名臣辅佐,却无法望谦信之项背。

在胜利之后不久,新發田重家因为不满对御馆之乱后的封赏,内通织田反抗景胜,直到1587年,景胜才讨灭了重家。

1582年,越中鱼津城被柴田胜家攻落,很多越后方武将战死如山本寺景长与吉江景资、中条景泰父子。

要不是本能寺,景胜可能也会遇到胜赖相同的命运。

谈到武田胜赖,不少人认为胜赖如果坚定地支持景虎会带来全新的甲相越同盟从而更有力的对抗织田,由此被批评为短视。

第一次出现甲相越同盟的构想可能是由信玄通过厩桥城城主北条高广向谦信提出的。

当时相越同盟达成不久,氏秀被送到越后做了人质养子。

这一计划从后果上看更象是分化相越同盟的策略,间接地向北条施加压力,不久在氏康的遗命下,甲相同盟恢复,北条与上杉断交。

从我内心来说,甲相越同盟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

首先长篠之战后,在骏河远江方面,唯有甲相联合才能压倒德川咄咄逼人的攻势。

武田氏处于抵抗织田的最前线,相对后方的西上野处于上杉、北条的混合势力处,从这一点上来说也需要稳定。

此外,上杉在越中的势力也牵制了柴田军团,保护了武田在北方不受直接攻击。

集合三家的力量勉强能与织田、德川抗衡。

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达成这种同盟的可能性与真正效果。

武田氏始终有着一份高傲,甲相越同盟事实上还是甲相同盟,而主导权就会由武田氏转入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北条手中。

从信玄入侵骏河开始,甲相同盟就产生了无法修补的裂痕,实际上北条一直与德川家康保持了密切联络,时时借此对抗武田,北条的可信度实在令人怀疑。

善德寺的旧三国同盟之所以可以较稳定的存在原因有二,其一,三家的实力,虽以今川略强,但任何两方交战都无法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支撑起同盟的三点比较平衡。

其二,三方的经营方向各不干扰。

今川西进准备上洛,武田北上攻打信浓,北条向东压制关八州,三家之间没有大的利害冲突。

当信玄完成了信浓与西上野的军事行动,这一同盟既没有价值,也没有可能存在下去了。

事实上如果支持景虎产生的三国同盟不可能达到三位一体的程度。

假设甲相越同盟成立并把军势指向西面,信长也会用利诱北条的策略设法瓦解同盟,然后各个击破。

相比较而言,甲越同盟还是较为稳定的。

也许,胜赖并没有这么多思考,真是为黄金土地诱惑改变了主意。

设想,如果景虎胜出,新三国同盟成立,恐怕会迫使信长将战略中心放到东面而先搁下毛利。

那样的话本能寺之变就未必会发生。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环环相扣,有时真不是一句必然性就可以概括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