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
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
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
22H +O 2H O 点燃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
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
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
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
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
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
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
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故选:C 。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C
解析:C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A选项错误;
B、氦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层电子层,排有两个电子,已经排满,故其化学性质稳定,而镁元素有三层电子层,最外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但只排了2个电子,故化学性质不稳定,故B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C选项正确;
D、中子不带电,但不是分子或原子,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4.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解析:D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单质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均不为0,故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物中有两种,此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C、若用化学方程式配平此反应,其分子个数分别为1,2,1,2,即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1:2,说法错误;
D、所有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故选:D。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A 解析:A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42
22CH +2O CO +2H O 点燃。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甲是由C 、H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 、O 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甲、丙、丁是化合物,乙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6.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解析:C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 说法正确;
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 说法正确;
C. 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C 说法不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D 说法正确。
故选C 。
7.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 .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B 解析:B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 正确;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是有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故B 错误;
C 、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生成氧气,故C 正确;
D 、塑料不易降解,任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故D 正确。
故选B。
8.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的微观模拟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水质量比28:2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解析:C
【分析】
由微观模拟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
A.由微观模拟图可知,一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微观模拟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乙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9,选项C符合题意;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9.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93221
反应后质量/g x3417
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
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D
解析:D
A、物质乙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9+3+22+1=3+4+x+17,则x=11,故选项错误;
C、反应后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大,甲、丁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D、反应后甲和丁的质量变大,该反应的生物是甲和丁,则生成甲和丁的质量比(11-9):(17-1)=1:8,符合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1:8;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向一个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数值为4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丁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D.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1D
解析:D
【分析】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减小,丙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甲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5+15+a+26=5+5+10+30,a=4。
A、由分析可知,a=4,不符合题意;
B、甲、乙是生成物,丙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0-4):(15-5)=3:5,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A和实验B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只有实验B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实验B中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
⑤实验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
⑥实验A和实验C得到的水都是纯净物。
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④⑤C
解析:C
①实验A是水的蒸馏,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
②水的蒸馏和水的净化均属于物理变化,不能验证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说法正确;
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说法正确;
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需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说法错误;
⑤实验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说法错误;
⑥中水的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说法错
C
误。
故选:C。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
A.P物质生成了12g B.W待测值是3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解析:C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G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6g-1g=25g,H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作催化剂,P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8g+1g+2g+32g=待测+26g+2g+12g,待测
=13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
该反应为:
W+P=G。
A、P物质生成了20g,此选项错误;
B、W待测值是13,此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
D、不能确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H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所以物质H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因为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C
解析:C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MnO4,故选项A 推理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B推理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但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反应,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蜡烛组成里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C推理正确;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如缓慢氧化,故选项D推理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质,质量如下表:
A .丙一定是催化剂
B .X 的值为40
C .甲可能是单质
D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一定条件
甲乙丁D
解析:D
A 、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有可能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A 项错误;
B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610420631x +++=+++,44x =,故B 项错误;
C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的,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反应前后质量增加19g ,丁反应前后质量增加21g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来自甲,则甲分解生成乙和丁,则甲一定是化合物,故C 项错误;
D 、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一定条件甲乙丁,故D
项正确; 答案:D 。
15.从化学方程式2222H +O 2H O 点燃
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物是H 2和O 2,生成物是H 2O
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
D .该反应中H 2、O 2、H 2O 的质量比为2:32:18D 解析:D
A 、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B 、方程式等号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故反应物是H 2和O 2,生成物是H 2O ,正确;
C 、从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D 、该反应中H 2、O 2、H 2O 的质量比为(2×2):32:(18×2)=1:8:9,错误; 故选D 。
二、填空题
1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的净水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①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为除去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②可用肥皂水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若加肥皂水后出现_____现象,则证明是软水,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③ClO2是制取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用ClO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消毒剂ClO2属于_____(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
AD氢气2H2O2H2↑+O2↑过滤ac吸附作用大量泡沫煮沸+4化学变化氧化物
解析:AD氢气2H2O 通电
2H2↑+O2↑过滤ac吸附作用大量泡沫煮沸+4化
学变化氧化物
(1)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错误;
B 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正确;
C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正确;
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的化肥与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错误,故填AD 。
(2)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连接的试管b 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连接的试管a 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故填氢气;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 2O
通电
2H 2↑+O 2↑。
(3)① 操作①将混合物分离成固体和液体,则操作①为过滤,故填过滤;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浊液沿破损处流进滤液造成滤液浑浊,选项正确;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会导致滤液飞溅,但不会造成滤液浑浊,选项错误;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浊液沿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的缝隙流下造成滤液浑浊,选项正确,故填ac ;
活性炭表面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作用。
② 软水中含量较少的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故填大量泡沫; 煮沸能够使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加热煮沸还能够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具有消毒作用,故填煮沸。
③设化合物ClO 2中Cl 元素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x +(﹣2)×
2=0,x =+4,即ClO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4; 用ClO 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
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lO 2是氯元素与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氧化物。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碳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微观示意图
(2)请写出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2或1︰1 解析:222CO+2NO
N +2CO 一定条件
2︰2或1︰1
(1)由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丁分子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
(2)由题意可知,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CO+2NO
N +2CO 一定条件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
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2或1∶1。
18.追求化学家的足迹,建立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 、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 、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2442Δ2MnO +2H SO 2MnSO +2X+O ↑浓
①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_____。
②b 中物质X 化学式为_____。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
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_____。
(3)拉瓦锡还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实验,推进了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的发现获得公认并成为化学的重要定律:即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也称物质不灭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分子种类
d 、分子数目
e 、元素种类
f 、物质种类 ②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表示,则m 2与m 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均含氧元素H2O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
加abe 参加反应的氧气
解析:均含氧元素 H 2O 234Fe+O Fe O −−−→点燃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
加 abe 参加反应的氧气
(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是含有氧元素;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n 、O 、H 、S 的个数分别是2、12、4、2,生成物中含Mn 、O 、H 、S 的个数分别是2、10、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 、4个H ,故X 的化学式为H 2O ;
(2)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34Fe+O Fe O −−−→点燃;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燃素说”是错误的;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
故选abe ;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 1表示镁的质量,m 2表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m 2与m 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19.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1)发射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的燃料有偏二甲肼(C 2H 8N 2),发射时与助燃剂四氧化二氮(N 2O 4)剧烈反应,2822422C H N +2N O =3X +2CO +4H O ↑↑ ,X 的化学式为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
(2)嫦娥四号降落相机镜筒由钛合金制作。
甲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则Y=_____;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N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2
四
解析:N 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 2 四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
由
2822422C H N +2N O =3X +2CO +4H O ↑↑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8个,氧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3X 中,X 的化学式是N 2。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X=22,Y=22-2-8-10=2;因为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由钛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有四个电子层,故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20.现有氧气、红磷、过氧化氢、氧化铜这四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4P+5O22P2O52H2O22H2O+O2↑
解析:4P+5O 2点燃2P 2O 5 2H 2O 22MnO 2H 2O+O 2↑
(1)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反应,故填:4P+5O 2
点燃2P 2O 5。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填:
2H 2O 22MnO 2H 2O+O 2↑。
21.(1)用化学符号填空:3个硫原子_____;1个钠离子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硫酸_____;碳酸钠_____。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NH 3+_____Cl 2═_____ N 2+_____NH 4Cl ;
②_____FeS 2+_____O 2 ═_____Fe 2O 3+_____SO 2;
③_____C 3H 8+_____O 2 ═_____CO 2+_____H 2O ;
④_____N 2O 3+_____Fe ═_____Fe 3O 4+_____N 2;
⑤_____Al (OH )3+_____H 2SO 4 ═_____Al 2(SO 4)3+_____H 2O 。
3SNa+H2SO4Na2CO3831641128153449342316
解析:3S Na + H 2SO 4 Na 2CO 3 8 3 1 6 4 11 2 8 1 5 3 4 4 9 3 4 2 3 1 6
(1)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几个原子时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原子为:3S ;
一个离子用离子符号直接表示,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为Na +,故1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Na +;
(2)硫酸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故硫酸的化学式为:H 2SO 4;
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故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 2CO 3。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该反应的配平方法是:首先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求得最小公倍数为12,这样NH 3、NH 4Cl 前分别填上4、3,Cl 2、N 2前分别填上3122、,最后同时去分母,得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8NH 3+3Cl 2═N 2+6NH 4Cl ,故该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8、3、1、6;
②该反应的配平方法是:首先设定Fe 2O 3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在FeS 2前配2,再在SO 2前配4,在反应物O 2 前配112
,最后去分母,得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 2+11O 2═2Fe 2O 3+8SO 2,故该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4、11、2、8;
③该反应的配平方法是:首先设定C 3H 8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在CO 2前配上3,在H 2O 前配上4,最后根据氧原子个数相等,在O 2前配上5,得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C 3H 8+5O 2 ═3CO 2+4H 2O ,故该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5、3、4; ④该反应的配平方法是:首先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求得最小公倍数为12,则N 2O 3前配4,Fe 3O 4前配3,然后在Fe 前配9,N 2前配4,得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N 2O 3+9Fe ═3Fe 3O 4+4N 2,故该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