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哺育了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河哺育了我》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一课:来到黄河岸边
主题活动:我看到了母亲河课时:1课时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课程内容】
本主题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中国 2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世界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的内容标准要求制定的。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个单元《在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一课《来到黄河岸边》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深入分析资料的能力还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基础,教学中,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开展考古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感受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河流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非常感兴趣,愿意了解祖先的生活情况,那么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在各方面的生活状况就成为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这节课的重点。
但是学生对于“母亲河”这个词非常不理解,这也就成为了本课的难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母亲河”的概念,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运用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3、了解黄河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
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运用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丰富的生活资料和互动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从中感受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在互动学习中了解集体活动;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策略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环境与媒体】
教师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集体活动的形式,产生喜欢集体活动的欲望。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集体活动的生活情趣。
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及教法体现:本课要求学生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所创造的早期文明。
理解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课采取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图片分析等方式了解黄河、长江是孕育早期文明的摇篮。
利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学习。
教师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图,读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地图上获取不同的信息。
学生在学习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衣食住行、生产方面的特点时,通过各种图片,引导学生去观察,理解。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补充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集体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把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做成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探究话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黄河雄壮
磅礴的气势。
一提到黄河,我们总会想起黄河哺育了
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
那么,为什么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呢?课前,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请各小组同学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准备向同学们作汇报。
二:走进母亲河
1各小组整理资料,准备向同学们汇报,教师巡视指导。
古老文明组
黄河旅游组
黄河水电站组
黄河灌溉组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组织同学们进行补充、质疑。
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从事专题研究的积极性。
)
2.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汇报,适当补充资料,扩展学生的认识。
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半坡文化遗址是一处典型的遗址。
1953年春,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六公里处的半坡村。
半坡氏族公社,现在已经完好保存,1958
年在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它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这是我查找到的相关图片,请大家欣赏:黄河景点图片:
黄河石林
大禹治水
黄河峡谷
黄河龙门古渡
黄河九曲第一弯
壶口瀑布三:谈感受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看了老师搜集的资料,大家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总结:古往今来,黄河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更以其惊涛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渊源流长,奔涌不止的坚韧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
她也曾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我喜欢集体活动
增添乐趣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1、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具体的事例认识到健
康的集体活动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切实享受到健康快乐的集体活动的益处。
二、不足的地方是: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应该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在集体生活中有责任感。
【使用建议】
教师课前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整理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感受与体会。
各小组计划实施研究过程。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时指导解决,使学生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教师也可以参加某小组
的研究活动,在参与终于学生平等交流,不搞特殊,并做好服务。
我在上课时运用黄河图片和《黄河颂》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分析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同学们踊跃发言。
黄河各河段特征的学习,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水利图与地形图进行比较分析,增强了同学们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让同学们针对黄河各河段不同特征找准治理措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各小组成员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
动画演示“地上河”成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河段特征配上图片录象更直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运用“一碗水,半碗泥”,“跳进黄河洗不请”等俗语,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提出黄河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更全面、更主动一些。
存在的问题;导入改黄河图片为录像配上黄河颂更能体现黄河的气势磅礴;黄河源流概况应该给予学生更多一点时间,做点课堂练习更利于学生巩固;再就是有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
本课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围绕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为学习资源,以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为主线并辅以环环相扣的具有拓展性的若干小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开展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考古探究活动。
探究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而且从中发现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萌发了对河流馈赠的感激和对母亲河的热爱的情感,从而有效地达到三维目标。
“半坡、河姆渡居民在衣食住和生产方面的水平会比北京人怎么样?”作为整节课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猜测——选择探究方式(考古)——分析资料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证明猜测的探究过程,而且巧妙地融合了三维目标,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形成蕴含其中,完成了从事实性认识、关系性认识到价值性认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
这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水稻和粟”、“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使问题之间丝丝相扣,探究过程循环往复,实现由点到网的连动学习,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中提升思维水平。
我们发现,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考古资料中,没有采用复原图和结论性的文字,选取的是考古现场发现的第一手资料的图片和描述性的文字,并且无规律地摆放在一起,表面上看没有加工的痕迹,实际上每一张图片都是教师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和需求精心选择的。
原汁原味的呈现是教师在恰当评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后,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来完成自我建构,获得发展。
看似“一切皆似无意间”,实则是独具匠心。
为了突出探究学习的过程,这里只是选取了课堂教学中“模拟考古”的主要环节,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师:据考古发现证实:早在10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大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对于发生在很久远以前的事情,我们主要通过发现一些当时的遗迹、文物,以及当时的文献记载,来了解当时的情况。
这就是考古。
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我们只有对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进行研究了。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考古学家,看看你们从这些遗迹、文物的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又能分析出什么?首先小组讨论要研究的内容:衣、食、住、生产。
老师提供考古活动的资料:根据学生研究的内容分发给每个小组。
(一)提出核心问题和学习任务
在回顾北京人在衣、食、住、生产的情况后,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猜测一下,5000—6000年前的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会比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怎么样?
生:进步。
师:是这样吗?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生:查阅资料,用事实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事实最令人信服呢? 学生:用考古资料。
教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考古学家”,从遗址发掘的文物中,找寻答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小组交流,考古探究:
教师把考古活动的资料印在一张纸上,发给每个小组,并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自主选择研究的内容:衣、食、住和生产 2.活动建议:
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了哪些图片? 通过分析图片,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物图片
1.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
的稻种(米)
6
半坡遗址的磨制石器刀、凿、斧、铲 11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和陶羊
2
河姆渡遗址
出 土的猪纹陶钵 7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小米)
的和储存粟
的陶罐 3.
半坡遗址出
土的彩陶鱼纹盆
8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骨针
1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出土的猪骨总量约
有二、三百头猪
4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平均
厚40—50厘米的稻谷堆积层,约重120吨
9
半坡出土的底部有
布纹的陶器
13
14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和骨耜复原图
5
河姆渡房屋遗址
10
半坡房屋遗址
15
半坡尖底瓶
(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以下着重呈现“食”和“住”的探究活动过程 1.交流与食物有关内容
学生:从图片1、图片4及文字说明中,我们看到了出土的炭化的稻种(米)和厚厚的约120吨重的稻谷堆积层,我们认为河姆渡居民已经会种植和储存“水稻”了,通过7号资料我们知道了半坡遗址已经能种植和储存粟了教师:观察地图、图片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长在长江流域,粟生长在黄河流域?
(仔细观察,从图片中你发现水稻和粟分别适合什么样的环境?说明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我看出了“水稻”喜欢多水的环境,而粟喜欢比较干燥的环境。
学生:我的家乡就种植水稻,它需要很多的水。
学生:我看水稻之所以能够成为河姆渡人的食物,是由于长江一带水分充足,同样,小米适合干燥地区,因此也就成了黄河流域人们的食物。
学生:没有长江黄河就没有水稻和粟,也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延续,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人,要感谢长江黄河。
学生: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尤其是水稻,它是长江献给全世界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从我们的祖先在长江岸边发现第一株野生稻到人工栽培,直至全球推广了杂交水稻,水稻已经成为养育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的重要农作物了,而今天恐怕我们离不开大米、小米,此时你想说什么?
学生:感谢祖先的创造,感谢河流的馈赠。
2.交流与住房有关的内容
教师:(出示: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的复原图)分别指出两个房屋的名称: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
教师: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半坡居民的房屋,哪个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吗?
学生:进行猜测:杆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
教师: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学生:因为河姆渡地区处于我国的南方,比较潮湿而且多雨,适合住杆栏式房屋,这样可以防潮;而半坡地区在我国北方,气候相对比较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屋。
学生:杆栏式房屋也可以防虫。
教师:河姆渡居民要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房屋,行吗?为什么?
学生:不行,长江流域多雨,住半地穴房屋会很潮湿,雨水多房屋会积水的。
教师:如果半坡居民把房屋建成干栏式的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不行,黄河流域冬天寒冷,干栏式房屋不保暖。
教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祖先建造的房屋和当地环境有关。
学生:他们比北京人进步多了,北京人住山洞,他们已经可以自己盖房子了。
学生:他们真聪明。
教师:杆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是祖先适应环境的一种创造,是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