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034 教育理论论文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研究

历史一再表明,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能者多劳无疑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充分利用大学文化和大学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利用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设创新教育的选修课程等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是,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教育模式是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教育创新教育的环境

大学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阶段,应该以历史的、社会的视角来探求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把它放在历史、社会、教育的综合生态圈中去求解,发现大学教育各系统要素之间、体系与外部生态之间的和谐内涵,大学教育与其他环境系统的生态关系〔1〕,构建社会、大学、教师、学生混合式教育生态。确立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等主体交互模式,以系统的生态的视角看待大学教育。

大学是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地方。大学中厚重的大学文化,高水平的教师,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丰富的图书馆资料,便捷的网络资源,先进的仪器设备,清净幽雅的校园环境……所有这一切,都为创新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科技发展史表明,在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中,有许多是大学教授,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是剑桥大学教授,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是布拉格大学教授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控制论之父维纳是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是哈佛大学教授。大学教授、大学中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高等学校的科研尤其是大学科技园是实践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的极好场所。

学生接受大学教育过程中以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举办校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鼓励更多的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浓厚学术氛围,活跃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材起到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模式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ht)1954年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目标管理主要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以目标体系为基础,通过民主参与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自下而上层层保障目标实现的方式,完成自我控制,并依据目标实现的结果评价绩效,实行奖惩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2〕。教育和人才培养虽然不同于企业管理,但它本身也离不开管理思想和管理工作,在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中,也可以运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构建系统、连续的合作目标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新教育目标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目标系统、中层次目标系统和低层次目标系统。

高层次目标系统是创新教育的战略系统,由国家和地方主管高等教育工作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参与制定,从宏观上总体控制创新教育的宗旨内容和目的要求。

中层次目标系统是创新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具体目标构成的战术性系统,主要由大学来建立。在这个系统中,伴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在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实施,应有不同的质量目标,而且目标与目标间、阶段目标与阶段目标之间要注意教育的衔接。这不仅需要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有责任心,而且还要依靠教育者的素质、知识水平与创造能力。目标管理十分强调目标系统的不交叉和不重复性,因此我们把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学校、二级院系、教师分设在同一层次的教育系统中,力求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以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效应。

低层次目标系统是大学生个人目标系统。这一目标是明确性的,由大学生自主确立。已有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学生的目标很多,个体的目标系统不仅包括业绩目标和掌握目标,同时也包括社会目标,他们共同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表现和认知加工策略。〔2〕业绩目标强调把自己的能

力与他人比较,获得高的评价或避免低的评价;掌握目标强调能力的发展,对任务的完成和自己的进步。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业绩目标和掌握目标的不同是学生不同行为和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学校中的学习是在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中间学生、同伴、家长和教师在相互影响。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对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的期望,即各种社会目标,如要得到父母、教师和同伴的赞许,对学生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应当考虑在影响成就的因素中增加社会目标,所谓社会目标,就是学生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期望,他包括社会赞许目标(得到父母、教师和同伴的赞许)、社会责任目标(不依赖、独立;准时完成任务;帮助别人等)、社会交往目标(与同伴交往;亲密的需求;从众等)〔3〕。

需要强调的是,目标管理强调目标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自我控制和具体目标及其可考核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目标管理式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操作性,强调有针对性,避免流于形式。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4〕。大学中有高水平的教师,有完成了中等教育的学生,有接近科技前沿的教育内容,有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有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课程体系完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教学环节要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培养。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知识不断问世,高科技交叉学科的合作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单一专业知识越来越被大军团合作所代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中要将终身学习的方法技能教授给学生,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与人交流共处。

第二,大学教师应该做到师德、师智、师能并重。高等学校的教师群体是大学的教育者,大学要传播高深专门学问,分析和批判现有的知识,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这些主要都依赖于教师,大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大学教师要拥有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高度专门化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有专攻。教师的专业化知识要求教师要绝对忠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