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mestic Market Fragmen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经济增长
Sandra PONCET (March,2003)
目录
介绍
1、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
1.1、中国市场改革
1.2、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文献回顾
2、实证方法和估计
2.1、实证方法
2.2、数据和基本模式
2.2.1、数据来源
2.2.2、基本统计
2.3、实证估计
3、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
3.1、模型
3.2、方法问题
3.3、实证估计
4、结论
摘要:论文分析了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国内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论文分两个
过程:第一,论文以Engel和Roger(1996)和近期Parsley和Wei(2001)扩展的方法为基础,估计了市场分割的一个省际水平指标。具体来说,论文集中分析价格差而不是经典文献中关注的贸易流动。他们认为,在统一经济中,跨区域间的价格扩散不必依靠市场的相对位置。文章运用了28个省的170个城市在1987-1997年间的7种农产品的三维月度价格数据集。在控制距离和市场特征两个因素之后,当位于不同省份边界的市场比位于省内市场间的价格差量大时,那么该省的市场统一性较差。第二,论文通过运用广义矩法(GMM)把测算的市场分割指标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中。结果发现,在中国省际边界效应很重要,这意味着省际边界在价格套利交易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非连续性,从1987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国内市场统一没有多大的改进。文中通过关于省际的动态增长分析,强调了市场统一对经济绩效和农业增加值的正面影响,论文提出了反对省际间保护主义的有意作用。
关键词:中国;价格规律;边界效应;国内市场一体化
介绍
论文研究了中国国内市场分割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市场分割涵义是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不容易发生流动。中国传统的政治和经济是以分散的地区计划经济为基础,各省是自主的经济参与者,政府控制了大部分经济活动,政府手中有巨大的调控、经济和财政力量。
大量的实证工作经常认为在中国市场改革过程中,由于市场保护主义和省份间的自主权和有限的经济统一,认为中国省份是独特的。然而,作者并不同意中国市场绩效的改进,特别不赞同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改革的深入会导致更大的市场统一的观点。市场绩效评估及其发展已经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观察者认为中国中央当局积极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造,Naughton(1995)进一步强调了通过私人和集体部门的发展以及价格自由化创立一个统一的竞争市场所作的巨大努力。另一方面,不仅认为地区间缺乏市场统一(Zou,2000),而且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变得更加分裂(Cheng and Wu,1995;Young,2000;Poncet,2002)。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地区间经济统一问题显现出了特别的重要性,它也引起了对中国市场统一的越来越多的研究。遗憾的是,这些分析存在四个缺点:第一,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限于单一产品或具体地区,导致研究结果丧失一般性;第二,与各种场所和几种产品平均和总体信息相关的数据存在问题;第三,他们一般在具体的时间来检验市场是否统一,而很少估计时间变化时市场统一情况以及省份间市场统一情况。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处理改革对省份间市场统一的影响;第四,他们缺乏对测量的市场统一程度内涵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市场统一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借助一个非整体数据集克服上述缺陷。文中集中分析价格差而不是贸易流动,本文用了中国28个省的70个市场在1987年1月到1997年12月的7种同类农业产品(大米,玉米,鸡蛋,花生,猪肉,牛肉,羊肉)的月度价格的三维面板数据。
正如Parsey和Wei(2002)所提出的一样,研究跨区域间的基本流通价格差对研究产品市场统一是个很有用的方法。它有一个理论背景,但并不依赖于经典的
以贸易流动为基础的方法限制。诚然,市场统一与贸易流动之间的联系不太紧密,贸易数量不仅仅依赖于引力因素(如规模、距离等),也依赖于每个贸易伙伴间产品的替代程度。如果两个国家生产高替代的产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个国家生产低替代性的产品贸易数量更多。如果贸易壁垒在后者中是正确的话,这可能是正确的。Engel和Rogers(2000)进一步研究传统的贸易理论。缺少贸易成本并不意味着贸易的数量大,因为它还依赖于像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等因素。仅仅在和市场统一相比较的其它因素的变化精确控制的情况下,贸易活动的数量才能作为衡量开放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无论贸易是否发生,产品的替代程度、市场规模和要素禀赋如何,价格反映市场统一的变化,它是反映价格波动范围的套利交易的替代因素。
本文采用了以价格为基础的方法,集中于分析相类似的农产品的价格差来衡量中国市场统一。这种方法类似于Heckscher(1996)的最初观点:套利成本的存在对地区间价格不平等约束产生影响,更大的市场统一(低关税、下降的运输成本和其他套利成本)毫无疑问会使相同产品的价格差更低。本文认为中国缺乏市场统一的主要原因就是分离中国国内市场的省际边界。文章使用了Engel和Rogers(1996)开创性的边界效应文献,研究了与边界相关的省际间贸易壁垒如何阻碍价格套利。在统一经济中,其它情况相同,市场的相对位置特别是分离市场的边界的存在并不影响他们的相对价格,因为它并不对非套利组合产生影响。文中的回归方法运用了市场间价格差省际边界效应的研究,通过时间的变化而推断中国市场经济的统一度。通过把跨省间市场的价格差和跨边界市场价格差相比较,认为一旦运输成本(用距离替代)和市场特征控制后,当边界对同一价格法则的偏离没有影响时,省份间是市场统一的。测算随时间变化的省际边界效应来评估市场绩效如何随时间而变化。文章通过用GMM方法对传统的增长回归框架分析,表明市场分割如何影响GDP和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论文可能是首次运用了这种方法。
实证结果证明了中国省际边界对经济统一的重要性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在解释价格法则的偏差方面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发现边界效应对价格差的影响在不同省份间是很大的。所计算的市场统一的省际指标的整个层次和中国市场发展的全部文献中是一致的。中国省际边界对非套利的宽度的影响并没有随时间而消失。市场统一对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证实了空间非连续性的决定性特征,证实了省际市场分割对平均农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全球人均GDP增长具有负面影响。
1、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
1.1、中国市场改革
对中国改革的一个完整描述,集中分析中国价格体制和农业市场的演进已经超出了本论文的范围。在这儿,文章很快的总结直接影响在1987到1997年间的市场发展的重要政策,目的是预期和解释估计结果,这部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市场发展政策的全面总结。在农业改革上,由两个传统的阶段所组成。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农业集体生产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市场自由化的转变。市场自由化过程在中国进展的不很顺利。价格和市场自由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价格水平和减少对市场的调控。早期的措施实质上是关注非策略性的商品(非大量生产的农作物诸如果类、蔬菜以及牲蓄),几乎很少触及主要的农作物(如谷物等)。然而,由于政府允许自由市场体制的出现,允许几乎所有农业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