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法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C法简述
经典LEC法的简单介绍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格雷厄姆-金尼法)是其中之一,该方法较为简便易行,也可采用其他方法。

以下为这种评价方法的操作步骤:
(1)选取评价对象并对操作进行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2)该方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

可以用下式来表达危险性,即危险分数(D)。

危险性D=L×E×C
(3)可能性因素: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他们实际发生的数字概率有关。

下表列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数(L)按照预先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数汇总表进行取L值。

(4)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指定的频率(E):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也越大。

下表列出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被指定的分值数(E)。

按表内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对应的分数值取E值。

表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指定的分数值(E)
(5)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事故或危险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其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列于下表,依据下表取相应的C值。

表3 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
(6)危险分数:
可以用下式来表达危险性,即危险分数(D):
危险性D=L×E×C
按照上式,计算危险分数,其计算结果对照下表,得出危险程度。

表4 危险分数(D)
经典LEC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举例:按此法评价锅炉缺水这一危险因素,因为缺水导致锅炉爆炸的可能性较大,即“相当可能”,L值取6;锅炉操作人员是“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E值取6;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C值取15。

最后经计算得出危险分数为540。

对照表4可知危险程度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属于极度危险。

然而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因为目前企业使用的锅炉按照相关法规都安装了联锁装置和低水位报警器。

当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低水位报警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马上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否则会自动停炉。

因此,锅炉运行过程中“缺水”这一危险因素本身发生的几率就很低,除非联锁装置、低水位报警器都发生故障,并且工作人员没有观察水位,这几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因此“缺水”这一危险因素实际发生的危险分数并不高,至少还未达到“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的程度。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因为LEC法是借鉴了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即危险是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决定的。

这种评价方法提到了“事故的可能性”,而不是对于具体的某一危险状态进行评价。

因此,L的含义已经包括了危险因素本身发生的可能性,上述例子中的L值应重新选取,那么到底是哪种可能性?由于要同时考虑“缺水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缺水后造成事故的可能性”,两张可能性很难量化,这在实际评价中时常会出现,往往会造成评价人员对于概念的理解不统一,取值打分相差甚远,很难得出客观的结果。

另外,此法中L、E值不相互独立。

如评价“车床作业中员工带手套拨铁屑”这一危险因素,L是指员工戴手套拨铁屑导致事故的可能性,E是指人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由于L值已经考虑了人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因此只要“员工戴手套拨铁屑导致事故”成立,那么员工肯定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在伤害事故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再去讨论员工是否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参数E的概念很难理解。

经典LEC法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及其做出的改进。

LEC法在水利工程建设期的评价应用。

由于水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使用LEC法进行评价时,须作出相应的改进,除了L、E、C 外,还增加了一个参数M,表示管理抵消因子。

另外对于L、E、C的分值设定和因素设置都做了相应的改动。

D=L×E×C×M
参考文献
[1]段红林.对LEC法应用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4):194~196
[2]朱渊岳,付学华,李克荣,时训先,刘骥.改进LEC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危险源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4):5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