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
高中选修二的政治内容是经济学常识,学习这个部分的知识有利于理解好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1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遗产
1.斯密的劳动与分工理论
(1)主要观点
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的政策。
⑵简要评析
①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
②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斯密关于市场的作用与自由放任政策的基本观点
⑴基本观点
①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②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
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⑵评析
①科学性。
认识到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
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
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⑴主要观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别国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析: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2
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
1.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
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
主张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
(李嘉图的上述认识,从质的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
(3).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
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雇佣工
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
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
①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是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
②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一定增加。
)
③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⑴主要内容
①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说,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②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价
①积极作用: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带来严重危机。
③启发: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避免外贸依存度过高。
①开放观念和②③风险意识)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理论
⑴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基本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种类的物品具有不同的有用性,同一物品的使用方式也是多方面的。
它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劳动者相互交换的量了比例,是商品所特有的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就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⑶交换价值
①含义: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了比例。
它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②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的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
2、劳动二重学说的含义
⑴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⑵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是抽象劳动。
3、商品的价值量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5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
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高中政治选修2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