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PET-CT辐射工作场所防护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三甲医院PET-CT辐射工作场所防护分析
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放射防护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是否符
合放射卫生要求,从硬件设施及防护管理方面对该医院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
建议。
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场进行检测和调查。
结果: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1.08μSv /h,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最
大值为0.33Bq/cm2。
结论: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场所辐射防护检测符合国家标
准要求,布局基本合理,有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配备充足,
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操作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关键词:核医学;PET-CT;辐射防护;放射性表面沾污
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科学需要,也是保障人生幸福的重要一环。
核医学通过将某种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放射性药物)注入人体内,利用正常
组织与病变组织对该药物的吸收的差异性,同时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发射出的γ射线的活度强
度与组织的吸收多少有关,利用闪烁体探测器在体外进行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γ射线,
再结合CT扫描技术,从而构成一幅反映人体放射性药物吸收情况的图像。
从这幅图像上我
们可以诊断许多疾病,特别是对发现肿瘤细胞,诊断因脑血流改变所致功能障碍脑部疾病、
判断心肌存活等方面,核医学具有显著优势。
某医院核医学科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独立建筑,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对该医院核医学科
PET-CT场所进行放射防护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仪器和检测方法
1.1、仪器
Magic Max Universal型多功能剂量仪、AT1121 X γ射线测量仪、Como170 α β表面沾污仪。
1.2、检测方法
参照《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
护要求》(GBZ130-2013)、《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β发射体和α发射体》(GB/T14056.1-2008)规定的关注点选取原则进行放射线防护检测。
表面污染检测采用仪器进行工作场所表
面污染连续性巡测,在污染物表面进行连续测量。
1.3、检测条件
PET-CT机房及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条件:检测时机房内有一名注射7mCi的受检者。
表面污染检测条件: 当天患者检查完毕,患者离开PET-CT 中心后,且工作场所已日常清洁。
2、调查结果和检测结果
2.1、所用核技术利用项目调查结果
①PET-CT装置位于核医学科地上三层PET-CT 机房内,型号为Biograph HR16,主要技术
参数为管电压140kV,管电流300mA。
②核医学科PET-CT中心所用源项主要包括I-131、F-18和Tc-99m。
放射性核素相关信息
见表1。
表1 放射性核素信息
经调查、计算,该医院核医学科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总计为3.70E+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2.2、检测结果
2.2.1、核医学科PET-CT机房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见表2。
表2 PCT-CT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由以上表可知,PCT-CT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范围0.11μSv/h至1.08μSv/h,最大值点位
是机房南侧墙外30cm处。
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
2.2.2、核医学科PET-CT机房工作场所表面污染辐水平检测见表3。
表3 PET-CT场所表面污染检测结果
由以上表可知,场所α表面污染未检出,PET-CT机房β表面污染范围0.22Bq/cm2至
0.33Bq/cm2,最大值点位是贵宾室2卫生间处。
3、分析与讨论
由辐射防护三原则,即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结合现
场实地调查和检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①、分装室设置有操作放射性核素或药物的通风厨,分装药物(主要是I-131)都在通风厨中进行,极大的降低了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沉积。
该单位拥有能生产F-18的回旋加速器及
相应能力,每次使用时将提前生产好的F-18注射液通过专用传送电梯送达分装室内,再进行
下一步操作,能进一步保证F-18放射性药物的药性,也降低存储的风险。
②、放射源的储存以及放射性废物的暂存,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地下有独立
的三级衰变池用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置。
③、该核医学科负责人是该医院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同时核医学科也制定了
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内各成员职责明确,能够满足日常管理
与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
4、经验与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希望能够从以下几点加以完善:
①、该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运输与放射性废液流向往往影响的不只是某一层,所以放射
性药品的运输管道,以及连接各高活区与衰变池的废液管道走向,尤其是地下部分,屏蔽防
护不可忽视。
②、对患者进行分批次诊疗,根据病患所进行治疗的项目,及病房的安排进行分批,即
每批患者2至3人,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依次分别进入候诊室、病房1和病房2,再按顺
序进行检查,或者依次分别进入贵宾室2、贵宾室3和贵宾室4,再按顺序进行PET-CT检查,就可以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照射。
或者对原有房间进行改造,如设立独立的患者通道。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核医学在大中小医院、甚至是体检中心中的普及
已经是必然趋势,再加上人们对辐射防护认知的越来越深,未来的辐射防护也会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
然而多篇文献指出,核医学工作对辐射工作人员造成的辐射剂量大于其他几种
医用辐射放射工作。
如何安全且高效的使用核医学,是医生(这里主要指医院里的辐射工作
人员)与病患需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056.1-2008,《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β发射体和α发射体》,2008.
[5]刘米赛,《探究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管理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年第14卷19期: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