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改革中,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是

A. 商鞅变法

B. 王莽改制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北魏分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因此C正确,

ABD排除。故选C。

2.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

B. 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C. 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

D. 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

【答案】A

【解析】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

A. 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 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 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 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答案】A

【解析】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4.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

A. 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

B. 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C. 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

D. 南下并定都于洛阳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无主荒地的分配、重文轻武的政策、引进南方优秀人才,故ABC三项错误;

材料阐述了迁都平城的不合理之处,采取的措施是迁都洛阳,故D项正确。

故选D。

5.《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 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B. 废除世卿世禄制

C. 革除了陈风陋习

D.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答案】B

【解析】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官位和爵位的军功爵制,有利于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政权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故B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中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制,故A不符合题意;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春秋时期,参政议政之人多为世袭大夫,而到了战国时期寒微出身的人更多的参与到各国大政方针的朝议决策中。这一变化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A. 分封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 贵族政治进一步瓦解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 宗法关系已荡然无存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选官用官实行世卿世禄制;从春秋时期参政议政之人“多为世袭大夫”到战国时期“寒微出身的人更多的参与”国政,体现出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进一步瓦解,故B正确。

分封制度早在春秋时期已经遭到破坏,故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表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故排除C。

虽然“寒微出身的人更多的参与到各国大政方针的朝议决策中”,但不能表明宗法关系已荡然无存,故排除D。

故选B。

7.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然)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此时洛阳繁盛主要是由于( )

A. 民族交融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士族南迁

D. 地处运河枢纽

【答案】A

8.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B. 免役法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C. 话本作为文学作品史料价值不大

D. 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老妪的话“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以看出,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故D正确。

材料中只提到了一个老妪,不能说明“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排除A。

根据所学知识,免役法强调地主和百姓都要交免役钱,其初衷是对百姓有益的,故B说法错误。

宋人话本虽是文学作品,但也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9.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更戍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以“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副将各一人,专掌训练,达到“使兵识其将,将练其士卒”的目的。这是将兵法,故选C;A项是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同时又想着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

B项是一种鼓励养马的措施;

D项是改变军队轮流防驻的措施。

故选C。

10.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材料“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是指王安石认为公私穷困都是因为没有好好理财,所以应该选择跟理财有关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与理财有关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和市易法,故①②④符合题意;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