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自觉:魏晋诗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这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在秦统一后结束了。焚书坑 儒使中国文化第一次遭到毁灭性打击。韩非云“儒者 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秦始皇所焚之书皆 《诗》《书》等百家之语,仅留下医学、卜筮、农学 等书——开始了历代统治者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打压。
到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切文化 遗产的儒家“经典化”使礼法制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 文化的内在结构 。其结果是知识分子的儒家化——教 育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儒学成为士人进身入世的通 途——知识分子逐渐御用化。
魏晋风度:文的自觉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独立出来;讨论 “文”、笔”之分。
2、深细研究各种文体,尤其是《典论论文》、 《文心雕龙》、《文赋》、《文选》从理论和实践上 深细研究了各种文体。
3、重文学的审美特色,从多方面研究文学的形式 美和创作技巧。
《文心雕龙》标志着我国文学理论批评有了完整体系, 由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自序组成,深入 讨论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总结并形成 了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 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相 当深远。
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 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 学他们的放达。正如鲁迅指出:“东晋以后,作 假的人就很多,在街边睡倒,说是‘散发’,以 示阔气。就像清时的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 表示他是刚才写了很多字的样子。故我想,衣大、 穿屐、散发等等,后来效之,不吃(药)也学起 来,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第五讲
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诗歌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虽 说在形体上没有什么新奇的创造,但文学 的精神与作家的创作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最为鲜明的变化就是文学从为人的 功用的文学变成了为个人的言志的文学, 文学成为独立的艺术,因而,这个时代被 鲁迅称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
文学自觉的时代语境
阮籍“穷途恸哭”:“(籍)时率意独驾,不由 径 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本传)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 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 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 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阮咸“与猪共饮”:“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 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 酌。时群猪来饮,直接上去,便共饮之。”(《世说 新语·任诞》)
刘伶“裸形”:“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 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裈(kūn)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 语·任诞》)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极度开放,儒、道、墨 三家思想影响颇大尤其是前两者成为中国文化的 血脉。
儒家的礼法——对个人的管理上自精神思想下至 日常行卧起坐、穿衣吃饭。
道家顺乎自然,老子的“能婴儿乎”是道家修身 的最高境界,物我相忘。
法家主张以法治人,认为儒家强调的“礼法”、 “文治”不能解决社会的三大问题——“饥者不得 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王公大人兴礼 作乐却“亏夺民衣食之财”,因而没有必要。他 非常反对儒家的命定思想,认为如此下去,则一 切都不由善恶,不由是非,没有人会有敬畏之心, 其结果就是“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 于人”,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状态,因此倡导 “法治”。
另一方面,个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 生寄一世,奄怱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 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遇无故物, 焉得不速老” ),使儒士们对儒家礼教下的人生形 态产生怀疑,进而否定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追求自然 旷达的生命状态。由此,导致个体生命意识的苏醒, 即人的觉醒。
阮籍:“人生若朝露, ……惜逝忽若浮。”
陆机:“人生安得长, ……俯仰独悲伤。”
刘琨:“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 若浮云。”
王羲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岂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 ……悲夫!”
死亡的伤疼与生命的短暂使人们体验到生命的真实可 感,从而对外在的功名利禄产生怀疑、否定,从而回 到自身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比如“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 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 向秀,琅琅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故世谓「竹林七贤」。
嵇康“疏懒”:“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 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 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与山巨源绝交书》)
历代知识分子读圣贤书,走圣化路,做圣人之徒,他 们从不会讨论现存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而是努力证 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
东汉末期政治腐败,门阀制度盛行,战乱不止,杀戮 不息,瘟疫肆虐,生灵涂炭( “白骨露于野,千里 无鸡鸣” )。
一方面使得儒生们从对汉家煌煌大业的盲目崇拜中清 醒过来,正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怀疑,从而寻求其他的 思想资源如道家和佛教。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中国儒 家文化过份注重和谐,注重人与社会,自然界的统一, 在精神上采取人我不分,物我不分,天人不分,这样, 导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缺少一种紧张状 态,个人也就没有机会培养一种克服外在障碍的精神, 没有机会形成一种人格的独立性。
东晋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陶渊明开田园诗天地, 以“自然”为美的至境。 谢灵运开山水诗源流。
南北朝的宫体文学——走向华美、绮靡,逐渐空虚。
人为什么不好好的重视自己的个体生命价值、珍视自 己的宝贵生命,从而在苦难的人生中给自己寻求到最 为合适的生存方式?
因此,在饮酒Βιβλιοθήκη 服药、享乐、恸哭这些貌似消极的人 生行为下,掩藏着的恰恰是对人生、对生活的极力追 求,这就是人的觉醒——人开始进入到“我”之“生 命”的理解与思索。
是中国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人类不会因 为外在的苦难而埋葬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悲慨、哀 怨、愤懑、享乐的外壳下,埋藏着的是永不停息的回 归自我、发现自我的人性力量。但这种觉醒仅限于此, 并没有引向更深的追问——生命价值和意义何在?人 生是否有终极性真理存在?
审美理念:“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审美 理念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深远,其讲究的会意和 会心,强调的是悟性。所谓“悟性”是心灵与 头脑的契合,是神性与理性的契合。这是魏晋 诗歌的内在精神肌理。
宋代的严羽以禅论诗,说“会意”者乃为“妙 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唯在 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澈玲珑, 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心心相 印”、妙不可言,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最高境 界。
王徽之“访戴”:“王子猷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逵),时戴在剡 (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 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 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陶渊明“不求甚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文选》作为文学总集,收录先秦至梁130余人的 作品,另有古乐府、古诗十九首,共收诗文七百余篇。 编排上先把文体归为37大类,大类下依题材再分小类。 选编者对作品比较宽容,有文学眼光,后世形成“文 选”学。
文学重性灵表现,追求人格独立与自由— —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确立 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 形成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玄 学的创始人王弼 )的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 赏的美学理念 。——文学成为人生艺术化、 人格个性化与自我表现 的审美 主体。
魏晋风度:人的自觉
“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 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 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所谓名士风流。
魏晋风度——药与酒——不拘礼法、崇尚自然、张 扬个性、喜清谈(玄学“重名轻实”)是魏晋名士风 度的总特点(参见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 关系》,表现出对儒家正统的大胆反叛。
文学主题: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 等的咏叹中,抒写胸臆,发泄感喟。在这种感叹中,突 出的是一种人生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了这 一阶段文学创作的基本音调。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嗟我白发,生亦何早?”
曹植:“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自顾非金石, 咄唶令人悲。”
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应瑒、刘桢皆死 于建安二十二年(217)的瘟疫,王粲也死 于此年。
三国时孔融被曹操杀(五十六岁)。晋时 稽康(四十岁)、潘岳、石崇、陆机(四 十三岁)等被杀。
嵇康之死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 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 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 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谥文 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 以康为虑耳。”因譖(zèn)“康欲助毌(guàn)丘俭, 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 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 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 会,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 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淮)尝从吾学 《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
魏晋文学概况
建安文学:跨汉末和魏初,以三曹为中心,聚集了建 安七子,作品多为忧时伤乱之作,作品格调呈现为慷 慨悲凉的情调,形成了所谓的建安风骨(非功利、主 缘情、重个性、求华美),影响后世深远 。
正始文学:魏晋易代,政治险恶,玄学开始形成。嵇 康、阮籍以诗文揭露礼教的虚伪,抒写苦闷与抗争。
太康文学:潘岳、陆机诗风繁缛。左思《咏史》写寒 士的不平,上承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