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缥(piāo)缈、缥(piǎo)碧。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斟(shèn)酌、映(yìng)衬。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泻气”应为“泄气”,“儒养”应为“濡养”。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迫不及待”不要写成“迫不急待”。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中国的文化①,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源远流长,这一特有的文化可谓是②了。
成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意义深远,比如一些成语故事的③,带给人们深深的思索。
A.①地大物博②熟视无睹③言外之意
B.①地大物博②家喻户晓③不言而喻
C.①博大精深②家喻户晓③言外之意
D.①博大精深②熟视无睹③不言而喻
3、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
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是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B.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C.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D.颐和园原来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是中国规模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也就是在此不久”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2分)春秋而后便到了战国和两汉,“甲”在这个时间段,诸侯国基本都完成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乙”此时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进步爆发时期,不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开始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丙”这为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丁”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也初露雏形。
A.甲
B.乙
C.丙
D.丁
5、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后,同学们对节日文化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B.“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说的是端午节,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
C.古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这是清明节必须要准备的。
D.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
来年另换新岁之意。
6、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共4分,每空1分)
(1)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之心天地可鉴。
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以“ ,”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的报国之情。
(2)一天晚上,大家夜观天象,只见云海迷茫,布满星星的星河斜转,有一种朦胧的美,正如李清照《渔家傲》中所写的“ ,”。
7、综合运用(共6分)
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号召,学校拟举行“红心向国,百炼成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精选名句。
学校准备举行“我心向国,痴心不改”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只填序号)(2分)
①民无信不立。
②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确定标题。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
(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在经历了战争之后,虽然身体残疾、双目失明,但仍然坚强生活,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并创作出了优秀小说的故事。
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在今后的学
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向保尔学习,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未来优秀的接班人。
演讲标题:
(3)推荐人物。
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个榜样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
(2分)
推荐人物:①保尔②朱赫来③丽达
推荐语示例:阿尔焦姆,工人阶级的代表,他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文章后面的任务。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②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③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④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②郭门:外城之门。
③白水:阳光照射下的河水。
④事:动词,从事。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在描写时,远近相称,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天然绝妙、充满生机的画面。
B.首联诗人抓住“原野旷”和“无氛垢”的特点,概写了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
C.颈联中的“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之景。
D.诗歌的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要归隐山水田园的思想感情。
9、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明同学想将这首诗歌颔联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
(4分)
“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③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④以授民。
注释:①世祖:魏世祖。
②允: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
③唯:只,只是。
④悉:全,都。
10、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成语“坐而论道”中“论”的意思为“讨论”,据此可类推“与论刑政”中的“论”也为此意。
B.“悉以授民”与“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以”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C.《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众”有“众人,众人的”“众多,多”“一般的,普通”等意思,文章中“又京师游食者众”的“众”应为“众多,多”之意。
D.甲骨文的“方”字,像一把刀的形状,在刀柄的地方有一短横,是指事符号。
所以“方百里损益之率”中的“方”是“刀”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B.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C.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D.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3分)
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
13、选文中高允的哪些所为能够表明他比较有智慧?请简要概括。
(3分)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至16题。
材料一:
①中国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
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
农业生产条件和
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
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
1982年11月,全国实行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立。
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渐减退,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至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至1985年的30%~40%。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材料二:
农业起源是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逐渐加强,最终这些植物和动物进化成为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特殊物种,即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而人类社会也相应地演变成为必须依靠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为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技术社会阶段,即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骤然变革。
这个过程以稻作农业最为典型。
稻作农业起源过程历经数千年之久: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代人类开始定居并耕种稻,标志着稻作农耕的出现;直至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耕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主体,标志着稻作农业社会正式形成。
材料三:
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农业起源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目前考古发现的属于这一阶段的相关遗址有:湖南的澧县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浙江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嵊州小黄山遗址和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的舞阳贾湖遗址和邓州八里岗遗址等。
在这些遗址都出土过一定数量的水稻遗存。
中国稻作农业历经数千年演变,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水田耕种技术、节气和历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粮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因而,从中国古代稻作农业起源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一脉相承的。
14、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农业的停滞时期主要发生于近代帝国主义入侵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C.农业起源是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动植物间逐渐相互依赖。
D.湖南的澧县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都出土了很大数量的水稻遗存。
15、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较快”“显著”若删去,不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近30多年来,我国以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C.农业社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骤然变革,而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稻作农业最典型。
D.从中国古代水田耕种技术可以看出,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一脉相承的。
16、亮亮想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和已有的了解,向他简单介绍。
(4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养蜂人明前茶
①5年前,何苏买回两箱蜜蜂,开始在山里老家养蜂。
②母亲不明白40岁的女儿为何突然对这种危险工作有了兴趣。
想吃蜂蜜,随处可以买到,何至于自己动手来养蜜蜂?养蜂很苦,要戴斗笠、挂面罩,再热的天都要穿得像击剑手一样,把面罩的下摆严严实实地掖进衣领里,然后戴上双层棉布手套。
在翻动蜂箱、添加作为饲料的白糖时,要小心避让蜜蜂;在收获蜂蜜时,要让蜜蜂意识到这是一种有限度的索取。
总之,这是件冒险的事。
③何苏本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业余爱好写作,已出了好几本畅销书。
这几年,孩子上了寄宿学校,父母也年过70岁,住在老家的老宅。
何苏不放心老人,周末经常独自驾车返乡,帮父母整理菜园,打扫庭院,泡茶晒豆,尽享天伦之乐。
母亲身体还算硬朗,原本想独生女回到老家能休息调养,并不想让她奔波养蜂。
可何苏坚持要养蜂。
④这里的大部分山地都种植了翠竹与茶叶,开花植物不是每季都有。
为了让小蜜蜂有食吃,何苏经常要上网查询省内的蜜源植物都在哪里,什么时候开花。
春天有油菜花、荆条花、苜蓿花,夏天有萱草花、薰衣草、三叶草、马齿苋、木兰,秋天有桂花与糯种晚稻,哪儿出现盛花期,何苏就带着她的蜂箱,驾着她的汽车,去蜜源地附近借宿或野营。
⑤有时,母亲会与她一起逐花而行。
老太太由衷地感受到了浙西
山区和浙东平原的山清水秀。
花是好看的,花粉也令空气中饱含着痒酥酥的香味。
可是,何苏总穿得像个太空人,戴着护目镜,捂得满头是汗。
她又不喜欢吃甜食,收获的浓稠蜂蜜都要倒贴快递费,寄给远方的亲友,母亲怎么也想不明白她这是何苦。
⑥何苏却不理会母亲的担忧,寒来暑往,她将两箱蜜蜂逐渐分群扩张,养到了6箱。
为了搬运蜂箱,她把代步的两厢车,换成了SUV。
⑦有一日,母亲终于不再劝说了,因为何苏送给她一本手绘的日历。
那是何苏与出版社的美编一同创作的,里面的好多句子让母亲心动不已,例如:
⑧“大雨忽临,我的蜜蜂,你在哪一朵丝瓜花下躲雨;你小翅膀上驮着的五彩花粉,被彩虹收去了没有?”
⑨“像工蜂一样无私又勤勉的群体,还有谁呢?天热的时候你们轮流贴近蜂巢,以双翅扇出的气流,为伙伴成就天然空调……”
⑩“当这世间再无野蜂飞舞,当所有的花粉都空自等待,秋天将会半瘪了嘴,所有的果实都会缺了牙,没了五彩斑斓的生气。
”
⑪母亲逐渐明白,蜜蜂在浙江乡村的生态系统里扮演着怎样的重要角色。
如果蜜蜂越来越少,秋天将会像失去了半边牙床的老妇人一样,果实减产,稻穗半欠,自然界收获的光彩,至少会失去一半。
一个人业余养蜂的力量虽小,但如果对蜜蜂的怜惜可以被更多的人感知,也许会激励周围的人,为复苏天然生态做一点事。
善待蜜蜂,也许比少用含塑料微粒的磨砂膏和洗面奶更重要,比尽量依靠地铁和共享单车低碳出行更重要。
⑫70多岁的母亲和父亲终于一同接受了何苏养蜜蜂的举动,并明白了何苏的“乐”。
何苏加班的时候,他们还帮着照料蜜蜂,就像很多父母帮忙照料子女的宠物一样。
母亲亲手缝制了带轻柔面纱的宽檐
帽,与父亲一同戴上,去庭院里照看蜜蜂。
他们还用杉木板和成片脱落的梧桐树皮,为蜜蜂搭了一个遮雨篷。
⑬最近,母亲拍了一个小视频传给何苏看。
视频里的她一面检查蜂箱,一面说:“靠近蜜蜂时,你最好宁神静气,这样,烦躁的蜜蜂也会感知你内心的平静,它在空中飞舞的轨迹也会变得规律起来。
养蜜蜂也是修身养性。
女儿,你调去做街道上的纠纷调解员5年了,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养蜜蜂。
”
17、文章讲述了何苏业余养蜂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真实的奉献者形象。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4分)
当这世间再无野蜂飞舞,当所有的花粉都空自等待,秋天将会半瘪了嘴,所有的果实都会缺了牙,没了五彩斑斓的生气。
19、阅读全文,说说父母理解了女儿何苏的哪些“乐”?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这些“乐”的价值与意义。
(6分)
链接材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四)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20至21题。
片段一: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
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
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
”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应道:“老孙便是。
”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
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
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
”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
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
片段二: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抡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片段三: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
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
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
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
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
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老君领旨去讫。
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
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
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煅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烧红了,弄做个老害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20、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智取生辰纲等故事极其精彩。
B.“片段一”中,孙悟空去见玉帝,“不拜伏”“不知朝礼”等,表现出他的桀骜不驯、不畏强权等个性特征。
C.“片段二”中的“裙钗”指的是白骨精。
D.“片段三”中,齐天大圣的“护身之法”指火眼金睛,一毫不能伤损齐天大圣。
可见大圣的本领高强。
21、请你结合片段二和原著内容,谈谈猴王对“裙钗”“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的看法。
(4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56分)
22、下面是某同学学习《文从字顺》单元作文后拟的思维导图,
请你借助这幅图,用简明的文字解说如何做到文从字顺。
(6分)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语言简明、连贯;③不超过120字。
《文从字顺》思维导图
23、写作(50分)
语文老师李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指导写作的时候,她经常拟写“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或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考,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目的。
下面是李老师拟定的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痛点”问题:一些同学内心缺乏意志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坚持到底,总是半途而废,觉得成功不可能属于自己。
写作目标: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意志力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坚持不懈,战胜自我。
写作要求:①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B(“斟”应读“zhēn”。
)
2、C(“地大物博”指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博大精深”,排除A 和B;“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熟视无睹”指虽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家喻户晓”,排除D)
3、B(A.将“因为”改为“虽然”;C.句末加“的影响”;D.将“规模”改为“保存”。
)
4、D
5、C(茱萸是重阳节必须要准备的。
)
6、(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7、(1)②⑤(①是关于诚信;③是关于奉献;④是关于亲情。
)(2)示例:读经典名著,学保尔精神(3)示例:保尔,钢铁战士的典型,他坚强不屈的精神是我们效仿的楷模。
8、D(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田园、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9、①河边的摆渡声②绿树连着溪流入河口,清新明朗
10、D(“方百里损益之率”中“方”的意思是“古代称面积的用语”。
)
11、A(画线语段的句意是: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
12、于是(世祖)问高允说:“国家的浩繁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
13、与魏世祖谈论刑法以及政务,很合世祖的心意;他极为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他的一番论说,让魏世祖解除田禁,把肥沃的田地都
拿出来分给百姓。
参考译文: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以及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
于是(世祖)问高允说:“国家的浩繁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候朝廷禁止开垦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许多,高允于是说:“我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耕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
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
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
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何况这么广大的全国呢?如果官府以及百姓都有储蓄,即使遇上歉岁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田禁,(把肥沃的田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14、B(A.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停滞历史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停滞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不符;C.与“人与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逐渐加强”不符;D.与“出土过一定数量的水稻遗存”不符。
)
15、C(A.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B.应是“改革开放这近30多年来,我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D.与“从中国古代稻作农业起源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一脉相承的”不符。
)
16、示例:农业生产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能够解决人们的粮食需求问题;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农业文明,完善农业体系。
17、①敢想敢干敢冒险②父母反对也坚持养蜂③带着蜂箱,驾着车(为养蜂换了SUV),去蜜源地让蜜蜂有食吃④心怀他人
18、运用拟人修辞,将花粉、秋天、果实拟人化,形象地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