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一教学要求
课程目标:《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

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了解,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样的三维目标是通过九个学习专题来承载的。

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历史的联系中、在贴近时代的对话中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

以下我们用表格具体分解《历史Ⅰ》课程目标里的九个专题的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将不同版本的一些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结论呈现出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论共享
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

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列举1840 年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 列举 1840 年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
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
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
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
的深重灾难。

2. 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
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日、台湾人民
反割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
迹。

3. 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1. 教师引导学生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近代史
主线: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二是
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索。

2. 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
点。

如“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
了”、“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
沦为”。

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来诠释中国半殖民地化
不断加深的过程。

3. 援引一些影视资料片断,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讲述林则徐、
关天培、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故事,使其体会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的民族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 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
国军民进行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
行。

2. 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
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4. 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
1. 教学“侵华日军的罪行”,应该建立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之上,
可以搜集包括影视、回忆录、实物等史料来表现日军的暴行,注重
学生的感受,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民族情绪。

2 .联系时事,围绕中日关系做适当的师生对话,引导确立这样
的认识: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3 .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所知道的反映中华儿女英勇抗战史的文
艺作品,让学生讲一讲地方的身边的抗战史,以激发学生对这段历
史的亲近意识,激活课堂思维。

●史论共享
在近代,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 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 体会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意义等方面,用列表的方法,归纳革命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呈现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

2. 可以援引毛泽东同志的部分革命诗词,从一个侧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的热情与乐观精神。

3. 可以 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视角, 引导学生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需要适当联系 “辛亥革命影响”的知
识,使意义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历史纵深感。

4. 课后分小组收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图片,按一定
主题给图片标上名称,搞一次小展览。

●史论共享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
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
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辛亥革
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
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
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
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它也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 .列举党 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修改宪法、提出“依法治”战略等方面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 .认识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

3 .感受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里的喜和忧,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养育自觉投身民主法制建设的公民素质。

1 .引导学生简要勾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的历史进程;联系第一单元的专制政治,适当援引旧中国的一些宪法条文,以便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养育纵向的历史意识,体现课程的专题性。

2 .可以举行“法律法规知多少”的小竞赛,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也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依法治
国”的重要意义来撰写小型的法制报告,以让学生感受研究
性学习的过程。

3 .适度提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表里,关注
公民素养。

4 .教学要求栏目里提到的“修改宪法”的史实主要是指
1982 年和 1999 年的两次“修宪”。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

2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3 .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

1 .将“一国两制”的构想贯穿于教学始终,使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

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畅谈港澳回归的意义,展望台湾回归的前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可以做适当的拓展性教学:联系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归纳和概括香港、台湾问题的由来;组织“认识台湾”的资料
搜集活动。

4 .值得关注与台湾话题有关的时事,培养历史与现实对话
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意识,强化国家统一意识,激发学生复兴
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史论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
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
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
标,建设法治国家则是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1982 年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
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两制” 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
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
大事件,也是 20 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中国人民为世界
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 .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
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
值。

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引导学生分层把握并运用
史实加以说明。

4 .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照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明
“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历史使命感。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 .概括中国 20 世纪 70 年
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3 .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
断提高。

1 .引导学生回忆联合国成立的有关史实,结合背景资料的分析,说明中
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必然。

2 .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的史料展示,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
充分体验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胜利喜悦,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师生互动,畅谈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外交活动,为学习 20 世纪 70 年
代以后我国的外交史积累素材。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
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2 .探讨中美、中日关系的改
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
响。

3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
善有利于世界和平。

1 .补充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的细节性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为
探讨其国际影响创设必要的情境。

2 .适当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以理解中美、中日关系
改善的原因,认识到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关系,增强历史洞
察力。

3 .联系现实展望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树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
正确观念。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1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
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
重大外交活动。

2 .认识改革开放
后中国外交努力的
国内、国际意义。

3 .树立为人类和
平与发展事业做
贡献的理想和积
极参与国际事务
的意识
1 .分析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形势,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认识新时期中
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去”的外交战略。

2 .以合作小组展示资料的形式,熟悉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的重要活动,体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3 .可以选择一些“当下”的我国外交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阐述外交努力
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4 .引导学生编制新中国外交成就大事年表,帮助学生作一回顾,并且学
会一些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史论共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了解希腊自然地
理环境和希腊城
邦制度对希腊文
明的影响,认识
西方民主政治产
生的历史条件。

1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 .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3 .认识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传承关系。

4 .体会古代希腊文明的灿烂辉煌。

1 可以考虑学生熟知的希腊神话或古典建筑等实例出发,设计问题情境,拉近历史学习的时空距离。

2 .要充分运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因素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养成在分析历史现象时,注意考虑地域因素的意识。

3 .比较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认识其不同的历史影响,以便更好地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 生的历史条件,养成中外历史贯通的大历史观。

4 .探讨希腊文明多方面的辉煌,明确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度发达是
希腊辉煌的主要体现。

知道雅典民主政
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
人类文明发展的
重要意义。

1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 义。

1 .引导学生梳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在此需要结合内容,简洁地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实质。

2 .联系古代中国的专制政治制度及其危害,通过比较,认识希腊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但是也要看到它的不足,避免夸大历史影响。

3 .明确希腊民主政治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即希腊民主政治是希腊文
明的表现之一,也是希腊文明辉煌的重要条件。

了解罗马法的主
要内容及其在维
系罗马帝国统治
中的作用,理解
法律在人类社会
生活中的价值。

1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 .认识罗马法在维系 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 用。

3 .理解法律在人类社 会生活中的价值,体 会 法制建设的现实意 义。

1 .可以从罗马神话或罗马建筑引入罗马法的学习,也需要结合历史地图,先行讲述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政治变迁,使罗马法的学习建立在较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2 .选取一些法律条文,引导学生的材料阅读,帮助其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并评价罗马法。

3 .罗马法的影响不但在当时而且还泽被后世,可以组织讨论活动,对有价值的认识,可以抄录下来,组织集体朗读,以增强感受,引导学生体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

●史论共享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
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希腊城邦是孕育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
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罗马法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
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
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